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為什麼能與善戰的蒙古騎兵對抗45年?

宋朝 蒙古 南宋 忽必烈 中國古代史 環球情報員 2018-12-05

宋朝為什麼能與善戰的蒙古騎兵對抗45年?

宋朝為什麼能與善戰的蒙古騎兵對抗45年?

歡迎關注“環球情報員”,更多有趣的環球地理、歷史、人文知識待你發現


蒙古滅掉侵擾宋朝幾十年的金朝僅僅花費了23年的時間,而宋朝抵禦號稱上帝之鞭的蒙古大軍的時間長達45年。

是什麼讓已經腐敗不堪、宦官當道的南宋堅持了這麼久呢?


宋朝為什麼能與善戰的蒙古騎兵對抗45年?


▲蒙古未崛起,西夏、金、南宋三足鼎立


一、風雨飄搖的南宋

1127年靖康之變後,北宋滅亡,中原地區落入少數民族手中,趙家王室南遷,定都臨安(今杭州),史稱南宋。

南宋在前期比較安定,但到後期變得腐敗,國力日衰。1224年,19歲的趙昀登上皇位後,權臣當道,宦官橫行,皇帝沉迷於理學,縱情聲色。

雖然趙昀親政之後曾聯合蒙古軍攻打金朝,然而金朝滅亡後,蒙古軍兵卻分三路直撲南宋。

那時候,趙昀依然沉緬於荒淫的生活中,皇帝不理朝政,官員們也上行下效,南宋的局勢江河日下,連國家軍隊也腐敗透頂

國家的大量財政不是用於國防開支,而是用來結交當權者。軍紀森嚴的部隊都如此,其他部門的情況也可想而知。


宋朝為什麼能與善戰的蒙古騎兵對抗45年?


▲金朝滅亡後,南宋成了亞歐大陸的“孤兒”

1240年,首都臨安發生饑荒,光天化日之下就有人搶奪食物,市場上叫賣人肉,而且貨源滾滾,這種狀況令臨安人人自危,人心惶惶。而皇帝依然縱情於聲色犬馬之間,對皇宮外發生的事一概不知。

1260年,太子趙禥繼位,他的荒淫程度不亞於父親趙昀,成日宴坐後宮,與妃嬪們飲酒作樂。皇帝封賈似道為太師,並將朝政全部交由他打理,而賈似道卻大肆淫亂,致使朝政昏暗無比。

如此腐朽的統治,將南宋一步步推向滅亡的深淵。


二、上帝折鞭之處

蒙古和宋朝曾經結盟一起攻打金朝,金朝滅亡後,南宋也趁機派兵收復了一些被金朝侵佔的中原土地。

然而南宋的舉動侵犯了蒙古的利益,蒙古並不願意看到南宋重返中原,因此便與南宋開戰,最終南宋大敗並將防線退守回秦嶺淮河一線,這標誌著宋蒙之間的戰爭全面爆發,史稱“端平入洛”(1234年)。


宋朝為什麼能與善戰的蒙古騎兵對抗45年?


▲南北夾擊,金朝的日子到頭了

蒙古開始對南宋發起了全方位的進攻,蒙古大汗蒙哥便兵分三路進攻南宋。

第一路:蒙哥親率主力由六盤山(今寧夏)自北向南進攻合州(今重慶);

第二路:忽必烈和其弟攻打鄂州(今武漢);

第三路:蒙古名將—兀良合臺率領部隊從雲南向北攻打潭州(今長沙)。

他們準備三路會師之後,直取臨安。


宋朝為什麼能與善戰的蒙古騎兵對抗45年?


▲蒙古三路大軍直逼南宋

首先是第一路。1242年,為了抵抗蒙古的侵略,南宋將領餘玠調任四川。上任後他革弊立新,立志抗蒙保川。

在新的抗蒙攻略中,餘玠實行了三步走的戰略。

第一步:利用重慶險山惡水的地形,新建十餘座堅城用來抵抗蒙古軍的騎兵。

第二步:將重慶附近各州府的居民遷移到新建的堅城中。

第三步:制定詳細嚴密的守城攻略,對每座城池做到嚴防死守,謹防蒙古軍突襲。

餘玠制定新的抗蒙攻略後,重慶附近新起了許多臨江的堅城堡壘。其中以釣魚城以及其他七座城池在防衛中處於重要戰略地位,被稱為“川中八柱”。


宋朝為什麼能與善戰的蒙古騎兵對抗45年?


▲釣魚城

釣魚城位於長江三個支流的匯流處,因釣魚山而聞名,距離重慶城5公里左右,三面環水。釣魚城既可控三江,也可阻擋蒙古騎兵的鐵蹄向重慶進發。

儘管地勢險惡,蒙軍恃其兵強馬壯,依然強攻釣魚城。經過多次強攻,在宋軍軍民的一致抵抗下,蒙古軍隊均遭失敗。


宋朝為什麼能與善戰的蒙古騎兵對抗45年?


▲釣魚城的地勢特徵

攻勢持續到次年夏天,川東遭遇酷暑,來自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不能忍受高溫的煎熬,疫病橫行,中暑、瘧疾等疾病在蒙古軍中蔓延,眾多士兵以及將領嚴重受傷甚至死亡。

六月初,宋軍趁機率戰船萬艘救援釣魚城,但途中受阻。而後釣魚城守將以攻為守多次夜襲出擊,使得蒙古軍人人驚恐,夜不能寐。

蒙哥攻城長達五個月,久攻不下。七月初,蒙哥見局勢越來越不利於作戰,便親自督戰,決定對釣魚城發動一次最猛烈的進攻。

誰知到最後他被炮火所傷,染病不久,便死於釣魚城下。


宋朝為什麼能與善戰的蒙古騎兵對抗45年?


▲釣魚城作戰模擬


三、蒙古內亂

弟弟忽必烈在向第二路—鄂州行軍的途中得知了蒙哥的死訊。各將領便紛紛向忽必烈建議應儘快北歸以爭奪老大的汗位。

為什麼忽必烈選擇攻擊鄂州呢?鄂州(今武漢)地處長江中游,鄂州西可以援蜀,東可以援淮,北可以鎮荊州。

奪鄂州後破襄陽,南宋再無險可守,蒙古軍可直取臨安。

然而忽必烈並不想半途而廢,便派遣百人充當先鋒,強渡長江。

宋軍則沒有防備,潰不成軍,讓蒙古兵大舉渡江,把鄂州城圍的水洩不通。


宋朝為什麼能與善戰的蒙古騎兵對抗45年?


▲忽必烈渡江圍攻鄂州

聽聞鄂州被圍,南宋當局大亂,立即派遣各路宋軍前往鄂州救援。又任命賈似道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到漢陽督戰。

忽必烈的攻勢愈發猛烈,賈似道竟瞞著朝廷,向蒙古軍求和,表示只要蒙古退兵,宋朝就願意向蒙古納貢稱臣。

就在此時,忽必烈也得到消息,一些蒙古貴族正準備擁立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做大汗,忽必烈眼看著自己的地位不保,便與賈似道定下祕密協定。

賈似道答應把長江以北的土地割讓給蒙古,並且每年向蒙古進貢銀、絹各二十萬。回到臨安後,賈似道將自己的戰功大書特書,卻隱瞞了私自定立合約的事情。


宋朝為什麼能與善戰的蒙古騎兵對抗45年?


▲忽必烈

忽必烈北歸後,得到了多數貴族的支持,順利繼承了大汗之位之後便派使者前往南宋,要求賈似道履行合約,使者要到臨安時,先派副使帶信給賈似道。賈似道怕騙局敗露,扣押了使者。

忽必烈大怒,欲向南宋展開進攻,但是此時蒙古內部發生內訌,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反叛,要和忽必烈爭奪汗位,致使忽必烈無暇顧及南宋。


宋朝為什麼能與善戰的蒙古騎兵對抗45年?


▲驍勇善戰的蒙古軍隊

1264年,忽必烈擊敗了阿里不哥,徹底結束了蒙古長達四年的內亂。

忽必烈也開始改變之前蒙古大汗的做法,不再對佔領後的南宋城池實行屠城式殺戮,而改用柔和的手段招降南宋將領。

蒙古的四年內亂時期,給了南宋得以喘息的機會,為之後襄樊之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得南宋王朝得以延續五年到十年的國祚。


四、襄樊決戰: 成也文德,敗也文德

忽必烈制定了新的戰略計劃,他認為想盡快消滅宋朝,必“先攻襄陽,撤其捍蔽”。

襄陽如果失守,南宋便再無天險可守,驍勇善戰的蒙古騎兵便可在長江中下游平原暢通無阻,敲響南宋滅亡的警鐘。因此忽必烈把滅宋計劃的重點改為襄陽。


自從1251年南宋從蒙古軍隊手中收復襄陽之後,南宋朝廷對襄陽的戰略地位開始重視起來。

皇帝調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經過十幾年的大力經營,襄陽重新成為了城堅。兵精糧足的重鎮,成為了南宋在長江上游的屏障。

襄陽守將呂文德在與蒙古軍幾十年的交戰中,積累了不少經驗,同時也培養了一批家族武裝。在日後與蒙古軍交戰時,發揮了重要作用。

1267年11月,蒙軍出計與呂文德商議在襄樊外設立互通集市,呂文德看重其中的經濟利益隨後應允。


宋朝為什麼能與善戰的蒙古騎兵對抗45年?


▲襄陽和樊城分別位於南北兩岸

於是蒙軍迅速構築起堡壘,將襄樊的糧道斷絕,呂文德後這才發覺自己被騙,便一病不起。

1268年,忽必烈派遣蒙古軍隊和降元水師攻打襄樊。得知襄樊被圍後,南宋朝廷多次下令派遣四川和兩淮的軍隊增援襄樊,但是都沒有成功。

1269年,兩淮援軍與蒙古大軍在漢江上進行了一場大戰,兩淮援軍不敵蒙軍,被迫退回。


宋朝為什麼能與善戰的蒙古騎兵對抗45年?


▲襄陽城:拱城門翁城

蒙軍採用“圍點打援”的戰術,死死的困守襄樊兩城三年,消滅掉一大批宋軍的兵員和馬匹。到了1273年時,襄陽城內糧柴短缺。

蒙軍調整戰略,分而治之,將襄陽樊城割裂開,猛攻樊城。1273年正月,樊城失守。

二月,襄陽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南宋守將開城投降。襄樊兩城苦守五年,歷經血戰無數,但南宋在這麼長時間裡既無得力的援救解圍措施,也沒有佈置安排新的防線,而是依舊歌舞不休。

等襄、樊失陷,江淮門戶大開,戰略上處於極端不利的情況下,才手忙腳亂的開始重新佈防。


宋朝為什麼能與善戰的蒙古騎兵對抗45年?


▲蒙古騎兵圍攻襄樊

從苟安到被迫應戰,然後失敗求和,再次苟安,這就是南宋循環不斷地國策,讓南宋政權在金朝滅亡後苟延殘喘的生存了45年。

隨著襄樊兩城的陷落,這個循環也到了盡頭,南宋全境納入了蒙古帝國的版圖,1279年,南宋滅亡,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大一統政權建立起來了。


宋朝為什麼能與善戰的蒙古騎兵對抗45年?


▲1279年的蒙古帝國

作者: Charles(任) 編輯: Thomas (唐)

—(End 結)—

歡迎關注“環球情報員”,更多有趣的環球地理、歷史、人文知識待你發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