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踏海而來

8月23日11時

其中心位於距臺灣鵝鸞鼻東南方

約640公里的海面上

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

大風預報:23日14時至24日14時,臺灣以東洋麵、巴士海峽、臺灣海峽、臺灣沿海、福建沿海、東海南部、南海東北部有6-8級大風,部分海域或地區風力可達9-10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有11-12級,陣風13級。降水預報:23日14時至24日14時,臺灣島中東部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

延伸閱讀:

“白鹿”到底什麼來路?

它會攜風帶雨重創我國沿海地區嗎?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

首席預報員錢奇峰

為您解析颱風“白鹿”的“前世今生”

01

“白鹿”是個直性子

Q

“白鹿”自8月21日下午生成以來,發展情況如何?路徑和強度是否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A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熱帶風暴級)於8月21日下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麵上生成,8月22日夜間由熱帶風暴級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8月23日早晨8點,其中心位於我國臺灣省鵝鸞鼻東南方約7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麵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

從未來72小時路徑預報圖中可以看到,它的路線“直來直去”,這是因為目前副熱帶高壓實力強盛、位置穩定,為“白鹿”提供了比較清晰的引導氣流,因此養成了“白鹿”直爽的性格,未來將穩定地向西北方向移動。但是,不排除“白鹿”擦過臺灣南部正面襲擊閩粵的可能性。

就其強度來看,預計“白鹿”將於24日白天以強熱帶風暴級或颱風級登陸或擦過臺灣島東南部沿海,之後於24日夜間到25日早晨在福建中部到廣東東部一帶沿海再次登陸,強度為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

"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踏海而來

8月23日11時

其中心位於距臺灣鵝鸞鼻東南方

約640公里的海面上

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

大風預報:23日14時至24日14時,臺灣以東洋麵、巴士海峽、臺灣海峽、臺灣沿海、福建沿海、東海南部、南海東北部有6-8級大風,部分海域或地區風力可達9-10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有11-12級,陣風13級。降水預報:23日14時至24日14時,臺灣島中東部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

延伸閱讀:

“白鹿”到底什麼來路?

它會攜風帶雨重創我國沿海地區嗎?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

首席預報員錢奇峰

為您解析颱風“白鹿”的“前世今生”

01

“白鹿”是個直性子

Q

“白鹿”自8月21日下午生成以來,發展情況如何?路徑和強度是否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A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熱帶風暴級)於8月21日下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麵上生成,8月22日夜間由熱帶風暴級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8月23日早晨8點,其中心位於我國臺灣省鵝鸞鼻東南方約7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麵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

從未來72小時路徑預報圖中可以看到,它的路線“直來直去”,這是因為目前副熱帶高壓實力強盛、位置穩定,為“白鹿”提供了比較清晰的引導氣流,因此養成了“白鹿”直爽的性格,未來將穩定地向西北方向移動。但是,不排除“白鹿”擦過臺灣南部正面襲擊閩粵的可能性。

就其強度來看,預計“白鹿”將於24日白天以強熱帶風暴級或颱風級登陸或擦過臺灣島東南部沿海,之後於24日夜間到25日早晨在福建中部到廣東東部一帶沿海再次登陸,強度為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

最新!颱風又來了"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踏海而來

8月23日11時

其中心位於距臺灣鵝鸞鼻東南方

約640公里的海面上

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

大風預報:23日14時至24日14時,臺灣以東洋麵、巴士海峽、臺灣海峽、臺灣沿海、福建沿海、東海南部、南海東北部有6-8級大風,部分海域或地區風力可達9-10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有11-12級,陣風13級。降水預報:23日14時至24日14時,臺灣島中東部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

延伸閱讀:

“白鹿”到底什麼來路?

它會攜風帶雨重創我國沿海地區嗎?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

首席預報員錢奇峰

為您解析颱風“白鹿”的“前世今生”

01

“白鹿”是個直性子

Q

“白鹿”自8月21日下午生成以來,發展情況如何?路徑和強度是否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A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熱帶風暴級)於8月21日下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麵上生成,8月22日夜間由熱帶風暴級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8月23日早晨8點,其中心位於我國臺灣省鵝鸞鼻東南方約7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麵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

從未來72小時路徑預報圖中可以看到,它的路線“直來直去”,這是因為目前副熱帶高壓實力強盛、位置穩定,為“白鹿”提供了比較清晰的引導氣流,因此養成了“白鹿”直爽的性格,未來將穩定地向西北方向移動。但是,不排除“白鹿”擦過臺灣南部正面襲擊閩粵的可能性。

就其強度來看,預計“白鹿”將於24日白天以強熱帶風暴級或颱風級登陸或擦過臺灣島東南部沿海,之後於24日夜間到25日早晨在福建中部到廣東東部一帶沿海再次登陸,強度為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

最新!颱風又來了最新!颱風又來了"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踏海而來

8月23日11時

其中心位於距臺灣鵝鸞鼻東南方

約640公里的海面上

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

大風預報:23日14時至24日14時,臺灣以東洋麵、巴士海峽、臺灣海峽、臺灣沿海、福建沿海、東海南部、南海東北部有6-8級大風,部分海域或地區風力可達9-10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有11-12級,陣風13級。降水預報:23日14時至24日14時,臺灣島中東部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

延伸閱讀:

“白鹿”到底什麼來路?

它會攜風帶雨重創我國沿海地區嗎?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

首席預報員錢奇峰

為您解析颱風“白鹿”的“前世今生”

01

“白鹿”是個直性子

Q

“白鹿”自8月21日下午生成以來,發展情況如何?路徑和強度是否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A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熱帶風暴級)於8月21日下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麵上生成,8月22日夜間由熱帶風暴級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8月23日早晨8點,其中心位於我國臺灣省鵝鸞鼻東南方約7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麵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

從未來72小時路徑預報圖中可以看到,它的路線“直來直去”,這是因為目前副熱帶高壓實力強盛、位置穩定,為“白鹿”提供了比較清晰的引導氣流,因此養成了“白鹿”直爽的性格,未來將穩定地向西北方向移動。但是,不排除“白鹿”擦過臺灣南部正面襲擊閩粵的可能性。

就其強度來看,預計“白鹿”將於24日白天以強熱帶風暴級或颱風級登陸或擦過臺灣島東南部沿海,之後於24日夜間到25日早晨在福建中部到廣東東部一帶沿海再次登陸,強度為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

最新!颱風又來了最新!颱風又來了最新!颱風又來了

△中央氣象臺8月23日10時發佈颱風黃色預警,提示做好應對防範

02

臺灣地形對此類颱風影響巨大

Q

“白鹿”有何特點?歷史上是否有類似的颱風?

A

目前來看,“白鹿”的特點尚不突出。但從其路徑來看,大概率會先登陸臺灣,再正面襲擊閩粵。這樣的颱風一般強度不會太強,這是因為受到臺灣地形影響,與陸地摩擦強度有所削弱,因此登陸閩粵沿海時的強度會相對弱一點。目前來看這種可能性最大。如2016年第1號颱風“尼伯特”,以超強颱風級別在臺灣臺東登陸,穿過臺灣海峽,後又以熱帶風暴級在福建石獅再次登陸,強度大大縮減。

但是,颱風如果擦過(不登陸)臺灣島東南部,直接登陸粵閩沿海,那麼登陸時強度會更強一些,風雨影響也會更猛烈。比如2016年的第14號超強颱風“莫蘭蒂”,繞過臺灣南部經過巴士海峽,在福建廈門登陸造成了嚴重災害。

另外,歷年上路徑、強度與“白鹿”較為相似的,是2006年第5號颱風“格美”,於當年7月24日夜間以颱風強度(40米/秒)在臺灣臺東沿海第一次登陸,次日下午在福建晉江再次登陸,強度為颱風級(33米/秒)。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格美”和冷空氣相結合,南方地區受“格美”減弱的低壓環流和西南季風共同影響,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湖南、安徽等地降雨強度大,受災面積廣。

"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踏海而來

8月23日11時

其中心位於距臺灣鵝鸞鼻東南方

約640公里的海面上

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

大風預報:23日14時至24日14時,臺灣以東洋麵、巴士海峽、臺灣海峽、臺灣沿海、福建沿海、東海南部、南海東北部有6-8級大風,部分海域或地區風力可達9-10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有11-12級,陣風13級。降水預報:23日14時至24日14時,臺灣島中東部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

延伸閱讀:

“白鹿”到底什麼來路?

它會攜風帶雨重創我國沿海地區嗎?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

首席預報員錢奇峰

為您解析颱風“白鹿”的“前世今生”

01

“白鹿”是個直性子

Q

“白鹿”自8月21日下午生成以來,發展情況如何?路徑和強度是否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A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熱帶風暴級)於8月21日下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麵上生成,8月22日夜間由熱帶風暴級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8月23日早晨8點,其中心位於我國臺灣省鵝鸞鼻東南方約7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麵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

從未來72小時路徑預報圖中可以看到,它的路線“直來直去”,這是因為目前副熱帶高壓實力強盛、位置穩定,為“白鹿”提供了比較清晰的引導氣流,因此養成了“白鹿”直爽的性格,未來將穩定地向西北方向移動。但是,不排除“白鹿”擦過臺灣南部正面襲擊閩粵的可能性。

就其強度來看,預計“白鹿”將於24日白天以強熱帶風暴級或颱風級登陸或擦過臺灣島東南部沿海,之後於24日夜間到25日早晨在福建中部到廣東東部一帶沿海再次登陸,強度為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

最新!颱風又來了最新!颱風又來了最新!颱風又來了

△中央氣象臺8月23日10時發佈颱風黃色預警,提示做好應對防範

02

臺灣地形對此類颱風影響巨大

Q

“白鹿”有何特點?歷史上是否有類似的颱風?

A

目前來看,“白鹿”的特點尚不突出。但從其路徑來看,大概率會先登陸臺灣,再正面襲擊閩粵。這樣的颱風一般強度不會太強,這是因為受到臺灣地形影響,與陸地摩擦強度有所削弱,因此登陸閩粵沿海時的強度會相對弱一點。目前來看這種可能性最大。如2016年第1號颱風“尼伯特”,以超強颱風級別在臺灣臺東登陸,穿過臺灣海峽,後又以熱帶風暴級在福建石獅再次登陸,強度大大縮減。

但是,颱風如果擦過(不登陸)臺灣島東南部,直接登陸粵閩沿海,那麼登陸時強度會更強一些,風雨影響也會更猛烈。比如2016年的第14號超強颱風“莫蘭蒂”,繞過臺灣南部經過巴士海峽,在福建廈門登陸造成了嚴重災害。

另外,歷年上路徑、強度與“白鹿”較為相似的,是2006年第5號颱風“格美”,於當年7月24日夜間以颱風強度(40米/秒)在臺灣臺東沿海第一次登陸,次日下午在福建晉江再次登陸,強度為颱風級(33米/秒)。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格美”和冷空氣相結合,南方地區受“格美”減弱的低壓環流和西南季風共同影響,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湖南、安徽等地降雨強度大,受災面積廣。

最新!颱風又來了

03

颱風“海燕”重創菲律賓被除名

Q

“白鹿”前世是颱風“海燕”嗎?因其曾在菲律賓製造嚴重傷亡而除名?

A

今年11號颱風“白鹿”目前預測來看強度不強,但它的前世是有氣象記錄以來全球最強熱帶氣旋之一,即:2013年第30號颱風“海燕”。

“海燕”登陸菲律賓時,最大風速達到75米/秒,風力17級以上,超過了風力等級劃分的最高標準(61.2米/秒),與1983年第10號颱風“Forrest”和1990年第25號颱風“Mike”並列為1981年以來西北太平洋上最強颱風。

根據2014年4月17日菲律賓國家減災委員會事後發佈的最終報告,“海燕”共造成菲律賓6300人死亡、1062人失蹤、28688人受傷,經濟損失1813.25億菲律賓比索(約合36.4億美元)。

2014年2月10日至13日,由於“海燕”給菲律賓造成了嚴重災情,在泰國曼谷舉行的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世界氣象組織(ESCAP/WMO)颱風委員會第46次屆會上,菲律賓提出將“海燕”除名。

2015年2月,在臺風委員會第47次屆會上,作為“海燕”名稱的提供國,中國提出用“白鹿”一名作為“海燕”的替補名。

截至2019年8月23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有11個颱風生成,比多年同期平均(12.8個)偏少1.8個。已有3個颱風在我國登陸,比多年同期平均(4.0個)偏少1.0個。

防禦指南:

➫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搶險應急工作。

➫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應儘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當颱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

➫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