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朝與七個外族的“恥辱和約”

唐朝 頡利可汗 冒頓 漢朝 歷史班主任 2017-06-11

一、【漢匈之約:漢初漫長的和親

西漢初年,社會經濟殘破,勞力不足,物資匱乏,國力極度空虛,社會秩序極不穩定。剛建立的漢王朝面臨休養生息、恢復社會秩序的巨大任務,加上地方“異姓諸王”的存在,中央集權尚未確立,無力抗拒匈奴的不斷侵擾,只能採取消極的和親政策,以求得暫時的安寧。

前201年秋,冒頓單于圍攻馬邑(山西朔縣),韓王信叛降,引冒頓南下攻晉陽(太原)。前200年劉邦親率32萬大軍前往抵禦,由於輕兵冒進被匈奴40萬騎兵包圍在平城白登山,七天未能解圍。劉邦採用了陳平“奇計”,賄賂冒頓的閼氏,讓冒頓網開一面才得以逃了出來,雙方暫收兵。前199年,匈奴冒頓單于數度侵擾漢邊境,劉邦採納了建信侯劉敬的“和親”政策,想把女兒長城公主嫁給冒頓,利用姻親關係和贈送禮物阻止匈奴南侵。由於呂后日夜泣曰: “妾唯太子、一女,奈何棄之匈奴!”劉邦只好找了女子作為長公主,嫁給冒頓單于,讓劉敬往結和親之約。

漢高帝劉邦死後,惠帝即位,呂后掌握朝政大權。冒頓單于公然致書呂后,以極其侮謾的言詞提出“願遊中國,娶呂后為妻”,想到中原來當皇帝。經過朝堂重臣們一番激烈辯論,呂后只好致書冒頓,選派公主和親。前192年,以宗室女為公主嫁給冒頓單于,另送千金財物,結和親之約。其後每年奉送一定數量的絮繒、酒、米、食物等,實踐了“和親”政策。

從惠帝起經呂后、文帝、景帝六七十年間,“和親”政策成為西漢初期對待匈奴的一種屈辱政策。對此漢王朝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從高帝九年始,下至武帝元光二年才告終止。漢文帝初年繼續與匈奴“和親”。文、景帝先後在前174年、前156年和前152年將公主嫁給單于稽粥為閼氏。年年奉送財物,不斷增加金帛、絲絮數量,卑辭厚禮。

西漢在“和親”的同時也開放“關市”,准許兩族人民交易。“和親”與贈禮品得益的是匈奴首領單于和奴隸主貴族。而中下層匈奴人生產上和生活中急需漢朝的鐵銅器、絲絮、金帛等物品,只有通過關市才能得到解決。漢人也從匈奴人手中換回所需的馬匹牛羊等牲畜以及大量皮毛、氈球等物品。通過開放“關市”兩族人民互相往來,進行經濟文化交流,豐富了兩族人民的生活。

前162年,漢帝致書與匈奴單于相約,以長城作為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農業民族活動的分界線,漢匈兄弟相處決不負約。然而,嫁公主、贈財物和開放“關市”、以長城為界,並不能滿足匈奴奴隸主的貪慾,儘管西漢王朝委曲求全,也未能乞求到和平、安寧。從前200年至前133年的67年間,匈奴騎兵西起隴西、東至遼東仍經常南下,攻城著邑,擄掠如故。甚至匈奴騎兵深入到長安城北。晁錯說:匈奴軍隊“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他們每年擄掠所得,大大超過和親的禮品。這是因為,黃河流域先進文化、擁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眾多的人口,成為生活在漠北高原、生存物質條件差的匈奴民族夢寐以求的。“好戰的遊牧民族”,善射獵,在軍事上佔有優勢。漫長的漢匈邊界,給予匈奴騎兵進行大規模的攻掠以有利的條件。

直到漢武帝時,經過黃老之治、文景之治的數十年人力、物力累積,國力強大,開始組織對匈奴的反攻。公元前133年,馬邑之謀使漢朝與匈奴的敵對關係明面化,停止了漢初漫長的和親政策,開啟了漢匈百年戰爭。

公元前124年,漢大將衛青對匈奴實施反攻,進行漠南會戰,獲取了河套之地。公元前121年,漢大將霍去病西征河西走廊,斷匈奴右臂。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兵分兩路,對匈奴實施漠北大會戰,取得全面勝利,擊潰匈奴,迫其遠遁,封狼居胥,使“大漠無王庭”。漢匈戰爭持續到漢宣帝時,匈奴已嚴重分裂,許多部落歸附漢朝。

二、【唐突會盟:報仇要趁早

隋末年間,天下大亂,群雄割據,突厥勢力趁機得到壯大。南面中原各路諸侯不得不臣服於突厥,向突厥割地納貢。李淵在晉陽初起時,也曾經迫於形勢,自下於突厥。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不久重新統一全國。突厥統治者明白中原只要有一方坐大,就不可能像以往那樣,從群雄割據中獲利了,因此將主要對手確定為唐,試圖扶植其他勢力與唐相抗。

扶植割據競相失敗之後,突厥便趁此時唐朝剛結束國內戰爭、百廢待興之機,連年進擾內地,掠奪人口和財富。東突厥頡利可汗曾親率大軍15萬入攻幷州,擄男女5000餘口;又曾率騎兵10餘萬大掠朔州、進襲太原。雖然唐軍在李世民、李道宗、王君廓等人帶領下屢次擊退突厥,但敵強我弱的局面並沒有扭轉。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在長安城宮城北玄武門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八月九日,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得知唐朝內亂的頡利可汗,發兵十餘萬人,南下進攻涇州,而後一路挺進到武功,帝國的都城長安受到威脅,長安城戒嚴。八月二十四日,突厥軍隊攻擊高陵。李世民派出勇將尉遲敬德,作為涇州道行軍總管,抵達涇陽,防禦突厥。尉遲敬德抵達前線後,立即組織反攻,與突厥軍隊在涇陽打了一場惡戰,尉遲敬德勇不可擋,生擒敵軍將領阿史德烏沒啜,並且擊斃突厥騎兵一千餘人。

雖然尉遲敬德在涇陽之役中取得小勝,但是仍然無法遏制突厥人的前進步伐,頡利可汗的的主力進抵渭水河畔,直逼長安城。突厥二十萬雄兵,列陣於渭水北岸,旌旗飄飄數十里。京城兵力空虛,長安為之戒嚴,人心惶惶。李世民被迫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至渭水邊,隔渭水與頡利對話,指責頡利負約。不久後,唐朝大軍趕至太宗背後。

頡利見唐軍軍容威嚴,又見太宗許以金帛財物,便請求結盟。兩天後,即八月三十日,大唐皇帝李世民與頡利可汗在長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橋上,簽署了和平協議,雙方斬殺白馬立盟,之後,頡利可汗率突厥全體騎兵返回。一場大戰偃旗息鼓,這就是有名的“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避免了唐在不利條件下的作戰,為自己穩定局勢、發展經濟、積蓄力量贏得了時間,是唐與突厥強弱變化的轉折。但是在唐朝百廢待興之時,給予突厥的金帛財物已經快要耗盡國庫,唐朝仍然面臨嚴峻的局勢。

 此後不久,東突厥內部出現分裂,反對頡利可汗的薛延陀、回紇、拔也古、同羅諸部落對其變革國俗和推行的政令不滿,另立薛延陀為可汗。突利可汗也暗中與唐聯絡,並與頡利可汗決裂。同時東突厥又遇到大雪氣候,牲畜大多被凍死餓死,突厥勢力漸弱。

而此時的唐朝政局穩定,經濟得以恢復。唐太宗也積極進行對東突厥的備戰,甚至允許軍士在顯德殿內習武,培養了一支能征善戰的精銳部隊。同時,唐朝還取得了恆安(山西大同)、朔方(內蒙古烏審旗)等進攻東突厥的基地。唐朝反擊東突厥的時機已經成熟了。貞觀二年(628年),唐將柴紹滅附屬於突厥的樑師都割據。貞觀三年(629年),唐朝調集大量兵馬集結定襄,準備與東突厥決戰。

貞觀四年(630年)三月,渭水之盟僅僅3年多以後,唐大將李靖、李績大敗東突厥,俘其頡利可汗,東突厥汗國滅亡,唐朝的版圖擴大到了大漠,原屬突厥的部落有的北附薛延陀,有的西奔西域,其餘十萬餘人投降唐朝。唐朝由此進入萬邦來朝的“天可汗時代”。

三、【唐蕃會盟:舅甥恩仇錄

唐代吐蕃國自西勃興,與唐王朝敵國對峙,分庭抗禮。時而進犯,時而求婚;時而掠地,時而請和。而唐廷則或征伐防禦,亦或綏靖安撫。這種戰和交錯的局面約略持續了二百餘年。唐蕃兩國之間儘管有多次戰爭,但正如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分析,由於“經濟文化上的需要,促使兩國的基本關係,不能不是和好的。”其中有一次講和會盟就是德宗建中四年正月,在清水(今甘肅省清水縣)舉行的。

清水之盟,即清水會盟,是唐朝在建中四年與吐蕃第六次會盟、第三次議定邊界。在此次會盟中,唐割讓了被吐蕃佔領的鳳翔以西的廣大地區與吐蕃和好。不過吐蕃對合盟並無誠意,最終釀成平涼會盟上唐廷盟官被捕殺,唐盟使渾鹼逃跑的劫盟惡果。

763年安史之亂結束不久,吐蕃軍隊大舉進攻唐朝並佔領長安15天。唐代宗匆忙逃往陝州,大將郭子儀率兵勤王逼退吐蕃。雖然吐蕃事後退兵,但吐蕃佔領了鳳翔以西的河西地區。779年,唐代宗病逝,吐蕃糾集南詔等附庸大舉進攻蜀地,唐將李晟率神策軍馳援蜀地官軍,重創吐蕃等於大渡河。之後吐蕃請和,唐德宗因決心討平藩鎮以及對回紇的深惡痛絕,派遣使臣積極謀求與吐蕃結盟共擊回紇,並在詔書中改“獻”為“進”,“賜”為“寄”,“領取”為“領之”,以表示兩國的對等地位。

建中四年(783年),隴右節度使張鎰與幕府齊映、齊抗、鴻臚卿崔漢衡、計會使於頔、樊澤、入蕃使判官常魯在清水縣,與吐蕃大相尚結贊、大將論悉頰藏、論臧熱、論利陀、論力徐會盟,釐定兩國邊界:“唐地涇州右盡彈箏峽,隴州右極清水,鳳州西盡同谷,劍南盡西山、大度水。吐蕃守鎮蘭、渭、原、會,西臨洮,東成州,抵劍南西磨些諸蠻、大度水之西南。盡大河北自新泉軍抵大磧,南極賀蘭橐它嶺,其間為閒田。二國所棄戍地毋增兵,毋創城堡,毋耕邊田。”

之後,爆發了涇原兵變,吐蕃表示可以幫助唐朝平叛,唐德宗答應讓出安西和北庭,吐蕃後來僅出一偏師二萬,主力駐紮在邊境觀望。叛亂平定後,唐德宗想讓駐守西域的李元忠與郭昕回長安,遭到以宰相李泌為首的朝廷激烈反對,德宗被勸止。尚結贊對唐朝食言毀約深表不滿,決計報復。

786年九月,吐蕃軍隊越涇、隴(陝西省隴縣)、邠、寧(甘肅省寧縣)等州,進兵至鳳翔。李晟將其擊退,十月,再挫吐蕃軍於摧沙堡(寧夏固原縣西北)。渾瑊、馬燧等將也阻擊吐蕃軍。尚結贊不斷遣使向唐求和,又繼續侵擾,唐德宗擔心將帥生事邀功,力主罷兵而與吐蕃和盟。十二月,罷李晟兵權。

貞元三年(787年),吐蕃又遣使求和,唐將韓遊瓌覺察到吐蕃求和的反常:“吐蕃弱則求盟,強則入寇,今深入塞內而求盟,此必詐也”,但是德宗仍然主和,甚至還想聯合吐蕃,共擊回紇,答應與吐蕃和盟。德宗命崔澣見尚結贊,尚結贊以歸還鹽、夏二州,表示“誠意”,還提出請唐朝派渾瑊主盟。唐朝答應派渾瑊為會盟使,會盟地點幾經磋商,最後決定在平涼(甘肅平涼)。

五月十五日,唐蕃會盟於平涼。渾瑊在出發前,李晟警告他,此次會盟非比尋常,必須嚴加防備;但是唐德宗卻命令渾瑊,不要猜疑對方,要表示會盟的誠意。會盟開始前,渾瑊等人應尚結贊之請,退去甲冑,入幕更著禮服。此時,吐蕃軍伏兵在擊鼓的號令下,從四面蜂擁而至,渾瑊覺察後果斷從幕後逃出,乘馬突圍,唐朝會盟官員自副使崔漢衡以下60餘人,皆被扣押,其餘隨從將士全部被殺。此次劫盟突襲事件,唐軍死500餘人,被俘千餘人。

清水之盟和平涼劫盟使雙方都不再抱有和平的誠意,唐朝不履約,吐蕃也無和平共處之意。唐德宗深悔堅持與吐蕃會盟的失誤,果斷拋棄了聯合吐蕃共擊回紇的幻想,轉而聯合回紇、大食,誘使南詔共同對付吐蕃,唐蕃又進入激烈的戰爭時期。

此後30多年唐蕃之間未再和盟,吐蕃進攻唐朝本土的戰役盡數遭到失敗,而唐朝在西域的北庭、安西兩大都護府也在這段時期被吐蕃相繼攻陷,稍後唐朝的盟友回鶻馳援西域,收復了北庭地區。經過包括維州會戰(唐朝大將韋皋主持)、鹽州之圍(唐將史敬奉與李文悅聯手)在內的多次大戰之後,吐蕃國力不斷被唐、回鶻、大食削弱,而唐朝卻進入了元和中興,吐蕃這才有了重新議和的意圖。

長慶元年(821年)十月,唐蕃最後一次會盟於長安西郊。吐蕃會盟專使為禮部尚書論訥羅,唐朝派宰相崔植、王播、杜元穎等17人與盟。822年(長慶二年、彝泰八年)五月,唐朝和盟專使劉元鼎率領使團去吐蕃,與吐蕃以缽闡布·勃闌伽允丹為首的官員在邏些東郊會盟。會盟畢,吐蕃遣使隨劉元鼎至長安,又派人到大夏川(甘肅省大夏河)召集東道將領100多人宣讀盟文,要求他們信守不渝。

 長慶三年(823年),唐朝和吐蕃分別在長安和邏些建碑,刻盟文及與盟人名於其上以紀其事。雙方在盟文中重申“和同為一家”的舅甥親誼,決心今後“社稷葉同如一”,“各守本境,互不侵擾”,“煙塵不揚”,“鄉土俱安”。還規定了唐蕃雙方人員往來路線和供應辦法等具體事項。在現存唐蕃會盟碑的背面,還記述了唐蕃和盟關係的始末:對唐朝文成、金城公主先後嫁到吐蕃,唐蕃間長期和戰不定的形勢作了回顧;對極力主張與唐和盟的赤祖德贊作了充分的肯定。對唐蕃雙方人民而言,會盟反映了他們想望結束戰爭的共同願望,符合他們的共同利益。自706年至822年的100多年間,吐蕃與唐朝共會盟8次,長慶會盟是最後一次會盟,亦稱“甥舅和盟”(唐朝為舅,吐蕃為甥)。

曠日持久的唐蕃戰爭對於吐蕃越來越不利,最終甥舅之間實現了最後一次和平會盟,但也僅維持了20餘年。兩國還在做最後的較量,會昌四年(844)唐廷以回紇衰微,吐蕃內亂,議復河、湟四鎮十八州,儲備兵器、軍糧,偵察吐蕃邊防屯兵眾寡,以為收復之備。大中年間(847-859)沙州漢人張議潮掀起迴歸唐朝的起義,唐朝便趁吐蕃內亂盡復河西故地,吐蕃也在內憂外患下分裂為百餘部落,從此消停了一千多年。

古代王朝與七個外族的“恥辱和約”

四、【宋遼會盟:百餘年的兄弟和平

960年,趙匡胤代周稱帝建北宋後,遼繼續支持北漢與宋抗衡。為實現統一,趙匡胤在實施先南後北進軍方略過程中,曾尋機分兵攻取北漢,試圖剷除契丹的附庸,以便收復燕雲,但每次進攻均遭遼國援軍阻撓而未果。乾德二年(964年),宋攻北漢遼州,遼遣耶律撻烈率軍6萬往援,是宋遼之間首次大規模作戰。開寶元年(968年)至二年,宋再次攻北漢,兵圍太原,遼又出兵援北漢,被宋軍擊退。

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南方統一大局已定,遂於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親率大軍攻北漢。先敗遼援軍,繼破太原滅亡北漢,為進取燕雲創造了條件。自此,開始了長達25年餘的宋遼戰爭。宋滅北漢,未及休整戰力,趙光義即令轉兵北向,欲一舉奪取幽州(北京)。六月,親率10萬大軍出鎮州北進,突破遼軍在沙河的阻截,進圍幽州。及至,遼守城軍苦戰待援。遼南院大王耶律斜軫與北院大王耶律休哥援兵夾擊,大敗宋軍於高梁河(北京西直門外)。宋軍退保定州、關南、鎮州,防禦遼軍反擊。九月,遼景宗耶律賢果遣燕王韓匡嗣等率軍攻滿城。宋軍預有準備,集中兵力擊敗遼軍,殲萬餘人。五年三月,遼大軍攻雁門(山西代縣),宋將楊業偕潘美南北夾擊,再敗遼軍。是年冬,遼景宗親率大軍進攻瓦橋關(河北雄縣)獲勝。宋遂以南易水為障,設防禦遼。七年四月至五月,遼軍三路出兵,攻滿城、雁門、府州,皆被宋軍擊敗。遼景宗病卒,聖宗耶律隆緒繼位,因用兵高麗、女真,無暇南顧;宋則致力於休兵養馬,廣積軍儲,以圖再舉。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以遼帝年幼、承天太后蕭綽攝政、內部不穩為可乘之機,決心分兵三路出擊:東路以曹彬為主帥,率主力軍10萬人出雄州;中路以田重進率軍出飛狐;西路令潘美、楊業等率軍出雁門。企圖三路齊發,以東路牽制遼軍主力,待中、西路奪取山後諸州後,轉兵東向,三路合圍幽州。其實這時遼統治集團君臣協和,政治賢明,並不存在什麼可乘之機。但趙光義卻信以為真,不顧參知政事李至的反對,不顧糧草、軍械缺乏、北伐準備不足、開戰勝算不多的實際情況,即決定大舉伐遼。及戰,西路軍連克寰、朔及應、雲諸州;中路軍克飛狐、靈丘、蔚州;東路軍奪佔固安,進據涿州。

面對宋軍大舉進攻,遼蕭太后親臨幽州,偕聖宗指揮抗擊。採取集中兵力先敗東路宋軍主力,再及其他各路的方略,乘曹彬孤軍冒進、又缺糧草之機,襲擾疲憊,迫其退軍,並追至岐溝關(河北涿州西南),將其擊潰。繼而遣都統耶律斜軫率軍10萬,對中、西路宋軍相繼反擊,收復蔚州、飛狐、寰州、朔州等地,俘楊業。宋軍放棄雲、應,撤回代州,對遼的戰略進攻就此失敗。是年冬,蕭太后自率主力攻瀛州。前鋒耶律休哥計勝宋知雄州賀令圖部,率軍至瀛州與主力會合。宋瀛州兵馬都部署劉廷讓率數萬騎迎擊遼軍,在城北君子館之戰中被遼軍包圍,全軍覆沒。遼軍乘勝攻掠祁、深等州後撤回。此後,利用騎兵優勢,不斷深入宋境襲擾。

端拱元年(988年),遼聖宗率軍攻破狼山寨、長城口,數月間連下滿城、新樂、祁州等地,唯於唐河(河北定州北)被宋將李繼隆、袁繼忠率軍擊敗。二年七月,遼諜知宋軍護送輜重赴威虜軍(河北徐水西),耶律休哥率數萬騎截擊,宋將尹繼倫率數千騎夜巡時發現遼軍,躡蹤尾隨,乘其早膳突襲,耶律休哥受傷先逃,遼軍驚潰,死亡甚眾。至道元年(995年),遼以招討使韓德威率數萬騎兩次攻麟州(陝西神木西北),均被宋將折御卿率部擊敗。

鹹平二年(999年),遼聖宗率軍進襲寧邊軍(河北蠡縣)、祁州、趙州(河北趙縣)等地,遊騎遠襲至邢州(治龍岡,河北邢臺)、焰州(治廣年,河北永年東南)。三年正月,敗宋軍於瀛州西南,遂自德州、棣州(山東惠民南)渡河,掠淄州(山東淄博淄川)、齊州(治歷城,今山東濟南)而歸。四年冬,遼軍攻長城口,被宋軍擊敗,喪師2萬人。五年,攻靜戎軍及保州,獲勝而返。六年,攻望都,俘宋副都部署王繼忠,殲其所部。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耶律隆緒以收復瓦橋關(河北雄縣舊南關)為名,親率大軍深入宋境。蕭撻凜攻破遂城,生俘宋將王先知,力攻定州,宋軍憑守堅城。由於遼軍已直撲黃河沿邊的澶州,威脅與之甚近的首都汴京,故宋廷朝野震動。因同平章事(宰相)寇準、畢士安堅持,宋真宗親至澶州(河南濮陽)督戰。

遼軍至定州,兩軍出現相峙局面。十一月,遼軍在朔州為宋軍大敗,岢嵐軍的遼軍因糧草不繼撤軍。遼軍主力集中於瀛州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軍守將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戰十多天未下。蕭撻凜、蕭觀音奴二人率軍攻克祁州,蕭太后等人率軍與之會合,合力進攻冀州、貝州(河北清河),宋廷則“詔督諸路兵及澶州戌卒會天雄軍”。遼軍攻克德清(河南清豐),三面包圍澶州(河南濮陽),宋將李繼隆死守澶州城門。

遼朝統軍蕭撻凜恃勇,率數十輕騎在澶州城下巡視。澶州前線的宋軍以伏駑射殺遼南京統軍使蕭撻凜,遼軍士氣受挫,蕭太后等人聞撻凜死,痛哭不已。此時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準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門樓以示督戰,“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但真宗唯恐遼軍突破澶州,危及東京(河南開封),遂以向遼納幣帛為條件,締結和約。

雙方於十二月初達成停戰協議,宋廷方面由曹利用與蕭太后談判。主和的真宗於次年初與遼訂立和約,協定宋每年輸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即“歲幣”,遼聖宗稱宋真宗為兄,宋真宗稱遼聖宗為弟,真宗稱蕭太后為叔母,互約為兄弟之國,“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守存,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拔河道”,共同聲明“質於天地神祇,告於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昭天鑑,當共殛之”。

盟約締結後,第二年,宋朝派人去遼國賀蕭太后生辰,宋真宗致書時“自稱南朝,以契丹為北朝”,宋、遼之間百餘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禮尚往來,通使殷勤,雙方互使共達三百八十次之多,遼朝邊地發生饑荒,宋朝也會派人在邊境賑濟,宋真宗崩逝消息傳來,遼聖宗“集蕃漢大臣舉哀,后妃以下皆為沾涕”。

宋遼之間實現了穩固、持久的和平,一直維持到遼興宗親政。興宗親政以後,一方面是自己地位的不穩固,由於遼朝內部發生激烈的權力紛爭,直至迎回法天太后,興宗的地位仍不時受到威嚇;另一方面是宋朝方面,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年),內部財用匱乏,盜賊蜂起。自李元昊稱帝,宋與西夏爆發長達數年的戰爭。

遼重熙十一年(1042年)正月,遼一面在邊界重兵壓境,一面派遺南院宣徽使蕭英和翰林學士劉六符與北宋交涉,他們帶去了遼興宗致宋仁宗的一封信,對宋朝進行指責。六月,宋使富弼、張茂實至遼朝,由於更換了國書,他們的使命不是回絕遼朝的各項指責,而變成對遼表示妥協和退讓。他們提出宋可與遼聯姻,也可增加歲幣,二者聽憑遼朝選擇其一。

八月,富弼等人再次使遼,興宗要求宋朝對遼輸送歲幣應稱“獻”,富弼認為此乃下奉上之詞,不可用於兩個對等的朝廷之間,且宋為兄,遼為弟,豈有兄獻於弟之理。遼退而求“納”,富弼亦堅決不從。興宗見他不肯讓步,遺耶律仁先及劉六符使宋。富弼上奏不可答應遼方。但宋仁宗講和心切,聽從晏殊的主張,許稱“納”。

遼興宗為了實現答應宋朝增幣以約束西夏的條件,於是派遺同知析津府事耶律敵烈、樞密院都承旨王惟吉諭令西夏與宋講和。李元昊不滿遼方借宋夏戰爭牟利,開始侵擾遼朝邊境,招誘部落,向宋稱臣求和以避免兩面受敵。而遼朝於1044年、1045年、1049年對西夏發動三次戰爭,皆敗。增幣之後,宋遼關係趨向緩和,而遼夏卻不時出現緊張。

澶淵之盟是真宗在有利的軍事形勢下求和的結果。對宋而言,開宋代議和的先河,不僅燕雲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輸金納絹以求遼國不再南侵,此後遼更是不斷需索,使北宋國威掃地。遼國卻是在不利的軍事情勢得到了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不過,澶淵之盟以後,宋遼雙方大致保持了百餘年之和平,這對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民間交往和各民族之間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一直到金國建立後,宋徽宗與金太祖訂立海上之盟,於1122年派童貫、种師道、劉延慶率軍聯合金朝攻打遼國南京,曇花一現式的名義上收復了幽雲地區。隨後的1125年、1127年,遼朝和北宋這對兄弟相繼被金國所滅。

五、【宋夏和議:斷斷續續的百年戰爭

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宋太宗趙光義削藩鎮的兵權,把党項李氏親族一鍋端到京城,準備根除西北這一大盤踞勢力。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藉故逃離,遁入茫茫草原。宋朝認為逃跑的小股匪幫沒什麼能耐,折騰不起來,但李繼遷卻很有政治頭腦,連娶數位當地豪強的女兒作為妻妾,與地方首領成了親戚,勢力漸盛。

雍熙二年(985年),李繼遷會同族弟李繼衝誘殺宋將曹光實,並佔據銀州,攻破會州(甘肅靖遠),與宋鬧翻;又向遼國“請降”,被契丹人封為夏國王。至道二年(996年),李繼遷截奪宋軍糧草四十萬,又出大軍包圍靈武城。宋太宗大怒,派五路軍擊夏,皆北。宋太宗崩後,宋真宗即位,為息事寧人,割讓夏、綏、銀、宥(陝西靖邊)、靜(陝西米脂)給李繼遷,事實上承認了西夏的獨立地位。與吐蕃會盟時,李繼遷遭吐蕃人暗算,後傷重而死。

 李德明即位後,鑑於對宋的長期戰爭,力量消耗太大,併為了向西發展,便在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與宋議和。宋以德明為定難軍節度使,封西平王(遼則封其夏國主),每年給西夏銀萬兩、絹萬匹、錢兩萬貫、茶二萬斤。開設榷場互市。

党項與宋朝訂立和議後,傾力向河西走廊發展,南擊吐蕃,西攻回鶻,大大拓展党項羌族的生存空間,1019年,李德明選定懷遠鎮(寧夏銀川)為都城,改名興州。他對外仍向宋、遼稱臣,對內則完全是帝王氣派。10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繼夏國公位,開始積極準備脫離宋。他首先棄李姓,自稱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諱為名改宋明道年號為顯道。開始了西夏自己的年號。在其後幾年內他建宮殿,立文武班,規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軍名,創造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並頒佈禿髮令。

當時在党項的背後還有曹氏歸義軍(即晚唐張義潮開創的歸義軍)控制的瓜州、沙州(甘肅敦煌),河西回鶻控制的肅州(嘉峪關一帶)三個戰略要地,此二割據自唐亡後一直依附於五代中原王朝,是北宋在西面鉗制党項的重要盟友。但是在李德明、李元昊父子的向西經營和宋廷的無力救援下,河西回鶻、曹氏歸義軍相繼被夏軍攻滅,加上差不多同時期西域的于闐李朝(漢化佛國)被黑汗(YSL國)所滅,整個西部進入YSL化的進程。

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宋廷上下極為憤怒,雙方關係正式破裂。此後數年,元昊相繼發動了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殲滅宋軍西北精銳數萬人。並在1044年,在河曲之戰中擊敗攜10萬精銳御駕親征的遼興宗,完全奠定了宋、遼、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雖宋在屢敗之餘揚言要重整決戰,但實際上想與西夏握手言和。西夏雖屢勝,但所掠奪所獲卻抵償不住戰爭中的消耗,與先前依照和約及通過宋夏民間貿易所的的物資相比,實在是得不償失。此外,由於西夏景宗元昊好大喜功,四處征戰,國庫空空如也、民間貿易中斷後,西夏貨幣上漲,百姓十分困苦,四處怨聲載道以及西夏與遼國出現矛盾等各種主觀原因,使西夏不得不與宋和談。1042年六月,元昊派遣西夏皇族李文貴前往宋朝京城東京議和,宋仁宗表示願意接受西夏議和建議,並將談判的全權交給太師龐籍。雙方自第二年開始進行正式談判。

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北宋與西夏達成協議。和約規定:夏取消帝號向宋稱臣,元昊接受宋的封號;宋夏戰爭中雙方所擄掠的將校、士兵、民戶不再歸還對方;從此以後,如雙方邊境的人逃往對方領土,都不能派兵追擊,雙方互相歸還逃人;宋夏戰爭中西夏所佔領的宋朝領土以及其他邊境蕃漢居住地全部歸屬宋朝,雙方可在本國領土上自建城堡;宋朝每年賜給西夏銀5萬兩,絹13萬匹,茶2萬斤;另外,每年還要在各種節日賜給西夏銀2.2萬兩,絹2.3萬匹,茶1萬斤。宋夏和議後,雙方維持有二十餘年的和平相處。

慶曆和議達成後,元昊多次派遣使者到宋朝,請求宋朝開放邊境地區的互市。慶曆五年,宋朝政府決定在保安軍(陝西志丹)和鎮戎軍(寧夏固原)的安平皆設置兩處榷場,恢復了雙方貿易往來。

後來,治平元年(西夏拱化二年,1064年)秋,西夏以宋侮辱其使者為由,發兵10萬,進攻宋秦鳳、涇原、環慶路,宋夏戰爭又起,爭戰歷時34年。宋軍堅壁清野,夜襲其營,夏毅宗李諒祚中流矢退走,一年多後去世,西夏之後逐漸處於守勢。

到了宋神宗、宋哲宗統治時期,宋夏之間又爆發大規模戰爭。元豐四年(1081年)11月宋將王韶在慶州(甘肅慶陽)擊潰夏軍,佔領西夏兩千多裡土地。元豐五年(1082年)9月給事中徐禧、鄜延道總管種諤帶兵攻夏,準備一舉滅夏。徐禧等人攻入西夏橫山地區,直逼西夏首都興慶府(寧夏銀川)。為了滅夏,徐禧等人在永樂川築永樂城(寧夏境內)。西夏梁氏遣統軍葉悖麻、咩訛埋等,領六監軍司兵三十萬攻永樂城,徐禧不聽部下高永亨突襲敵軍的正確謀略,而以兵萬人列陣城下。夏軍渡河後,向宋軍發動猛攻,宋軍戰敗。

紹聖三年(1096年),宋軍發起平夏城之戰,攻克西夏洪州、鹽州、宥州、平夏城、會州、青唐等地,西夏國勢日衰,只好遣使向宋朝求和。

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宋軍在童貫、种師道的率領下,在古骨龍大敗西夏軍。宣和元年(1119年),宋軍攻克西夏橫山之地,西夏失去屏障,西夏崇宗向宋朝表示臣服。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被女真金國所滅。西夏蠶食宋朝西北領土,宋夏戰爭結束。

宋夏戰爭斷斷續續地持續了百年之久,最初西夏獲得攻勢,慶曆和議之後,西夏再攻宋卻反被擊敗,而宋朝佔據攻勢後,企圖一舉滅夏卻也遭到破產,最後只好維持對峙局面。北宋在最後的時間裡仍然對西夏佔優,但隨後金滅北宋卻讓西夏大獲其利,退守南方的南宋終難報此仇了。

六、【宋金和議:失去的勝利

澶淵之盟以後,宋遼之間維持了長久的和平關係。雙方在邊境地區開展貿易。遼後期,皇帝奢侈享樂,官吏貪汙腐化,激起人民不斷起義。金軍攻佔遼的許多地方。

1125年,遼天祚帝被金軍俘虜,遼朝滅亡。在滅遼的當年冬天,金揮師南下,大舉進攻北宋。當時的北宋統治腐朽防備空虛。金軍很快度過黃河,進逼東京。宋徽宗驚慌失措,連忙把皇帝傳給兒子宋欽宗。主戰派大臣李綱組織軍民抵抗,金軍被擊退。金軍撤退後,主戰派大臣遭到排擠,軍民的抗金斗爭受到壓制。金軍南下時,一路燒殺搶掠,北方人民蒙受深重的災難。

不久,金軍再度南下,攻陷東京。1127年,金軍擄走宋徽宗、宋欽宗以及后妃、大臣3000人,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北宋滅亡的同一年,宋欽宗的弟弟趙構在應天做了皇帝,後來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南宋初年,金軍幾次南下,追擊南宋統治者。後來,在金軍北撤時,南宋抗戰派將領韓世忠把金軍阻截在黃天蕩48天。緊接著,抗金名將岳飛收復被金軍佔領的建康,金軍被迫撤至長江以北。1140年,金軍又向南宋大舉進攻,南宋派軍分路抵抗。宋軍在反擊金軍的入侵中取得順昌(安徽阜陽)、郾城(屬河南)、潁昌(河南許昌)等大捷。岳飛帶領的宋軍,在郾城大敗金的主力騎兵,先後收復了鄭州、洛陽等城。其他幾路宋軍也取得了許多戰果這時,金兵打算撤至河北,南宋舉國上下要求收復北方的呼聲很高,抗金形勢一片大好。

宋高宗趙構和權臣秦檜害怕抗金力量壯大,害怕岳家軍從金營迎回徽欽二帝,威脅自己的統治,於是向金求和。宋高宗連下詔令命岳飛等人班師,由於各路宋軍退兵,將已收復的國土又拱手讓給了金國。紹興十一年(1141),宋將劉錡、楊沂中、王德等部,在柘皋鎮(安徽巢縣西北)大敗金兵,金兵也在濠州(安徽鳳陽)擊敗宋兵,退至淮河北岸,淮西的宋軍也退至江南。宋廷以論功行賞為名,將韓世忠、張浚、岳飛三大將召赴臨安府,分別任命為樞密使和樞密副使,實際上解除了兵權,把他們所領的三個宣撫司撤銷,軍隊也直屬宋廷。隨後,高宗派使者到金求和,金國以“必殺岳飛”為條件,答應和議。簽約當年,岳飛被害死。

1141年十一月,金以蕭毅、邢具瞻為審議使入宋,提出和議條件。雙方最後達成和約:宋向金稱臣,“世世子孫,謹守臣節”,金冊宋康王趙構為皇帝;劃定疆界,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陝西寶雞西南)為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宋割唐(河南唐河)、鄧(河南鄧縣)二州及商(陝西商縣)、秦(甘肅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自紹興十二年開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納。

“紹興和議”確定了宋金之間政治上的不平等關係,結束了十餘年的戰爭狀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後來,金為了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治,把都城遷到燕京,改名為中都。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海陵王完顏亮為了實現他“屯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的美夢,兵分四路南侵,不料在採石磯遇到了虞允文的頑抗,同時金世宗完顏雍在遼陽稱帝,使金兵發生了譁變,完顏亮被殺,南下之金軍也無功而返。初登位的完顏雍無力對外用兵,故派出使臣首先提出和議。由於宋孝宗繼位之後,張浚北伐,遭到了符離之敗,為主和派抓到了口實,並且暗示金人出兵兩淮,以迫和議。隆興二年(1164年),金兵果然大規模南下,突破宋的兩淮防線,再次逼近長江,宋廷最終決定與金重新議和。

“隆興和議”規定:南宋對金不再稱臣,改稱叔、侄關係;維持紹興和議規定的疆界;宋每年給金的「歲貢」改稱「歲幣」,銀絹從二十五萬兩、匹改為二十萬兩、匹;宋割商州(陝西商縣)、秦州(甘肅天水)予金;金不再追回由金逃入宋的人員。

隆興和議之後,宋金休戰了四十多年。金章宗(1190~1208年)在位晚期,金朝北邊受到蒙古族的侵逼,內部又有各族人民的反抗。南宋重臣韓侂冑便趁機對金用兵,進行北伐。1206年(開禧二年)五月,宋分道進兵。初時收復了一些地方,不久,金援兵大量南下,宋軍大敗。金人要求懲辦戰爭禍首,主和派禮部侍郎史彌遠等竟殺死韓侂冑,函其首送給金人。

嘉定元年(1208年),雙方重定和約,史稱“嘉定和議”。宋金為“伯(金)侄(宋)之國”;宋輸金歲幣由銀絹二十萬兩、匹改為三十萬兩、匹,並另給金犒軍錢三百萬貫;金歸還新侵的土地給宋,雙方維持原來的疆界;宋將韓胄等主持伐金之人的首級獻給金。之後金國遭受蒙古激烈進攻,宋朝也配合蒙軍,收復了黃河以南一些領土,但在金亡後宋朝面臨了更為強大的蒙古人帶來的壓力。

古代王朝與七個外族的“恥辱和約”

七、【清俄和議:盛世背後的割地

從17世紀中葉起,沙俄侵略軍越過外興安嶺,侵入中國黑龍江流域,燒燬村莊,殺掠人口,搶奪糧食和貂皮。1652年(清順治九年),俄國人進入黑龍江,“駐防寧古塔(黑龍江省寧安縣)章京海色率所部擊之,戰於烏扎拉村”。這是中俄之間第一場戰鬥。之後中俄之間發生多次外交和軍事上的衝突。1657年,沙俄派正規軍在尼布楚河與石勒喀河合流處建立了雅克薩城與尼布楚城。在邊疆人民奮起抵抗下,清政府曾一度派兵收復過雅克薩。並曾多次敦促沙俄進行談判,可是俄方卻置之不理。

1685年,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亂和臺灣鄭氏後,派將軍彭春等5月22日從璦琿起兵五千人,分水陸兩路圍攻雅克薩。5月25日在凌厲的攻勢面前,侵略軍被迫投降,答應撤退,但當清軍一離開,又偷偷開進雅克薩城重建據點。第二年,清軍再次圍攻雅克薩城。經過幾個月的戰鬥,侵略軍頭子託尓布津被擊斃,俄軍傷亡慘重,雅克薩城指日可下。這就迫使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薩之圍”,並派戈洛文為大使,前來中國舉行邊界談判,十一月,清政府為表示談判誠意,宣佈無條件停火,停止攻城。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1689年9月7日)尼布楚條約正式簽字,尼布楚條約是中俄雙方在平等基礎上(中方作出了很大讓步)簽訂的一個條約。

中俄《尼布楚條約》條約規定:外興安嶺以南、格爾必齊河和額爾古納河以東至海的整個黑龍江流域,烏蘇里江流域的土地,全部屬於中國;外興安嶺與烏第河之間的地區,暫行存放,留待以後再議;凡一、二人越界捕獵或盜竊,立即械繫,送回本國處罰,凡數十人結夥,持械越界、殺人掠奪者,捕拿送回本國,處以死刑;兩國人民持有護照者,可以過界往來互市;訂約以前的逃人不必遣返,訂約以後,兩國不收逃犯。俄國人在雅克薩所建城障,應立即拆除,在此居住的俄國人,應全部遷回本土。

《尼布楚條約》的內容,曾用滿文、漢文、蒙文、俄文和拉丁文五種文字刻成了界碑。這個條約明確劃分了中俄兩國的東西邊界,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沙俄同意把入侵雅克薩的軍隊撤回,清朝同意把貝加爾湖以東原屬中國的尼布楚部分土地讓給俄國。

根據此條約,俄國全部佔領黑龍江流域的陰謀破產,但與大清帝國建立了貿易關係。此條約以外興安嶺和額爾古納河為界劃分俄國和中國,但沒有確定外興安嶺和烏第河之間地區的歸屬。1693年,俄國派使節赴北京覲見要求通商,由於其使節行三拜九叩禮,康熙皇帝非常高興,特准俄國在北京建“俄館”,每三年可以派200人商隊入京逗留80天,其他國家不得享受此待遇。

在尼布楚會議上,清朝代表曾提出以勒拿河至北冰洋為界的第一方案,繼而讓步提出第二方案,即以外興安嶺的北支(諾斯山)直至亞洲大陸最東北的沒入大海深處的諾斯海岬(即楚科奇半島)為界。但最後因為談判的清朝代表的能力問題以及要平叛準噶爾的叛亂等原因希望與俄國保持和平而再次讓步放棄了第二方案和這幾百萬平方公里土地,連以貝加爾湖為界的第三方案也放棄了。最後以額爾古納河至外興安嶺至烏第河為界,西伯利亞那片遼闊富饒的土地以及生活在其上的蒙古族的近親民族從此成為了俄國的土地和子民。中國在該條約中放棄了從額爾古納河到貝加爾湖的領土,該條約實際上不利於中國。

美國曆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在他著的《全球通史》中說,《尼布楚條約》「是中國與歐洲一大國簽訂的第一份條約;由於中國代表團有耶穌會會士任譯員,條約用拉丁語擬定。邊界確立在沿阿穆爾河以北的外興安嶺一線上,所以,俄羅斯人不得不完全地從有爭議的流域地區撤走」,「以後170年中,俄羅斯人一直遵守條約規定,停留在阿穆爾河流域以外的地區。」

清史專家戴逸先生說:《尼布楚條約》保障了中國東北邊境一百多年的安定和平,為清王朝後來平定西北、西南地區的叛亂提供了穩定富饒的大後方,對於清朝的發展和繁榮、“康乾盛世”局面的出現,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和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同時這也是清政府第一次以中國為名號簽訂的第一個具有近代性質的條約。

《尼布楚條約》簽訂後,俄國繼續侵略蠶食蒙古地區。清政府曾多次建議沙俄舉行中俄中段邊界談判,均遭拒絕,被迫於1722年4月宣佈中斷兩國貿易。沙俄政府擔心中俄邊界問題長期拖延不決,將使其對華貿易受到更大影響,加上同瑞典、波斯(伊朗)連年作戰,無力再在中國邊境挑起戰事,遂於1725年委派S.V.拉佔津斯基為全權大使,同清政府代表察畢那、特佔忒、圖理琛談判兩國劃界和貿易問題。

雍正五年七月十五曰(1727年8月31日),雙方在布爾河畔簽訂《布連斯奇界約》,隨後簽訂《恰克圖條約》。雖然中國官方確定此條約為平等條約,但也有人認為,此時的清朝處於某些專家鼓吹的“康乾盛世”時期,而同時沙俄窮兵黷武,國力已有所下降,入侵奧斯曼帝國遭到慘敗。然而清朝政府居然不經過抵抗,就直接把領土割讓給俄羅斯,沙俄除將17世紀中葉以後侵佔的中國蒙古地區劃入俄國版圖外,還通過劃界侵佔了貝加爾湖以西和唐努烏梁海以北伊聶謝河上游地區大片領土。

1728年中俄《恰克圖條約》簽訂後,中俄貿易形成了商隊貿易和邊境貿易兩種形式並存的格局。從1756年起,俄國那裡不再派商隊來北京。到1762年在北京的商隊貿易完全停止。邊境貿易則成了中俄貿易的主要形式。“恰克圖互市”則是根據《恰克圖條約》的規定設立的。恰克圖貿易經久不衰,持續了近兩個世紀。

條約簽訂後,中俄雙方根據條約在邊境著手開闢貿易點。由於條約規定的另一地點庫克多博-祖魯海圖市場地處偏僻,而且遠離中俄通商曆史形成的主要商路,因而貿易情況始終不佳,不久就被放棄。於是“恰克圖互市”就成為19世紀中葉前中俄貿易往來的惟一法定渠道。此約簽訂後,恰克圖貿易漸盛,但因俄人不時違約,清高宗弘曆時曾三次關閉恰克圖市場。

“康雍乾時代”與沙俄簽訂的《尼布楚條約》《恰克圖條約》,一般被認為是平等條約,但因為處於“古代會盟性質”向“近代公約性質”轉變的時期,使中國永久失去了對一些原本可以納入版圖的領土的可能,也成為近代晚清與沙俄《璦琿》《北京》等條約的前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