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6日,來自安徽、四川、武漢、溫州等地的岳飛文化研究會代表和岳飛宗親代表,組團來到江蘇靖江市,專程拜謁嶽王廟。

當地媒體報道說,這是國內首支組團專程來此拜謁岳廟的“岳家軍”。來自武漢的第28世岳飛後裔嶽麗娟說,這是她第一次來到靖江,拜謁岳飛生前就建立的嶽王廟。這麼多年來,靖江如此尊重和愛戴英雄,令她感慨萬千···

民族英雄岳飛是河南湯陰人 為何在江蘇靖江建有他的生祠

人們大多知道,民族英雄岳飛是河南湯陰人,成年後在南宋的建康、臨安為朝廷命官,他怎麼在江蘇靖江會建有生祠呢?

對照史料記載,岳飛於南宋紹興十一年十二月廿九日(1142年1月27日),被宋高宗趙構與秦檜等人謀害致死。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繼位,下旨為岳飛冤獄平反,把岳飛禮葬在杭州西湖棲霞嶺。

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嶽王廟,與嶽墓一併建在杭州西湖岸邊,建成於岳飛死難79年之後的1221年(南宋嘉定十四年)。而聞名遐邇的岳飛故鄉河南湯陰的嶽王廟,也是在岳飛死難之後興建的。

在岳飛生前,即他遇害的前九年左右的建炎四年(1130---1131年)間,江蘇靖江百姓就給他專門建造了一座生祠,這應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座嶽王廟。

靖江原稱馬馱沙,又名驥江、驥渚、馬洲、牧城,約成陸於三國·吳赤烏元年(公元238年)前。成陸前,這裡僅有一座孤山屹立於寬闊的長江江水之中。後因海潮逆江,泥沙沿孤山之麓積聚而成陸地。赤烏二年,三國東吳孫權的軍隊在此牧馬,故有牧馬大沙及牧馬小沙之名,後被稱為“馬馱沙”。

民族英雄岳飛是河南湯陰人 為何在江蘇靖江建有他的生祠

靖江的地理位置“扼江海門戶”,因此叫做靖江。“靖”是安定太平的意思;“江”是因為它瀕臨長江,意為江邊的城邑。

“馬馱沙”改為“靖江”,是在明代成化七年建縣之時。此時馬馱沙隸屬江陰,由江陰知縣代管。而在宋代,“馬馱沙”曾改名為“陰沙”,可能是因為它地處江陰之北的緣故。

南宋建炎四年(1130),正是岳飛率軍抗金初露鋒芒,岳家軍名聲鵲起的歲月。這年四月二十五日,岳飛於建康(南京)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與金兵交手,首戰大捷,殺得金兵橫屍十五里。

五月初,岳飛在建康南面的牛頭山紮營,在夜間以百人敢死隊騷擾金營,金軍傷亡甚大。金國統帥完顏兀朮被迫決定放棄已佔領的建康。他們先在城中大肆殺掠破壞,然後從建康西北的靖安鎮(亦稱龍灣)向北岸的宣化鎮渡江。岳飛親自率領鐵騎三百、步兵兩千衝下牛頭山,大破金軍,進據新城。又追至靖安,消滅了未及渡江的金軍,收復了建康。

建康戰役歷時半月,岳家軍殲滅金軍“無慮三千”,擒獲金將二十多名”。這是岳家軍歷史上首場最輝煌的抗金戰果。

建炎四年十一月,金軍犯泰州,岳飛奉命棄泰州退保江陰。為使百姓免遭受蹂躪,掩護百姓撤到靖江後,岳飛方退至江陰。

據《宋史》記載:“詔飛還守通、泰,有旨可守即守,如不可,但於沙洲保護百姓,伺機掩擊。飛以泰無險可恃,退保柴墟,戰於南霸橋,金大敗。渡百姓於沙上,飛以精騎二百殿,金兵不敢近。”

這裡所說的“通”,即南通;“泰”,即泰州;沙洲、沙上,即馬馱沙;百姓是指江淮難民。這些難民,應是當今許多靖江人的先輩。

靖江當地老人們講起這段故事,雖與史實有些出處,卻如數家珍。

他們說,抗金名將岳飛奉詔率部南遷時候,將跟隨岳家軍輾轉而來的中原百姓安頓在“陰沙”這片環水的土地上,這是百姓們為感恩給他建生祠的原因。

傳說裡的中原百姓對岳家軍依依不捨,他們擔心金兵捲土重來,生活再陷水火,競相跟隨岳飛撤離。岳飛愛民如子,不忍拒絕百姓,於是一同南下來到揚子江邊的馬馱沙(陰沙)。

一天夜半,嶽元帥轉輾難眠,他想到中原百姓風塵僕僕,一路勞頓,假如繼續前行,將更加艱辛。他更憂慮的是,朝廷抗金決心並不明朗,自己此行前景難卜,倘遭不測,豈不連累了這些百姓。

民族英雄岳飛是河南湯陰人 為何在江蘇靖江建有他的生祠

思慮中,岳飛起身踱出軍營帳篷,借一彎冷月查看四方。他見此處負江阻海,襟越銜吳,雖然荒草萋萋,卻有山有水,宜桑宜糧,分明是大江中的一處風水寶地。他一時欣喜,心中打定了主意。

天一亮,岳飛就召集百姓代表說:“你們告訴大家不要繼續隨我渡江南下了,就在這裡落腳謀生。別看眼下四外荒蕪,將來定是魚米之鄉。我岳飛願這裡八百年無水災,八百年無旱災,八百年無兵災”···當時的陰沙為江中島,有險可憑。今靖江和泰興交界處有一條界河,就是原來的長江故道。

嶽元帥的話,深深打動了這些背井離鄉的百姓們。大家便聽從他的話,在這裡埋鍋搭灶,建房開荒,駐足生息。

傳說這批中原百姓中的朱、劉、陳、範、馬、陸、鄭、祁八個姓氏,就是靖江最早的居民。

岳飛安置好百姓後,揮淚率軍南下。百姓跪拜送行,他們站在陰沙小集市東邊臨時修建的行軍橋頭灑淚惜別,此橋後得名望嶽橋(岳飛遇難後更名思嶽橋)。

百姓們一直送到現在的靖江白衣堂一帶,嶽元帥翻身下馬,脫下身上的白色戰袍,贈給百姓們留作紀念。

岳飛離開陰沙後,留下來的百姓們對他的一路搭救感恩戴德,無不從心底祈望他長命百歲。於是在望嶽橋旁和岳飛贈袍之處各蓋一座感恩祠堂。

因為這是在岳飛健在時所蓋,所以,一座叫生祠堂,一座叫白衣堂。這塊地方後來形成了集鎮,便被稱為生祠堂或生祠鎮。

此後,岳飛又堅持了數年艱苦抗金征戰,一度獲得直搗“黃龍府”的良機。只因宋高宗一味苟且偷安,割地求和,並假借奸臣秦檜之手,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主張抗金到底的岳飛殺害。

岳飛被害的消息傳來,陰沙一帶的百姓無不痛哭流涕,惋惜不已。三十年後,朝廷迫於形勢需要,終於給岳飛平反昭雪,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因此,位於靖江的岳飛生祠堂又有“嶽忠武武穆生祠堂”之稱。靖江的生祠鎮也因嶽忠武武穆生祠堂而得名。從宋朝開始,岳飛生祠堂與白衣堂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事實上,悠久的岳飛生祠堂,比靖江建縣還早300多年,在隨後漫長的八百餘年間,三茅殿、嶽武穆祠、三義祠、鄂王生祠都曾是它的稱呼。

民間傳說與史實相互印證,互為補充,都飽含著這一帶鄉民百姓對民族英雄岳飛的感激與追懷。

如今的靖江嶽王廟是第三次重建。三次重建,均由中國近代紡織工業的先驅劉國鈞先生捐資。

第一次重建是1932年,可惜在1938年毀於日寇炮火。1962年,劉國鈞回故里憑弔岳廟廢墟,提出再建,並決定將廟址由鎮東思嶽橋畔遷至現址。再建之嶽王廟在“文革”中遭到破壞。1978年,已屆耄耋之年的原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劉國鈞臨終前對子女說:一定要把家鄉的岳廟修好。其子女劉漢棟、劉碧如遵其遺囑,於1985年捐資第三次修建岳廟。

靖江嶽王廟坐落於生祠鎮弘毅園中,為宋式建築,敦重莊嚴。

民族英雄岳飛是河南湯陰人 為何在江蘇靖江建有他的生祠

山門正前有石拱思嶽橋—座,拾階步入橋上,可俯瞰嶽王廟全景。山門石刻橫匾額題有“嶽忠武生祠堂”幾個大字,兩側院牆上嵌有“精忠報國”方塊石刻。過山門,即為面闊二十餘米的生祠大殿,也稱“思嶽殿”。

在明代設立靖江縣後的史料及民間流傳中,古岳廟在曾以岳飛為主神像,同時供奉著岳飛、關羽、張巡三人神像。自清光緒中後期起,這處岳廟進入了多次修繕、遷址的歷史階段。1887年,時任知縣修整岳廟,廟宇規模達到三進,大門外增“甘露亭”,殿內建神龕,塑岳飛像,樑懸“精忠貫日”匾額,也立劉關張神像三尊及一些道佛神像。

與著名民族英雄岳飛有著歷史淵源的靖江人民,一直不負歷史榮耀。

當代一直令靖江人引為自豪的,是七十年前這裡是解放戰爭渡江戰役東端的起點,人民解放軍東線渡江第一帆是從靖江起航的。當年12萬靖江人民冒著槍林彈雨,助力30萬解放大軍橫渡長江,為建立新中國做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的靖江市,被國務院列為對外開放地區並加入蘇南火炬帶,成為上海浦東開發區和蘇南火炬帶向蘇北輻射、延伸的重要“橋頭堡”,經濟發展領跑蘇北各縣市,為江蘇長江以北的一流強市。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