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中國古代兵法,我們常常會想到“不戰而屈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等經典名句,它們都出自於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子的著作《孫子兵法》。《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凝結著古人的智慧韜略,也得到了無數人的推崇。

在春秋戰國時期,“子”是對人的尊稱,如老子、孔子、孟子、荀子等等。孫子當然也有自己的名字,在兵家著作《尉繚子》中,記載著“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同樣,《史記》中也記載道:“孫子武者”。而戰國時期,還有一位軍事名家孫臏。

那麼,孫子、孫武、孫臏又是什麼關係?

既然“子”是一種尊稱,所以說孫子就是對姓孫的人的尊稱。因為孫武名氣太大,孫子便成為了他的專屬稱謂。一說到到孫子,人們自然就會想到孫武和他的兵書。

至於孫武、孫臏是否是同一人,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人生經歷。

魯襄公二十八年(前545年),孫武出生於齊國,關於他的確切出生地點,有著許多種說法。歐陽修在《新唐書》中認為,孫武出生於樂安縣,也就是今廣饒縣一帶。《惠民縣誌》則認為孫武生於惠民縣,《左傳》記載,孫武的祖父住在今天的臨淄區。

吳王闔閭三年(前512年),闔閭厲兵秣馬,準備向西討伐楚國。臨行前,大夫伍子胥向闔閭推薦了精通作戰之法的孫武。闔閭看完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十三篇後,便召來孫武,任命他為將軍。吳國在楚境接連取得勝利,一度準備攻陷其首都郢都,但孫武阻止道:“民勞,未可,待之。”

於是,闔閭採取孫武“伐交”代替“伐兵”的計策,用鼓動其它國家攻伐楚國代替自己出擊,從而既削弱楚國力量,又保全自己。接下來的幾年間,吳國接連擊敗楚國、越國,取得了對外戰爭的一系列勝利,直到吳王闔閭九年(前506年),孫武認為時機已到,便聯合唐國和蔡國出兵攻楚,吳軍五戰五勝,攻入了郢都。

不過,闔閭死後,吳王夫差繼位,曾經舉薦孫武的伍子胥被冤殺。孫武心灰意冷,隱居到郊外,不久也去世了。《史記》記載:“孫武既死,後百餘歲有孫臏”,按照司馬遷的這一說法,孫臏是在孫武去世的一百多年後才出生的。

孫臏和龐涓都在鬼谷子門下學習兵法,孫臏的才華智慧,都要甩開龐涓八條街。龐涓後來在魏國當上了大將,便將孫臏帶到了魏國。

作為師兄弟,龐涓擔心孫臏能力超過自己而受到魏惠王的重用,便想著法子陷害孫臏。結果,孫臏被砍去雙足,臉上也被刺上記號。本來想幹些大事,沒想到在同學的黑手下受盡了屈辱。孫臏心裡充滿惆悵。

天無絕人之路。齊國有使臣來到魏國,孫臏求見,

並被帶回了齊國,併成為了大將田忌的部下。

因幫助田忌賽馬,孫臏見到了齊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這次對話,孫臏坦陳戰法,齊威王心為所動。周顯王十五年(前354年),趙國攻打衛國。作為盟國,魏國出兵攻打趙國,圍困了其首都邯鄲。大敵當前,趙國向齊國請求援助。

眼看魏國兵多將廣,對邯鄲形成包圍之勢。孫臏提出了出其不意,直接攻打魏國首都大梁使其退兵的計策。齊威王採納這個建議,攻打大梁。後院失火,魏國迅速撤兵,化解了趙國困局。周顯王二十七年(前342年),魏國攻打韓國,齊國再度出兵救援。孫臏再度使用了圍魏救趙的方法,直取大梁。

這次交戰,實際上是孫臏和龐涓的交鋒。魏國主將龐涓吸取圍魏救趙的教訓,率領大軍回防。孫臏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他下令“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剛剛進入魏國領地時,齊軍吃飯時做了十萬灶,第二天削減到五萬,然後是三萬。

假象往往會迷惑狂王者的眼睛。龐涓認為齊軍軍紀渙散,士卒四處逃散,便拋下主力,率少量精兵快速追擊。孫臏早有準備,他在馬陵埋伏弩兵。日暮時分,龐涓到達。突然,萬箭齊發,龐涓部下幾乎全軍覆滅。馬陵成為龐涓人生之路的終點,他拔劍自刎,了卻了自己的一生。

孫武處在春秋時期,而孫臏則處在戰國時期,二者相隔百餘年,不可能是同一個人。而作為孫武后人,孫臏傳承發展了孫武的學說,《孫臏兵法》更是對《孫子兵法》的補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