珠街:核桃人家核桃情

珠街:核桃人家核桃情珠街:核桃人家核桃情珠街:核桃人家核桃情珠街:核桃人家核桃情珠街:核桃人家核桃情珠街:核桃人家核桃情珠街:核桃人家核桃情

陽春三月,春風十里,紅了杜鵑,綠了核桃。自驚蟄的春雷吵醒春姑娘的美夢,核桃林帶來的綠意便爬滿了昌寧縣珠街的山坡,翡翠流蘇般的核桃花隨風舞蹈,帶來的不僅是勃勃生機,更是新的一年豐收的希望。

三月的春意還在乍暖還寒裡意猶未盡,婀娜的楊柳已經扭動著翠綠的腰肢,窗外的桃花一片芳菲浪漫,遠方的梨花飄來馥郁芳香,大片的映山紅格外惹人注目,只有核桃樹甘作奼紫嫣紅花朵的陪襯,不動聲色地為大地穿上綠衣、送來涼意、帶來生機。“核桃樹發芽以後景色真是好,看起來也沒那麼荒涼了。”走在核桃林蔭小道上,大家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對於彝鄉子民來說,核桃樹不光是生態建設的主力軍,更是經濟收入的主抓手。“我不記得什麼時候開始種核桃,但我記得我和兄弟姐妹,還有現在的侄子侄女,都是靠家裡的幾棵核桃樹供養出來的。”回憶起過去,羅寧軍至今仍然感謝家裡的這幾棵老核桃樹。這也是大多數當地群眾的心聲,得益於核桃產業的發展,一代又一代彝鄉子民長大成人,有機會走出大山去求學、創業,得以安身立命。據瞭解,該鄉目前共管護泡核桃19.2萬畝,2018年實現產量8060噸,產值5300萬元。

“這棵老核桃樹已經傳了好幾代了,核桃產量越來越低,樹下種其他糧食也長不好,別人都勸我砍了,我捨不得,這是祖上留下來的。”因為這份深厚感情的牽繫,境內的核桃樹都被保護得很好,300年以上的古樹有400餘棵,但大多都產量不高。為改變現狀,珠街鄉通過召開現場會、建設撫育樣板林等方式,發揮群眾代表帶頭作用,教育引導群眾強化泡核桃撫育管理意識,促進核桃產業由數量增長向提質增效轉變。

據瞭解,該鄉在鞏固傳統產業的同時,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澳洲堅果、糯橄欖、巨菌草等綠色生態產業,發展魔芋、紅豆杉等林下種養殖,多渠道拓展群眾穩定增收途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