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標題中成語“啞然失笑”中的“啞”的讀音舊讀為è。後因俗讀多讀為yǎ,詳情請見文中加粗字部分,其他無興趣內容可忽略。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66課,講《說文解字》“口”部的五個漢字,這些漢字都跟笑有關,我們來看一下,古人們是如何來用文字描述笑的,詳情如下:

1、咥。這個字常用的讀音有兩個:

(一)xì。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音出《廣韻》《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咥,大笑也。從口,至聲。”形聲字。《廣韻.質韻》:“咥,笑也。”咥的本義是大笑的樣子;笑(多指譏笑)。比如:《詩經.衛風.氓》:“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大意是:兄弟不知我處境,見我回家哈哈大笑。這個笑,含有“譏笑”的意思。比如儲光羲的詩《田家雜興八首》:“安知負薪者,咥咥笑輕薄。”也是這個意思。

《說文解字》第166課:五個跟“笑”相關的漢字

(《詩經》詩意)

(二)dié。咬。《廣雅.釋詁三》:“咥,齧也。”比如《易.履》:“履虎尾,不咥人。”這是履卦的部分卦辭,大意是踩到了老虎的尾巴,但是老虎沒有咬人,此卦屬於一路暢通,亨通四方。

《說文解字》第166課:五個跟“笑”相關的漢字

(《易經》履卦)

咥的小篆寫法是:

《說文解字》第166課:五個跟“笑”相關的漢字

(咥的小篆寫法)

2、啞。這個字在1986年《簡化字總表》裡簡化為“啞”,啞字有三個讀音:

(一)è。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說文解字》的解釋是:“啞,笑也。從口,亞聲”形聲字。本義是笑聲。《玉篇.口部》:“啞,笑聲。”《易.震》:“笑言啞啞。”陸德明釋文引馬融曰:“啞啞,笑聲。”又引鄭(玄)曰:“啞啞,樂也。”

比如《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禹乃啞然而笑”徐天祐注:“啞,笑聲。”現代漢語有一個成語啞然失笑,就出自此典故,啞然失笑指感情激動得不能控制因而笑出聲來。其中的啞,舊讀即為è聲。後因俗讀多讀為yǎ,是標準語言向大眾妥協的結果。因為讀yǎ明顯另有意義,具體見下一個讀音的解釋。

(二)yǎ。讀音出自《廣韻》,《玉篇.口部》:“啞,不言也。”《集韻.馬韻》:“啞,瘖也。”用法有幾種:

(1)指由於生理缺陷或疾病失去言語功能。如啞巴;裝聾作啞。比如《史記.刺客列傳》裡描寫刺客豫讓:“豫讓又漆身為厲,吞炭為啞”司馬貞《史記索隱》稱:“啞,謂瘖病。”豫讓為了給智伯瑤報仇,用漆毀容,又用火炭燙啞了自己,後謀刺趙襄子未遂,為趙襄子所捕。臨死求得趙襄子衣服,拔劍擊斬其衣,以示為主復仇,然後伏劍自殺,留下“士為知己者死”的歷史典故。

《說文解字》第166課:五個跟“笑”相關的漢字

(豫讓吞炭)

(2)不說話;不發聲。如:啞劇;喇叭啞了。比如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八回:“斷無啞酒之禮,少不得行個酒令方覺有趣。”

(3)聲音乾澀,不響亮。比如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五回:“把十六塊洋錢拿出來,翻來覆去的看了半天,又一塊一塊的在桌上釘了好一回,一聽聲音不錯,格外感激那賬房照顧他,連一塊啞板都沒有。”這裡的“啞板”,指假銀元。

(4)舊體詩稱聲韻低沉或冷僻字多的韻部為“啞韻”,不再舉例。

(5)蒙哄。比如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五:“沒性氣閒男女,不道是啞你,你喚做是實志。”凌景埏注稱:“啞,哄騙”。

(6)顏色黯淡。比如《天工開物.錘煅.治銅》:“凡銅經錘之後,色成啞白,受鎈復現黃光。”又比如現在化妝品裡的啞光口紅。

《說文解字》第166課:五個跟“笑”相關的漢字

(啞光口紅效果)

綜上,啞然失笑的啞,讀作yǎ,顯然不合理。

(三)yā。讀音出《廣韻》、《集韻》。有三種用法:(1)象聲詞。如啞啞,啞嘔。<1>形容烏鴉之類的叫聲。比如李白《烏夜啼》:“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2>嬰兒學說話的聲音。《集韻.麻韻》:“啞,啞嘔,小兒學言”,比如成語啞啞學語,

(2)嘆詞。相當於現代漢語裡的“呀”。比如《韓非子.難一》:“啞,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3)語氣詞。相當於“呀”。比如《西遊記》第二十一回:“你放心,莫哭,我去啞”這是悟空變成蚊子勸師父唐僧的話。

啞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66課:五個跟“笑”相關的漢字

(啞的小篆寫法)

3、噱。這個字有兩個讀音:

(一)jué。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噱,大笑也。從口,豦聲。”形聲字。本義是大笑。《漢書.敘傳上》:“皆引滿舉白,談笑大噱”顏師古注說:“噱噱,笑聲也。”引滿指倒酒滿杯;舉白指喝乾舉杯告白。這句話的意思是:都是杯中斟滿酒,一飲而盡,並張口大笑。

本義之外,噱還有兩個意思:(1)口腔。《漢書.揚雄傳上》:沈沈容容,遙噱虖紭中。“顏師古注:“口內之上下名為噱,言禽獸奔走倦極,皆遙張噱吐舌放紭網之中也。”一說“噱”是“谻”(jí)的通假字,疲倦已極的意思。(2)舌。《廣雅.釋親》:“噱,舌也。”未見應用示例。

(二)xué。此音常用,方言。笑,發笑。比如:發噱。噱頭。

噱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66課:五個跟“笑”相關的漢字

(噱的小篆寫法)

4、唏。讀xī。《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唏,笑也。從口,稀省聲。一曰哀痛不泣曰唏。”形聲字。本義是笑;笑聲。《廣雅.釋訓》:“唏唏,笑也。”比如:《西遊記》第五回:“四個健將,領眾叩迎那大聖,哽哽咽咽大哭三聲,又唏唏哈哈大笑三聲。”因為孫大聖戰勝了天兵,他的手下,又悲又喜。再比如《紅樓夢》第二十四回:“只見秋紋碧痕唏唏哈哈的笑著進來,兩個人共提著一桶水。”

《說文解字》第166課:五個跟“笑”相關的漢字

(87版《紅樓夢》中的秋紋和碧痕)

此外,《說文》又說:“哀痛不泣曰唏”,即唏的另一本義哀嘆。《方言》卷一:“唏,痛也,哀而不泣曰唏。於方則楚言哀曰唏。”比如《淮南子.說山》:“紂為旬箸而箕子唏。”這個典故之前講過,箕子因為看到紂王使用象箸而哀嘆(因為君王的腐化,國家將走向滅亡)。

《說文解字》第166課:五個跟“笑”相關的漢字

(象箸之憂)

以上兩本義之外,唏還有兩個用法:(1)象聲詞。比如《紅樓夢》第六十四回:“只聽見屋裡唏裡譁喇亂響,不知是何物撒了一地。”(2)詞曲中的襯字。比如湯顯祖《牡丹亭.索元》:“你道差不差?中了狀元幹鱉煞?你道奇不奇,中了狀元囉唣唏。”徐朔方等校注說:“唏,語詞,無意義。”

唏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66課:五個跟“笑”相關的漢字

(唏的小篆寫法)

5、聽。這個字雖是現代漢語常用字,但《說文》所列本義卻不同今義,現代漢語聽聲音的“聽”,來源於古漢字的“聽”。在《說文解字》中,“聽”和“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字,“聽”字加上現代漢語有兩個讀音:

(一)yǐn。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音出《廣韻》,《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笑貌。從口,斤聲。”形聲字,本義是笑貌。比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無是公聽然而笑。”裴駰集解引郭璞曰:“聽,笑貌也。”

本義之外,還有兩個用法:(1)口大貌。《廣韻.軫韻》:“聽,口大貌。”《集韻.準韻》:“大口謂之聽。”(2)仰鼻。《玉篇.口部》:“聽,仰鼻。”這兩個意思好理解,一個人大笑的時候,必然是大張口的,鼻子自然也是上仰的。

《說文解字》第166課:五個跟“笑”相關的漢字

(笑貌)

(二)tīng,這是現代漢語的讀音,同古漢語的“聽”。現代漢語的“聽”,是從元代開始就有的“聽”字的簡化字。上述讀yǐn的聽,是異代同形字。讀yǐn之“聽”在古籍中極罕用,所以讀tīng之“聽”不會與之混淆。有關讀tīng的聽的字義,我們會在“聽”字字條詳解。

聽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66課:五個跟“笑”相關的漢字

(聽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166,部分圖片引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