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聖”孫武

孫子兵法 伍子胥 歷史 離別以後 2017-04-14

孫武,字長卿,亦稱孫子,古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一說博興)人。春秋末期吳國將軍,傑出軍事家,我國軍事理論的奠基者。著有《孫子兵法》傳世。“兵聖”孫武

關於孫武,有一個人人皆知的故事,就是孫武向來喜愛兵法,就以自己所寫的十三篇兵法求見見吳王闔廬。吳王想試試孫武用兵的本領,就說:“你著的兵法我都看過了,理論很精妙,不知是否可以拿來實地操練一下??”孫武說:“當然可以”於是吳王就故意從宮裡調出180名宮女讓孫武操練。孫武就按照兵法開始操練,並讓吳王的兩個寵姬擔任隊長。號令剛下達,宮女們就哈哈大笑起來。孫武講:“號令不熟,這是將領的過錯”於是又交待了好幾遍,然後傳令,宮女們還是嘻嘻哈哈,不聽號令。孫武說:號令已交待明確了,卻不依令而行,這是隊長和士兵的過錯”於是下令將兩名隊長斬首以正軍威,吳王大吃一驚,忙替兩個愛姬求情。孫武說:“我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遂斬兩名隊長示眾全體肅然,依令而行。從此,吳王真正地瞭解了孫武用兵的才能,拜他為將軍。“兵聖”孫武

孫武與伍子胥共同輔佐吳王闔廬經國治軍,制定了以破楚為首務,繼而南服越國,爾後進圖中原的爭霸方略。還實施分師擾楚、疲楚的作戰方針,使吳國取得與楚爭雄的主動權。公元前512年,吳王採用疲楚的戰略,把軍隊分為三軍,每次用一軍去襲擊楚國的邊境,反覆襲擾楚國達六年之久,使楚軍疲於奔命,從而為進攻楚國創造了條件。孫武和伍子胥還根據楚國與蔡、唐兩國的矛盾,聯合兩國襲擊楚軍。蔡、唐雖然是小國,但居於楚國的側背,這就為避開楚軍正面,從其側背採用迂迴戰略攻擊楚軍提供了有利條件。公元前506年,孫武與伍子胥大舉攻楚,指揮吳軍乘船沿淮河西進,後兩軍相會於柏舉,吳王的弟弟夫概首先率5000人衝破敵軍防線,孫武隨後指揮大軍全力出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隨後吳軍乘勝追擊,五戰及郢(楚國都城),幾乎將楚國滅亡。在吳王北上與齊晉爭霸的鬥爭中,孫武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在《史記》 裡有記載。“兵聖”孫武

孫武所著《孫子兵法》,是我國最早的兵書,其軍事理論及軍事哲學堪稱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孫武的軍事思想豐富而深邃,主要包括戰爭觀、戰略理論和作戰思想三個方面。

孫武繼承了先秦時期注重戎事的傳統,他對戰爭的態度是重兵、慎戰,重視戰爭而不輕易發動戰爭。由重兵、慎戰的思想所決定孫武主張認真研究戰爭,由此提出知兵、知戰的思想。孫武的戰略理論以國家之間的戰爭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國家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核心問題,以安國全軍作為戰爭的首要目的。因此,孫武在戰略上注重制勝、修道保法和伐謀伐交。孫武的作戰思想特別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在客觀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充分運用人的智謀。靈活變化是孫武作戰思想的靈魂,他認為兵無常勢,用兵 的方法必須根據作戰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兵聖”孫武

孫武在《孫子兵法》一書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作戰原則和作戰方法,為中國古代軍事學奠定了基礎,對後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不但影響了中國,而且傳播到了整個世界。

注:(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