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廬陵」之泰和縣望仙橋&遇仙橋'

"

如果您喜歡我的內容可以關注我,我們隨時可以交流,謝謝!

"

如果您喜歡我的內容可以關注我,我們隨時可以交流,謝謝!

「古韻廬陵」之泰和縣望仙橋&遇仙橋

泰和縣望仙橋

望仙橋又名“迎仙橋”,位於泰和縣澄江鎮東門快閣東面“望仙門”下。據傳晉代王子瑤、唐代匡智叔侄在東面王山成仙,站在橋上可望見此山而得名。橋東西向,橫跨護城河,為隋唐至清代東達吉州,西至龍泉(萬安、遂川)的必經橋。北宋熙寧年間(1068-1077)泰和縣邑民蕭平野重建,清康熙、乾隆間修。橋單孔單拱,由粉紅石並列錯縫砌成,長8.3米,寬3.33米,高3米,橋面鋪青條石。1984年1月11日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泰和縣遇仙橋

遇仙橋又名“仙人橋”,位於泰和縣苑前鎮王山村,王山村位於泰和縣苑前鎮紫瑤山腳下,仙槎河邊,自唐明宗天成元年(936)開基建村距今已有1200多年。文溪河從紫瑤山中流出,在王山村過境2千米。河水清澈見底,游魚戲水,樹影倒掛,不乏一道風景。20世紀80年代以前,絕大多數村民都是飲用這條河中的水。自古就有“王山村,水穿心,養出女子賽觀音”的美談。遇仙橋跨越文溪河,建於宋代,始建時間不詳。橋長5米,淨跨4米,橋寬2.5米,高2.8米,為單孔磚拱橋,橋的用料極為講究,石料均為青磚,表面較為平整,均用石灰拌桐油為漿砌築。雖經千百年的風侵雨蝕,卻非常堅固,保存完好。

關於遇仙橋當地還有一個傳說:遇仙橋為文溪第一橋。建橋時,用條木搭一便橋,供村民生產,生活過河。一天,一位修道人士遊此經過,當時村民及工匠勸其走便橋,以確保安全,並端茶遞水,盛情接待,但修道人士執意要從建橋處過河。村民及工匠見力勸不止,便讓該修道人士試過。道士踏上橋後,施展輕功,穩健舒緩過橋,但因建橋之期,泥漿未乾,仍留道士腳印。過橋後,道士感謝村民及工匠熱情接待,順口說道:“此橋許爛不許倒,許跌不許傷。”說罷,施展輕功,飄然而去。後來才知,此道人便是張天師。自張天師仙口開後,應驗至今,該橋只爛不倒,也有人從橋上掉下河裡,但從未有人受傷,因而,此橋取名“遇仙橋”。

如果您喜歡我的內容可以關注我,歡迎隨時交流,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