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中唯一沒有名字的詩,卻被奉為超神之作,令人浮想聯翩

唐詩三百首中唯一沒有名字的詩,卻被奉為超神之作,令人浮想聯翩

唐詩三百首中唯一沒有名字的詩,卻被奉為超神之作,令人浮想聯翩

不知大家是否有此疑問:唐詩人、宋詞人,整日冥思苦想寫作品,沒背景、沒工作,哪裡來的錢到處遊樂呢?比如以下三位大咖:將靈魂獻給了大自然的陶淵明,耕種菊花雨後,隱逸山水之間,不時大醉一番,順勢揮灑幾筆,偶爾能長出來的莊稼都不如草高;李白一生遊浪天涯,沒能繼承萬貫家財,功名也考取不上,只能創造精神食糧,以果精神之腹;杜甫倒是做官了,但做的都是雜七雜八的輕煙小僚,拿的俸祿都不能叫俸祿,只能叫可憐,那一棟被秋風橫掃的茅屋就是最好的例證。

唐詩三百首中唯一沒有名字的詩,卻被奉為超神之作,令人浮想聯翩

要說某一位詩人家裡有礦也就罷了,可大唐兩千多位詩人總不能皆是腰纏萬貫吧?大家不要忘了,這世間還有一樣東西叫友情。你沒錢不要緊,只要你有一個有錢的朋友就足夠了!今天小解講的這位詩人便是如此,他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卻與孟浩然、王昌齡等著名詩人關係要好,經常相聚飲酒賦詩,受孟王的耳濡目染,這位詩人也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

他就是唐朝詩人劉昚(shèn)虛。別看這名字聽著有點慌,可人家的詩卻一點都不虛,他模仿陶淵明獻身自然的情懷,寫下一首恬淡清雅的超神之作,令人十分驚豔,並被收錄進了《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中唯一沒有名字的詩,卻被奉為超神之作,令人浮想聯翩

《闕題》唐·劉昚虛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閒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闕"是缺少、空缺,"闕題"就是沒有題目的意思,後世便只能以此命名。這說明這首詩在唐朝的時候很可能毫無名氣,不被時人認可和傳誦,因此也就無人願意將其記錄進詩集之中,以致詩題丟失。直到多少年後人們才發現了這顆被掩埋已久的珍珠,卻不幸它的名字已經丟失了。雖然很多人對這首詩不甚瞭解,但它能夠從將近五萬首唐詩中脫穎而出,成為唐詩三百首的成員之一,自然有其高超之處。

唐詩三百首中唯一沒有名字的詩,卻被奉為超神之作,令人浮想聯翩

詩人開篇即點題:"道由白雲盡",既寫出了道路所在之處地勢的險峻,又營造了一種仙風縹緲的意境,同時又暗示詩人的目的地就在前方不遠了。這樣的開頭簡直驚豔,直接了當又暗含玄機,無一字廢言,令人耳目一新。"春與青溪長"同樣別出心裁,意思是春色與青溪一起蜿蜒流長,溪水長流容易理解,春色為何也流長呢?因為詩人一路走來,欣賞了一路的春景,所以這春色也像綿延無盡一般,始終不停。

再看"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詩人不寫花香,而寫花掉落在水裡引起了流水的香,這是多麼精妙而又可愛的語言啊!如此一來,花香不言而喻,而且它都能引起水香來,那麼其自身的香氣就更加濃郁了!這樣的寫法,真可謂古今少有。

唐詩三百首中唯一沒有名字的詩,卻被奉為超神之作,令人浮想聯翩

"閒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一句,相比較其餘句子就顯得中規中矩了,不過讀書堂既然能建立在山深雲端裡,這份恬淡幽然的雅緻首先就值得敬佩。最後一句"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又是一句巧語:陽光每每穿過柳蔭的幽靜,那清輝就會灑滿我的衣襟。那麼它妙在哪裡呢?

即使在陽光凜冽的白天,詩人所處的位置也沒有遭受到暴晒,而是幾絲清輝著衣,這樣安謐的環境,如此舒適的氣候,自然是個讀書的聖地。詩人道出這一點之後,詩歌也戛然而止,留給讀者無盡的想象與無窮的韻味。小解認為,詩人是讀書去了。一切景語皆情語,劉昚虛不言情只寫景,讓人讀出的卻是滿紙的情致,如此美麗的句子,怎能令人不喜愛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