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泰州水龍局

泰州 消防 泰州文話 2019-06-17

作者:顏國強

舊時泰州水龍局

舊時的水鄉四周全是蘆葦蕩,柴草是人們生產生活的重要資料。那時,多數人家住的是磚牆草蓋的老式房屋,貧窮的人家則是笆牆、笆門的草房。家家燒飯做菜都是燒的土灶,燃料就是柴草。還有許多人家打蘆箔做蘆扉,屋內屋外草連天,草連地。

加之過去人們照明點的是香油燈、火油燈,這兩種燈容易濺油或跌翻倒地。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火災。

清末民初,“水龍”問世,替代了原始的救火工具,給地方消防安全帶來了福音。

水龍根據槓桿的原理製作,為箍桶匠和銅匠合作手工做成,材料為杉木和紫銅,自重有近百公斤。水龍主體為橢圓形木桶,用於盛水。木桶下方有一長方形的粗木框座。水桶中央有一立柱,立柱上方是一根四米多長的木槓。

木槓中間粗,兩頭略細,一是用於抬水龍,二是用於壓水龍。木槓下方有兩根垂直的鐵棒,鐵棒下端用多層白布疊起形成活塞,活塞插入木桶內兩個紫銅圓柱筒內,圓柱筒下方連接蓄水箱,蓄水箱連接塔形的儲水罐,儲水罐頂端有一根曲臂狀可彎曲的水苗管,水苗管下粗上細,尖端為出水口。

啟用水龍時,先把木桶內上水,待水到達一定的水位時,兩個壓水手,手握木槓一上一下,活塞將水壓向水箱,水箱裡的水受到壓力,再向儲水罐注壓,這時開啟細長的水苗,水即成柱狀射出。水苗手手持水苗將水柱射向火點,起到滅火作用。

當某處“走水”,便由鑼夫敲亂鑼,敲鑼人一邊敲一邊喊:“××地方走水啦。”火情就是警報,鑼聲就是命令,各個行業的救火隊以最快的速度奔向所屬水龍處集中。每個人身上披有綬帶,綬帶以不同顏色將救火人員分為“水旱二夫”。

水夫即取水人員,他們用藤編的密封簍子取水,輕巧速度快。旱夫即使用水龍的一班人,這一班人中又有細緻的分工,抬水龍壓水龍的有四人,二人為替補,輪番上陣。另有提銅燈一人在水龍前面引路。還有一人為持水苗人。持水苗人即為這班水龍的龍頭,一般由救火經驗豐富的人擔當,水龍一到現場,所有行動均由龍頭指揮。

抬水龍、壓水龍是個體力消耗特別大的活,各個救火隊都選身材高大,力大無窮的人擔當,為了保證救火順暢,他們都備有兩套班子,交替進行。抬龍時,鑼手敲著急鑼開道,引著隊伍奔跑前進,行人紛紛讓道。一支救火隊伍在奔向火場中迅速形成,各守崗位,先後有序。由於平日訓練有素,所以在火場上忙而不亂。

解放後,水鄉集鎮上的水龍開始統一存放、管理,於是人們把這一機構稱為“水龍局”。

自打有了消防水泵後,“水龍局”的土水龍就被擱置不用。後來“水龍局”也完成歷史使命,被當地派出所的消防機構接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