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

提到蘇州的博物館,自然首先會想到出自大師貝聿銘之手的蘇州博物館。也許是它的光芒太耀眼的緣故,讓蘇州其他許多小眾的博物館都顯得有些黯淡。

"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

提到蘇州的博物館,自然首先會想到出自大師貝聿銘之手的蘇州博物館。也許是它的光芒太耀眼的緣故,讓蘇州其他許多小眾的博物館都顯得有些黯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其實在蘇州古城不大的天地裡還藏著不少別有格調的博物館,這其中居然還有一座同樣出自貝家人之手的作品,蘇州警察博物館

說是博物館,其實這裡原來是蘇州一座赫赫有名的監獄,除了曾經在相門城牆內倉街上那個第三監獄外,蘇州人都知道司前街上還有一個很有名的看守所

"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

提到蘇州的博物館,自然首先會想到出自大師貝聿銘之手的蘇州博物館。也許是它的光芒太耀眼的緣故,讓蘇州其他許多小眾的博物館都顯得有些黯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其實在蘇州古城不大的天地裡還藏著不少別有格調的博物館,這其中居然還有一座同樣出自貝家人之手的作品,蘇州警察博物館

說是博物館,其實這裡原來是蘇州一座赫赫有名的監獄,除了曾經在相門城牆內倉街上那個第三監獄外,蘇州人都知道司前街上還有一個很有名的看守所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從前的蘇州人經常會以“司前街”作為監獄或派出所的代名詞,就像“楊家橋”是火葬場的代名詞一樣,兩個蘇州人吵架常常會是這樣一段對話:“奈哪哼?想動手啊?阿是準備到司前街去啊?”

另一個會說:“奈識相點啊!不然直接送奈去楊家橋!”——也只有蘇州人聽得懂這些地名的真正內涵了。

"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

提到蘇州的博物館,自然首先會想到出自大師貝聿銘之手的蘇州博物館。也許是它的光芒太耀眼的緣故,讓蘇州其他許多小眾的博物館都顯得有些黯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其實在蘇州古城不大的天地裡還藏著不少別有格調的博物館,這其中居然還有一座同樣出自貝家人之手的作品,蘇州警察博物館

說是博物館,其實這裡原來是蘇州一座赫赫有名的監獄,除了曾經在相門城牆內倉街上那個第三監獄外,蘇州人都知道司前街上還有一個很有名的看守所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從前的蘇州人經常會以“司前街”作為監獄或派出所的代名詞,就像“楊家橋”是火葬場的代名詞一樣,兩個蘇州人吵架常常會是這樣一段對話:“奈哪哼?想動手啊?阿是準備到司前街去啊?”

另一個會說:“奈識相點啊!不然直接送奈去楊家橋!”——也只有蘇州人聽得懂這些地名的真正內涵了。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是後來,司前街上的看守所搬遷了,留下了一座蘇州警察博物館,而它的準確位置是在司前街西側的一條西善長巷裡。可能從前蘇州人都很怕走進這裡,但是,現在我們卻覺得這個博物館值得推薦給你,因為它是一個很有歷史淵源的所在。

首先是這座建築非常奇特,和蘇州博物館神似的是,這裡最富有特色的“收藏”也是建築本身

從空中俯視,你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這處曾經的監獄呈一個“十字形”或“米字型”,所以這裡也曾被形象地稱為“十字監”

"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

提到蘇州的博物館,自然首先會想到出自大師貝聿銘之手的蘇州博物館。也許是它的光芒太耀眼的緣故,讓蘇州其他許多小眾的博物館都顯得有些黯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其實在蘇州古城不大的天地裡還藏著不少別有格調的博物館,這其中居然還有一座同樣出自貝家人之手的作品,蘇州警察博物館

說是博物館,其實這裡原來是蘇州一座赫赫有名的監獄,除了曾經在相門城牆內倉街上那個第三監獄外,蘇州人都知道司前街上還有一個很有名的看守所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從前的蘇州人經常會以“司前街”作為監獄或派出所的代名詞,就像“楊家橋”是火葬場的代名詞一樣,兩個蘇州人吵架常常會是這樣一段對話:“奈哪哼?想動手啊?阿是準備到司前街去啊?”

另一個會說:“奈識相點啊!不然直接送奈去楊家橋!”——也只有蘇州人聽得懂這些地名的真正內涵了。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是後來,司前街上的看守所搬遷了,留下了一座蘇州警察博物館,而它的準確位置是在司前街西側的一條西善長巷裡。可能從前蘇州人都很怕走進這裡,但是,現在我們卻覺得這個博物館值得推薦給你,因為它是一個很有歷史淵源的所在。

首先是這座建築非常奇特,和蘇州博物館神似的是,這裡最富有特色的“收藏”也是建築本身

從空中俯視,你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這處曾經的監獄呈一個“十字形”或“米字型”,所以這裡也曾被形象地稱為“十字監”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

提到蘇州的博物館,自然首先會想到出自大師貝聿銘之手的蘇州博物館。也許是它的光芒太耀眼的緣故,讓蘇州其他許多小眾的博物館都顯得有些黯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其實在蘇州古城不大的天地裡還藏著不少別有格調的博物館,這其中居然還有一座同樣出自貝家人之手的作品,蘇州警察博物館

說是博物館,其實這裡原來是蘇州一座赫赫有名的監獄,除了曾經在相門城牆內倉街上那個第三監獄外,蘇州人都知道司前街上還有一個很有名的看守所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從前的蘇州人經常會以“司前街”作為監獄或派出所的代名詞,就像“楊家橋”是火葬場的代名詞一樣,兩個蘇州人吵架常常會是這樣一段對話:“奈哪哼?想動手啊?阿是準備到司前街去啊?”

另一個會說:“奈識相點啊!不然直接送奈去楊家橋!”——也只有蘇州人聽得懂這些地名的真正內涵了。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是後來,司前街上的看守所搬遷了,留下了一座蘇州警察博物館,而它的準確位置是在司前街西側的一條西善長巷裡。可能從前蘇州人都很怕走進這裡,但是,現在我們卻覺得這個博物館值得推薦給你,因為它是一個很有歷史淵源的所在。

首先是這座建築非常奇特,和蘇州博物館神似的是,這裡最富有特色的“收藏”也是建築本身

從空中俯視,你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這處曾經的監獄呈一個“十字形”或“米字型”,所以這裡也曾被形象地稱為“十字監”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監獄的設計師叫貝壽同,同樣是來自蘇州貝氏,算起來應當是貝聿銘的從叔祖,也是我們國家最早一批學習西方建築的建築師。他的設計領域主要是法院、監獄。

民國初期他還專門去歐洲考察當地的監獄,回國後致力於把國內的老監獄升級改造,也就是在那個時期他設計建造瞭如今我們看到的這座奇特的監獄。

"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

提到蘇州的博物館,自然首先會想到出自大師貝聿銘之手的蘇州博物館。也許是它的光芒太耀眼的緣故,讓蘇州其他許多小眾的博物館都顯得有些黯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其實在蘇州古城不大的天地裡還藏著不少別有格調的博物館,這其中居然還有一座同樣出自貝家人之手的作品,蘇州警察博物館

說是博物館,其實這裡原來是蘇州一座赫赫有名的監獄,除了曾經在相門城牆內倉街上那個第三監獄外,蘇州人都知道司前街上還有一個很有名的看守所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從前的蘇州人經常會以“司前街”作為監獄或派出所的代名詞,就像“楊家橋”是火葬場的代名詞一樣,兩個蘇州人吵架常常會是這樣一段對話:“奈哪哼?想動手啊?阿是準備到司前街去啊?”

另一個會說:“奈識相點啊!不然直接送奈去楊家橋!”——也只有蘇州人聽得懂這些地名的真正內涵了。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是後來,司前街上的看守所搬遷了,留下了一座蘇州警察博物館,而它的準確位置是在司前街西側的一條西善長巷裡。可能從前蘇州人都很怕走進這裡,但是,現在我們卻覺得這個博物館值得推薦給你,因為它是一個很有歷史淵源的所在。

首先是這座建築非常奇特,和蘇州博物館神似的是,這裡最富有特色的“收藏”也是建築本身

從空中俯視,你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這處曾經的監獄呈一個“十字形”或“米字型”,所以這裡也曾被形象地稱為“十字監”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監獄的設計師叫貝壽同,同樣是來自蘇州貝氏,算起來應當是貝聿銘的從叔祖,也是我們國家最早一批學習西方建築的建築師。他的設計領域主要是法院、監獄。

民國初期他還專門去歐洲考察當地的監獄,回國後致力於把國內的老監獄升級改造,也就是在那個時期他設計建造瞭如今我們看到的這座奇特的監獄。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整個建築如同一個迷宮,從幽長而逼仄的走廊進去,兩邊的牢房一字排開,不管是從哪條長廊、哪個角度走進來,周遭的景象似乎都一樣,再加上監獄裡昏暗陰沉的光線,更讓人分不清東南西北。

從前的犯人進牢房都是要蒙著眼睛進去的,就算他們有機會從牢房裡跑出來,也會迷失在這精妙的迷宮裡。

"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

提到蘇州的博物館,自然首先會想到出自大師貝聿銘之手的蘇州博物館。也許是它的光芒太耀眼的緣故,讓蘇州其他許多小眾的博物館都顯得有些黯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其實在蘇州古城不大的天地裡還藏著不少別有格調的博物館,這其中居然還有一座同樣出自貝家人之手的作品,蘇州警察博物館

說是博物館,其實這裡原來是蘇州一座赫赫有名的監獄,除了曾經在相門城牆內倉街上那個第三監獄外,蘇州人都知道司前街上還有一個很有名的看守所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從前的蘇州人經常會以“司前街”作為監獄或派出所的代名詞,就像“楊家橋”是火葬場的代名詞一樣,兩個蘇州人吵架常常會是這樣一段對話:“奈哪哼?想動手啊?阿是準備到司前街去啊?”

另一個會說:“奈識相點啊!不然直接送奈去楊家橋!”——也只有蘇州人聽得懂這些地名的真正內涵了。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是後來,司前街上的看守所搬遷了,留下了一座蘇州警察博物館,而它的準確位置是在司前街西側的一條西善長巷裡。可能從前蘇州人都很怕走進這裡,但是,現在我們卻覺得這個博物館值得推薦給你,因為它是一個很有歷史淵源的所在。

首先是這座建築非常奇特,和蘇州博物館神似的是,這裡最富有特色的“收藏”也是建築本身

從空中俯視,你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這處曾經的監獄呈一個“十字形”或“米字型”,所以這裡也曾被形象地稱為“十字監”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監獄的設計師叫貝壽同,同樣是來自蘇州貝氏,算起來應當是貝聿銘的從叔祖,也是我們國家最早一批學習西方建築的建築師。他的設計領域主要是法院、監獄。

民國初期他還專門去歐洲考察當地的監獄,回國後致力於把國內的老監獄升級改造,也就是在那個時期他設計建造瞭如今我們看到的這座奇特的監獄。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整個建築如同一個迷宮,從幽長而逼仄的走廊進去,兩邊的牢房一字排開,不管是從哪條長廊、哪個角度走進來,周遭的景象似乎都一樣,再加上監獄裡昏暗陰沉的光線,更讓人分不清東南西北。

從前的犯人進牢房都是要蒙著眼睛進去的,就算他們有機會從牢房裡跑出來,也會迷失在這精妙的迷宮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

提到蘇州的博物館,自然首先會想到出自大師貝聿銘之手的蘇州博物館。也許是它的光芒太耀眼的緣故,讓蘇州其他許多小眾的博物館都顯得有些黯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其實在蘇州古城不大的天地裡還藏著不少別有格調的博物館,這其中居然還有一座同樣出自貝家人之手的作品,蘇州警察博物館

說是博物館,其實這裡原來是蘇州一座赫赫有名的監獄,除了曾經在相門城牆內倉街上那個第三監獄外,蘇州人都知道司前街上還有一個很有名的看守所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從前的蘇州人經常會以“司前街”作為監獄或派出所的代名詞,就像“楊家橋”是火葬場的代名詞一樣,兩個蘇州人吵架常常會是這樣一段對話:“奈哪哼?想動手啊?阿是準備到司前街去啊?”

另一個會說:“奈識相點啊!不然直接送奈去楊家橋!”——也只有蘇州人聽得懂這些地名的真正內涵了。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是後來,司前街上的看守所搬遷了,留下了一座蘇州警察博物館,而它的準確位置是在司前街西側的一條西善長巷裡。可能從前蘇州人都很怕走進這裡,但是,現在我們卻覺得這個博物館值得推薦給你,因為它是一個很有歷史淵源的所在。

首先是這座建築非常奇特,和蘇州博物館神似的是,這裡最富有特色的“收藏”也是建築本身

從空中俯視,你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這處曾經的監獄呈一個“十字形”或“米字型”,所以這裡也曾被形象地稱為“十字監”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監獄的設計師叫貝壽同,同樣是來自蘇州貝氏,算起來應當是貝聿銘的從叔祖,也是我們國家最早一批學習西方建築的建築師。他的設計領域主要是法院、監獄。

民國初期他還專門去歐洲考察當地的監獄,回國後致力於把國內的老監獄升級改造,也就是在那個時期他設計建造瞭如今我們看到的這座奇特的監獄。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整個建築如同一個迷宮,從幽長而逼仄的走廊進去,兩邊的牢房一字排開,不管是從哪條長廊、哪個角度走進來,周遭的景象似乎都一樣,再加上監獄裡昏暗陰沉的光線,更讓人分不清東南西北。

從前的犯人進牢房都是要蒙著眼睛進去的,就算他們有機會從牢房裡跑出來,也會迷失在這精妙的迷宮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而且監獄的樓上就是看守的房間,地板設計了鏤空的網格,隨時隨地都可以監看到每個房間的一舉一動,想要從這裡越獄,就算是邁克爾斯科菲爾德(Michael Scofield)都無濟於事。

這裡在清朝末年就設立江蘇按察司監和蘇州府監,雖然地名聽著很善良“西善長巷”,但監獄裡關押著的可不是尋常的蟊賊,不是死刑犯就是其他要犯,可想而知當年這周遭的空氣是多麼壓抑。

"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

提到蘇州的博物館,自然首先會想到出自大師貝聿銘之手的蘇州博物館。也許是它的光芒太耀眼的緣故,讓蘇州其他許多小眾的博物館都顯得有些黯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其實在蘇州古城不大的天地裡還藏著不少別有格調的博物館,這其中居然還有一座同樣出自貝家人之手的作品,蘇州警察博物館

說是博物館,其實這裡原來是蘇州一座赫赫有名的監獄,除了曾經在相門城牆內倉街上那個第三監獄外,蘇州人都知道司前街上還有一個很有名的看守所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從前的蘇州人經常會以“司前街”作為監獄或派出所的代名詞,就像“楊家橋”是火葬場的代名詞一樣,兩個蘇州人吵架常常會是這樣一段對話:“奈哪哼?想動手啊?阿是準備到司前街去啊?”

另一個會說:“奈識相點啊!不然直接送奈去楊家橋!”——也只有蘇州人聽得懂這些地名的真正內涵了。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是後來,司前街上的看守所搬遷了,留下了一座蘇州警察博物館,而它的準確位置是在司前街西側的一條西善長巷裡。可能從前蘇州人都很怕走進這裡,但是,現在我們卻覺得這個博物館值得推薦給你,因為它是一個很有歷史淵源的所在。

首先是這座建築非常奇特,和蘇州博物館神似的是,這裡最富有特色的“收藏”也是建築本身

從空中俯視,你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這處曾經的監獄呈一個“十字形”或“米字型”,所以這裡也曾被形象地稱為“十字監”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監獄的設計師叫貝壽同,同樣是來自蘇州貝氏,算起來應當是貝聿銘的從叔祖,也是我們國家最早一批學習西方建築的建築師。他的設計領域主要是法院、監獄。

民國初期他還專門去歐洲考察當地的監獄,回國後致力於把國內的老監獄升級改造,也就是在那個時期他設計建造瞭如今我們看到的這座奇特的監獄。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整個建築如同一個迷宮,從幽長而逼仄的走廊進去,兩邊的牢房一字排開,不管是從哪條長廊、哪個角度走進來,周遭的景象似乎都一樣,再加上監獄裡昏暗陰沉的光線,更讓人分不清東南西北。

從前的犯人進牢房都是要蒙著眼睛進去的,就算他們有機會從牢房裡跑出來,也會迷失在這精妙的迷宮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而且監獄的樓上就是看守的房間,地板設計了鏤空的網格,隨時隨地都可以監看到每個房間的一舉一動,想要從這裡越獄,就算是邁克爾斯科菲爾德(Michael Scofield)都無濟於事。

這裡在清朝末年就設立江蘇按察司監和蘇州府監,雖然地名聽著很善良“西善長巷”,但監獄裡關押著的可不是尋常的蟊賊,不是死刑犯就是其他要犯,可想而知當年這周遭的空氣是多麼壓抑。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這所監獄在1936年突然成為了全國矚目的焦點,因為有一位重磅的犯人被關進了這裡。

1936年5月,著名的“七君子事件”爆發,沈鈞儒、鄒韜奮等多位著名人士在上海發起成立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要求國民黨停止內戰並與中共建立統一的抗日政權,但國民黨政府卻以“危害民國”的罪名逮捕了救國會的7位主要領導人,這七人也因此被稱為“七君子”。

"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

提到蘇州的博物館,自然首先會想到出自大師貝聿銘之手的蘇州博物館。也許是它的光芒太耀眼的緣故,讓蘇州其他許多小眾的博物館都顯得有些黯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其實在蘇州古城不大的天地裡還藏著不少別有格調的博物館,這其中居然還有一座同樣出自貝家人之手的作品,蘇州警察博物館

說是博物館,其實這裡原來是蘇州一座赫赫有名的監獄,除了曾經在相門城牆內倉街上那個第三監獄外,蘇州人都知道司前街上還有一個很有名的看守所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從前的蘇州人經常會以“司前街”作為監獄或派出所的代名詞,就像“楊家橋”是火葬場的代名詞一樣,兩個蘇州人吵架常常會是這樣一段對話:“奈哪哼?想動手啊?阿是準備到司前街去啊?”

另一個會說:“奈識相點啊!不然直接送奈去楊家橋!”——也只有蘇州人聽得懂這些地名的真正內涵了。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是後來,司前街上的看守所搬遷了,留下了一座蘇州警察博物館,而它的準確位置是在司前街西側的一條西善長巷裡。可能從前蘇州人都很怕走進這裡,但是,現在我們卻覺得這個博物館值得推薦給你,因為它是一個很有歷史淵源的所在。

首先是這座建築非常奇特,和蘇州博物館神似的是,這裡最富有特色的“收藏”也是建築本身

從空中俯視,你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這處曾經的監獄呈一個“十字形”或“米字型”,所以這裡也曾被形象地稱為“十字監”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監獄的設計師叫貝壽同,同樣是來自蘇州貝氏,算起來應當是貝聿銘的從叔祖,也是我們國家最早一批學習西方建築的建築師。他的設計領域主要是法院、監獄。

民國初期他還專門去歐洲考察當地的監獄,回國後致力於把國內的老監獄升級改造,也就是在那個時期他設計建造瞭如今我們看到的這座奇特的監獄。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整個建築如同一個迷宮,從幽長而逼仄的走廊進去,兩邊的牢房一字排開,不管是從哪條長廊、哪個角度走進來,周遭的景象似乎都一樣,再加上監獄裡昏暗陰沉的光線,更讓人分不清東南西北。

從前的犯人進牢房都是要蒙著眼睛進去的,就算他們有機會從牢房裡跑出來,也會迷失在這精妙的迷宮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而且監獄的樓上就是看守的房間,地板設計了鏤空的網格,隨時隨地都可以監看到每個房間的一舉一動,想要從這裡越獄,就算是邁克爾斯科菲爾德(Michael Scofield)都無濟於事。

這裡在清朝末年就設立江蘇按察司監和蘇州府監,雖然地名聽著很善良“西善長巷”,但監獄裡關押著的可不是尋常的蟊賊,不是死刑犯就是其他要犯,可想而知當年這周遭的空氣是多麼壓抑。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這所監獄在1936年突然成為了全國矚目的焦點,因為有一位重磅的犯人被關進了這裡。

1936年5月,著名的“七君子事件”爆發,沈鈞儒、鄒韜奮等多位著名人士在上海發起成立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要求國民黨停止內戰並與中共建立統一的抗日政權,但國民黨政府卻以“危害民國”的罪名逮捕了救國會的7位主要領導人,這七人也因此被稱為“七君子”。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救國會領導人(前排左起)沈鈞儒、史良、王造時、沙千里等參加上海各界群眾的抗日愛國示威遊行。

七君子之一的史良,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她就被關押在了蘇州司前街旁的這個監獄裡。身為上海灘大律師的史良是常州人,青年時代就曾親身參與五四運動,隨著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正式成立,她也躋身其中成為重要的一員。

為了推動國民黨抗日,她曾同沈鈞儒等人一起作為救國會的代表,到南京請願,但誰知國民黨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公然逮捕了“七君子”,於是史良被關進了在蘇州的監獄裡。

"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

提到蘇州的博物館,自然首先會想到出自大師貝聿銘之手的蘇州博物館。也許是它的光芒太耀眼的緣故,讓蘇州其他許多小眾的博物館都顯得有些黯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其實在蘇州古城不大的天地裡還藏著不少別有格調的博物館,這其中居然還有一座同樣出自貝家人之手的作品,蘇州警察博物館

說是博物館,其實這裡原來是蘇州一座赫赫有名的監獄,除了曾經在相門城牆內倉街上那個第三監獄外,蘇州人都知道司前街上還有一個很有名的看守所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從前的蘇州人經常會以“司前街”作為監獄或派出所的代名詞,就像“楊家橋”是火葬場的代名詞一樣,兩個蘇州人吵架常常會是這樣一段對話:“奈哪哼?想動手啊?阿是準備到司前街去啊?”

另一個會說:“奈識相點啊!不然直接送奈去楊家橋!”——也只有蘇州人聽得懂這些地名的真正內涵了。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是後來,司前街上的看守所搬遷了,留下了一座蘇州警察博物館,而它的準確位置是在司前街西側的一條西善長巷裡。可能從前蘇州人都很怕走進這裡,但是,現在我們卻覺得這個博物館值得推薦給你,因為它是一個很有歷史淵源的所在。

首先是這座建築非常奇特,和蘇州博物館神似的是,這裡最富有特色的“收藏”也是建築本身

從空中俯視,你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這處曾經的監獄呈一個“十字形”或“米字型”,所以這裡也曾被形象地稱為“十字監”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監獄的設計師叫貝壽同,同樣是來自蘇州貝氏,算起來應當是貝聿銘的從叔祖,也是我們國家最早一批學習西方建築的建築師。他的設計領域主要是法院、監獄。

民國初期他還專門去歐洲考察當地的監獄,回國後致力於把國內的老監獄升級改造,也就是在那個時期他設計建造瞭如今我們看到的這座奇特的監獄。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整個建築如同一個迷宮,從幽長而逼仄的走廊進去,兩邊的牢房一字排開,不管是從哪條長廊、哪個角度走進來,周遭的景象似乎都一樣,再加上監獄裡昏暗陰沉的光線,更讓人分不清東南西北。

從前的犯人進牢房都是要蒙著眼睛進去的,就算他們有機會從牢房裡跑出來,也會迷失在這精妙的迷宮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而且監獄的樓上就是看守的房間,地板設計了鏤空的網格,隨時隨地都可以監看到每個房間的一舉一動,想要從這裡越獄,就算是邁克爾斯科菲爾德(Michael Scofield)都無濟於事。

這裡在清朝末年就設立江蘇按察司監和蘇州府監,雖然地名聽著很善良“西善長巷”,但監獄裡關押著的可不是尋常的蟊賊,不是死刑犯就是其他要犯,可想而知當年這周遭的空氣是多麼壓抑。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這所監獄在1936年突然成為了全國矚目的焦點,因為有一位重磅的犯人被關進了這裡。

1936年5月,著名的“七君子事件”爆發,沈鈞儒、鄒韜奮等多位著名人士在上海發起成立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要求國民黨停止內戰並與中共建立統一的抗日政權,但國民黨政府卻以“危害民國”的罪名逮捕了救國會的7位主要領導人,這七人也因此被稱為“七君子”。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救國會領導人(前排左起)沈鈞儒、史良、王造時、沙千里等參加上海各界群眾的抗日愛國示威遊行。

七君子之一的史良,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她就被關押在了蘇州司前街旁的這個監獄裡。身為上海灘大律師的史良是常州人,青年時代就曾親身參與五四運動,隨著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正式成立,她也躋身其中成為重要的一員。

為了推動國民黨抗日,她曾同沈鈞儒等人一起作為救國會的代表,到南京請願,但誰知國民黨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公然逮捕了“七君子”,於是史良被關進了在蘇州的監獄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史良

隨後全國各界掀起了聲勢浩大的營救運動,宋慶齡等人還發動愛國入獄行動,親自趕到蘇州請求入獄並來到司前街看望史良

最終在統一抗戰的大趨勢及各界愛國人士的奔走中七君子才得以被解救,史良也從這個迷宮似的監獄裡正大光明地走了出來,繼續回到她的陣地戰鬥,至今這個關押過史良的監房還被稱為“七君子監”

"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

提到蘇州的博物館,自然首先會想到出自大師貝聿銘之手的蘇州博物館。也許是它的光芒太耀眼的緣故,讓蘇州其他許多小眾的博物館都顯得有些黯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其實在蘇州古城不大的天地裡還藏著不少別有格調的博物館,這其中居然還有一座同樣出自貝家人之手的作品,蘇州警察博物館

說是博物館,其實這裡原來是蘇州一座赫赫有名的監獄,除了曾經在相門城牆內倉街上那個第三監獄外,蘇州人都知道司前街上還有一個很有名的看守所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從前的蘇州人經常會以“司前街”作為監獄或派出所的代名詞,就像“楊家橋”是火葬場的代名詞一樣,兩個蘇州人吵架常常會是這樣一段對話:“奈哪哼?想動手啊?阿是準備到司前街去啊?”

另一個會說:“奈識相點啊!不然直接送奈去楊家橋!”——也只有蘇州人聽得懂這些地名的真正內涵了。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是後來,司前街上的看守所搬遷了,留下了一座蘇州警察博物館,而它的準確位置是在司前街西側的一條西善長巷裡。可能從前蘇州人都很怕走進這裡,但是,現在我們卻覺得這個博物館值得推薦給你,因為它是一個很有歷史淵源的所在。

首先是這座建築非常奇特,和蘇州博物館神似的是,這裡最富有特色的“收藏”也是建築本身

從空中俯視,你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這處曾經的監獄呈一個“十字形”或“米字型”,所以這裡也曾被形象地稱為“十字監”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監獄的設計師叫貝壽同,同樣是來自蘇州貝氏,算起來應當是貝聿銘的從叔祖,也是我們國家最早一批學習西方建築的建築師。他的設計領域主要是法院、監獄。

民國初期他還專門去歐洲考察當地的監獄,回國後致力於把國內的老監獄升級改造,也就是在那個時期他設計建造瞭如今我們看到的這座奇特的監獄。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整個建築如同一個迷宮,從幽長而逼仄的走廊進去,兩邊的牢房一字排開,不管是從哪條長廊、哪個角度走進來,周遭的景象似乎都一樣,再加上監獄裡昏暗陰沉的光線,更讓人分不清東南西北。

從前的犯人進牢房都是要蒙著眼睛進去的,就算他們有機會從牢房裡跑出來,也會迷失在這精妙的迷宮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而且監獄的樓上就是看守的房間,地板設計了鏤空的網格,隨時隨地都可以監看到每個房間的一舉一動,想要從這裡越獄,就算是邁克爾斯科菲爾德(Michael Scofield)都無濟於事。

這裡在清朝末年就設立江蘇按察司監和蘇州府監,雖然地名聽著很善良“西善長巷”,但監獄裡關押著的可不是尋常的蟊賊,不是死刑犯就是其他要犯,可想而知當年這周遭的空氣是多麼壓抑。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這所監獄在1936年突然成為了全國矚目的焦點,因為有一位重磅的犯人被關進了這裡。

1936年5月,著名的“七君子事件”爆發,沈鈞儒、鄒韜奮等多位著名人士在上海發起成立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要求國民黨停止內戰並與中共建立統一的抗日政權,但國民黨政府卻以“危害民國”的罪名逮捕了救國會的7位主要領導人,這七人也因此被稱為“七君子”。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救國會領導人(前排左起)沈鈞儒、史良、王造時、沙千里等參加上海各界群眾的抗日愛國示威遊行。

七君子之一的史良,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她就被關押在了蘇州司前街旁的這個監獄裡。身為上海灘大律師的史良是常州人,青年時代就曾親身參與五四運動,隨著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正式成立,她也躋身其中成為重要的一員。

為了推動國民黨抗日,她曾同沈鈞儒等人一起作為救國會的代表,到南京請願,但誰知國民黨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公然逮捕了“七君子”,於是史良被關進了在蘇州的監獄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史良

隨後全國各界掀起了聲勢浩大的營救運動,宋慶齡等人還發動愛國入獄行動,親自趕到蘇州請求入獄並來到司前街看望史良

最終在統一抗戰的大趨勢及各界愛國人士的奔走中七君子才得以被解救,史良也從這個迷宮似的監獄裡正大光明地走了出來,繼續回到她的陣地戰鬥,至今這個關押過史良的監房還被稱為“七君子監”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七君子”出獄時合影。左起:王造時、史良、章乃器、沈鈞儒、沙千里、李公樸、鄒韜奮

新中國成立以後這裡先後成為蘇州市監獄與公安局的看守所,直到90年代末看守所才從這裡搬離。

昔日陰氣森森的監獄現在已經成為了警察博物館與禁毒展覽館,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從清末到民國再到建國以來警察的演變歷史,還有不少珍貴的史料都在這裡陳列:

"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

提到蘇州的博物館,自然首先會想到出自大師貝聿銘之手的蘇州博物館。也許是它的光芒太耀眼的緣故,讓蘇州其他許多小眾的博物館都顯得有些黯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其實在蘇州古城不大的天地裡還藏著不少別有格調的博物館,這其中居然還有一座同樣出自貝家人之手的作品,蘇州警察博物館

說是博物館,其實這裡原來是蘇州一座赫赫有名的監獄,除了曾經在相門城牆內倉街上那個第三監獄外,蘇州人都知道司前街上還有一個很有名的看守所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從前的蘇州人經常會以“司前街”作為監獄或派出所的代名詞,就像“楊家橋”是火葬場的代名詞一樣,兩個蘇州人吵架常常會是這樣一段對話:“奈哪哼?想動手啊?阿是準備到司前街去啊?”

另一個會說:“奈識相點啊!不然直接送奈去楊家橋!”——也只有蘇州人聽得懂這些地名的真正內涵了。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但是後來,司前街上的看守所搬遷了,留下了一座蘇州警察博物館,而它的準確位置是在司前街西側的一條西善長巷裡。可能從前蘇州人都很怕走進這裡,但是,現在我們卻覺得這個博物館值得推薦給你,因為它是一個很有歷史淵源的所在。

首先是這座建築非常奇特,和蘇州博物館神似的是,這裡最富有特色的“收藏”也是建築本身

從空中俯視,你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這處曾經的監獄呈一個“十字形”或“米字型”,所以這裡也曾被形象地稱為“十字監”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監獄的設計師叫貝壽同,同樣是來自蘇州貝氏,算起來應當是貝聿銘的從叔祖,也是我們國家最早一批學習西方建築的建築師。他的設計領域主要是法院、監獄。

民國初期他還專門去歐洲考察當地的監獄,回國後致力於把國內的老監獄升級改造,也就是在那個時期他設計建造瞭如今我們看到的這座奇特的監獄。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整個建築如同一個迷宮,從幽長而逼仄的走廊進去,兩邊的牢房一字排開,不管是從哪條長廊、哪個角度走進來,周遭的景象似乎都一樣,再加上監獄裡昏暗陰沉的光線,更讓人分不清東南西北。

從前的犯人進牢房都是要蒙著眼睛進去的,就算他們有機會從牢房裡跑出來,也會迷失在這精妙的迷宮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而且監獄的樓上就是看守的房間,地板設計了鏤空的網格,隨時隨地都可以監看到每個房間的一舉一動,想要從這裡越獄,就算是邁克爾斯科菲爾德(Michael Scofield)都無濟於事。

這裡在清朝末年就設立江蘇按察司監和蘇州府監,雖然地名聽著很善良“西善長巷”,但監獄裡關押著的可不是尋常的蟊賊,不是死刑犯就是其他要犯,可想而知當年這周遭的空氣是多麼壓抑。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這所監獄在1936年突然成為了全國矚目的焦點,因為有一位重磅的犯人被關進了這裡。

1936年5月,著名的“七君子事件”爆發,沈鈞儒、鄒韜奮等多位著名人士在上海發起成立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要求國民黨停止內戰並與中共建立統一的抗日政權,但國民黨政府卻以“危害民國”的罪名逮捕了救國會的7位主要領導人,這七人也因此被稱為“七君子”。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救國會領導人(前排左起)沈鈞儒、史良、王造時、沙千里等參加上海各界群眾的抗日愛國示威遊行。

七君子之一的史良,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她就被關押在了蘇州司前街旁的這個監獄裡。身為上海灘大律師的史良是常州人,青年時代就曾親身參與五四運動,隨著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正式成立,她也躋身其中成為重要的一員。

為了推動國民黨抗日,她曾同沈鈞儒等人一起作為救國會的代表,到南京請願,但誰知國民黨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公然逮捕了“七君子”,於是史良被關進了在蘇州的監獄裡。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史良

隨後全國各界掀起了聲勢浩大的營救運動,宋慶齡等人還發動愛國入獄行動,親自趕到蘇州請求入獄並來到司前街看望史良

最終在統一抗戰的大趨勢及各界愛國人士的奔走中七君子才得以被解救,史良也從這個迷宮似的監獄裡正大光明地走了出來,繼續回到她的陣地戰鬥,至今這個關押過史良的監房還被稱為“七君子監”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七君子”出獄時合影。左起:王造時、史良、章乃器、沈鈞儒、沙千里、李公樸、鄒韜奮

新中國成立以後這裡先後成為蘇州市監獄與公安局的看守所,直到90年代末看守所才從這裡搬離。

昔日陰氣森森的監獄現在已經成為了警察博物館與禁毒展覽館,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從清末到民國再到建國以來警察的演變歷史,還有不少珍貴的史料都在這裡陳列:

民國貝聿銘家人設計這個監獄如今成了蘇州小眾的博物館

制服、槍支、取證調查的儀器,百年來禁毒工作的變遷、解放後蘇州城裡破獲的重大案件等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歷史在書裡,更在我們身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