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酷熱欣賞 蔡襄《暑熱帖》、《茶錄》

書法 蔡襄 茶經 中國歷史 沃德利成書畫院 2017-07-16

“宋四家”中蔡襄精於品茗、鑑茶,嗜茶如命,自雲:“衰病萬緣皆絕慮,甘香一事未忘情。”(《和孫子翰謝寄茶》)。痴醉到了“老病不能復吟,則把玩而已,看茶而啜墨”(蘇東坡《又書茶與墨》)。茶,讓他的詩歌與書法創作都氤氳著一股淡淡的茗香。

入伏酷熱欣賞 蔡襄《暑熱帖》、《茶錄》

蔡襄《暑熱帖》

這幅《暑熱帖》用行書寫成,用筆時遲時疾,映帶頓挫,隨意而行,結構謹嚴而神采奕奕。中有“精茶數片,不一一,襄上”,亦稱《精茶貼》,印證蔡襄和茶不解之緣。

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蔡襄任福建轉運使,負責監製北苑貢茶,他把原來的大龍鳳團,用鮮嫩的茶芽作原料,改制成小龍鳳團,內質優異,外觀精巧,被譽為“上品龍茶”,有“建安茶品甲天下”之譽。

入伏酷熱欣賞 蔡襄《暑熱帖》、《茶錄》

蔡襄考慮到“昔陸羽《茶經》不第建安之品;丁謂《茶圖》獨論採造之本。至於烹試,曾未有聞”,又為使烹試之法更適宜宮廷雅玩,故“輒條數事,簡而易明,勒成二篇,名曰《茶錄》。”

入伏酷熱欣賞 蔡襄《暑熱帖》、《茶錄》

入伏酷熱欣賞 蔡襄《暑熱帖》、《茶錄》

入伏酷熱欣賞 蔡襄《暑熱帖》、《茶錄》

入伏酷熱欣賞 蔡襄《暑熱帖》、《茶錄》

入伏酷熱欣賞 蔡襄《暑熱帖》、《茶錄》

《茶錄》正文約800字,上篇論茶湯品質和烹飲方法,提出茶色、香、味俱佳;下篇論茶器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其實是對北宋風行“鬥茶”的總結和規範。《茶錄》是陸羽《茶經》之後最有影響的論茶專著,所反映的美學思想,標誌著北宋飲茶提升到了更為藝術的程度。

入伏酷熱欣賞 蔡襄《暑熱帖》、《茶錄》

入伏酷熱欣賞 蔡襄《暑熱帖》、《茶錄》

入伏酷熱欣賞 蔡襄《暑熱帖》、《茶錄》

入伏酷熱欣賞 蔡襄《暑熱帖》、《茶錄》

入伏酷熱欣賞 蔡襄《暑熱帖》、《茶錄》

蔡襄《茶錄》國家博物館藏本

《茶錄》小楷無一倦筆,頗有二王楷法,端重飄逸,難乎兩者,受到同代及後世的讚譽。首先為《茶錄》作題跋的歐陽修曰:“善為書者以真楷為難,而真楷有小字為難……君謨小字新出而傳者二:《集古錄目序》衡逸飄發;《茶錄》勁實端嚴。為體雖殊而各極其秒。蓋學之至者,意之所到,必造其精”,推崇備至。書法勁實端嚴,橫逸飄發,是蔡襄書法藝術的代表作,《宣和書楷》推為“本朝第一”,蔡襄也自謂《茶錄》石刻小楷為“平生得意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