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一直下……

孫犁 文學 散文 美文 亞理思多得 亞理思多得 2017-10-07

雨一直下……

雨一直在下……

眼看著這個超長的假期馬上過半。放假的日子,時間總像在飛速疾駛,如夏夜偶爾劃過天際的流星,極速飛馳瞬間閃過,亮度雖沒有特別地增加,卻因其轉瞬即逝而讓人心生留念。

不過,綿綿秋雨似乎拉長了這個瞬間。

秋天的一切在我看來都是美的。晴天時,陽光熱而不燥,照在身上清清爽爽。它幫人們褪去夏天粘在身上的黏膩,也還沒有像在冬天那樣對它的熱度有極度渴望卻總也得不到滿足的遺憾。秋天的天空升得極高,乾淨的藍色鋪陳開來,給太陽留出足夠的空間,讓它把世間萬物都照得閃閃發亮,且鍍上一層昂貴耀眼的金邊。連偶爾幾朵浮雲,也要極力讓自己顯得更白,甚至不惜抻扯成絲絲縷縷,生怕遮擋了這最美時節的陽光。

秋季的雨更是纏綿多情,令人浮想聯翩。剛剛過去的暑熱季節,大雨總有閃電雷鳴相伴,以唬人耳目,甚至噼裡啪啦一陣之後,雨反而躲了起來,讓人匆忙一場。秋雨或許是孤獨的。孤獨的雨總是走得很慢,緩緩滴落,以致行人有時毫無察覺,盯著地面好久,才敢確定“下雨了”。但依然不會太匆忙,這樣的雨,暫時不會打溼衣襟,也不會吹亂家裡的門窗或者陽臺上晾晒的衣物。

秋雨踽踽而來,不願離去。天雨溼滑,假期立志做“室內遊”的人們,有人要補回工作日裡缺少的好覺,便不分黑白昏晝,盡把雨聲當做催眠曲,一任煙雨到夢中。有人希望放鬆一下一貫高度緊張的神經,追劇打遊戲,聊天刷朋友圈,秋雨與他們倒也無妨無礙,各自相安無事。

雨一直下……

也可以讀讀書。

九月小結,發現當月讀書為今年最少,便欲以長假為機,完成幾本早已打開卻沒有持續的“爛尾”書。

滴滴答答的連綿秋雨,洗乾淨了周遭的一切,雨打窗櫺的聲音隔絕了世間的所有嘈雜。雨聲讓世界安靜下來,一本好書讓心靈安靜下來。

手邊一本《給孩子的散文》。孩子讀的同時,時時發現其中不斷有驚喜,如在一條經常走過的小徑旁邊,突然發現了一朵花開奇異的鮮葩一樣,驚歎之餘忍不住還要蹲下來細細欣賞一番,不得不離開時也要一步三回頭依依不捨。

索性拿來細讀一番。

關於孫犁,除了語文課本上的《白洋澱》,還有什麼?原來,他也曾在二十多歲時畢業即失業。只因見過外面的世界,不免在家鄉小鎮陷入苦悶。他想訂一份當時有名的《大公報》,但拿不出訂一個月的費用三塊錢。為此向新婚妻子張口,妻子捨不得在大喜之日鞠躬磕頭辛苦得來的“拜錢”,只好又向父親伸手。父親愛子心切,不惜多糶一斗麥子來滿足兒子的心願。一個月過去了,沒見到自己私下的投稿被刊登出來,屋內頂棚壁紙卻因天雨潮溼需要重新裱糊。妻子想拿《大公報》來用,以衝抵損失。孫犁照做,只是把報紙按照出版日期排列,且把廣告部分糊在頂棚上,社論和副刊糊在外面。這樣就可以時時閱讀自己喜歡的文章了。

這是孫犁在《報紙的故事》中訴說的經歷。看完不禁唏噓——每個時代都不乏懷揣文學夢想、嚮往外面世界,併為之不斷努力的年輕人。

雨一直下……

看汪曾祺聊《宋朝人的吃喝》,寫和《馬鈴薯》的故事,以為這位沈從文的得意弟子就是一枚正宗“吃貨”。不想,他也很有賈寶玉趁雪去往櫳翠庵向妙玉討一隻紅梅的興致。大年初一早上,他爬樹摘下帶骨朵的臘梅,不止為插瓶欣賞,也還會單把花骨朵剝下來,穿成臘梅珠花送給家裡的女性長輩,供她們梳了頭插戴起來,互相拜年去。這篇《臘梅花》到此充滿了花香童趣、風俗玩賞。不料,結尾一句:“我應該當一個工藝美術師的,寫什麼屁小說!”哈哈,我差一點笑出聲來——這個有趣的汪老頭!

恕我孤陋寡聞,當代作家的作品接觸很少,這本《給孩子的散文》中收錄一篇劉亮程的《寒風吹徹》,讓我為之傾倒。細細思忖,這位作者我竟然從未曾聽說,更別說讀過他的作品了。《寒風吹徹》文如其名,讀後讓人冷徹心骨,似乎此刻窗外的秋雨正化為漫天雪花,在身著單衣尚可的氣溫下卻希冀要借獵獵燃燒的火爐取暖。又或者自己也有一根骨頭被凍壞在寒冬的大雪裡,終生為此負累受它牽絆。還有正走向人生寒冬的親人……這一切,都是作者在三十歲時寫下的文字。我不禁猜測,作者該有多麼痛的人生經歷,才讓他僅僅而立之年就寫出如此深入骨髓的寒冷文字。

雨一直下,不是張宇歌中的猶豫惆悵,那是陷入情網的迷茫而無可自拔。“我”的世界終究是侷促的,不足以承載這延綿不斷的雨絲。不如走進“他”的世界,品各樣人生,或有趣或適意,或失落或思索,這樣,連單調得重複著的雨聲也變得豐沛充實起來。

四天假期,秋雨作伴斷續已有三日。今晚該是中秋月圓之夜,恐怕賞月是無望了。還好有月餅可吃,也是過節愉快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