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臺灣社會的小黨政治'

"

許多時候,臺灣的政黨體制都被視作典型的兩黨制。無論是從學理上還是從現實上看,兩黨制並非只有兩個政黨,而是有多個政黨,只是這些政黨都無法取得執政權。因此,所謂的“兩黨制”實則是指由兩個政黨通過選舉輪流執政的政黨制度。臺灣政壇除了藍綠兩個大黨之間的爭鬥外,其小黨競爭也是別具一番風格的景象。很大程度上,小黨已然成為了臺灣政治運轉和發展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黨政治是如何怎樣產生的?

小黨政治對於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影響幾乎是同步的,也由此才形成了所謂的“藍營”和“綠營”。從這裡可以看出,在各陣營內部,小黨的成立是原來大黨分化組合的產物,政黨之間是一種既有競爭又可以合作的直接關係;但對於外部來說,小黨的成立與之並無關聯,其是一種間接競爭的對手。小黨的產生可能是由單一因素,也有可能是由多重因素共同造就的結果:

小黨政治於臺灣而言,首先是從利益分化和價值分化開始的,其代表是新黨、親民黨、“喜樂島聯盟黨”、“一邊一國行動黨”等等。政黨本來就意味著它是一個利益的集合體,是最大交集,但這個利益共識不是固定的,而是變動的。因此,隨著政黨內部各派系利益的變化,其不僅會動搖到政黨維持的基礎,甚至還會威懾到政黨生存的根本。當各派系的利益變得不可調和時,政黨分裂就在所難免。

小黨的產生還應歸因於民眾對藍綠大黨執政表現的不滿和厭惡,其以自稱為“第三勢力”的政黨為代表,如宋楚瑜的親民黨,柯文哲的“民眾黨”等等。由於臺灣社會特殊的族群結構和發展歷史,演變出了意識形態涇渭分明的兩大政治陣營,加上受到民主化風潮的波及,其長期被統“獨”二元政治所綁架,臺灣經濟因此下滑,始終處於“亞洲四小龍”末端。藍綠惡鬥不止,民眾厭煩至極。

此外,小黨的產生也可能得益於某些社會運動或魅力型領導人的號召。社會運動能激發出一部分人的參政意願,而且能在此過程中建構出政治觀點相似甚至相同的群體,“時代力量”的創立就跟“太陽花學運”息息相關。值得注意的是,脫胎於社會運動的政黨,一般都是反體制的政黨,這對於社會的穩定並非好事。魅力型領導人往往是新政黨成立的支柱,是靈魂人物,其不僅能給政黨帶來各種資源,而且還是該黨黨員的價值依靠,像新黨、親民黨、“臺聯黨”、“一邊一國行動黨”、“民眾黨”就是典型。

小黨政治是如何運作的?

眾所周知,選舉政治同樣依循的是“叢林法則”,在選舉中進行“優勝劣汰”。也就是說,只要能經受得住選舉的洗禮和考驗,那麼小黨及其政治才會真正浮現。反之,如果在選舉毫無所獲,那麼新成立的政黨就是曇花一現,將會被人們很快遺忘。對於那些諳熟小黨政治生存之道的政黨,它們是如何將自己立於政黨之林的?

第一,參與各個層級的選舉,保持能見度。對於那些有執政期望的小黨來說,縱使它們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有限,但也會不遺餘力參與各級選舉,以保持和延續支持自己的那部分民眾。雖然目前進入臺立法機構的小黨只有親民黨、“時代力量”和“無盟”,但在地方一級,進入議會的小黨則遠不止如此,除了前述的三個政黨外,還包括新黨、“臺聯”、“綠黨”、“民國黨”等近30個政黨或政黨組織。不難看出,爭取政治舞臺,是小黨生存的不二法門。

第二,注重選舉策略的運用,有的放矢。它們一般有三種策略:一是對於小黨中的大黨,例如新黨、親民黨、“時代力量”等,它們可能借助提名領導人或縣市長,或由黨主席親征,或徵召知名政治人物的方式,發揮“母雞帶小雞”的效應,擴大票源;二是對於有一定影響力的小黨,它們可能採取與大黨(國民黨、民進黨)合作的辦法,通過減少競爭對手而獲得勝選;三是採取“把握性提名”戰略,將人力、物力和財力都放在經營那些選票集中、最有可能勝選的選區。

第三,採取不同的動員方式,出奇制勝。臺灣的許多小黨都是理念型政黨,黨員是基於理念的結合,而非意識形態,所以理念型政黨儘管受眾很少,但都有很牢固的支持者及其關係網。就人選和政策方面,它們可能更加傾向提名年輕、亮麗、高知等政治素人來宣傳和執行本黨的政策,如此就會將具有同樣理念的人們串聯起來;在動員工具的運用上,與傳統的依靠派系、樁腳不同,小黨更加註重新型社交軟件的使用,通過建立粉絲團或活動頁面或朋友追蹤等方式,以低成本宣傳本黨的政策以及候選人。

小黨政治有何侷限?

小黨政治要晚於臺灣民主化,因而在民主本身就存在早熟症候的先天缺陷下,小黨政治的不成熟、不規範的情況可想而知。不過,這並不是說,小黨政治空間狹小或者說表現不好就會打消一部分民眾要從藍綠政治中解脫出來的念頭,其反而有可能促使少數精英去思考,如何建構和經營一個新型的政黨。例如柯文哲在成立政黨的問題上,就不同於那些意識形態政黨,而是注重與其他力量結盟,這或許有利於衝高政黨得票率。

就目前的政黨結構而言,小黨政治對臺灣政治氣候的改變如同杯水車薪,很難發揮實質性作用。不誇張地說,島內社會的政治方向和公共政策都是由國民黨和民進黨一手主導的,即便小黨在議會中佔有席次,也不足以阻擋大黨的既定方針。加上小黨除了本身力量孱弱之外,所佔席次稀少,而且力量分散,形同散沙,這在形式上和內容上皆決定了小黨政治在臺灣的能力的脆弱性以及更替的頻繁性。

除此之外,小黨政治還受制於人力物力財力等因素的掣肘。新成立的政黨一般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都十分匱乏,而在以金錢為基礎的選舉社會,沒有財力就沒有物力,就更沒有人力。加上政黨自身屬性的狹隘性即意識形態濃厚缺乏包容性,致使很難吸納其他選民,更限制了這些政黨的擴散。

當然,如果小黨政治能整合進原本就屬於藍綠大黨的力量和資源,得到它們的挹注,那麼小黨政治還是有可能將臺灣政治版圖翻轉。原因在於,一是藍綠大黨實力的減退,有助於兩黨之外的其他政黨成長,例如2016年的選舉,新黨和親民黨的政黨得票率都大幅提高,而“時代力量”2018年的地方戰績也得益於民進黨的大潰敗;二是藍綠大黨的內部分裂,也可能導致有實力的小黨出現,這主要是看新成立的政黨的背景,包括價值訴求是什麼、黨員結構的組成以及有沒有重量級人物的加入等等。

總而言之,臺灣的小黨政治當前還完全不是大黨政治的對手,若要想借助小黨政治革新政治生態或者說要透過小黨的力量來取代藍綠大黨,這都難於登天。(本文作者系東南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