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和皇帝合寫了一首詩,前兩句勵志無數人,後兩句卻狂了千年'

唐武宗 唐朝 唐宣宗 歷史解憂號 2019-09-06
"
"
高僧和皇帝合寫了一首詩,前兩句勵志無數人,後兩句卻狂了千年

唐代的道士與高僧普遍具備藝術細胞,至今流傳下來的許多詩品皆是不食煙火之作,讀來清靜雅然,塵世之外別有一番韻味。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青州的香嚴智閒禪師,他從小生得高大威猛,又博聞強記,如若發奮考取功名必成大器,可惜隨著閱歷的增長,智閒禪師逐漸看破了紅塵,遂出家為僧,一生與佛相伴。

智閒禪師曾與唐朝第16位皇帝唐宣宗李忱結下一段不解之緣。李忱即位於大唐危難之際,但他勤於政事,不僅對內整頓了吏治,還對外收復了大量國土,締造了安定繁榮的"大中之治",他也被稱為"小太宗"。

"
高僧和皇帝合寫了一首詩,前兩句勵志無數人,後兩句卻狂了千年

唐代的道士與高僧普遍具備藝術細胞,至今流傳下來的許多詩品皆是不食煙火之作,讀來清靜雅然,塵世之外別有一番韻味。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青州的香嚴智閒禪師,他從小生得高大威猛,又博聞強記,如若發奮考取功名必成大器,可惜隨著閱歷的增長,智閒禪師逐漸看破了紅塵,遂出家為僧,一生與佛相伴。

智閒禪師曾與唐朝第16位皇帝唐宣宗李忱結下一段不解之緣。李忱即位於大唐危難之際,但他勤於政事,不僅對內整頓了吏治,還對外收復了大量國土,締造了安定繁榮的"大中之治",他也被稱為"小太宗"。

高僧和皇帝合寫了一首詩,前兩句勵志無數人,後兩句卻狂了千年

李忱的帝王生涯輝煌無比,可是他的登基之路卻分外艱險。當時的權臣宦官司馬贄見李忱容易控制,便將其立為皇太叔,在唐武宗李炎死後,又將其扶持為帝,司馬贄企圖把李忱塑造成傀儡,幸而李忱有賢能之才,自己闖出了一片天地。

李炎在位時,就對李忱心懷芥蒂,所以有一段時間,李忱為了躲避不必要的麻煩,索性便剃了發躲進廟裡求穩,而他寄身的這座廟正是智閒禪師的所居之所。李忱十分工詩,寫下不少精品,《全唐詩》中就收錄有他的六首詩,其中有一首是他與智閒禪師二人合寫的,我們一起賞之。

"
高僧和皇帝合寫了一首詩,前兩句勵志無數人,後兩句卻狂了千年

唐代的道士與高僧普遍具備藝術細胞,至今流傳下來的許多詩品皆是不食煙火之作,讀來清靜雅然,塵世之外別有一番韻味。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青州的香嚴智閒禪師,他從小生得高大威猛,又博聞強記,如若發奮考取功名必成大器,可惜隨著閱歷的增長,智閒禪師逐漸看破了紅塵,遂出家為僧,一生與佛相伴。

智閒禪師曾與唐朝第16位皇帝唐宣宗李忱結下一段不解之緣。李忱即位於大唐危難之際,但他勤於政事,不僅對內整頓了吏治,還對外收復了大量國土,締造了安定繁榮的"大中之治",他也被稱為"小太宗"。

高僧和皇帝合寫了一首詩,前兩句勵志無數人,後兩句卻狂了千年

李忱的帝王生涯輝煌無比,可是他的登基之路卻分外艱險。當時的權臣宦官司馬贄見李忱容易控制,便將其立為皇太叔,在唐武宗李炎死後,又將其扶持為帝,司馬贄企圖把李忱塑造成傀儡,幸而李忱有賢能之才,自己闖出了一片天地。

李炎在位時,就對李忱心懷芥蒂,所以有一段時間,李忱為了躲避不必要的麻煩,索性便剃了發躲進廟裡求穩,而他寄身的這座廟正是智閒禪師的所居之所。李忱十分工詩,寫下不少精品,《全唐詩》中就收錄有他的六首詩,其中有一首是他與智閒禪師二人合寫的,我們一起賞之。

高僧和皇帝合寫了一首詩,前兩句勵志無數人,後兩句卻狂了千年

《瀑布聯句》智閒禪師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這兩句是智閒禪師觀察瀑布後所感所作,據說寫完後竟無法再繼續寫出後續。但依小解所見,私以為智閒禪師這是有意起了個頭,故意引李忱之詩情畫意,因為從這兩句隱喻的含義來看,智閒禪師具有很大的"拍馬屁"嫌疑。

禪師表面是寫瀑布之壯闊:飛過千巖萬壑仍奔波不倦,向源頭看去才知道瀑布起於高端。這不正是李忱嗎?生於帝王之家,出身極高,卻因種種原因不得不四處漂泊。"不辭勞"三字具有強烈的擬人化色彩,映射的正是李忱當時所處的困境。

"
高僧和皇帝合寫了一首詩,前兩句勵志無數人,後兩句卻狂了千年

唐代的道士與高僧普遍具備藝術細胞,至今流傳下來的許多詩品皆是不食煙火之作,讀來清靜雅然,塵世之外別有一番韻味。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青州的香嚴智閒禪師,他從小生得高大威猛,又博聞強記,如若發奮考取功名必成大器,可惜隨著閱歷的增長,智閒禪師逐漸看破了紅塵,遂出家為僧,一生與佛相伴。

智閒禪師曾與唐朝第16位皇帝唐宣宗李忱結下一段不解之緣。李忱即位於大唐危難之際,但他勤於政事,不僅對內整頓了吏治,還對外收復了大量國土,締造了安定繁榮的"大中之治",他也被稱為"小太宗"。

高僧和皇帝合寫了一首詩,前兩句勵志無數人,後兩句卻狂了千年

李忱的帝王生涯輝煌無比,可是他的登基之路卻分外艱險。當時的權臣宦官司馬贄見李忱容易控制,便將其立為皇太叔,在唐武宗李炎死後,又將其扶持為帝,司馬贄企圖把李忱塑造成傀儡,幸而李忱有賢能之才,自己闖出了一片天地。

李炎在位時,就對李忱心懷芥蒂,所以有一段時間,李忱為了躲避不必要的麻煩,索性便剃了發躲進廟裡求穩,而他寄身的這座廟正是智閒禪師的所居之所。李忱十分工詩,寫下不少精品,《全唐詩》中就收錄有他的六首詩,其中有一首是他與智閒禪師二人合寫的,我們一起賞之。

高僧和皇帝合寫了一首詩,前兩句勵志無數人,後兩句卻狂了千年

《瀑布聯句》智閒禪師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這兩句是智閒禪師觀察瀑布後所感所作,據說寫完後竟無法再繼續寫出後續。但依小解所見,私以為智閒禪師這是有意起了個頭,故意引李忱之詩情畫意,因為從這兩句隱喻的含義來看,智閒禪師具有很大的"拍馬屁"嫌疑。

禪師表面是寫瀑布之壯闊:飛過千巖萬壑仍奔波不倦,向源頭看去才知道瀑布起於高端。這不正是李忱嗎?生於帝王之家,出身極高,卻因種種原因不得不四處漂泊。"不辭勞"三字具有強烈的擬人化色彩,映射的正是李忱當時所處的困境。

高僧和皇帝合寫了一首詩,前兩句勵志無數人,後兩句卻狂了千年

《瀑布聯句》李忱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李忱承接禪師的詩意繼續發揮,寫下了這兩句至狂之句,他說:瀑布之流怎會被溪澗巖壑所困住,縱然有重重阻礙,它也會不斷開闢道路,最終向大海奔去。李忱之狂相當明顯,言外之意是說雖然此刻無權無勢、身居廟宇,可終究有一天他會飛向最遠方,那就是權力的頂端——皇位。

然而我們回想一下李忱此時所面臨的"內憂外患":當朝天子是宿敵李炎;朝中有司馬贄把持;安史之亂遺留下的外交、藩鎮等問題一個不少;自己又沒什麼靠譜的後臺。這還玩個鳥啊!可人家李忱就是有這份氣魄,寫得無聲無息,卻狂得無邊無際。

"
高僧和皇帝合寫了一首詩,前兩句勵志無數人,後兩句卻狂了千年

唐代的道士與高僧普遍具備藝術細胞,至今流傳下來的許多詩品皆是不食煙火之作,讀來清靜雅然,塵世之外別有一番韻味。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青州的香嚴智閒禪師,他從小生得高大威猛,又博聞強記,如若發奮考取功名必成大器,可惜隨著閱歷的增長,智閒禪師逐漸看破了紅塵,遂出家為僧,一生與佛相伴。

智閒禪師曾與唐朝第16位皇帝唐宣宗李忱結下一段不解之緣。李忱即位於大唐危難之際,但他勤於政事,不僅對內整頓了吏治,還對外收復了大量國土,締造了安定繁榮的"大中之治",他也被稱為"小太宗"。

高僧和皇帝合寫了一首詩,前兩句勵志無數人,後兩句卻狂了千年

李忱的帝王生涯輝煌無比,可是他的登基之路卻分外艱險。當時的權臣宦官司馬贄見李忱容易控制,便將其立為皇太叔,在唐武宗李炎死後,又將其扶持為帝,司馬贄企圖把李忱塑造成傀儡,幸而李忱有賢能之才,自己闖出了一片天地。

李炎在位時,就對李忱心懷芥蒂,所以有一段時間,李忱為了躲避不必要的麻煩,索性便剃了發躲進廟裡求穩,而他寄身的這座廟正是智閒禪師的所居之所。李忱十分工詩,寫下不少精品,《全唐詩》中就收錄有他的六首詩,其中有一首是他與智閒禪師二人合寫的,我們一起賞之。

高僧和皇帝合寫了一首詩,前兩句勵志無數人,後兩句卻狂了千年

《瀑布聯句》智閒禪師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這兩句是智閒禪師觀察瀑布後所感所作,據說寫完後竟無法再繼續寫出後續。但依小解所見,私以為智閒禪師這是有意起了個頭,故意引李忱之詩情畫意,因為從這兩句隱喻的含義來看,智閒禪師具有很大的"拍馬屁"嫌疑。

禪師表面是寫瀑布之壯闊:飛過千巖萬壑仍奔波不倦,向源頭看去才知道瀑布起於高端。這不正是李忱嗎?生於帝王之家,出身極高,卻因種種原因不得不四處漂泊。"不辭勞"三字具有強烈的擬人化色彩,映射的正是李忱當時所處的困境。

高僧和皇帝合寫了一首詩,前兩句勵志無數人,後兩句卻狂了千年

《瀑布聯句》李忱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李忱承接禪師的詩意繼續發揮,寫下了這兩句至狂之句,他說:瀑布之流怎會被溪澗巖壑所困住,縱然有重重阻礙,它也會不斷開闢道路,最終向大海奔去。李忱之狂相當明顯,言外之意是說雖然此刻無權無勢、身居廟宇,可終究有一天他會飛向最遠方,那就是權力的頂端——皇位。

然而我們回想一下李忱此時所面臨的"內憂外患":當朝天子是宿敵李炎;朝中有司馬贄把持;安史之亂遺留下的外交、藩鎮等問題一個不少;自己又沒什麼靠譜的後臺。這還玩個鳥啊!可人家李忱就是有這份氣魄,寫得無聲無息,卻狂得無邊無際。

高僧和皇帝合寫了一首詩,前兩句勵志無數人,後兩句卻狂了千年

智閒禪師的前兩句脫不了奉承之嫌,李忱的後兩句也難逃霸氣之疑,不過當將二人的詩句合起來後,卻顯得格外勵志!智閒禪師講"不辭勞",李忱說"作波濤",這都不是尋常人能做到的事情,而是那些心懷鴻鵠之志之人的豪情壯語。

智閒禪師告訴我們,艱難曲折的道路最能磨鍊人的意志與品格,不要忘記自己高遠的目標;李忱告訴我們,只要堅定"大海"的信心,不管前方多少險阻,都會一一越過,最終實現理想。

一般來說,一人一句或一人多句的"聯句"作品,由於難以做到思想與意境的統一,因此很難寫出佳作,但智閒禪師和李忱卻做到了,從而為後世留下一個不朽的佳話,也留下了一首不可多得的聯句名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