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對寶貝兒的4大危害 再也不敢讓孩子晚睡了

睡眠 心血管病 音樂 育兒錦囊 人民網 2017-04-25

孩子的生長髮育和健康成長離不開足夠的睡眠,但是由於學習壓力太大或者玩電腦玩遊戲等原因,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普遍的晚睡,晚睡給孩子帶來潛在危害是家長所不知的,如果你看了下面這些晚睡覺對孩子們的危害,你還會放任孩子晚睡嗎?

晚睡對寶貝兒的4大危害

晚睡讓孩子長不高

根據調查,發現小學生的平均身高一年比一年矮。國家未來的棟樑“小矮人化”,這恐怕要部分“歸功”於過分沉重的學習壓力,讓孩子寫功課寫到三更半夜,長期作息失調、睡眠不足。

晚睡或睡眠不足,就表示醒著的時間太長,對身體而言是一種過度刺激,進而會引發人體的壓力反應,誘發腎上腺大量分泌腎上腺素。腎上腺素是一種壓力荷爾蒙,它會抑制腦下垂體功能,致使腦下垂體減少分泌生長激素,讓孩子長不高。

晚睡傷害心臟

肝臟是“啞巴媳婦”,任勞任怨,耐受度很高,所以睡眠不足首先遭殃的並非肝臟,而是心臟。睡眠不足的孩子會產生過度壓力反應,特別是幼兒,他們會因為睡眠不足而感到疲倦,表現得易怒、暴躁,很難平靜,甚至表現出無法入睡的過度壓力反應,而且越是睡眠不足,他們的情緒就越亢奮。

情緒一亢奮,血壓、呼吸、心跳都會加速,如果經年累月處在過度亢奮的狀態下,就會發生心血管疾病,像是心臟瓣膜脫垂。所以放任孩子晚睡或睡眠習慣不良,等同是為孩子埋下心血管疾病的種子,將來到三十五歲以後,這一埋藏的禍因就會爆發成為心血管疾病。

孩子抵抗力、情緒也會受影響

長期無法早睡的孩子,除了長得矮小之外,也比較容易生病,由於晚上睡眠時間少,白天再怎麼補眠,也無法營造和晚上一樣安靜的睡眠環境,所以睡眠質量欠佳,身體抵抗力也跟著變弱,而且因為日照不足,同時也影響到情緒,孩子脾氣比較差。像在北歐國家就因為日照時間少,憂慮症患者偏多,就是與睡眠不夠,缺乏維他命D有關。

易影響智力發育

青春前期的兒童,每天應保持充足睡眠。經常熬夜會使人體生理功能受到影響,生物鐘發生紊亂。上課時昏昏欲睡,影響智力發展,並使學習成績下降。

如何讓寶寶早點入睡

把家裡提調整成睡眠模式

如果一家人都晚睡,電視聲和談話聲此起彼伏,那你就不能怪寶寶不按時睡覺了。因為孩子們幾乎都是小機靈,生性好動,很多時候即使感覺有睏意也會堅持玩耍,更何況大人們都還不睡覺,讓孩子感覺還沒到睡覺時間。建議家長到了睡覺時間,要給孩子營造一種睡覺的氛圍,包括燈光調暗,關閉電視機,大人不再高談闊論,甚至需要一起入睡,讓孩子感覺睡覺的時間到了。

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些睡覺的準備工作,如刷牙、洗臉、洗腳、整理床鋪等工作,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卻是在對孩子進行心理暗示,讓他們知道該睡覺了。

睡覺前一小時避免大腦興奮

很多小朋友到了睡覺時間還玩得很起勁,以至於躺在床上大腦興奮得睡不著。一般建議家長在孩子上床前一小時不要玩得太瘋,不要玩令大腦興奮的遊戲,比如跟孩子玩捉迷藏打鬧嬉戲,最好能將孩子的情緒調整為平靜模式,比如媽媽可以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睡前播放舒緩的音樂,哼唱兒歌等,有助於孩子培養睡覺情緒,減少入睡所需的時間。

媽媽的搖籃曲也要適可而止

對於寶寶來說,媽媽的睡前搖籃曲,就是天籟。但讓孩子習慣於只有聽到哼唱聲才能安然入夢就不宜提倡。孩子必須培養的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即:以“自然”的方法自行入睡,及醒來之後仍能“自然”地重新入睡,而不是依仗家長諸如搖晃、哼唱或餵食等“人為”的辦法來幫助他安然入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