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

公元4世紀到7世紀,由在青海地區活動的一個民族建立的吐谷渾國,成為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之一。吐谷渾人善於養良馬,能把馬訓練得隨音樂起舞。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去了解這個神奇的民族吧。

吐谷渾從何而來

族名與族源。吐谷渾,最初指的是人名,見於《晉書·吐谷渾傳》:“吐谷渾,慕容廆之庶長兄也。”吐谷渾是鮮卑人慕容廆的庶出兄長。後來,其子孫以此作為族名,有的史籍稱之為吐渾、渾、退渾。由於吐谷渾處於黃河的南邊,《南齊書》《梁書》《南史》也稱其為“河南”“河南國”。吐谷渾還有一類稱呼,“阿柴虜”“阿貲虜”,不過這是西北地區民族對他們的賤稱。

"

公元4世紀到7世紀,由在青海地區活動的一個民族建立的吐谷渾國,成為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之一。吐谷渾人善於養良馬,能把馬訓練得隨音樂起舞。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去了解這個神奇的民族吧。

吐谷渾從何而來

族名與族源。吐谷渾,最初指的是人名,見於《晉書·吐谷渾傳》:“吐谷渾,慕容廆之庶長兄也。”吐谷渾是鮮卑人慕容廆的庶出兄長。後來,其子孫以此作為族名,有的史籍稱之為吐渾、渾、退渾。由於吐谷渾處於黃河的南邊,《南齊書》《梁書》《南史》也稱其為“河南”“河南國”。吐谷渾還有一類稱呼,“阿柴虜”“阿貲虜”,不過這是西北地區民族對他們的賤稱。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晉書·吐谷渾傳》記載,吐谷渾的父親涉歸以居住的河流——烏候秦水(今老哈河)為其命名,烏候秦水在蒙古語中與吐谷渾音相似。涉歸把部落的一千家分給吐谷渾統領,這一千家鮮卑慕容便成為後來吐谷渾族的最初組成部分,和其他的慕容部落一起活動在遼東地區。因此,吐谷渾也被稱為“遼東鮮卑”。

遷徙與發展。涉歸死後,由於吐谷渾是庶出,涉歸的部族首領地位只能由嫡子慕容廆繼承,兩兄弟之間隨之出現矛盾。晉太康四年到十年間(公元283-289年),吐谷渾率部向西遷移到了陰山(今內蒙古的陰山山脈)。遷移的原因是吐谷渾和慕容廆所領部落發生馬鬥,慕容廆責備吐谷渾不該讓部落離得太近而導致馬鬥。吐谷渾反駁:“馬是牲畜,互鬥是它們的本性,何必遷怒於人?我會離開你萬里之外。”吐谷渾西遷表面上是因為兩部落馬鬥,實際反映了當時生活在遼東地區的慕容鮮卑隨著人口的增多,原有牧區已顯狹小,不得不另尋其他遊牧區。

陰山是匈奴故地,水草豐美,但吐谷渾在此地僅生活了二十多年。晉永嘉年間,吐谷渾再度南遷,此時正值西晉末永嘉之亂,從陰山遷出後,“始度隴西,至於枹罕(今甘肅臨夏附近)”,進入河湟地區。據《宋書》《梁書》《十三州志》載:“昔慕容吐谷渾自燕歷陰山西馳,而創居於此。”由於枹罕地區在此時處於各方勢力爭奪之下,先後為前涼、前趙、前秦和西秦所據,吐谷渾在枹罕停留的時間也不長,又向西南遷移。最終,吐谷渾來到現在的青海境內。

遷徙過程中,吐谷渾吸收了不少其他部落民眾,在河湟地區更是征服了當地的羌族部落,增強了自己的實力,奠定了政權建立的基礎。《宋書》記載了吐谷渾控制的勢力範圍——“自枹罕以東千餘里暨甘鬆西至河南,南界昂城、龍涸、自洮水西南極白蘭數千裡”,大致在現在的青海東南部、甘肅蘭州西南和四川西北部分地區。自此,吐谷渾的子孫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通過與當地羌族的融合,形成以吐谷渾為名的新民族,並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

公元4世紀到7世紀,由在青海地區活動的一個民族建立的吐谷渾國,成為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之一。吐谷渾人善於養良馬,能把馬訓練得隨音樂起舞。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去了解這個神奇的民族吧。

吐谷渾從何而來

族名與族源。吐谷渾,最初指的是人名,見於《晉書·吐谷渾傳》:“吐谷渾,慕容廆之庶長兄也。”吐谷渾是鮮卑人慕容廆的庶出兄長。後來,其子孫以此作為族名,有的史籍稱之為吐渾、渾、退渾。由於吐谷渾處於黃河的南邊,《南齊書》《梁書》《南史》也稱其為“河南”“河南國”。吐谷渾還有一類稱呼,“阿柴虜”“阿貲虜”,不過這是西北地區民族對他們的賤稱。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晉書·吐谷渾傳》記載,吐谷渾的父親涉歸以居住的河流——烏候秦水(今老哈河)為其命名,烏候秦水在蒙古語中與吐谷渾音相似。涉歸把部落的一千家分給吐谷渾統領,這一千家鮮卑慕容便成為後來吐谷渾族的最初組成部分,和其他的慕容部落一起活動在遼東地區。因此,吐谷渾也被稱為“遼東鮮卑”。

遷徙與發展。涉歸死後,由於吐谷渾是庶出,涉歸的部族首領地位只能由嫡子慕容廆繼承,兩兄弟之間隨之出現矛盾。晉太康四年到十年間(公元283-289年),吐谷渾率部向西遷移到了陰山(今內蒙古的陰山山脈)。遷移的原因是吐谷渾和慕容廆所領部落發生馬鬥,慕容廆責備吐谷渾不該讓部落離得太近而導致馬鬥。吐谷渾反駁:“馬是牲畜,互鬥是它們的本性,何必遷怒於人?我會離開你萬里之外。”吐谷渾西遷表面上是因為兩部落馬鬥,實際反映了當時生活在遼東地區的慕容鮮卑隨著人口的增多,原有牧區已顯狹小,不得不另尋其他遊牧區。

陰山是匈奴故地,水草豐美,但吐谷渾在此地僅生活了二十多年。晉永嘉年間,吐谷渾再度南遷,此時正值西晉末永嘉之亂,從陰山遷出後,“始度隴西,至於枹罕(今甘肅臨夏附近)”,進入河湟地區。據《宋書》《梁書》《十三州志》載:“昔慕容吐谷渾自燕歷陰山西馳,而創居於此。”由於枹罕地區在此時處於各方勢力爭奪之下,先後為前涼、前趙、前秦和西秦所據,吐谷渾在枹罕停留的時間也不長,又向西南遷移。最終,吐谷渾來到現在的青海境內。

遷徙過程中,吐谷渾吸收了不少其他部落民眾,在河湟地區更是征服了當地的羌族部落,增強了自己的實力,奠定了政權建立的基礎。《宋書》記載了吐谷渾控制的勢力範圍——“自枹罕以東千餘里暨甘鬆西至河南,南界昂城、龍涸、自洮水西南極白蘭數千裡”,大致在現在的青海東南部、甘肅蘭州西南和四川西北部分地區。自此,吐谷渾的子孫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通過與當地羌族的融合,形成以吐谷渾為名的新民族,並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吐谷渾的盛衰

“吐谷渾年七十二卒,有子六十人。”據《晉書》載,吐谷渾死於公元317年。此後,其長子吐延繼位。但政權的真正建立是在吐谷渾孫子葉延時期,“其官置長史、司馬、將軍,頗識文字”。葉延開始以其祖父吐谷渾的名字作為族號和國號,形成自己的政權機構。《通典·西戎》載:“至其孫葉延,遂為強國。”時值中國北方十六國時期,吐谷渾在與四周強鄰的相互爭戰中逐漸發展壯大。公元五世紀初,樹洛幹開始稱吐谷渾王,在內部“輕徭薄賦,賞信必罰”,周圍的羌族部落歸附,吐谷渾勢力大盛。至其弟阿才“兼併氐、羌,地方數千裡,號稱強國”,成為當時我國西北的一個重要政權。

慕璝在位時,吐谷渾進入鼎盛時期。《魏書·吐谷渾傳》載,慕璝“招集秦、涼亡業之人及羌戎雜夷至五六百落,南通蜀、漢,北交涼州、赫連,部眾轉盛”。強盛起來的吐谷渾與北方各政權時戰時和,北魏統一北方後一度遭到打擊,勢力削弱。但和南方的東晉南朝政權卻一直保持朝貢關係,宋封慕璝的弟弟慕利延為河南王。

隋建立後,吐谷渾與隋軍隊多次交戰,均失利,部眾紛紛歸降隋朝,“其名王十七人、公侯十三人,各率其所部來降”。吐谷渾開始向隋遣使進貢,“奉表陳藩,並獻方物,請以女備後庭”。與此同時,吐谷渾國內也頻繁出現內訌,國勢日衰。609年,隋煬帝派大軍進攻吐谷渾,吐谷渾王伏允逃走,吐谷渾屬地被隋軍佔領。隨後,隋煬帝在其故地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併發“天下輕罪徙居”。隨著隋末大亂,原先逃到党項的伏允趁機收復故土,重建政權,但已無法再現吐谷渾的興盛。

"

公元4世紀到7世紀,由在青海地區活動的一個民族建立的吐谷渾國,成為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之一。吐谷渾人善於養良馬,能把馬訓練得隨音樂起舞。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去了解這個神奇的民族吧。

吐谷渾從何而來

族名與族源。吐谷渾,最初指的是人名,見於《晉書·吐谷渾傳》:“吐谷渾,慕容廆之庶長兄也。”吐谷渾是鮮卑人慕容廆的庶出兄長。後來,其子孫以此作為族名,有的史籍稱之為吐渾、渾、退渾。由於吐谷渾處於黃河的南邊,《南齊書》《梁書》《南史》也稱其為“河南”“河南國”。吐谷渾還有一類稱呼,“阿柴虜”“阿貲虜”,不過這是西北地區民族對他們的賤稱。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晉書·吐谷渾傳》記載,吐谷渾的父親涉歸以居住的河流——烏候秦水(今老哈河)為其命名,烏候秦水在蒙古語中與吐谷渾音相似。涉歸把部落的一千家分給吐谷渾統領,這一千家鮮卑慕容便成為後來吐谷渾族的最初組成部分,和其他的慕容部落一起活動在遼東地區。因此,吐谷渾也被稱為“遼東鮮卑”。

遷徙與發展。涉歸死後,由於吐谷渾是庶出,涉歸的部族首領地位只能由嫡子慕容廆繼承,兩兄弟之間隨之出現矛盾。晉太康四年到十年間(公元283-289年),吐谷渾率部向西遷移到了陰山(今內蒙古的陰山山脈)。遷移的原因是吐谷渾和慕容廆所領部落發生馬鬥,慕容廆責備吐谷渾不該讓部落離得太近而導致馬鬥。吐谷渾反駁:“馬是牲畜,互鬥是它們的本性,何必遷怒於人?我會離開你萬里之外。”吐谷渾西遷表面上是因為兩部落馬鬥,實際反映了當時生活在遼東地區的慕容鮮卑隨著人口的增多,原有牧區已顯狹小,不得不另尋其他遊牧區。

陰山是匈奴故地,水草豐美,但吐谷渾在此地僅生活了二十多年。晉永嘉年間,吐谷渾再度南遷,此時正值西晉末永嘉之亂,從陰山遷出後,“始度隴西,至於枹罕(今甘肅臨夏附近)”,進入河湟地區。據《宋書》《梁書》《十三州志》載:“昔慕容吐谷渾自燕歷陰山西馳,而創居於此。”由於枹罕地區在此時處於各方勢力爭奪之下,先後為前涼、前趙、前秦和西秦所據,吐谷渾在枹罕停留的時間也不長,又向西南遷移。最終,吐谷渾來到現在的青海境內。

遷徙過程中,吐谷渾吸收了不少其他部落民眾,在河湟地區更是征服了當地的羌族部落,增強了自己的實力,奠定了政權建立的基礎。《宋書》記載了吐谷渾控制的勢力範圍——“自枹罕以東千餘里暨甘鬆西至河南,南界昂城、龍涸、自洮水西南極白蘭數千裡”,大致在現在的青海東南部、甘肅蘭州西南和四川西北部分地區。自此,吐谷渾的子孫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通過與當地羌族的融合,形成以吐谷渾為名的新民族,並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吐谷渾的盛衰

“吐谷渾年七十二卒,有子六十人。”據《晉書》載,吐谷渾死於公元317年。此後,其長子吐延繼位。但政權的真正建立是在吐谷渾孫子葉延時期,“其官置長史、司馬、將軍,頗識文字”。葉延開始以其祖父吐谷渾的名字作為族號和國號,形成自己的政權機構。《通典·西戎》載:“至其孫葉延,遂為強國。”時值中國北方十六國時期,吐谷渾在與四周強鄰的相互爭戰中逐漸發展壯大。公元五世紀初,樹洛幹開始稱吐谷渾王,在內部“輕徭薄賦,賞信必罰”,周圍的羌族部落歸附,吐谷渾勢力大盛。至其弟阿才“兼併氐、羌,地方數千裡,號稱強國”,成為當時我國西北的一個重要政權。

慕璝在位時,吐谷渾進入鼎盛時期。《魏書·吐谷渾傳》載,慕璝“招集秦、涼亡業之人及羌戎雜夷至五六百落,南通蜀、漢,北交涼州、赫連,部眾轉盛”。強盛起來的吐谷渾與北方各政權時戰時和,北魏統一北方後一度遭到打擊,勢力削弱。但和南方的東晉南朝政權卻一直保持朝貢關係,宋封慕璝的弟弟慕利延為河南王。

隋建立後,吐谷渾與隋軍隊多次交戰,均失利,部眾紛紛歸降隋朝,“其名王十七人、公侯十三人,各率其所部來降”。吐谷渾開始向隋遣使進貢,“奉表陳藩,並獻方物,請以女備後庭”。與此同時,吐谷渾國內也頻繁出現內訌,國勢日衰。609年,隋煬帝派大軍進攻吐谷渾,吐谷渾王伏允逃走,吐谷渾屬地被隋軍佔領。隨後,隋煬帝在其故地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併發“天下輕罪徙居”。隨著隋末大亂,原先逃到党項的伏允趁機收復故土,重建政權,但已無法再現吐谷渾的興盛。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唐建立後,吐谷渾遣使與唐交好,但同時也聯合新興的党項多次對唐邊疆諸州發動攻戰。唐貞觀九年(635年),吐谷渾被唐軍擊潰,唐王昌齡《從軍行》詠其事:“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同年12月,唐軍進入吐谷渾,冊封伏允孫子諾曷缽為可汗。第二年,吐谷渾開始使用唐歷,奉唐年號,並遣子弟入唐,從此吐谷渾成為唐朝的屬國。663年,吐谷渾被南面新興起的吐蕃所滅,成為其屬國。至此,歷時300多年的吐谷渾政權正式覆亡。此後,唐朝雖曾想幫助吐谷渾復國,但最終失敗。

吐谷渾最初以遊牧為主,“有城郭而不居,隨逐水草,廬帳為屋,以肉酪為糧”,飲食居處與一般的遊牧民族相似。

到後來,吐谷渾人的遊牧生活有所變化。據《南史·西戎傳》載:吐谷渾人“有屋宇,雜以百子帳,即穹廬也”。吐谷渾首領拾寅時“起城池,築宮殿。其小王並立宅國中”。據考證,現在青海共和縣內的鐵卜卡古城便是吐谷渾國的首都之一——伏俟城。

吐谷渾雖以遊牧為主,但也有少量的農作物。《北史·吐谷渾傳》記載:“亦知種田,有大麥、粟、豆。然其北界氣候多寒,唯得蕪青、大麥。”除此之外,吐谷渾還出產銅、鐵、硃砂等。

"

公元4世紀到7世紀,由在青海地區活動的一個民族建立的吐谷渾國,成為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之一。吐谷渾人善於養良馬,能把馬訓練得隨音樂起舞。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去了解這個神奇的民族吧。

吐谷渾從何而來

族名與族源。吐谷渾,最初指的是人名,見於《晉書·吐谷渾傳》:“吐谷渾,慕容廆之庶長兄也。”吐谷渾是鮮卑人慕容廆的庶出兄長。後來,其子孫以此作為族名,有的史籍稱之為吐渾、渾、退渾。由於吐谷渾處於黃河的南邊,《南齊書》《梁書》《南史》也稱其為“河南”“河南國”。吐谷渾還有一類稱呼,“阿柴虜”“阿貲虜”,不過這是西北地區民族對他們的賤稱。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晉書·吐谷渾傳》記載,吐谷渾的父親涉歸以居住的河流——烏候秦水(今老哈河)為其命名,烏候秦水在蒙古語中與吐谷渾音相似。涉歸把部落的一千家分給吐谷渾統領,這一千家鮮卑慕容便成為後來吐谷渾族的最初組成部分,和其他的慕容部落一起活動在遼東地區。因此,吐谷渾也被稱為“遼東鮮卑”。

遷徙與發展。涉歸死後,由於吐谷渾是庶出,涉歸的部族首領地位只能由嫡子慕容廆繼承,兩兄弟之間隨之出現矛盾。晉太康四年到十年間(公元283-289年),吐谷渾率部向西遷移到了陰山(今內蒙古的陰山山脈)。遷移的原因是吐谷渾和慕容廆所領部落發生馬鬥,慕容廆責備吐谷渾不該讓部落離得太近而導致馬鬥。吐谷渾反駁:“馬是牲畜,互鬥是它們的本性,何必遷怒於人?我會離開你萬里之外。”吐谷渾西遷表面上是因為兩部落馬鬥,實際反映了當時生活在遼東地區的慕容鮮卑隨著人口的增多,原有牧區已顯狹小,不得不另尋其他遊牧區。

陰山是匈奴故地,水草豐美,但吐谷渾在此地僅生活了二十多年。晉永嘉年間,吐谷渾再度南遷,此時正值西晉末永嘉之亂,從陰山遷出後,“始度隴西,至於枹罕(今甘肅臨夏附近)”,進入河湟地區。據《宋書》《梁書》《十三州志》載:“昔慕容吐谷渾自燕歷陰山西馳,而創居於此。”由於枹罕地區在此時處於各方勢力爭奪之下,先後為前涼、前趙、前秦和西秦所據,吐谷渾在枹罕停留的時間也不長,又向西南遷移。最終,吐谷渾來到現在的青海境內。

遷徙過程中,吐谷渾吸收了不少其他部落民眾,在河湟地區更是征服了當地的羌族部落,增強了自己的實力,奠定了政權建立的基礎。《宋書》記載了吐谷渾控制的勢力範圍——“自枹罕以東千餘里暨甘鬆西至河南,南界昂城、龍涸、自洮水西南極白蘭數千裡”,大致在現在的青海東南部、甘肅蘭州西南和四川西北部分地區。自此,吐谷渾的子孫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通過與當地羌族的融合,形成以吐谷渾為名的新民族,並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吐谷渾的盛衰

“吐谷渾年七十二卒,有子六十人。”據《晉書》載,吐谷渾死於公元317年。此後,其長子吐延繼位。但政權的真正建立是在吐谷渾孫子葉延時期,“其官置長史、司馬、將軍,頗識文字”。葉延開始以其祖父吐谷渾的名字作為族號和國號,形成自己的政權機構。《通典·西戎》載:“至其孫葉延,遂為強國。”時值中國北方十六國時期,吐谷渾在與四周強鄰的相互爭戰中逐漸發展壯大。公元五世紀初,樹洛幹開始稱吐谷渾王,在內部“輕徭薄賦,賞信必罰”,周圍的羌族部落歸附,吐谷渾勢力大盛。至其弟阿才“兼併氐、羌,地方數千裡,號稱強國”,成為當時我國西北的一個重要政權。

慕璝在位時,吐谷渾進入鼎盛時期。《魏書·吐谷渾傳》載,慕璝“招集秦、涼亡業之人及羌戎雜夷至五六百落,南通蜀、漢,北交涼州、赫連,部眾轉盛”。強盛起來的吐谷渾與北方各政權時戰時和,北魏統一北方後一度遭到打擊,勢力削弱。但和南方的東晉南朝政權卻一直保持朝貢關係,宋封慕璝的弟弟慕利延為河南王。

隋建立後,吐谷渾與隋軍隊多次交戰,均失利,部眾紛紛歸降隋朝,“其名王十七人、公侯十三人,各率其所部來降”。吐谷渾開始向隋遣使進貢,“奉表陳藩,並獻方物,請以女備後庭”。與此同時,吐谷渾國內也頻繁出現內訌,國勢日衰。609年,隋煬帝派大軍進攻吐谷渾,吐谷渾王伏允逃走,吐谷渾屬地被隋軍佔領。隨後,隋煬帝在其故地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併發“天下輕罪徙居”。隨著隋末大亂,原先逃到党項的伏允趁機收復故土,重建政權,但已無法再現吐谷渾的興盛。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唐建立後,吐谷渾遣使與唐交好,但同時也聯合新興的党項多次對唐邊疆諸州發動攻戰。唐貞觀九年(635年),吐谷渾被唐軍擊潰,唐王昌齡《從軍行》詠其事:“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同年12月,唐軍進入吐谷渾,冊封伏允孫子諾曷缽為可汗。第二年,吐谷渾開始使用唐歷,奉唐年號,並遣子弟入唐,從此吐谷渾成為唐朝的屬國。663年,吐谷渾被南面新興起的吐蕃所滅,成為其屬國。至此,歷時300多年的吐谷渾政權正式覆亡。此後,唐朝雖曾想幫助吐谷渾復國,但最終失敗。

吐谷渾最初以遊牧為主,“有城郭而不居,隨逐水草,廬帳為屋,以肉酪為糧”,飲食居處與一般的遊牧民族相似。

到後來,吐谷渾人的遊牧生活有所變化。據《南史·西戎傳》載:吐谷渾人“有屋宇,雜以百子帳,即穹廬也”。吐谷渾首領拾寅時“起城池,築宮殿。其小王並立宅國中”。據考證,現在青海共和縣內的鐵卜卡古城便是吐谷渾國的首都之一——伏俟城。

吐谷渾雖以遊牧為主,但也有少量的農作物。《北史·吐谷渾傳》記載:“亦知種田,有大麥、粟、豆。然其北界氣候多寒,唯得蕪青、大麥。”除此之外,吐谷渾還出產銅、鐵、硃砂等。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吐谷渾王國只存在了短短的幾百年,史料記載非常少,留下的遺蹟也近乎絕跡。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的古墓群。迄今,在這片方圓2 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發現千餘座至少有1500 年曆史的古墓。然而,自發現以來,都蘭古墓群就被盜墓賊不斷“光顧”,遭到嚴重破壞。2017 年火爆的以盜墓為主要題材的災難探險電影《九層妖塔》,其原型就是都蘭古墓群的大墓之一——“血渭一號大墓”。大墓的名字取自考古學家,當地牧民則叫它“九層妖樓”。如今,“血渭一號大墓”及其周邊墓葬群中的文物,大都收藏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該圖為血渭一號大墓(拍攝地點:青海都蘭古墓群)。李洪宇攝

青海驄與青海道

日行千里的“青海驄”。吐谷渾以產“善馬”為名,所培育的最著名的馬為“龍種”“青海驄”,產於青海湖一帶,能日行千里。《北史·吐谷渾傳》記載:“青海週迴千餘里,海內有小山。每冬冰合後,以良牝馬置此山,至來春收之,馬皆有孕,所生得駒,號為龍種,必多駿異。吐谷渾嘗得波斯草馬,放入海,因生驄駒,能日行千里,世傳青海驄者也。”吐谷渾人還能把馬訓練成能在音樂中翩翩起舞,史籍中還記載吐谷渾多次向內地政權進貢善馬、舞馬。

吐谷渾人善養馬,由此還形成了其特有的馬上樂,被唐朝樂府收入。《舊唐書·音樂志》:“北狄樂,其可知者鮮卑、吐谷渾、部落稽三國,皆馬上樂也……今存者五十三章,其名可解者六章:慕容可汗、吐谷渾……”這裡吐谷渾指的是音樂曲名,是唐鼓吹樂北狄樂中的一部。

絲綢之路上的青海道。南北朝時期,由於北方通往漠北和西域的通道受北魏控制,南方的政權只能通過四川經吐谷渾的河南、青海等地與西域交通,由此而興起了“青海路”。《南齊書·芮芮傳》載,“芮芮常由河南道而抵益州”。

青海路的興盛,約始於5世紀40年代慕利延在位時期,此後吐谷渾成為中西陸路交通的中轉和嚮導。《梁書·諸夷傳》載:“其(嚈噠)言語待河南人譯然後通。”《宋高僧傳》亦載:“彼亦有僧,必展轉傳譯,從青海西達蔥嶺北諸國,不久均行五竺,更無疑也。”不過,當唐朝取得高昌,河西路暢通後,青海路便開始衰落。

上世紀80年代,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的都蘭古墓,出土了東羅馬金幣、波斯銀幣和大量的絲綢物品。都蘭也是吐谷渾國的都城之一。這些出土的東西方物品,顯示了作為絲綢之路交通要線之一的青海道,當年曾繁華一時。我們也可由此想見,當年東西方商人在都蘭古城交匯經營的盛況。

吐谷渾的消失

國破後的吐谷渾人。663年,吐谷渾被吐蕃滅後,大部分部眾降服吐蕃,仍留居故地。部分部眾在諾曷缽的率領下歸附唐朝,遷至靈州和河隴地區,置安樂州(今寧夏中寧縣),諾曷缽為刺史。安史之亂後,靈州失陷於吐蕃,居住在這裡的吐谷渾再次東遷,移居河東,分佈在太原、潞州及代北一帶,與當地的党項、沙陀諸部雜居。唐末吐谷渾赫連鐸、白義城部一度壯大。五代以後,吐谷渾歸附契丹。

據《遼史·百官志》所載,遼設有“吐谷渾王府”,有“退欲德部”“白可久部”等,說明遼時吐谷渾仍保留著一定的部落。1125年,遼被女真所滅,此後,這一部分東遷的吐谷渾不再出現於史籍。

"

公元4世紀到7世紀,由在青海地區活動的一個民族建立的吐谷渾國,成為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之一。吐谷渾人善於養良馬,能把馬訓練得隨音樂起舞。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去了解這個神奇的民族吧。

吐谷渾從何而來

族名與族源。吐谷渾,最初指的是人名,見於《晉書·吐谷渾傳》:“吐谷渾,慕容廆之庶長兄也。”吐谷渾是鮮卑人慕容廆的庶出兄長。後來,其子孫以此作為族名,有的史籍稱之為吐渾、渾、退渾。由於吐谷渾處於黃河的南邊,《南齊書》《梁書》《南史》也稱其為“河南”“河南國”。吐谷渾還有一類稱呼,“阿柴虜”“阿貲虜”,不過這是西北地區民族對他們的賤稱。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晉書·吐谷渾傳》記載,吐谷渾的父親涉歸以居住的河流——烏候秦水(今老哈河)為其命名,烏候秦水在蒙古語中與吐谷渾音相似。涉歸把部落的一千家分給吐谷渾統領,這一千家鮮卑慕容便成為後來吐谷渾族的最初組成部分,和其他的慕容部落一起活動在遼東地區。因此,吐谷渾也被稱為“遼東鮮卑”。

遷徙與發展。涉歸死後,由於吐谷渾是庶出,涉歸的部族首領地位只能由嫡子慕容廆繼承,兩兄弟之間隨之出現矛盾。晉太康四年到十年間(公元283-289年),吐谷渾率部向西遷移到了陰山(今內蒙古的陰山山脈)。遷移的原因是吐谷渾和慕容廆所領部落發生馬鬥,慕容廆責備吐谷渾不該讓部落離得太近而導致馬鬥。吐谷渾反駁:“馬是牲畜,互鬥是它們的本性,何必遷怒於人?我會離開你萬里之外。”吐谷渾西遷表面上是因為兩部落馬鬥,實際反映了當時生活在遼東地區的慕容鮮卑隨著人口的增多,原有牧區已顯狹小,不得不另尋其他遊牧區。

陰山是匈奴故地,水草豐美,但吐谷渾在此地僅生活了二十多年。晉永嘉年間,吐谷渾再度南遷,此時正值西晉末永嘉之亂,從陰山遷出後,“始度隴西,至於枹罕(今甘肅臨夏附近)”,進入河湟地區。據《宋書》《梁書》《十三州志》載:“昔慕容吐谷渾自燕歷陰山西馳,而創居於此。”由於枹罕地區在此時處於各方勢力爭奪之下,先後為前涼、前趙、前秦和西秦所據,吐谷渾在枹罕停留的時間也不長,又向西南遷移。最終,吐谷渾來到現在的青海境內。

遷徙過程中,吐谷渾吸收了不少其他部落民眾,在河湟地區更是征服了當地的羌族部落,增強了自己的實力,奠定了政權建立的基礎。《宋書》記載了吐谷渾控制的勢力範圍——“自枹罕以東千餘里暨甘鬆西至河南,南界昂城、龍涸、自洮水西南極白蘭數千裡”,大致在現在的青海東南部、甘肅蘭州西南和四川西北部分地區。自此,吐谷渾的子孫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通過與當地羌族的融合,形成以吐谷渾為名的新民族,並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吐谷渾的盛衰

“吐谷渾年七十二卒,有子六十人。”據《晉書》載,吐谷渾死於公元317年。此後,其長子吐延繼位。但政權的真正建立是在吐谷渾孫子葉延時期,“其官置長史、司馬、將軍,頗識文字”。葉延開始以其祖父吐谷渾的名字作為族號和國號,形成自己的政權機構。《通典·西戎》載:“至其孫葉延,遂為強國。”時值中國北方十六國時期,吐谷渾在與四周強鄰的相互爭戰中逐漸發展壯大。公元五世紀初,樹洛幹開始稱吐谷渾王,在內部“輕徭薄賦,賞信必罰”,周圍的羌族部落歸附,吐谷渾勢力大盛。至其弟阿才“兼併氐、羌,地方數千裡,號稱強國”,成為當時我國西北的一個重要政權。

慕璝在位時,吐谷渾進入鼎盛時期。《魏書·吐谷渾傳》載,慕璝“招集秦、涼亡業之人及羌戎雜夷至五六百落,南通蜀、漢,北交涼州、赫連,部眾轉盛”。強盛起來的吐谷渾與北方各政權時戰時和,北魏統一北方後一度遭到打擊,勢力削弱。但和南方的東晉南朝政權卻一直保持朝貢關係,宋封慕璝的弟弟慕利延為河南王。

隋建立後,吐谷渾與隋軍隊多次交戰,均失利,部眾紛紛歸降隋朝,“其名王十七人、公侯十三人,各率其所部來降”。吐谷渾開始向隋遣使進貢,“奉表陳藩,並獻方物,請以女備後庭”。與此同時,吐谷渾國內也頻繁出現內訌,國勢日衰。609年,隋煬帝派大軍進攻吐谷渾,吐谷渾王伏允逃走,吐谷渾屬地被隋軍佔領。隨後,隋煬帝在其故地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併發“天下輕罪徙居”。隨著隋末大亂,原先逃到党項的伏允趁機收復故土,重建政權,但已無法再現吐谷渾的興盛。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唐建立後,吐谷渾遣使與唐交好,但同時也聯合新興的党項多次對唐邊疆諸州發動攻戰。唐貞觀九年(635年),吐谷渾被唐軍擊潰,唐王昌齡《從軍行》詠其事:“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同年12月,唐軍進入吐谷渾,冊封伏允孫子諾曷缽為可汗。第二年,吐谷渾開始使用唐歷,奉唐年號,並遣子弟入唐,從此吐谷渾成為唐朝的屬國。663年,吐谷渾被南面新興起的吐蕃所滅,成為其屬國。至此,歷時300多年的吐谷渾政權正式覆亡。此後,唐朝雖曾想幫助吐谷渾復國,但最終失敗。

吐谷渾最初以遊牧為主,“有城郭而不居,隨逐水草,廬帳為屋,以肉酪為糧”,飲食居處與一般的遊牧民族相似。

到後來,吐谷渾人的遊牧生活有所變化。據《南史·西戎傳》載:吐谷渾人“有屋宇,雜以百子帳,即穹廬也”。吐谷渾首領拾寅時“起城池,築宮殿。其小王並立宅國中”。據考證,現在青海共和縣內的鐵卜卡古城便是吐谷渾國的首都之一——伏俟城。

吐谷渾雖以遊牧為主,但也有少量的農作物。《北史·吐谷渾傳》記載:“亦知種田,有大麥、粟、豆。然其北界氣候多寒,唯得蕪青、大麥。”除此之外,吐谷渾還出產銅、鐵、硃砂等。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吐谷渾王國只存在了短短的幾百年,史料記載非常少,留下的遺蹟也近乎絕跡。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的古墓群。迄今,在這片方圓2 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發現千餘座至少有1500 年曆史的古墓。然而,自發現以來,都蘭古墓群就被盜墓賊不斷“光顧”,遭到嚴重破壞。2017 年火爆的以盜墓為主要題材的災難探險電影《九層妖塔》,其原型就是都蘭古墓群的大墓之一——“血渭一號大墓”。大墓的名字取自考古學家,當地牧民則叫它“九層妖樓”。如今,“血渭一號大墓”及其周邊墓葬群中的文物,大都收藏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該圖為血渭一號大墓(拍攝地點:青海都蘭古墓群)。李洪宇攝

青海驄與青海道

日行千里的“青海驄”。吐谷渾以產“善馬”為名,所培育的最著名的馬為“龍種”“青海驄”,產於青海湖一帶,能日行千里。《北史·吐谷渾傳》記載:“青海週迴千餘里,海內有小山。每冬冰合後,以良牝馬置此山,至來春收之,馬皆有孕,所生得駒,號為龍種,必多駿異。吐谷渾嘗得波斯草馬,放入海,因生驄駒,能日行千里,世傳青海驄者也。”吐谷渾人還能把馬訓練成能在音樂中翩翩起舞,史籍中還記載吐谷渾多次向內地政權進貢善馬、舞馬。

吐谷渾人善養馬,由此還形成了其特有的馬上樂,被唐朝樂府收入。《舊唐書·音樂志》:“北狄樂,其可知者鮮卑、吐谷渾、部落稽三國,皆馬上樂也……今存者五十三章,其名可解者六章:慕容可汗、吐谷渾……”這裡吐谷渾指的是音樂曲名,是唐鼓吹樂北狄樂中的一部。

絲綢之路上的青海道。南北朝時期,由於北方通往漠北和西域的通道受北魏控制,南方的政權只能通過四川經吐谷渾的河南、青海等地與西域交通,由此而興起了“青海路”。《南齊書·芮芮傳》載,“芮芮常由河南道而抵益州”。

青海路的興盛,約始於5世紀40年代慕利延在位時期,此後吐谷渾成為中西陸路交通的中轉和嚮導。《梁書·諸夷傳》載:“其(嚈噠)言語待河南人譯然後通。”《宋高僧傳》亦載:“彼亦有僧,必展轉傳譯,從青海西達蔥嶺北諸國,不久均行五竺,更無疑也。”不過,當唐朝取得高昌,河西路暢通後,青海路便開始衰落。

上世紀80年代,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的都蘭古墓,出土了東羅馬金幣、波斯銀幣和大量的絲綢物品。都蘭也是吐谷渾國的都城之一。這些出土的東西方物品,顯示了作為絲綢之路交通要線之一的青海道,當年曾繁華一時。我們也可由此想見,當年東西方商人在都蘭古城交匯經營的盛況。

吐谷渾的消失

國破後的吐谷渾人。663年,吐谷渾被吐蕃滅後,大部分部眾降服吐蕃,仍留居故地。部分部眾在諾曷缽的率領下歸附唐朝,遷至靈州和河隴地區,置安樂州(今寧夏中寧縣),諾曷缽為刺史。安史之亂後,靈州失陷於吐蕃,居住在這裡的吐谷渾再次東遷,移居河東,分佈在太原、潞州及代北一帶,與當地的党項、沙陀諸部雜居。唐末吐谷渾赫連鐸、白義城部一度壯大。五代以後,吐谷渾歸附契丹。

據《遼史·百官志》所載,遼設有“吐谷渾王府”,有“退欲德部”“白可久部”等,說明遼時吐谷渾仍保留著一定的部落。1125年,遼被女真所滅,此後,這一部分東遷的吐谷渾不再出現於史籍。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降服吐蕃的吐谷渾,仍居於青海故地,在青海湖西至鄯善、且末一帶。842年,吐蕃瓦解後,青海一帶的吐谷渾歸張議朝的歸義軍管轄,名義上屬唐朝。五代時,吐谷渾分佈範圍與唐代時基本一致。北宋時,吐谷渾仍見於史籍,《續資治通鑑長編》載:宋真宗鹹平元年(998年)“十一月丙……游龍缽自言:‘河西軍東至故原州一千五百里,南至雪山、吐谷渾、蘭州界三百五十里,西至甘州同城果六百里,北至部落三百里’。”但此後的史籍中再沒有關於這部分吐谷渾的記載。

吐谷渾後裔是土族。最早提出土族是吐谷渾後裔的是1929年刊於《蒙藏週報》的《青海各民族記略》一文。此後,這一說法得到部分學者的支持。1980年,顧頡剛在《從古籍中探索我國西部的古代民族——羌族》一文,從土族的自稱上論證了吐谷渾與土族相承的關係,認為土族自稱有土谷家、土戶家,土谷、土戶即吐渾、退渾一音之轉。羋一之的《土族族源考》和《土族族源再考》,從李土司家譜中分析考察土族與吐谷渾的關係。2002年,呂建福更是在其所著的《土族史》一書中提出“土族就是吐谷渾,吐谷渾就是土族”的觀點,將吐谷渾在青海稱汗作為土族形成的標誌。

"

公元4世紀到7世紀,由在青海地區活動的一個民族建立的吐谷渾國,成為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之一。吐谷渾人善於養良馬,能把馬訓練得隨音樂起舞。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去了解這個神奇的民族吧。

吐谷渾從何而來

族名與族源。吐谷渾,最初指的是人名,見於《晉書·吐谷渾傳》:“吐谷渾,慕容廆之庶長兄也。”吐谷渾是鮮卑人慕容廆的庶出兄長。後來,其子孫以此作為族名,有的史籍稱之為吐渾、渾、退渾。由於吐谷渾處於黃河的南邊,《南齊書》《梁書》《南史》也稱其為“河南”“河南國”。吐谷渾還有一類稱呼,“阿柴虜”“阿貲虜”,不過這是西北地區民族對他們的賤稱。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晉書·吐谷渾傳》記載,吐谷渾的父親涉歸以居住的河流——烏候秦水(今老哈河)為其命名,烏候秦水在蒙古語中與吐谷渾音相似。涉歸把部落的一千家分給吐谷渾統領,這一千家鮮卑慕容便成為後來吐谷渾族的最初組成部分,和其他的慕容部落一起活動在遼東地區。因此,吐谷渾也被稱為“遼東鮮卑”。

遷徙與發展。涉歸死後,由於吐谷渾是庶出,涉歸的部族首領地位只能由嫡子慕容廆繼承,兩兄弟之間隨之出現矛盾。晉太康四年到十年間(公元283-289年),吐谷渾率部向西遷移到了陰山(今內蒙古的陰山山脈)。遷移的原因是吐谷渾和慕容廆所領部落發生馬鬥,慕容廆責備吐谷渾不該讓部落離得太近而導致馬鬥。吐谷渾反駁:“馬是牲畜,互鬥是它們的本性,何必遷怒於人?我會離開你萬里之外。”吐谷渾西遷表面上是因為兩部落馬鬥,實際反映了當時生活在遼東地區的慕容鮮卑隨著人口的增多,原有牧區已顯狹小,不得不另尋其他遊牧區。

陰山是匈奴故地,水草豐美,但吐谷渾在此地僅生活了二十多年。晉永嘉年間,吐谷渾再度南遷,此時正值西晉末永嘉之亂,從陰山遷出後,“始度隴西,至於枹罕(今甘肅臨夏附近)”,進入河湟地區。據《宋書》《梁書》《十三州志》載:“昔慕容吐谷渾自燕歷陰山西馳,而創居於此。”由於枹罕地區在此時處於各方勢力爭奪之下,先後為前涼、前趙、前秦和西秦所據,吐谷渾在枹罕停留的時間也不長,又向西南遷移。最終,吐谷渾來到現在的青海境內。

遷徙過程中,吐谷渾吸收了不少其他部落民眾,在河湟地區更是征服了當地的羌族部落,增強了自己的實力,奠定了政權建立的基礎。《宋書》記載了吐谷渾控制的勢力範圍——“自枹罕以東千餘里暨甘鬆西至河南,南界昂城、龍涸、自洮水西南極白蘭數千裡”,大致在現在的青海東南部、甘肅蘭州西南和四川西北部分地區。自此,吐谷渾的子孫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通過與當地羌族的融合,形成以吐谷渾為名的新民族,並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吐谷渾的盛衰

“吐谷渾年七十二卒,有子六十人。”據《晉書》載,吐谷渾死於公元317年。此後,其長子吐延繼位。但政權的真正建立是在吐谷渾孫子葉延時期,“其官置長史、司馬、將軍,頗識文字”。葉延開始以其祖父吐谷渾的名字作為族號和國號,形成自己的政權機構。《通典·西戎》載:“至其孫葉延,遂為強國。”時值中國北方十六國時期,吐谷渾在與四周強鄰的相互爭戰中逐漸發展壯大。公元五世紀初,樹洛幹開始稱吐谷渾王,在內部“輕徭薄賦,賞信必罰”,周圍的羌族部落歸附,吐谷渾勢力大盛。至其弟阿才“兼併氐、羌,地方數千裡,號稱強國”,成為當時我國西北的一個重要政權。

慕璝在位時,吐谷渾進入鼎盛時期。《魏書·吐谷渾傳》載,慕璝“招集秦、涼亡業之人及羌戎雜夷至五六百落,南通蜀、漢,北交涼州、赫連,部眾轉盛”。強盛起來的吐谷渾與北方各政權時戰時和,北魏統一北方後一度遭到打擊,勢力削弱。但和南方的東晉南朝政權卻一直保持朝貢關係,宋封慕璝的弟弟慕利延為河南王。

隋建立後,吐谷渾與隋軍隊多次交戰,均失利,部眾紛紛歸降隋朝,“其名王十七人、公侯十三人,各率其所部來降”。吐谷渾開始向隋遣使進貢,“奉表陳藩,並獻方物,請以女備後庭”。與此同時,吐谷渾國內也頻繁出現內訌,國勢日衰。609年,隋煬帝派大軍進攻吐谷渾,吐谷渾王伏允逃走,吐谷渾屬地被隋軍佔領。隨後,隋煬帝在其故地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併發“天下輕罪徙居”。隨著隋末大亂,原先逃到党項的伏允趁機收復故土,重建政權,但已無法再現吐谷渾的興盛。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唐建立後,吐谷渾遣使與唐交好,但同時也聯合新興的党項多次對唐邊疆諸州發動攻戰。唐貞觀九年(635年),吐谷渾被唐軍擊潰,唐王昌齡《從軍行》詠其事:“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同年12月,唐軍進入吐谷渾,冊封伏允孫子諾曷缽為可汗。第二年,吐谷渾開始使用唐歷,奉唐年號,並遣子弟入唐,從此吐谷渾成為唐朝的屬國。663年,吐谷渾被南面新興起的吐蕃所滅,成為其屬國。至此,歷時300多年的吐谷渾政權正式覆亡。此後,唐朝雖曾想幫助吐谷渾復國,但最終失敗。

吐谷渾最初以遊牧為主,“有城郭而不居,隨逐水草,廬帳為屋,以肉酪為糧”,飲食居處與一般的遊牧民族相似。

到後來,吐谷渾人的遊牧生活有所變化。據《南史·西戎傳》載:吐谷渾人“有屋宇,雜以百子帳,即穹廬也”。吐谷渾首領拾寅時“起城池,築宮殿。其小王並立宅國中”。據考證,現在青海共和縣內的鐵卜卡古城便是吐谷渾國的首都之一——伏俟城。

吐谷渾雖以遊牧為主,但也有少量的農作物。《北史·吐谷渾傳》記載:“亦知種田,有大麥、粟、豆。然其北界氣候多寒,唯得蕪青、大麥。”除此之外,吐谷渾還出產銅、鐵、硃砂等。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吐谷渾王國只存在了短短的幾百年,史料記載非常少,留下的遺蹟也近乎絕跡。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的古墓群。迄今,在這片方圓2 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發現千餘座至少有1500 年曆史的古墓。然而,自發現以來,都蘭古墓群就被盜墓賊不斷“光顧”,遭到嚴重破壞。2017 年火爆的以盜墓為主要題材的災難探險電影《九層妖塔》,其原型就是都蘭古墓群的大墓之一——“血渭一號大墓”。大墓的名字取自考古學家,當地牧民則叫它“九層妖樓”。如今,“血渭一號大墓”及其周邊墓葬群中的文物,大都收藏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該圖為血渭一號大墓(拍攝地點:青海都蘭古墓群)。李洪宇攝

青海驄與青海道

日行千里的“青海驄”。吐谷渾以產“善馬”為名,所培育的最著名的馬為“龍種”“青海驄”,產於青海湖一帶,能日行千里。《北史·吐谷渾傳》記載:“青海週迴千餘里,海內有小山。每冬冰合後,以良牝馬置此山,至來春收之,馬皆有孕,所生得駒,號為龍種,必多駿異。吐谷渾嘗得波斯草馬,放入海,因生驄駒,能日行千里,世傳青海驄者也。”吐谷渾人還能把馬訓練成能在音樂中翩翩起舞,史籍中還記載吐谷渾多次向內地政權進貢善馬、舞馬。

吐谷渾人善養馬,由此還形成了其特有的馬上樂,被唐朝樂府收入。《舊唐書·音樂志》:“北狄樂,其可知者鮮卑、吐谷渾、部落稽三國,皆馬上樂也……今存者五十三章,其名可解者六章:慕容可汗、吐谷渾……”這裡吐谷渾指的是音樂曲名,是唐鼓吹樂北狄樂中的一部。

絲綢之路上的青海道。南北朝時期,由於北方通往漠北和西域的通道受北魏控制,南方的政權只能通過四川經吐谷渾的河南、青海等地與西域交通,由此而興起了“青海路”。《南齊書·芮芮傳》載,“芮芮常由河南道而抵益州”。

青海路的興盛,約始於5世紀40年代慕利延在位時期,此後吐谷渾成為中西陸路交通的中轉和嚮導。《梁書·諸夷傳》載:“其(嚈噠)言語待河南人譯然後通。”《宋高僧傳》亦載:“彼亦有僧,必展轉傳譯,從青海西達蔥嶺北諸國,不久均行五竺,更無疑也。”不過,當唐朝取得高昌,河西路暢通後,青海路便開始衰落。

上世紀80年代,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的都蘭古墓,出土了東羅馬金幣、波斯銀幣和大量的絲綢物品。都蘭也是吐谷渾國的都城之一。這些出土的東西方物品,顯示了作為絲綢之路交通要線之一的青海道,當年曾繁華一時。我們也可由此想見,當年東西方商人在都蘭古城交匯經營的盛況。

吐谷渾的消失

國破後的吐谷渾人。663年,吐谷渾被吐蕃滅後,大部分部眾降服吐蕃,仍留居故地。部分部眾在諾曷缽的率領下歸附唐朝,遷至靈州和河隴地區,置安樂州(今寧夏中寧縣),諾曷缽為刺史。安史之亂後,靈州失陷於吐蕃,居住在這裡的吐谷渾再次東遷,移居河東,分佈在太原、潞州及代北一帶,與當地的党項、沙陀諸部雜居。唐末吐谷渾赫連鐸、白義城部一度壯大。五代以後,吐谷渾歸附契丹。

據《遼史·百官志》所載,遼設有“吐谷渾王府”,有“退欲德部”“白可久部”等,說明遼時吐谷渾仍保留著一定的部落。1125年,遼被女真所滅,此後,這一部分東遷的吐谷渾不再出現於史籍。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降服吐蕃的吐谷渾,仍居於青海故地,在青海湖西至鄯善、且末一帶。842年,吐蕃瓦解後,青海一帶的吐谷渾歸張議朝的歸義軍管轄,名義上屬唐朝。五代時,吐谷渾分佈範圍與唐代時基本一致。北宋時,吐谷渾仍見於史籍,《續資治通鑑長編》載:宋真宗鹹平元年(998年)“十一月丙……游龍缽自言:‘河西軍東至故原州一千五百里,南至雪山、吐谷渾、蘭州界三百五十里,西至甘州同城果六百里,北至部落三百里’。”但此後的史籍中再沒有關於這部分吐谷渾的記載。

吐谷渾後裔是土族。最早提出土族是吐谷渾後裔的是1929年刊於《蒙藏週報》的《青海各民族記略》一文。此後,這一說法得到部分學者的支持。1980年,顧頡剛在《從古籍中探索我國西部的古代民族——羌族》一文,從土族的自稱上論證了吐谷渾與土族相承的關係,認為土族自稱有土谷家、土戶家,土谷、土戶即吐渾、退渾一音之轉。羋一之的《土族族源考》和《土族族源再考》,從李土司家譜中分析考察土族與吐谷渾的關係。2002年,呂建福更是在其所著的《土族史》一書中提出“土族就是吐谷渾,吐谷渾就是土族”的觀點,將吐谷渾在青海稱汗作為土族形成的標誌。

吐谷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締造者

都蘭古墓壁畫——吐谷渾的生活場景。

史學界認為,土族是吐谷渾後裔的理由有如下幾點:

一是土族居住的青海東部和甘肅中部一帶,是吐谷渾後期活動的地區。元代,在吐谷渾人的故地,史書上出現了“西寧州土人”“土人”的記載。這些“土人”居住的地方即是今天土族居住的地方,而在歷史上該地區則是吐谷渾人長期居住的地方。

二是“霍爾”是吐蕃對吐谷渾人的專稱。《西藏王統記》記載:“唐王不許,使者返藏,偽言於王曰:唐王甚喜吾等,已許嫁公主矣。乃有霍爾塞吐谷渾離間唐王,以故不果。”元、明之間,藏族把吐谷渾人稱霍爾。清代藏文文獻《安多政教史》中霍爾專指土族。

三是“土”“吐”相諧。土族自稱“土戶”“土谷”“土昆”。土人名稱出現於元、明之際,“土人”“土民”是由吐谷渾的土昆、土護、土谷、土觀演變得來。吐谷渾在中唐以後也被稱為退渾吐渾,到元、明之際正式稱作“土人”,“土”為“吐”的轉音,“土人”一稱由“吐渾”轉化而來。

然而,認為土族的族源是吐谷渾並沒有得到學術界的一致認同。大多數學者還是傾向於認為,今天的土族是以留居原地的吐谷渾人為主體,吸收融合蒙古族、藏族、羌族、漢族、維吾爾族等民族逐漸形成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