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迴歸一二線城市:上半年拿地戰略趨同 區域分化明顯

房企迴歸一二線城市:上半年拿地戰略趨同 區域分化明顯

時代週報記者 胡天祥 發自廣州

上半年的土地市場出現整體性回暖,但不同城市間的分化正在加深。

日前,克而瑞發佈研報稱,2019年上半年,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成交建築面積達到9.5億平方米。分城市能級來看,為了緩解供應不足的壓力,一二線城市在上半年加大了土地供應力度,土地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均是上升趨勢,其中成交面積同比分別增長20%、9%,成交金額同比增長35%、27%。但三四線城市則受市場下行的影響,成交量不敵去年同期,其中成交面積同比下滑19%,成交金額同比下滑10%。

三四線城市成交面積及金額雙雙下滑,在於各大房企重回一二線的戰略意圖不斷凸顯。據克而瑞統計的百強房企新增土儲能級選擇來看,2019年上半年,房企在三四線新增土儲建面佔比下滑近8個百分點(同2018年全年相比),而在二線新增土儲建面佔比已接近50%,提升近10個百分點(同2018年全年相比)。

“泰禾不到三四線佈局,是因為三四線缺乏產業支撐,人口淨流出。”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在今年6月對媒體講道。一家在一二三四線城市均有佈局的國企中層也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從已進入的城市來看,公司還是持續看好一二線,並且認為目前是比較好的買地時間,“三四線城市則要分類來看,部分強三線城市可以考慮,但有的城市正在出現深度調整,地價大概率會繼續往下走。”上述房企中層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不過對於地產公司而言,這也是結構性機會。

“目前還沒有哪家房企能夠做到判斷跨週期,都是看哪個城市活躍就去哪個城市買地,”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今年類似蘇州這樣的強二線城市土地市場火熱,外因主要是房企融資環境有所改善,內因則包括當地樓市調控相較一線沒那麼嚴、土地供應沒增加、人口處在淨流入狀態等。

迴歸一二線

從重倉到輕倉,房企在三四線城市的佈局,呈現出一條“拋物線”式的走勢。

2016年9月30日,北京率先出臺新的樓市調控新政。緊隨其後,天津、武漢、成都、深圳、廣州等一線和強二線城市先後出臺限購限貸等調控措施。買房資金受此影響而不斷外溢到弱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使後者的去庫存速度得以明顯加快。

據克而瑞的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三四線樓市成交面積佔全國商品房成交面積比例上升到75%,較2016年增長13個百分點。

三四線城市持續去庫存,也使得部分房企開始重新調整戰略佈局,加大對三四線城市的投入。以保利發展為例,該公司2017年新進入的24個城市中,超過90%以上是三四線城市,如徐州、蕪湖、鹽城,梅州等城市。具體城市佔比上,保利在三四線城市的拓展面積和金額分別佔比37%、18%。2015年,這一數字僅分別為15%和7%。

新城控股和綠城中國也在近年來不斷加大對三四線城市的投資,尤其是集中在長三角區域,在2017年新增土地中三四線城市佔比中分別為62%、42%。

另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50家代表房企在三四線城市的拿地面積同比增長145%,樓面價同比增長53.9%。

但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受制於三四線城市的價格窪地優勢衰退和需求的逐步疲軟,房企紛紛把重心轉回至一二線市場,導致三四線城市的整體供應量有所回落。

來自克而瑞的數據顯示,2018年,三四線城市成交量漲幅回落,其中汕頭、三亞、漳州、香河、固安等城市下跌最為嚴重,同比去年同期降幅均在50%以上。2019年1‒5月,三四線城市整體成交量同比降5%,環比降14%。

另據調研機構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流拍土地1654宗,其中位於三四線城市的達1264宗,同比增長36%。今年以來(截至5月20日),全國流拍的293宗土地中,82.2%位於三四線城市。

而此前加碼三四線城市的房企,也紛紛開始迴歸一二線。比如保利發展,2019年1‒5月,該房企在一線、二線和三四線拿地金額分別為70億元、208億元和72億元,分別佔比20%、59%和21%,一二線佔比高達79%。華創證券分析師袁豪表示,這是繼保利2018年11月拿地轉謹慎以來再次積極拓張,並且拿地城市以省會為主。另據天風證券數據顯示,TOP100強房企2018年新增土儲建面分布中,二線城市佔比38%,三線城市佔比58%;而2019年1‒4月新增的土儲建面中,二線城市佔比提升至49%,三線城市下滑為45%。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指出,房企投資迴歸一二線,與其防守心態、防波動不無干系。當下,“因城施政、分類調控”突出,不同城市之間的市場分化繼續再加劇,在三四線棚改熱度衰退、需求被透支的情況下,企業投資出現了全局性的攻防轉換趨勢亦在情理之中。

克而瑞表示,棚改退潮之下三四線危機逐漸放大,經濟基礎發達、房地產市場較好的準一線、核心二線城市以及核心城市周邊的三四線是房企調結構、穩佈局的首選。

多元化拿地

除了招拍掛,近年來不少房企亦通過收併購、舊改等方式,多渠道增加土地儲備。

克而瑞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百強房企收併購地塊成交幅數佔到13%(按地塊數量),其中電建、華遠、合景泰富等企業1‒6月的收併購比例均超過3成以上。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在招拍掛市場上拿地成本較高的情況下,通過併購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投資模式,而且通過股權併購的模式,可為企業獲得較大的稅收減免或優惠等。

除了收併購,具有土地成本低、利潤率高等特點的舊改,也成為房企納儲的重要方式之一。

6月12日,經投票表決,時代中國確定為廣州花都橫潭村舊改項目合作企業,投資預算金額8億元。此前3月,時代中國已陸續斥資46億元、55億元,分別拿下從化、番禺的舊改項目。南沙廣隆村、增城官湖村、白雲環滘村、天河程介西村等10多箇舊改項目也被時代中國收納其中。

而近年幾乎沒在廣州公開拿過地的星河灣,也在2017年進入到舊改領域。截至今年4月,星河灣洽談且達成初步意向的舊改項目已有十幾個。

被業內稱為“舊改專家”的佳兆業,截至2018年年末,該公司舊改項目共計119個,尚有約3005萬平方米舊改項目尚未納入土儲(未實現供地,但已完成立項,歷史舊改轉化率高達80%以上),對應可售貨值約為1.8億元,舊改項目主要位於深圳、廣州、中山市、惠州。2019‒2020年,公司預計10個項目可實現供地,對應可售貨值約1000億元。

一家國企中層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大多數房企都願意到一線去發展,但目前一線城市增量土地很少,所以只能通過舊改的方式去盤活存量土地。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