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腎病,要先懂得忌口:幾類元素食物,儘量輕碰

睡眠 海帶 香蕉 39名醫在線 2019-06-04

在整個身體結構中,腎就好像一個排汙處理工廠,不僅要負責吸收對人體有用的營養物質,還要同時將身體的垃圾、廢料等排出體外。如果這個“排汙處理廠”一旦停工,不光生命需要的能量會提供不足,更可怕的是,身體代謝產生的各種廢物和多餘的水分都無法排出,最終堆積在體內。可想而知,如果腎不好,我們的身體健康也岌岌可危,很多疾病都會慢慢找上門。

得了腎病,要先懂得忌口:幾類元素食物,儘量輕碰

腎臟類的疾病有很多,除了遺傳、原發型外,還有不同的因素都會導致腎出問題,常見的包括原發性腎病綜合症、慢性腎衰竭,還有由代謝問題引發的高尿酸腎病、泌尿系統問題引發的尿路感染等等。因此,對於普通人來說,要改掉飲食過鹹、習慣憋尿、飲水不足等傷腎的壞習慣。

腎臟類疾病在前期的症狀雖然不太明顯,但是如果有出現這些情況,就應該提防是不是腎出了問題,及時就醫檢查治療。

這些症狀,提防可能是腎病:

一、 水腫

腎病發展到後期可能會由於排出功能損壞導致全身浮腫,這是因為腎承擔著主要的水液代謝功能,因此,如果你早起時發現自己眼皮或手腿等地方有較為明顯的水腫,也應引起注意。

二、 腰背灼痛

腎的功能異常也會直接影響其他部位的異常,特別是腰部位置接近腎,因此一旦經常性腰背痠痛甚至背部有灼熱感也要考慮是否是腎病引起。

得了腎病,要先懂得忌口:幾類元素食物,儘量輕碰

三、睡眠差、乏力

睡眠質量差、頭痛、無緣由的乏力疲憊等,也可能是腎病的症狀。

四、噁心嘔吐、食慾減退

腎病若較為嚴重時,也會影響到腸胃的正常功能,導致食慾不振,並且還會噁心嘔吐。

五、尿量和尿質異常

如果在沒有發生飲水過多或過少的情況下,卻出現排尿量過多或過少的症狀,要及時警惕是否是腎病。此外,如果出現尿液表層浮有泡沫並久不消退,或者尿中帶血等尿質異常,都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六、皮膚瘙癢

腎功能出了問題,代謝垃圾就會留在體內,如果經過皮膚排出就會出現瘙癢等皮膚症狀。

腎臟出問題,飲食上有哪些事情要注意的?

如果腎出了問題得了腎病,就表示腎臟的排洩功能、酸鹼平衡功能和調節水電解質等方面都被極大破壞。當“出”發生問題時,“進”的時候當然就要謹慎小心,不然進去了沒法出來就會堆積在體內,導致各種類型的疾病。

比如,如果腎病患者若攝入含鉀、鈉含量較高食物,這會由於腎臟無法及時將這些元素排出,導致最後鈉、鉀離子會進入血液。一旦鉀離子進入血液,就會容易導致血鉀濃度過高,容易造成高鉀血癥引發心律失常等問題;而鈉離子含量過高會影響水分排出,從而出現水腫甚至引發高血壓等

因此,如果得了腎病,在食物的選擇上應更為小心謹慎,但是由於腎病有不同的類型,而不同類型的腎病在飲食限制上也有很大差別,比如腎病綜合徵患者需要補充高蛋白、急性腎炎患者要限制飲水等。因此,腎病患者主要還是應當謹尊醫生囑託,最基本要保證低鹽限鈉、低脂限磷,補充維生素、儘量多攝入高膳食纖維食物等。

得了腎病,要先懂得忌口:幾類元素食物,儘量輕碰

而生活中常見的高鉀食物有:

堅果類,尤其是榛子,腰果, 南瓜子,葵花籽。

蔬菜類:深色蔬菜類比如紫菜、海帶、胡蘿蔔、香菇、菠菜、土豆。

水果類:香蕉、哈密瓜、櫻桃、龍眼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鉀是易溶於水的,因此可以通過浸泡、水煮等方式將降低一些高鉀食物的含鉀量從而食用。

參考文獻:

1、關貴平、李亞峰、李榮山:《脂蛋白腎病發病機制及治療研究進展》,2019年,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誌》。

2、張志宏、徐維瑋、王金泉:《腎病綜合徵、低鉀、代謝性鹼中毒》,2017年,《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誌》。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