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


"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方放:《書譜》臨習技法四步走


用筆

《書譜》的用筆特點是全面繼承了“二王”的用筆方法。在筆法上,起筆、收筆、 轉換等純為“二王”一系, 且方圓並用,處理精妙、 準確, 用米南宮的話講,“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書史》),“似從右軍大令換骨來”。

《宣和書譜》中也說:“作草書咄咄逼羲獻。尤妙於用筆,俊拔剛斷,出於天材,非功用積習所至。善臨模,往往真贗不能辨。”這充分說明他對“二王”的追摹。不僅 如此, 他的用筆速度、點畫的外形等也全系“二王”, 不過是在我們欣賞 《書譜》時,覺得其用筆的速度要稍快於“二王”。我們不能見到“二王”的真跡,但是孫氏肯定是有機會見到墨跡的,羲獻所處年代到唐才三百多年,“羲之為會稽,獻之為吳興,故三吳之近地,偏多遺蹟也”,孫過庭曾經在吳郡生活過,因此,孫氏在對“二王”的筆法與作品氣息的領悟及表現上是令人信服的。


"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方放:《書譜》臨習技法四步走


用筆

《書譜》的用筆特點是全面繼承了“二王”的用筆方法。在筆法上,起筆、收筆、 轉換等純為“二王”一系, 且方圓並用,處理精妙、 準確, 用米南宮的話講,“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書史》),“似從右軍大令換骨來”。

《宣和書譜》中也說:“作草書咄咄逼羲獻。尤妙於用筆,俊拔剛斷,出於天材,非功用積習所至。善臨模,往往真贗不能辨。”這充分說明他對“二王”的追摹。不僅 如此, 他的用筆速度、點畫的外形等也全系“二王”, 不過是在我們欣賞 《書譜》時,覺得其用筆的速度要稍快於“二王”。我們不能見到“二王”的真跡,但是孫氏肯定是有機會見到墨跡的,羲獻所處年代到唐才三百多年,“羲之為會稽,獻之為吳興,故三吳之近地,偏多遺蹟也”,孫過庭曾經在吳郡生活過,因此,孫氏在對“二王”的筆法與作品氣息的領悟及表現上是令人信服的。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唐·孫過庭 像


孫氏用筆以“爽利”見長,筆法精熟,不遲疑。信筆而書,如有滯礙,必成 “墨豬”,筆畫也難見精準表達,如焦竑雲:“餘謂《書譜》,雖運筆爛熟,而中藏軌法。”(《書林藻鑑》)“爽利”的前提是對筆法的了悟和嫻熟運用。這 一方面說明孫過庭對王字的瞭解程度,另一方面又說明“二王”法度在他筆下的 精準性把握以及他書寫時的自信程度。古人云:“落筆喜急速,議者病之,要是其自得趣也。”(《宣和書譜》)這就要求我們在臨習時,充分注意筆畫的開頭,確有“雋拔剛斷”之意,這恐怕是學習《書譜》的最為重要的地方。

"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方放:《書譜》臨習技法四步走


用筆

《書譜》的用筆特點是全面繼承了“二王”的用筆方法。在筆法上,起筆、收筆、 轉換等純為“二王”一系, 且方圓並用,處理精妙、 準確, 用米南宮的話講,“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書史》),“似從右軍大令換骨來”。

《宣和書譜》中也說:“作草書咄咄逼羲獻。尤妙於用筆,俊拔剛斷,出於天材,非功用積習所至。善臨模,往往真贗不能辨。”這充分說明他對“二王”的追摹。不僅 如此, 他的用筆速度、點畫的外形等也全系“二王”, 不過是在我們欣賞 《書譜》時,覺得其用筆的速度要稍快於“二王”。我們不能見到“二王”的真跡,但是孫氏肯定是有機會見到墨跡的,羲獻所處年代到唐才三百多年,“羲之為會稽,獻之為吳興,故三吳之近地,偏多遺蹟也”,孫過庭曾經在吳郡生活過,因此,孫氏在對“二王”的筆法與作品氣息的領悟及表現上是令人信服的。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唐·孫過庭 像


孫氏用筆以“爽利”見長,筆法精熟,不遲疑。信筆而書,如有滯礙,必成 “墨豬”,筆畫也難見精準表達,如焦竑雲:“餘謂《書譜》,雖運筆爛熟,而中藏軌法。”(《書林藻鑑》)“爽利”的前提是對筆法的了悟和嫻熟運用。這 一方面說明孫過庭對王字的瞭解程度,另一方面又說明“二王”法度在他筆下的 精準性把握以及他書寫時的自信程度。古人云:“落筆喜急速,議者病之,要是其自得趣也。”(《宣和書譜》)這就要求我們在臨習時,充分注意筆畫的開頭,確有“雋拔剛斷”之意,這恐怕是學習《書譜》的最為重要的地方。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過庭《書譜》局部

取勢

由於孫氏書寫的速度關係,在書寫時肯定有一個“取勢”的動作,也即王羲 之所謂的“凝神定思”後的一剎那的“入筆”過程。勢的作用是歷來就被書家們 強調的,“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蔡邕《九勢》),這種“取勢”的動作 對臨寫《書譜》極其重要。

“取勢”的結果是:一是可以增加筆畫的彈性。好多 書寫者書寫的單個漢字及其筆畫是沒有彈性的,成了機械的擺佈, 就單個字而言, 不是在一種勢態下的有機組合,而是 “裝配”“擺佈”,儘管結構很好,但是,缺少煥發生機的“神”。二是由於“取勢”,筆畫與筆畫之間的對應、組合、穿插以及它們所組成的局部、單元是在一個充滿張力的前提下相輔相成的,沒有 “張力”的組合是渙散的,是沒有神采的!實際這種“張力”與“彈性”有著相 似的地方。這種落筆“取勢”的感覺,在《書譜》中是隨處可見的。


"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方放:《書譜》臨習技法四步走


用筆

《書譜》的用筆特點是全面繼承了“二王”的用筆方法。在筆法上,起筆、收筆、 轉換等純為“二王”一系, 且方圓並用,處理精妙、 準確, 用米南宮的話講,“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書史》),“似從右軍大令換骨來”。

《宣和書譜》中也說:“作草書咄咄逼羲獻。尤妙於用筆,俊拔剛斷,出於天材,非功用積習所至。善臨模,往往真贗不能辨。”這充分說明他對“二王”的追摹。不僅 如此, 他的用筆速度、點畫的外形等也全系“二王”, 不過是在我們欣賞 《書譜》時,覺得其用筆的速度要稍快於“二王”。我們不能見到“二王”的真跡,但是孫氏肯定是有機會見到墨跡的,羲獻所處年代到唐才三百多年,“羲之為會稽,獻之為吳興,故三吳之近地,偏多遺蹟也”,孫過庭曾經在吳郡生活過,因此,孫氏在對“二王”的筆法與作品氣息的領悟及表現上是令人信服的。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唐·孫過庭 像


孫氏用筆以“爽利”見長,筆法精熟,不遲疑。信筆而書,如有滯礙,必成 “墨豬”,筆畫也難見精準表達,如焦竑雲:“餘謂《書譜》,雖運筆爛熟,而中藏軌法。”(《書林藻鑑》)“爽利”的前提是對筆法的了悟和嫻熟運用。這 一方面說明孫過庭對王字的瞭解程度,另一方面又說明“二王”法度在他筆下的 精準性把握以及他書寫時的自信程度。古人云:“落筆喜急速,議者病之,要是其自得趣也。”(《宣和書譜》)這就要求我們在臨習時,充分注意筆畫的開頭,確有“雋拔剛斷”之意,這恐怕是學習《書譜》的最為重要的地方。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過庭《書譜》局部

取勢

由於孫氏書寫的速度關係,在書寫時肯定有一個“取勢”的動作,也即王羲 之所謂的“凝神定思”後的一剎那的“入筆”過程。勢的作用是歷來就被書家們 強調的,“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蔡邕《九勢》),這種“取勢”的動作 對臨寫《書譜》極其重要。

“取勢”的結果是:一是可以增加筆畫的彈性。好多 書寫者書寫的單個漢字及其筆畫是沒有彈性的,成了機械的擺佈, 就單個字而言, 不是在一種勢態下的有機組合,而是 “裝配”“擺佈”,儘管結構很好,但是,缺少煥發生機的“神”。二是由於“取勢”,筆畫與筆畫之間的對應、組合、穿插以及它們所組成的局部、單元是在一個充滿張力的前提下相輔相成的,沒有 “張力”的組合是渙散的,是沒有神采的!實際這種“張力”與“彈性”有著相 似的地方。這種落筆“取勢”的感覺,在《書譜》中是隨處可見的。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孫過庭《書譜》單個字之間是靠每一個單元的 “彈性”點畫及其點畫之間的具有張力的 “彈性”組合來實現的。由於作者落筆較快,在調整筆尖後,其運行稍緩,而到 收筆處又是以“取勢”或 “蓄勢”的動作,並引向或跳躍到下一個筆畫的,這 期間有抑揚頓挫的緩急動作,造成這個結果的就有情緒的投入。也就是說,較快的“落筆”,是一種情緒化的切入,由此連帶出的筆畫與筆畫之間的關係也是在 “彈性”的用筆下的相互配合與照應,也即上一筆畫的收筆與下一筆畫的起筆不 是機械的擺佈,而是跳躍式的、充滿彈性的連接。


"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方放:《書譜》臨習技法四步走


用筆

《書譜》的用筆特點是全面繼承了“二王”的用筆方法。在筆法上,起筆、收筆、 轉換等純為“二王”一系, 且方圓並用,處理精妙、 準確, 用米南宮的話講,“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書史》),“似從右軍大令換骨來”。

《宣和書譜》中也說:“作草書咄咄逼羲獻。尤妙於用筆,俊拔剛斷,出於天材,非功用積習所至。善臨模,往往真贗不能辨。”這充分說明他對“二王”的追摹。不僅 如此, 他的用筆速度、點畫的外形等也全系“二王”, 不過是在我們欣賞 《書譜》時,覺得其用筆的速度要稍快於“二王”。我們不能見到“二王”的真跡,但是孫氏肯定是有機會見到墨跡的,羲獻所處年代到唐才三百多年,“羲之為會稽,獻之為吳興,故三吳之近地,偏多遺蹟也”,孫過庭曾經在吳郡生活過,因此,孫氏在對“二王”的筆法與作品氣息的領悟及表現上是令人信服的。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唐·孫過庭 像


孫氏用筆以“爽利”見長,筆法精熟,不遲疑。信筆而書,如有滯礙,必成 “墨豬”,筆畫也難見精準表達,如焦竑雲:“餘謂《書譜》,雖運筆爛熟,而中藏軌法。”(《書林藻鑑》)“爽利”的前提是對筆法的了悟和嫻熟運用。這 一方面說明孫過庭對王字的瞭解程度,另一方面又說明“二王”法度在他筆下的 精準性把握以及他書寫時的自信程度。古人云:“落筆喜急速,議者病之,要是其自得趣也。”(《宣和書譜》)這就要求我們在臨習時,充分注意筆畫的開頭,確有“雋拔剛斷”之意,這恐怕是學習《書譜》的最為重要的地方。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過庭《書譜》局部

取勢

由於孫氏書寫的速度關係,在書寫時肯定有一個“取勢”的動作,也即王羲 之所謂的“凝神定思”後的一剎那的“入筆”過程。勢的作用是歷來就被書家們 強調的,“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蔡邕《九勢》),這種“取勢”的動作 對臨寫《書譜》極其重要。

“取勢”的結果是:一是可以增加筆畫的彈性。好多 書寫者書寫的單個漢字及其筆畫是沒有彈性的,成了機械的擺佈, 就單個字而言, 不是在一種勢態下的有機組合,而是 “裝配”“擺佈”,儘管結構很好,但是,缺少煥發生機的“神”。二是由於“取勢”,筆畫與筆畫之間的對應、組合、穿插以及它們所組成的局部、單元是在一個充滿張力的前提下相輔相成的,沒有 “張力”的組合是渙散的,是沒有神采的!實際這種“張力”與“彈性”有著相 似的地方。這種落筆“取勢”的感覺,在《書譜》中是隨處可見的。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孫過庭《書譜》單個字之間是靠每一個單元的 “彈性”點畫及其點畫之間的具有張力的 “彈性”組合來實現的。由於作者落筆較快,在調整筆尖後,其運行稍緩,而到 收筆處又是以“取勢”或 “蓄勢”的動作,並引向或跳躍到下一個筆畫的,這 期間有抑揚頓挫的緩急動作,造成這個結果的就有情緒的投入。也就是說,較快的“落筆”,是一種情緒化的切入,由此連帶出的筆畫與筆畫之間的關係也是在 “彈性”的用筆下的相互配合與照應,也即上一筆畫的收筆與下一筆畫的起筆不 是機械的擺佈,而是跳躍式的、充滿彈性的連接。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我們在欣賞《書譜》時,就會感覺到每個字的結構是“因勢結字”, 筆畫與筆畫之間是有一股無形的張力在控制著。如果書寫時不注意這一點,字形就會“坍塌”無力,或圓轉一團,或 方折明顯、強拉硬拽而呼應不當。在《書譜》中,字與字之間儘管形不貫,但是,氣脈相連,主要也是通過上一個字的收筆與下一個字的起筆以充滿“彈性”的“空間引接”來呼應的。有的是“氣貫”,有的是“實連”,而不是狀如算子的“排字”。《書譜》中的每個字是處在一種“動感”之中的。總之,孫過庭在書寫用筆時的總體感覺是落筆 “取勢”,筆畫與筆畫之間的起承轉換“取勢”,字與字之間的呼應、對接“取勢”。由於“取勢”造成一種“慣性”動作,在這動作中所體現出的一種“運筆”是獨特的,其運筆的過程是微妙的“運指”和明顯的“運腕”相結合的一整套連貫動作組成的。

結構

結構是指筆畫在字中的佈置和處理,草書的筆畫互相勾連牽引,其結構的變化相當豐富隨意。古代有關結構的理論,如隋代智果的《心成頌》、唐代歐陽詢的《三十六法》等,都不能簡單的套用到草書之中。草書的結構有定理,但無定法。當然,任何變化首先要建立在正確的草法基礎上,因此,初學草書必須先過 字法關,熟悉草字字法的一些規律,不能寫錯字。《書譜》的結構變化非常豐富,必須按照“有定理無定法”的原則對其結構進行分析,草書結構的基本規律是“違而不犯,和而不同”,這正是孫過庭自己的結構理論觀點。因為草書結構具有極大的靈活性與隨意性,尤其是大草,可謂變幻莫測。所以,對草書的結構分析也只能是勉強歸類。學書者可依此為鑑,逐步深入,直至掌握草書結構的一般規律。

"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方放:《書譜》臨習技法四步走


用筆

《書譜》的用筆特點是全面繼承了“二王”的用筆方法。在筆法上,起筆、收筆、 轉換等純為“二王”一系, 且方圓並用,處理精妙、 準確, 用米南宮的話講,“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書史》),“似從右軍大令換骨來”。

《宣和書譜》中也說:“作草書咄咄逼羲獻。尤妙於用筆,俊拔剛斷,出於天材,非功用積習所至。善臨模,往往真贗不能辨。”這充分說明他對“二王”的追摹。不僅 如此, 他的用筆速度、點畫的外形等也全系“二王”, 不過是在我們欣賞 《書譜》時,覺得其用筆的速度要稍快於“二王”。我們不能見到“二王”的真跡,但是孫氏肯定是有機會見到墨跡的,羲獻所處年代到唐才三百多年,“羲之為會稽,獻之為吳興,故三吳之近地,偏多遺蹟也”,孫過庭曾經在吳郡生活過,因此,孫氏在對“二王”的筆法與作品氣息的領悟及表現上是令人信服的。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唐·孫過庭 像


孫氏用筆以“爽利”見長,筆法精熟,不遲疑。信筆而書,如有滯礙,必成 “墨豬”,筆畫也難見精準表達,如焦竑雲:“餘謂《書譜》,雖運筆爛熟,而中藏軌法。”(《書林藻鑑》)“爽利”的前提是對筆法的了悟和嫻熟運用。這 一方面說明孫過庭對王字的瞭解程度,另一方面又說明“二王”法度在他筆下的 精準性把握以及他書寫時的自信程度。古人云:“落筆喜急速,議者病之,要是其自得趣也。”(《宣和書譜》)這就要求我們在臨習時,充分注意筆畫的開頭,確有“雋拔剛斷”之意,這恐怕是學習《書譜》的最為重要的地方。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過庭《書譜》局部

取勢

由於孫氏書寫的速度關係,在書寫時肯定有一個“取勢”的動作,也即王羲 之所謂的“凝神定思”後的一剎那的“入筆”過程。勢的作用是歷來就被書家們 強調的,“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蔡邕《九勢》),這種“取勢”的動作 對臨寫《書譜》極其重要。

“取勢”的結果是:一是可以增加筆畫的彈性。好多 書寫者書寫的單個漢字及其筆畫是沒有彈性的,成了機械的擺佈, 就單個字而言, 不是在一種勢態下的有機組合,而是 “裝配”“擺佈”,儘管結構很好,但是,缺少煥發生機的“神”。二是由於“取勢”,筆畫與筆畫之間的對應、組合、穿插以及它們所組成的局部、單元是在一個充滿張力的前提下相輔相成的,沒有 “張力”的組合是渙散的,是沒有神采的!實際這種“張力”與“彈性”有著相 似的地方。這種落筆“取勢”的感覺,在《書譜》中是隨處可見的。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孫過庭《書譜》單個字之間是靠每一個單元的 “彈性”點畫及其點畫之間的具有張力的 “彈性”組合來實現的。由於作者落筆較快,在調整筆尖後,其運行稍緩,而到 收筆處又是以“取勢”或 “蓄勢”的動作,並引向或跳躍到下一個筆畫的,這 期間有抑揚頓挫的緩急動作,造成這個結果的就有情緒的投入。也就是說,較快的“落筆”,是一種情緒化的切入,由此連帶出的筆畫與筆畫之間的關係也是在 “彈性”的用筆下的相互配合與照應,也即上一筆畫的收筆與下一筆畫的起筆不 是機械的擺佈,而是跳躍式的、充滿彈性的連接。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我們在欣賞《書譜》時,就會感覺到每個字的結構是“因勢結字”, 筆畫與筆畫之間是有一股無形的張力在控制著。如果書寫時不注意這一點,字形就會“坍塌”無力,或圓轉一團,或 方折明顯、強拉硬拽而呼應不當。在《書譜》中,字與字之間儘管形不貫,但是,氣脈相連,主要也是通過上一個字的收筆與下一個字的起筆以充滿“彈性”的“空間引接”來呼應的。有的是“氣貫”,有的是“實連”,而不是狀如算子的“排字”。《書譜》中的每個字是處在一種“動感”之中的。總之,孫過庭在書寫用筆時的總體感覺是落筆 “取勢”,筆畫與筆畫之間的起承轉換“取勢”,字與字之間的呼應、對接“取勢”。由於“取勢”造成一種“慣性”動作,在這動作中所體現出的一種“運筆”是獨特的,其運筆的過程是微妙的“運指”和明顯的“運腕”相結合的一整套連貫動作組成的。

結構

結構是指筆畫在字中的佈置和處理,草書的筆畫互相勾連牽引,其結構的變化相當豐富隨意。古代有關結構的理論,如隋代智果的《心成頌》、唐代歐陽詢的《三十六法》等,都不能簡單的套用到草書之中。草書的結構有定理,但無定法。當然,任何變化首先要建立在正確的草法基礎上,因此,初學草書必須先過 字法關,熟悉草字字法的一些規律,不能寫錯字。《書譜》的結構變化非常豐富,必須按照“有定理無定法”的原則對其結構進行分析,草書結構的基本規律是“違而不犯,和而不同”,這正是孫過庭自己的結構理論觀點。因為草書結構具有極大的靈活性與隨意性,尤其是大草,可謂變幻莫測。所以,對草書的結構分析也只能是勉強歸類。學書者可依此為鑑,逐步深入,直至掌握草書結構的一般規律。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下面就《書譜》的字法結構進行簡單梳理:1、平正均勻型這是各種書體最常見的一種結字方法,尤其是楷書用這種方法最多,而草書則相反。但是,草書雖然講究變化,但一切奇姿異態都離不開平正勻稱字形的映襯,奇與正必須共存一體,才能相得益彰。當然,奇不能怪,正也不能板,要把握好一個度。以下範字,都屬於平正均勻型,結字上並不刻意追求大變,顯得妥帖平和,而一些細微的變化又使字形避免了板滯之感。如“琴、龜、置、鸞、老、翰、妙、謂”等字。2、疏朗瀟散型《書譜》極善處理字型的疏密關係,多用簡易相互斷開的筆畫合理的分割字內空間,儘可能留出空白,從而形成了疏朗恬淡瀟散簡遠的藝術效果。如“器、其、莊、既、倫、舉、取”等字。3、誇張對比型《書譜》中很多字往往通過用筆的粗細變化,偏旁部首的誇張書寫來強化草書結字的不同趣味,造成強烈的對比效果。如“矜、競、於、猶、鍾等字。4、錯位生奇型 草書結構忌平板,可以通過錯位移位或欹側取勢的方法求變化,《書譜》中很多字形的處理為我們樹立了典範意義。如“聲、魏、矩、對、務、逸、勉、背、 精、殊等字。由於草書的隨意性較大,對草書字體結構的變化需要反覆體會、琢磨,既要體現法度,按規範草書的草法書寫,又要體現性情,在法度之內求變化,用蘇軾的話,“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


章法

在組合章法時,需要對《書譜》的整體進行全面的觀察。情感的流動是作品的第一要素,這在篇幅中可以看到。情趣的創造與表達是極其重要的,

首先,是在 篇幅中用偶爾輕盈的筆畫組合及兩個字體的連貫來達到一種“提神”的作用,使 人們的眼前不時地出現“亮點”。

其二,是通過一片厚重的、筆畫較粗的點畫來與上述的輕靈的巧妙組合形成較強的反差和對比, 或者說把“輕靈”與“粗獷”進行巧妙組合,而同時也起到了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輕的是“虛”,厚重的為 “實”。


"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方放:《書譜》臨習技法四步走


用筆

《書譜》的用筆特點是全面繼承了“二王”的用筆方法。在筆法上,起筆、收筆、 轉換等純為“二王”一系, 且方圓並用,處理精妙、 準確, 用米南宮的話講,“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書史》),“似從右軍大令換骨來”。

《宣和書譜》中也說:“作草書咄咄逼羲獻。尤妙於用筆,俊拔剛斷,出於天材,非功用積習所至。善臨模,往往真贗不能辨。”這充分說明他對“二王”的追摹。不僅 如此, 他的用筆速度、點畫的外形等也全系“二王”, 不過是在我們欣賞 《書譜》時,覺得其用筆的速度要稍快於“二王”。我們不能見到“二王”的真跡,但是孫氏肯定是有機會見到墨跡的,羲獻所處年代到唐才三百多年,“羲之為會稽,獻之為吳興,故三吳之近地,偏多遺蹟也”,孫過庭曾經在吳郡生活過,因此,孫氏在對“二王”的筆法與作品氣息的領悟及表現上是令人信服的。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唐·孫過庭 像


孫氏用筆以“爽利”見長,筆法精熟,不遲疑。信筆而書,如有滯礙,必成 “墨豬”,筆畫也難見精準表達,如焦竑雲:“餘謂《書譜》,雖運筆爛熟,而中藏軌法。”(《書林藻鑑》)“爽利”的前提是對筆法的了悟和嫻熟運用。這 一方面說明孫過庭對王字的瞭解程度,另一方面又說明“二王”法度在他筆下的 精準性把握以及他書寫時的自信程度。古人云:“落筆喜急速,議者病之,要是其自得趣也。”(《宣和書譜》)這就要求我們在臨習時,充分注意筆畫的開頭,確有“雋拔剛斷”之意,這恐怕是學習《書譜》的最為重要的地方。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過庭《書譜》局部

取勢

由於孫氏書寫的速度關係,在書寫時肯定有一個“取勢”的動作,也即王羲 之所謂的“凝神定思”後的一剎那的“入筆”過程。勢的作用是歷來就被書家們 強調的,“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蔡邕《九勢》),這種“取勢”的動作 對臨寫《書譜》極其重要。

“取勢”的結果是:一是可以增加筆畫的彈性。好多 書寫者書寫的單個漢字及其筆畫是沒有彈性的,成了機械的擺佈, 就單個字而言, 不是在一種勢態下的有機組合,而是 “裝配”“擺佈”,儘管結構很好,但是,缺少煥發生機的“神”。二是由於“取勢”,筆畫與筆畫之間的對應、組合、穿插以及它們所組成的局部、單元是在一個充滿張力的前提下相輔相成的,沒有 “張力”的組合是渙散的,是沒有神采的!實際這種“張力”與“彈性”有著相 似的地方。這種落筆“取勢”的感覺,在《書譜》中是隨處可見的。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孫過庭《書譜》單個字之間是靠每一個單元的 “彈性”點畫及其點畫之間的具有張力的 “彈性”組合來實現的。由於作者落筆較快,在調整筆尖後,其運行稍緩,而到 收筆處又是以“取勢”或 “蓄勢”的動作,並引向或跳躍到下一個筆畫的,這 期間有抑揚頓挫的緩急動作,造成這個結果的就有情緒的投入。也就是說,較快的“落筆”,是一種情緒化的切入,由此連帶出的筆畫與筆畫之間的關係也是在 “彈性”的用筆下的相互配合與照應,也即上一筆畫的收筆與下一筆畫的起筆不 是機械的擺佈,而是跳躍式的、充滿彈性的連接。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我們在欣賞《書譜》時,就會感覺到每個字的結構是“因勢結字”, 筆畫與筆畫之間是有一股無形的張力在控制著。如果書寫時不注意這一點,字形就會“坍塌”無力,或圓轉一團,或 方折明顯、強拉硬拽而呼應不當。在《書譜》中,字與字之間儘管形不貫,但是,氣脈相連,主要也是通過上一個字的收筆與下一個字的起筆以充滿“彈性”的“空間引接”來呼應的。有的是“氣貫”,有的是“實連”,而不是狀如算子的“排字”。《書譜》中的每個字是處在一種“動感”之中的。總之,孫過庭在書寫用筆時的總體感覺是落筆 “取勢”,筆畫與筆畫之間的起承轉換“取勢”,字與字之間的呼應、對接“取勢”。由於“取勢”造成一種“慣性”動作,在這動作中所體現出的一種“運筆”是獨特的,其運筆的過程是微妙的“運指”和明顯的“運腕”相結合的一整套連貫動作組成的。

結構

結構是指筆畫在字中的佈置和處理,草書的筆畫互相勾連牽引,其結構的變化相當豐富隨意。古代有關結構的理論,如隋代智果的《心成頌》、唐代歐陽詢的《三十六法》等,都不能簡單的套用到草書之中。草書的結構有定理,但無定法。當然,任何變化首先要建立在正確的草法基礎上,因此,初學草書必須先過 字法關,熟悉草字字法的一些規律,不能寫錯字。《書譜》的結構變化非常豐富,必須按照“有定理無定法”的原則對其結構進行分析,草書結構的基本規律是“違而不犯,和而不同”,這正是孫過庭自己的結構理論觀點。因為草書結構具有極大的靈活性與隨意性,尤其是大草,可謂變幻莫測。所以,對草書的結構分析也只能是勉強歸類。學書者可依此為鑑,逐步深入,直至掌握草書結構的一般規律。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下面就《書譜》的字法結構進行簡單梳理:1、平正均勻型這是各種書體最常見的一種結字方法,尤其是楷書用這種方法最多,而草書則相反。但是,草書雖然講究變化,但一切奇姿異態都離不開平正勻稱字形的映襯,奇與正必須共存一體,才能相得益彰。當然,奇不能怪,正也不能板,要把握好一個度。以下範字,都屬於平正均勻型,結字上並不刻意追求大變,顯得妥帖平和,而一些細微的變化又使字形避免了板滯之感。如“琴、龜、置、鸞、老、翰、妙、謂”等字。2、疏朗瀟散型《書譜》極善處理字型的疏密關係,多用簡易相互斷開的筆畫合理的分割字內空間,儘可能留出空白,從而形成了疏朗恬淡瀟散簡遠的藝術效果。如“器、其、莊、既、倫、舉、取”等字。3、誇張對比型《書譜》中很多字往往通過用筆的粗細變化,偏旁部首的誇張書寫來強化草書結字的不同趣味,造成強烈的對比效果。如“矜、競、於、猶、鍾等字。4、錯位生奇型 草書結構忌平板,可以通過錯位移位或欹側取勢的方法求變化,《書譜》中很多字形的處理為我們樹立了典範意義。如“聲、魏、矩、對、務、逸、勉、背、 精、殊等字。由於草書的隨意性較大,對草書字體結構的變化需要反覆體會、琢磨,既要體現法度,按規範草書的草法書寫,又要體現性情,在法度之內求變化,用蘇軾的話,“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


章法

在組合章法時,需要對《書譜》的整體進行全面的觀察。情感的流動是作品的第一要素,這在篇幅中可以看到。情趣的創造與表達是極其重要的,

首先,是在 篇幅中用偶爾輕盈的筆畫組合及兩個字體的連貫來達到一種“提神”的作用,使 人們的眼前不時地出現“亮點”。

其二,是通過一片厚重的、筆畫較粗的點畫來與上述的輕靈的巧妙組合形成較強的反差和對比, 或者說把“輕靈”與“粗獷”進行巧妙組合,而同時也起到了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輕的是“虛”,厚重的為 “實”。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其三,由於孫氏的用筆過於精良,所以,有時他應用一些老到而沉著的 “破鋒”起到調劑的作用。這可能是書寫時情緒的作用,或者是故意安排,今天已不得而知,但已經起到了極好的藝術效果,故劉熙載說:“用筆破而愈完,紛而愈治,飄逸愈沉著,婀娜愈剛健。”(《藝概》)也就是說在書寫書譜時,不 要一味的“甜美”。

其四,從大的方面來講,在營造大的章法時,可以看到《書譜》篇幅的安排是一片一片的輕重組合,一片是輕靈的點畫組合,而其間一定交 錯著一片厚重的、 點畫剛猛而狼藉的塊面,可以說“明線”與“暗線”交相輝映, 相得益彰。這些是我們在臨寫時最易忽視的,也是我們在組織章法時總覺得 “平”的原委。


"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方放:《書譜》臨習技法四步走


用筆

《書譜》的用筆特點是全面繼承了“二王”的用筆方法。在筆法上,起筆、收筆、 轉換等純為“二王”一系, 且方圓並用,處理精妙、 準確, 用米南宮的話講,“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書史》),“似從右軍大令換骨來”。

《宣和書譜》中也說:“作草書咄咄逼羲獻。尤妙於用筆,俊拔剛斷,出於天材,非功用積習所至。善臨模,往往真贗不能辨。”這充分說明他對“二王”的追摹。不僅 如此, 他的用筆速度、點畫的外形等也全系“二王”, 不過是在我們欣賞 《書譜》時,覺得其用筆的速度要稍快於“二王”。我們不能見到“二王”的真跡,但是孫氏肯定是有機會見到墨跡的,羲獻所處年代到唐才三百多年,“羲之為會稽,獻之為吳興,故三吳之近地,偏多遺蹟也”,孫過庭曾經在吳郡生活過,因此,孫氏在對“二王”的筆法與作品氣息的領悟及表現上是令人信服的。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唐·孫過庭 像


孫氏用筆以“爽利”見長,筆法精熟,不遲疑。信筆而書,如有滯礙,必成 “墨豬”,筆畫也難見精準表達,如焦竑雲:“餘謂《書譜》,雖運筆爛熟,而中藏軌法。”(《書林藻鑑》)“爽利”的前提是對筆法的了悟和嫻熟運用。這 一方面說明孫過庭對王字的瞭解程度,另一方面又說明“二王”法度在他筆下的 精準性把握以及他書寫時的自信程度。古人云:“落筆喜急速,議者病之,要是其自得趣也。”(《宣和書譜》)這就要求我們在臨習時,充分注意筆畫的開頭,確有“雋拔剛斷”之意,這恐怕是學習《書譜》的最為重要的地方。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過庭《書譜》局部

取勢

由於孫氏書寫的速度關係,在書寫時肯定有一個“取勢”的動作,也即王羲 之所謂的“凝神定思”後的一剎那的“入筆”過程。勢的作用是歷來就被書家們 強調的,“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蔡邕《九勢》),這種“取勢”的動作 對臨寫《書譜》極其重要。

“取勢”的結果是:一是可以增加筆畫的彈性。好多 書寫者書寫的單個漢字及其筆畫是沒有彈性的,成了機械的擺佈, 就單個字而言, 不是在一種勢態下的有機組合,而是 “裝配”“擺佈”,儘管結構很好,但是,缺少煥發生機的“神”。二是由於“取勢”,筆畫與筆畫之間的對應、組合、穿插以及它們所組成的局部、單元是在一個充滿張力的前提下相輔相成的,沒有 “張力”的組合是渙散的,是沒有神采的!實際這種“張力”與“彈性”有著相 似的地方。這種落筆“取勢”的感覺,在《書譜》中是隨處可見的。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孫過庭《書譜》單個字之間是靠每一個單元的 “彈性”點畫及其點畫之間的具有張力的 “彈性”組合來實現的。由於作者落筆較快,在調整筆尖後,其運行稍緩,而到 收筆處又是以“取勢”或 “蓄勢”的動作,並引向或跳躍到下一個筆畫的,這 期間有抑揚頓挫的緩急動作,造成這個結果的就有情緒的投入。也就是說,較快的“落筆”,是一種情緒化的切入,由此連帶出的筆畫與筆畫之間的關係也是在 “彈性”的用筆下的相互配合與照應,也即上一筆畫的收筆與下一筆畫的起筆不 是機械的擺佈,而是跳躍式的、充滿彈性的連接。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我們在欣賞《書譜》時,就會感覺到每個字的結構是“因勢結字”, 筆畫與筆畫之間是有一股無形的張力在控制著。如果書寫時不注意這一點,字形就會“坍塌”無力,或圓轉一團,或 方折明顯、強拉硬拽而呼應不當。在《書譜》中,字與字之間儘管形不貫,但是,氣脈相連,主要也是通過上一個字的收筆與下一個字的起筆以充滿“彈性”的“空間引接”來呼應的。有的是“氣貫”,有的是“實連”,而不是狀如算子的“排字”。《書譜》中的每個字是處在一種“動感”之中的。總之,孫過庭在書寫用筆時的總體感覺是落筆 “取勢”,筆畫與筆畫之間的起承轉換“取勢”,字與字之間的呼應、對接“取勢”。由於“取勢”造成一種“慣性”動作,在這動作中所體現出的一種“運筆”是獨特的,其運筆的過程是微妙的“運指”和明顯的“運腕”相結合的一整套連貫動作組成的。

結構

結構是指筆畫在字中的佈置和處理,草書的筆畫互相勾連牽引,其結構的變化相當豐富隨意。古代有關結構的理論,如隋代智果的《心成頌》、唐代歐陽詢的《三十六法》等,都不能簡單的套用到草書之中。草書的結構有定理,但無定法。當然,任何變化首先要建立在正確的草法基礎上,因此,初學草書必須先過 字法關,熟悉草字字法的一些規律,不能寫錯字。《書譜》的結構變化非常豐富,必須按照“有定理無定法”的原則對其結構進行分析,草書結構的基本規律是“違而不犯,和而不同”,這正是孫過庭自己的結構理論觀點。因為草書結構具有極大的靈活性與隨意性,尤其是大草,可謂變幻莫測。所以,對草書的結構分析也只能是勉強歸類。學書者可依此為鑑,逐步深入,直至掌握草書結構的一般規律。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下面就《書譜》的字法結構進行簡單梳理:1、平正均勻型這是各種書體最常見的一種結字方法,尤其是楷書用這種方法最多,而草書則相反。但是,草書雖然講究變化,但一切奇姿異態都離不開平正勻稱字形的映襯,奇與正必須共存一體,才能相得益彰。當然,奇不能怪,正也不能板,要把握好一個度。以下範字,都屬於平正均勻型,結字上並不刻意追求大變,顯得妥帖平和,而一些細微的變化又使字形避免了板滯之感。如“琴、龜、置、鸞、老、翰、妙、謂”等字。2、疏朗瀟散型《書譜》極善處理字型的疏密關係,多用簡易相互斷開的筆畫合理的分割字內空間,儘可能留出空白,從而形成了疏朗恬淡瀟散簡遠的藝術效果。如“器、其、莊、既、倫、舉、取”等字。3、誇張對比型《書譜》中很多字往往通過用筆的粗細變化,偏旁部首的誇張書寫來強化草書結字的不同趣味,造成強烈的對比效果。如“矜、競、於、猶、鍾等字。4、錯位生奇型 草書結構忌平板,可以通過錯位移位或欹側取勢的方法求變化,《書譜》中很多字形的處理為我們樹立了典範意義。如“聲、魏、矩、對、務、逸、勉、背、 精、殊等字。由於草書的隨意性較大,對草書字體結構的變化需要反覆體會、琢磨,既要體現法度,按規範草書的草法書寫,又要體現性情,在法度之內求變化,用蘇軾的話,“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


章法

在組合章法時,需要對《書譜》的整體進行全面的觀察。情感的流動是作品的第一要素,這在篇幅中可以看到。情趣的創造與表達是極其重要的,

首先,是在 篇幅中用偶爾輕盈的筆畫組合及兩個字體的連貫來達到一種“提神”的作用,使 人們的眼前不時地出現“亮點”。

其二,是通過一片厚重的、筆畫較粗的點畫來與上述的輕靈的巧妙組合形成較強的反差和對比, 或者說把“輕靈”與“粗獷”進行巧妙組合,而同時也起到了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輕的是“虛”,厚重的為 “實”。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其三,由於孫氏的用筆過於精良,所以,有時他應用一些老到而沉著的 “破鋒”起到調劑的作用。這可能是書寫時情緒的作用,或者是故意安排,今天已不得而知,但已經起到了極好的藝術效果,故劉熙載說:“用筆破而愈完,紛而愈治,飄逸愈沉著,婀娜愈剛健。”(《藝概》)也就是說在書寫書譜時,不 要一味的“甜美”。

其四,從大的方面來講,在營造大的章法時,可以看到《書譜》篇幅的安排是一片一片的輕重組合,一片是輕靈的點畫組合,而其間一定交 錯著一片厚重的、 點畫剛猛而狼藉的塊面,可以說“明線”與“暗線”交相輝映, 相得益彰。這些是我們在臨寫時最易忽視的,也是我們在組織章法時總覺得 “平”的原委。


美女書法家——方放教你臨《書譜》


對於孫過庭的書法,張懷瓘對他有極高的評價,《宣和書譜》也說他:好古博雅,公文辭得名翰墨間。作草書咄咄逼羲獻,尤妙於用筆。可見孫過庭既有深厚的文學底蘊,又得二王之法,再加之有超凡的天分,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書法體系。

《書譜》中提到的“眾點齊列,為體互乖,違而不犯,和而不同”這些原則,在品味書譜藝術時就看得更清楚了。草書要求氣韻,而“氣韻”的表現,一種較容易的手段就是墨色的運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