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悟張九齡的人格魅力,如何能少得了這兩首詩?

唐朝 張九齡 李林甫 唐玄宗 三度品詩詞 2017-04-0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假期。

――張九齡《望月懷遠》

領悟張九齡的人格魅力,如何能少得了這兩首詩?

明月當空,宛如從海上升起,天涯海角的人,此時此刻也能同享這份喜悅與幸福。詩的首句就給人營造一種宏大的意境,如同天籟一樣的句子,如何不讓人銘記?意象是我們常見的,它妙就妙在將幾個意象完美融合,加之情感的烘托,實在是“巧奪天工”的名作。

分隔兩地的人在相互思念著,這漫漫長夜竟如此難熬,望著這同一輪明月,只盼望能將自己的思念寄給對方。望著月兒,實在喜愛至極,便吹滅了蠟燭,披了件外衣出門賞月,露水沾溼了衣裳才漸感涼意,這一夜,又將無眠。月光再好又如何呢,無法握於手中,無法贈與思念的人,我還是回房睡去吧,只希望能在夢中與佳人相會。

領悟張九齡的人格魅力,如何能少得了這兩首詩?

張九齡的詩,在傳統詩教上,算是最正統的一種,哀而不傷,樂而不淫,這與他的身份有關。他是一朝宰相,才華不可外露,才能安然度過一生,只不過他未料到,就算隱去光芒,也總有小人容不下他。但張九齡的寫作風格在唐代還是備受推崇的,他平實折中的創作之風也正顯示了他灑脫與沉穩的人格魅力。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暫來。

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

繡戶時雙入,華軒日幾回。

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

――張九齡《詠燕》

領悟張九齡的人格魅力,如何能少得了這兩首詩?

泥巴里棲身的海燕身形是何其微小,只不過乘著明媚的春光才暫時飛來。它如何知道自己出身卑賤,不過是見那玉堂大開才飛了進來,常常出入繡戶、華軒左右,不知疲倦。它自己本就沒有什麼競爭的心,鷹隼之類就不必再胡亂猜忌了。

此詩看似詠物,實則抒情,詩人以海燕自喻,抒發自己不與人爭的政治心態。“微眇”是指自己出身卑微,“暫來”更是表明自己以寒微之身官居高位不過是暫時受益,同時也暗示自己不會貪戀權位,願捨棄之。尾聯直抒胸臆,我不會與你爭,安心即可。不過,這個“你”又是誰呢?

領悟張九齡的人格魅力,如何能少得了這兩首詩?

細細追尋這首《海燕》的寫作背景,正是唐玄宗朝代張李之爭甚囂塵上之時。大奸臣李林甫抓住張九齡觸怒唐玄宗的機會,屢進讒言,蔑其不忠,玄宗大怒,入秋時節派人送他一把白羽扇,張九齡懂其深意:秋風畫扇,夏天用的扇子,秋天自然不必再用。這時張九齡作了這首《詠燕》表明心跡,李林甫閱了也不再咄咄逼人。

張九齡將老子的“不爭”思想極盡貫徹,於文采、於政治,他都採取了中庸之道。他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不與奸臣爭論輸贏,不留戀榮華富貴,置身事外,超然大度。他詩中的人格魅力,也源於精神上的高潔傲岸。

細細追尋這首《海燕》的寫作背景,正是唐玄宗朝代張李之爭甚囂塵上之時。大奸臣李林甫抓住張九齡觸怒唐玄宗的機會,屢進讒言,蔑其不忠,玄宗大怒,入秋時節派人送他一把白羽扇,張九齡懂其深意:秋風畫扇,夏天用的扇子,秋天自然不必再用。這時張九齡作了這首《詠燕》表明心跡,李林甫閱了也不再咄咄逼人。

張九齡將老子的“不爭”思想極盡貫徹,於文采、於政治,他都採取了中庸之道。他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不與奸臣爭論輸贏,不留戀榮華富貴,置身事外,超然大度。他詩中的人格魅力,也源於精神上的高潔傲岸。

領悟張九齡的人格魅力,如何能少得了這兩首詩?

文 | 三度

品讀更多經典詩詞、音頻、美圖與精美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唐詩宋詞品讀

很高興能夠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裡與你相識。每天推送經典詩詞、美圖、音頻與精美文章品讀,讓我們在這浮躁的年代,靜下心來,和三度一起品讀鑑賞那些快被時光遺忘的經典,修身養性,傳承經典,約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