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市場大變局,雲服務當道,雲數據庫生逢其時

1999年,曾是甲骨文史上最年輕副總裁的Marc Benioff離開了甲骨文,創立了Salesforce.com,提出要“消滅軟件(No Software)”,即以雲服務取代軟件購買(On-Premise Software)。當時,很多人並不以為然,特別是那些企業關鍵業務軟件(比如,ERP、數據庫)的從業者。

事實證明,Marc Benioff頗有遠見。20年後的今天,軟件以服務交付的模式越來越流行,Marc Benioff的公司已經躋身百億美元俱樂部,成為SaaS行業翹楚。其2019年1月31日結束的財政年度財報顯示,全年收入132.8億美元,同比增長26%。不久前還以157億美元大手筆買下了數據分析公司Tableau。

Salesforce.com的成長是軟件行業變遷的一個縮影。伴隨著雲計算產業的高速發展,雲服務不斷蠶食鯨吞傳統軟件市場,從消費軟件到企業級軟件,從CRM、HR、OA到財務管理、供應鏈管理、再到ERP、數據庫,雲服務一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如今連被認為是傳統軟件最為核心的戰場之一——關係型數據庫市場(DBMS)也已經成了雲服務的主戰場。

Gartner本月發佈的一份最新市場研究報告給出了上述結論。Gartner在這份名為《The Future of the DatabaseManagement System (DBMS) Market Is Cloud》的報告中明確提出,傳統的自己部署數據庫的方式已經過時。雲是未來,所有組織,無論大小,都將越來越多地使用雲數據庫。

數據庫市場的變遷再次告訴我們,雲服務的時代已經來了,軟件的研發、部署和運維都必須順應這一時代,數據庫也不例外。

雲數據庫是未來

作為一家在市場頗受認可的諮詢研究機構,Gartner的上述結論是有依據的。Gartner在《The Future of the DatabaseManagement System (DBMS) Market Is Cloud》中提供了一些研究數據,可以佐證傳統數據庫的沒落和雲數據庫的崛起。

根據Gartner的研究,2018年整個數據庫(DBMS)市場規模為461億美元,其中數據庫雲服務為104億美元,這還不包括以許可證形式託管在雲上的數據庫收入。與2017年相比,2018年數據庫市場增長了18.4%(這是近10年最高的年增長),而數據庫雲服務貢獻了68%的增長。

另外,根據Gartner的研究,2018年整個數據庫市場的增長主要來自AWS和微軟公司,這兩家貢獻了其中的75%。AWS只提供數據庫雲服務,微軟有兩種版本SQL Server(一個為本地版,另一個是Azure SQL Server),但Gartner相信其增長也幾乎100%來自雲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數據庫雲服務的崛起,數據庫市場格局已經發生了變化。2018年,AWS的數據庫營收進入市場前三,位列甲骨文(第1)和微軟(第2)之後,力壓IBM(第4)和SAP(第5)。緊隨其後的Teradata、Cloudera和InterSystems分別佔據6、7、8的位置,阿里雲和Google位列第9位和第10位。眾所周知,IBM和SAP都是傳統數據庫市場的主要玩家,而AWS、阿里雲和Google是雲數據庫服務領域的佼佼者。

讓Gartner得出上述結論的還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今天數據庫技術的創新主要發生數據庫雲服務方面,很多根本不適合本地部署的數據庫。同時,Gartner接到的關於數據庫的諮詢也都是關於雲平臺以及如何遷移到雲平臺的。

Gartner在報告中提出,數據庫上雲是大趨勢,將數據庫安裝在企業數據中心的服務器上已經或者很快將成為一種“過時”的方法。對於一些大型企業,雖然仍然還在使用本地部署的數據庫解決方案,但他們很可能會將其與數據庫雲服務結合起來,採用所謂的“混合”方式。

雲計算改變數據庫市場格局

數據庫市場的變化並非一朝一夕突然發生的,雲數據庫與傳統數據庫此消彼長的變化在業內也是有目共睹。Gartner的這份報告之所以引起了業界廣泛關注,是因為Gartner的觀點基於大量市場研究數據的基礎之上。這些市場數據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數據庫市場的變化,也感受到雲計算對整個IT產業的顛覆。

實際上,雲計算正是這一市場變化的背後推手。伴隨著雲計算市場的高速成長,一浪高過一浪的企業上雲風潮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新應用向雲轉移,對數據存儲和計算分析的能力要求不斷加強,直接推高了企業對數據庫雲服務的需求。

企業應用上雲、數據上雲,自然需要雲上的數據庫。在雲上使用數據庫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己部署,可以部署在託管的物理服務器上,或者部署在雲主機中,其使用方式和體驗與傳統模式相似;另一種是直接採用雲服務商的數據庫雲服務,按需使用,按使用付費,非常方便和靈活。

相比較,前一種部署雖然能兼容傳統IT系統和IT架構,但並不能充分發揮雲計算的優勢,而最能充分體現數據庫雲服務優勢的還是雲數據庫,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傾向於採用雲數據庫。

作為雲時代誕生的雲原生數據庫,雲數據庫天然地具備雲的各種靈活性,它把雲計算的分佈式、靈活擴展以及成本優勢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從而能夠提供強大的創新能力、豐富多樣的產品體系、經濟高效的部署方式和按需付費的支付模式。

以阿里雲PolarDB為例,其採用的是分佈式共享存儲架構,計算與存儲分離,帶來數據庫的高可擴展性。由於計算與存儲的解耦,存儲就可以通過RDMA高速網絡形成分佈式存儲。正是由於採用了計算與存儲分離的架構設計使得PolarDB的最大數據容量可以達到100TB,併發量也達到了MySQL的10倍以上。除了藉助RDMA等網絡技術實現彈性伸縮能力之外,PolarDB還享受了很多現代技術的紅利。比如,採用了英特爾的傲騰、GPU等等,從而帶來更好的性能表現。

另外,在與傳統商用數據庫的競爭中,性價比也是一個雲數據庫的一大殺手鐗。據估算,雲上成本不到傳統數據庫的1/6。

正是因為如此,雲數據庫從一面市就受到客戶的認可。AWS的Aurora被認為是AWS歷史上增長速度最快的一款服務。PolarDB在2018年4月正式商用後,用戶反應也非常正面,包括法大大、銀泰百貨等都給予非常高的評價。

阿里雲智能數據庫事業部負責人李飛飛曾表示,雲原生數據庫在成本、靈活度、安全、技術進化層面都優於傳統數據庫,傳統數據庫會像馬車一樣被淘汰。

厚積薄發的阿里雲數據庫

每一次技術的變革都會帶來市場的重新洗牌,這正是市場新生力量的崛起良機。傳統數據庫市場由Oracle、微軟、IBM、SAP等國外廠商把持多年,中國企業努力多年希望打破這種局面,但並沒有太大起色。如今,在雲計算的強力衝擊下,這種格局已經發生變化,機會已經顯現,特別是對阿里雲而言。據Gartner統計,阿里雲已位居全球雲數據庫市場份額第三,年增速在115%,同期AWS增速為74%、Oracle為66%。

數據庫市場大變局,雲服務當道,雲數據庫生逢其時

根據阿里雲的官方資料,目前已有約40萬個數據庫遷移到阿里雲上,穩居國內雲數據庫市場份額第一,服務於政務、零售、金融、電信、製造、物流等領域的龍頭企業,其產品性能、穩定性和可靠性等各種指標得到多方驗證。比如,阿里巴巴集團內部已經大規模採用雲數據庫。2018年天貓“雙11”,阿里雲數據庫成功應對了100倍的日常壓力,支撐起2135億人民幣的總交易額。中國郵政快遞業務使用阿里雲AnalyticDB for MySQL實現全國10多萬機構數據打通。銀泰百貨採用阿里雲PolarDB等產品全面替換傳統數據庫,節省IT設施開銷僅數據庫一項就超過千萬元人民幣。

阿里雲在數據庫市場的良好表現是建立在多年來持續在數據庫領域的研發投入基礎之上的。最開始阿里電商業務(淘寶、支付寶、B2B網站)用的都是商用數據庫,但後來隨著各項業務的快速成長,商用數據庫在技術上難以滿足阿里的需求,成本上也帶來巨大的壓力。不得已,阿里雲開始研發自己的數據庫,用來取代這些商用數據庫,這就有了後來的AliSQL。

AliSQL的成功讓阿里積累了豐富的數據庫技術和實踐經驗,為阿里雲後來的各種數據產品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後來由AliSQL衍生和發展出來阿里雲一系列相關產品和服務,包括關係型數據庫PolarDB、NoSQL數據庫、分析數據庫及相關工具等,組成了完整的生態矩陣。其中PolarDB是國內首個雲原生數據庫。

在阿里雲不斷推出數據庫產品的過程中,阿里雲數據庫的技術也得到廣泛認可。去年,阿里雲作為第一家且唯一一家中國公司進入Gartner數據庫魔力象限。在Forrester發佈的數據庫評估報告《The Forrester Wave: Database-As-A-Service,Q2 2019》中,阿里雲數據庫也躋身“強勁表現者”陣營。

另一方面,阿里雲數據庫相關研究成果多次入選國際數據庫頂級會議。今年ACM SIGMOD,PolarDB相關論文入選,論文闡述了面向大規模流量場景設計的自研存儲引擎X-Engine的創新。此前,《TcpRT:面向大規模海量雲數據庫的服務質量實時採集與診斷系統》、《PolarFS:面向雲數據庫的超低延遲文件系統》兩篇論文也分別在SIGMOD和VLDB發表。

領先技術的背後離不開高水平的人才。如今在阿里雲聚集了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數據庫人才,去年5月,李飛飛教授的加盟更是讓阿里雲如虎添翼。李飛飛是猶他大學計算機系終身教授,曾獲IEEE ICDE 2014 10年最有影響力論文獎、ACM SIGMOD 2016最佳論文獎、ACM SIGMOD 2015最佳系統演示獎,被評為2018年ACM傑出科學家等。

李飛飛是阿里雲數據庫團隊負責人,併兼任達摩院數據庫首席科學家,他將帶領團隊投入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據庫系統研發當中。相信在他的帶領下,未來阿里雲將會帶給市場更多、更好的數據庫產品,為阿里雲在數據庫市場賦予更強大的戰鬥力,也為中國在數據庫領域贏得更多尊重和行業影響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