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的另一首《滿江紅》,直刺人心,但是大部分人沒有讀過

宋朝 岳飛 南宋 中國歷史 中國古代史 小珏說歷史 2018-12-06
岳飛的另一首《滿江紅》,直刺人心,但是大部分人沒有讀過

在南宋時,中國面臨來自北方女真人的威脅,幾乎有被滅國的危險。然而,在此時出現了“中興四將”以及吳階等名將,不僅穩定了局勢,還有北伐中原的趨勢。雖然在當時,南宋的實力是要比金朝弱小,但歷史證明,一個天才絕倫的英雄人物,就是有可能改變進程。岳飛無疑就是那顆最閃亮的將星,也是可以力挽狂瀾的英雄。

岳飛一生致力於收復中原,還都汴京,為了這個目標,他創建的岳家軍百戰百勝,無往而不利,是當時南宋的中流砥柱。然而對於南宋當時的皇帝宋高宗來說,要是岳飛真的北伐成功,迎回徽欽二帝之後,他將如何自處?因此,本應最支持北伐的皇帝,卻成為了岳飛的掣肘。

岳飛的另一首《滿江紅》,直刺人心,但是大部分人沒有讀過

公元1134年,岳飛與劉豫的偽齊政權交戰,僅僅三個月時間就收復了襄、鄧六州,取得了輝煌的戰果。這次巨大的勝利,保障了長江中下游的安全,同時也為南宋打通了川陝的通道,戰略意義十分重要。更為關鍵的是,此時的岳家軍士氣高漲,摩拳擦掌希望能夠擴大戰果。

當岳飛的捷報送至臨安,宋高宗也大為驚訝地說:我聽說岳飛紀律嚴明,沒想到這麼厲害!(朕素聞飛行軍極有紀律,未知能破敵如此。)然而,宋高宗感慨歸感慨,卻指示岳飛只能收復六州,並且移鎮鄂州。雖然朝廷給他加封了武昌郡開國侯,但岳飛一心考慮的確實收復失地,對於功名利祿並沒有太多的興趣。

岳飛的另一首《滿江紅》,直刺人心,但是大部分人沒有讀過

為此,他在鄂州時也不斷上書,要求北伐中原,直搗黃龍,以免坐失良機。在登上著名的黃鶴樓北望時,他寫下了這首《滿江紅• 登黃鶴樓有感》又稱《滿江紅• 遙望中原》: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岳飛的另一首《滿江紅》,直刺人心,但是大部分人沒有讀過

可能更多的人所熟悉的是《滿江紅• 怒髮衝冠》,對於這一首創作時間稍早的詞並不是那麼清楚。其實,兩首《滿江紅》中,岳飛傾注的感情是一脈相承的,同樣豪氣干雲,同樣滿懷壯志,而同樣對於國事的憂心忡忡。

這首詞的上闕中,岳飛以寫實起手,在黃鶴樓憑欄眺望,自然而然看到了煙霧瀰漫的北方多少城郭。回想到當年的汴京,鮮花盛開綠樹成蔭,宮殿樓宇蔚為壯觀。在萬歲山上,到處是奇花異草,宮廷之中樂聲不斷,而如今卻是金人遍佈,形勢險惡。

在下闕中,岳飛感嘆到多少大宋士兵的獻血染紅了敵人的刀劍,多少大宋百姓被金人棄屍在溝谷之中。江山依舊在,可是大量的村鎮都已經沒有人煙。哪一天皇帝能批准我掃清中原的敵人,我再來漢陽遊玩,再次登上黃鶴樓,這才是盡心而歸。

岳飛的另一首《滿江紅》,直刺人心,但是大部分人沒有讀過

這首詞並沒有《滿江紅• 怒髮衝冠》那麼出名,但也是岳飛從容報國的情懷錶達。他將滿腔的抱負全部傾注其中,要為南宋恢復河山,也要給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盛世。在當時,他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踏平金人的巢穴,他以為皇帝會和他一個想法,同仇敵愾,可他未曾想到,他沒有死於疆場,而就是死在他力保的南宋朝廷之手。

由於岳飛被陷害後,他的詩詞手稿等散失太多,這首詞一開始並沒有被收錄進《嶽武穆集》,而後岳飛的子孫發現了這首作品,而且還有當時岳飛親筆書寫的墨跡。墨跡是從石碑上拓下的拓片,並有元代謝升孫、明代宋克、文徵明等人的題跋。從中可以看出,早在元代,這首詞的手書已經被人收藏並珍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