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埇橋的由來

埇,詞語。多用於地名;埇橋,在安徽省宿州市。

半數宿州人都不知道埇橋是什麼意思,不明白宿州市唯一市轄區為何要以埇橋來命名。

顧名思義,埇橋,就是一座橋。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可以說,沒有埇橋,不一定沒有宿州,但,若沒有埇橋,就不會有現在的宿州城。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要從隋朝末年說起了。

埇,傳說是秦始皇在當時修建的甬道,“甬道”意指兩邊有牆的通道。但這一說法只是傳說,一般認為,埇橋,是隋朝修建的。

埇的本意,就是道上加土之意。

隋朝末年,隋煬帝下令開挖大運河,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據史書記載,隋煬帝開鑿運河的目的,就是為了坐龍舟到江都去遊覽南國風光,結果加速了隋朝的滅亡。他的龍舟開到揚州之後,農民起義爆發,他被部下殺死,龍舟就再也回不來了。

隋唐大運河,其中通濟渠(後世稱汴水),就流經今日的宿州埇橋區、靈璧和泗縣。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在隋朝,還沒有宿州,也沒有靈璧,在當時,人們為了方面來往,就在徐、濠之間的汴水之上,搭建一座石橋,因堤岸較高,橋基搭建在堤岸上,所以就稱作埇橋。

二、埇橋鎮、鹽鐵院、汴水咽喉

因為埇橋的便利,後來的人們夾河而居,聚集在埇橋,漸漸形成了埇橋鎮,因汴水的重要性,埇橋成為了扼汴水咽喉的重要關口。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埇橋,是唐初、中期重鎮,所以,自隋唐以來,飽經滄桑,史書多有記載。

《新唐書·列傳·卷八十八》:上元初,(穆寧)為殿中侍御史,佐鹽鐵轉運,住埇橋。李光弼屯徐州,餉不至,檄取 資糧,寧不與。光弼怒,召寧欲殺之。或勸寧去,寧曰:“避之失守,亂自我始, 何所逃罪乎?”即往見光弼。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上元,唐肅宗李亨使用年號,即760年閏四月─761年九月,據史書記載,在這個時候的埇橋,就是非常重要的關口,唐王朝的物資轉運皆由此過,這個時候,朝廷已經在埇橋設置了鹽鐵院倉庫,是全國十三個鹽鐵院之一,是唐代重要的稅源地,而埇橋,只是一個鎮!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如果說,鹽鐵院見證了埇橋鎮的繁榮,那麼,史書記載的叛軍佔據埇橋的文字,則證明埇橋至關重要的戰略地位!

《舊唐書·列傳·卷九十》載:乃割濠、泗二州隸淮南,加杜佑同平章事以討徐州。既而泗州刺史張伾以兵攻埇橋,與徐軍接戰,伾大敗而還……元和元年,被疾,上表請代,徵為兵部尚書,以東都留守王紹 為武寧軍節度代愔,復隸濠、泗二州于徐。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零二》:李正己反,將斷江、淮路,令兵守埇橋、渦口。江、淮進奏舡千餘隻,泊渦下 不敢過。

這兩段記載,是在建置宿州前發生的事,泗州刺史攻埇橋不得,而被徐軍大敗;李正反,佔據埇橋、渦口,江、淮千餘隻船不敢從此過。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這足以說明,埇橋,是扼汴水咽喉的重要關口!

三、建置宿州

安史之亂後,地方節度使、叛將經常佔據汴河,切斷唐王朝的經濟命脈,而宋州(今商丘)到泗州(今盱眙境內)之間六百餘里卻沒有一座州城來鎮守這段汴水咽喉。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朝議汴水咽喉的重要性,設置了一座州城,因此地為古宿國舊地,就以宿為姓,取名宿州,而州城就設在了曾做為臨潼郡、潼州、宋州、仁州等州郡治所駐地的虹縣(今泗縣)。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宿州轄地也是極大,下轄虹縣、符離、蘄縣、臨渙四縣,轄地大概包括今宿州市埇橋區、靈璧、泗縣、淮北市區、濉溪縣、蚌埠市區(建置宿州時,鍾離縣部分地區屬宿州)、五河縣、懷遠縣、固鎮縣。可以說,是跨汴阻淮的重要州城,建州時即為上州。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初設宿州,治所在虹縣(今泗縣)

建置宿州時,埇橋只是符離縣下轄鎮。

雖然,埇橋只是鎮,卻至關重要!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零六》:群治裝赴闕,智興遣兵士援送群家屬至埇橋。遂掠鹽鐵院緡幣及汴 路進奉物,商旅貲貨,率十取七八。逐濠州刺史侯弘度。弘度棄城走。

長慶二年(822年),王智興叛亂,縱兵大掠埇橋鹽鐵院儲藏的錢幣和布帛,以及諸道向朝廷進奉而經過汴河中的船隻,商人和行人在船上的財物。有了埇橋搶來的豐厚的物資,王智興派遣輕裝士兵二千人渡淮襲擊濠州(今安徽滁州市鳳陽縣臨淮關鎮),濠州刺史侯弘度棄城逃奔壽州(今安徽淮南市壽縣)。

由此可見,埇橋的繁榮程度和戰略地位!

或許是有一段時間太平日子,在大和三年(829年),徐泗觀察使崔群奏罷宿州,朝廷准奏,廢了宿州。而僅僅過了四年,朝廷才真正意識到宿州的重要性,大和七年,復置宿州於埇橋, 在徐之南界汴水上,當舟車之要。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舟車會聚、九州通衢之地!扼汴水咽喉、當南北要衝!

四、白居易提筆寫埇城

埇橋具體是哪一年築城已不可考,但宿州治所設在埇橋鎮之時,符離作為宿州的附郭縣也從竹邑城(今符離村,最早的符離縣治所在灰古鎮境內)搬到埇橋鎮。

白居易,唐代著名詩人,他出生於河南新鄭,但因家鄉戰亂,少年時期便來到當時的符離縣毓村(考據:白居易詩作《重到毓村宅有感》,即今符離鎮東菜園莊,距古符離不遠)居住,居所名為東林草堂。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白居易在符離居住了20多年,在這裡,有著白居易刻骨銘心的初戀。他的初戀,是鄰家女孩符離村姑湘靈。但白居易出身官宦世家,門不當戶不對,遭到白母的堅決反對。而白居易也是因為湘靈直到37歲才結婚。湘靈,成為了白居易一生的牽掛,多年後,唐王朝在埇橋設置宿州,白居易就是這個時候回到了符離。

離別二十載,故鄉的道路都變化了,而因為戰亂等原因,左鄰右舍也所去無幾,湘靈,更是早已不在這裡了。看到此情此景,白居易寫下了《埇橋舊業》。

別業埇城北,拋來二十春。

改移新徑路,變換舊村鄰。

有稅田疇薄,無官弟侄貧。

田園何用問,強半屬他人。

舊業,舊時的園宅東林草堂;別業,指白居易移居他處,與“舊業”或“第宅”相對而言。白居易在詩中提到“埇城”,“埇城”就是指宿州城。

其實,白居易和湘靈的愛情並沒有因白母拒絕而結束,白居易一輩子都在為湘靈寫詩,後來白居易還偶然遇見了漂泊的湘靈父女,發出了“應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久別偶相逢,俱疑是夢中”、“我梳白髮添新恨,君掃青蛾減舊容”的感慨,傳說,湘靈一生未嫁。

五、宿州知州陳希亮發明虹橋

宿州設在埇橋後,飽經滄桑,歷經唐中晚期、五代十國,如龐勳掠城、後梁太祖朱溫以汴水淹城等,歷經磨難。

趙匡胤建立大宋後,一統中原,開寶五年(公元972年)八月,宋太祖趙匡胤頒佈詔令《升宿州為節鎮詔·開寶五年八月癸卯》。

詔令是這些寫的:

眷惟宿國,實處要衝。

接淮水之上游、乃符離之故地。

俾升節制,用壯軍城。

其宿州宜升為節鎮。

以保靜軍為名。

宿州為古宿國地,是要衝之地,跨汴阻淮,為符離郡之故地,趙匡胤升宿州為地方節鎮,派楊家將楊業(原名楊重貴)之弟楊重勳(本名楊重訓,後周末避周恭帝名宗訓改)為宿州刺史、保靜軍(一說保靖軍)節度使。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到了宋仁宗年間,眉州青神(今屬四川)人陳希亮因故不願在京城為官,於是前往宿州當知州,陳希亮在宿州任職期間,到城內參觀了著名的埇橋。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埇橋為有柱石橋,而北宋時期的汴河之上,舳艫相繼,而城內河道狹窄,有柱石橋並不利於航道通行,往往有船隻因交通堵或大風大雨天氣而撞到石柱上,導致船隻受損或沉沒,而橋樑也受到不同程度損壞,所以陳希亮發明了一種飛橋,有如彩虹,亦稱虹橋,橫跨汴水,河中沒有石柱,這座橋,便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木拱橋。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陳希亮發明的虹橋,得到了宋仁宗的褒獎,下令從京畿到泗州之間大小城鎮效仿宿州埇橋,都建起了如虹的飛橋。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如《清明上河圖》裡開封的虹橋,和淮北市濉溪縣柳孜挖掘出的虹橋遺址都見證了這段歷史。

關於陳希亮發明虹橋的歷史,《宋史·列傳·卷五十七》有明確記載:

代還,執政欲以為大理少卿,希亮曰:"法吏守文,非所願,願得一郡以自效。"乃以為宿州。州跨汴為橋,水與橋爭,常壞舟。希亮始作飛橋,無柱,以便往來。詔賜縑以褒之,仍下其法,自畿邑至於泗州,皆為飛橋。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陳希亮為官清廉,剛正不阿。蘇軾,自稱平生不為人作行狀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陳希亮的為人,擔心陳希亮的事蹟失傳於後世,而破例寫下了《陳公弼傳》。陳希亮也是宿州歷史上較為著名的一位知州。

六、蘇軾《乞罷宿州修城狀》

北宋時期,宿州因橫跨汴水,靠近帝都東京開封府和南京應天府(今商丘),成為通都大邑,經濟空前繁榮,人口密集,是汴河沿線僅次於汴京城的第二大人口城市。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宋元祐年間,這時候的陳希亮已經不在人世,此時的宿州知州名叫周佚。

因宿州空前繁榮,在唐藩鎮割據時期倉促建立起來的城池已經不能滿足當時的發展需要,所以宿州急需擴城,於是周佚上報朝廷申請宿州擴城和虹縣零壁鎮建縣。

朝廷已經批准宿州擴城和零壁(後因山川靈秀、有石如璧改稱靈璧)建縣,並且撥款給了宿州,可不曾想,龍圖閣學士左朝奉郎新除兵部尚書蘇軾一紙《乞罷宿州修城狀》讓宿州擴城一事作罷,根據周佚的規劃,宿州城池周長原為六裡,擴建後為十二里,只可惜,蘇軾一紙奏章讓宿州古城規模和唐朝無異,永遠錯失一次機會。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蘇軾奏章寫道“本朝承平百餘年”、“宿州自唐以來,羅城狹小,不以城小為病”、“近年周秩奏論,過為危語,以動朝廷”,而靈璧因建縣工程已動工,蘇軾才作罷,蘇軾永遠都想不到,用歲幣換來和平,承平百餘年的北宋,在蘇軾去世26年後,就滅亡了。

七、孝宗北伐、符離鏖兵

北宋滅亡後,宿州淪陷,逐漸沒落。

隆興元年(1163年)四月,南宋孝宗北伐,宋人振奮,李顯忠率領取靈璧,一路由邵宏淵指揮攻取虹縣(今安徽泗縣)。收復虹縣、靈璧後,李顯忠率部攻克宿州,中原震動!

可是,沒多久,因將帥不和,宋軍在宿州戰敗,宿州,又稱符離郡,所以這次戰敗,叫“符離鏖兵”。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宿州戰敗的原因之一,和宿州羅城狹小,不無關係。隆興北伐失敗後,南宋再無力北伐。

八、埇橋無復波通漕,靈璧使聞石臥沙

南宋時期,宿州淪為金國地盤,金國統治者疏於疏浚汴河,又因黃河氾濫,汴河逐漸淤廢。

乾道五年(1169)樓鑰出使北行,他在《北行日錄》寫道:“車行六十里靜安鎮(今宿州埇橋區大店鎮),早頓,又六十里宿宿州,自離泗州,循汴而行,至此河益湮塞,幾與岸平。車馬皆由其中,亦有作屋其上”、“二十四日乙亥晴,車行四十五里,飯宿州臨渙縣蘄澤鎮(今淮北市濉溪縣四鋪鎮),早頓,又四十五里宿宿州,汴河底多種麥 ”“待使客飯後乘馬行八十里宿靈壁,行數裡汴水斷流”……

這些文字,觸目驚心!

曾經繁華的汴河,就這樣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元朝詩人陳復《宿州作》寫道:城貫長堤柳滿鴉,防秋帶月聽鳴笳。埇橋無復波通漕,靈璧使聞石臥沙!

九、埇橋遺址

埇橋遺址:位於淮海路小隅口南路西,為大運河宿州埇橋遺址。1987年,在大隅口西側市政建設時發現埇橋遺址即被發現,並就地保護。1995年, 在埇橋東南處出土唐代蘄縣界碑,標註了宿州至周邊州郡的距離。

1999年,撤銷宿縣地區,成立地級宿州市,而原宿縣地區下轄的縣級宿州市更名為埇橋區。

一座埇橋,半部宿州史

宿州市,是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上的節點城市,而境內眾多運河遺址,如宿州西關碼頭遺址、埇橋遺址、靜安鎮遺址、靈璧花石綱遺址等至今仍深埋地下,希望,這些遺址能早日重見天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