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書法家的作品倍受追捧,但寫的一個字,遭到了後人的唾罵'

"


"


有位書法家的作品倍受追捧,但寫的一個字,遭到了後人的唾罵

北宋的書法界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

這蘇,是指蘇東坡;黃是黃庭堅;米是米芾;蔡是蔡襄。

按說,“蘇、黃、米、蔡”,蘇排第一,即蘇東坡的成就應該是最高的。但蘇東坡卻認為自己遠比不上蔡襄,說蔡襄“行書第一”。

"


有位書法家的作品倍受追捧,但寫的一個字,遭到了後人的唾罵

北宋的書法界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

這蘇,是指蘇東坡;黃是黃庭堅;米是米芾;蔡是蔡襄。

按說,“蘇、黃、米、蔡”,蘇排第一,即蘇東坡的成就應該是最高的。但蘇東坡卻認為自己遠比不上蔡襄,說蔡襄“行書第一”。

有位書法家的作品倍受追捧,但寫的一個字,遭到了後人的唾罵

因為蘇東坡這句話,《宋史》就說:“襄工於手書,為當世第一。”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蔡襄死後沒多久,又出現了另一個姓蔡的大書法家——北宋末年的著名鉅奸蔡京。

蔡京和蔡襄都是仙遊人,但蔡襄家在仙遊楓亭鄉東垞村,而蔡京家卻是仙遊東鎮蔡垞村,兩家素無瓜葛,並不同宗。

蔡京出道之初,為了自抬身價,就到處吹噓自己是蔡襄的族弟。

實際上,單就書法論,蔡京沒有必要用蔡襄的名氣來炒作自己的,因為,他在書法上的造詣比蔡襄高多了!

原本來排名在蔡襄之上的米芾,初見蔡京的字,就拍案叫絕,自嘆不如。

蔡京很快就淹沒了蔡襄在書法上的成就,人們再稱“蘇、黃、米、蔡”的時候,“蔡”變成了指蔡京而不是指蔡襄了。

一時間,世稱:“天下號能書無出其右”。

紹聖年間,蔡京任代理戶部尚書,有兩個下級官吏非常恭敬地侍奉他。某天,天氣炎熱,這兩個傢伙找來兩柄白團紙扇一左一右為蔡京扇風。

"


有位書法家的作品倍受追捧,但寫的一個字,遭到了後人的唾罵

北宋的書法界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

這蘇,是指蘇東坡;黃是黃庭堅;米是米芾;蔡是蔡襄。

按說,“蘇、黃、米、蔡”,蘇排第一,即蘇東坡的成就應該是最高的。但蘇東坡卻認為自己遠比不上蔡襄,說蔡襄“行書第一”。

有位書法家的作品倍受追捧,但寫的一個字,遭到了後人的唾罵

因為蘇東坡這句話,《宋史》就說:“襄工於手書,為當世第一。”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蔡襄死後沒多久,又出現了另一個姓蔡的大書法家——北宋末年的著名鉅奸蔡京。

蔡京和蔡襄都是仙遊人,但蔡襄家在仙遊楓亭鄉東垞村,而蔡京家卻是仙遊東鎮蔡垞村,兩家素無瓜葛,並不同宗。

蔡京出道之初,為了自抬身價,就到處吹噓自己是蔡襄的族弟。

實際上,單就書法論,蔡京沒有必要用蔡襄的名氣來炒作自己的,因為,他在書法上的造詣比蔡襄高多了!

原本來排名在蔡襄之上的米芾,初見蔡京的字,就拍案叫絕,自嘆不如。

蔡京很快就淹沒了蔡襄在書法上的成就,人們再稱“蘇、黃、米、蔡”的時候,“蔡”變成了指蔡京而不是指蔡襄了。

一時間,世稱:“天下號能書無出其右”。

紹聖年間,蔡京任代理戶部尚書,有兩個下級官吏非常恭敬地侍奉他。某天,天氣炎熱,這兩個傢伙找來兩柄白團紙扇一左一右為蔡京扇風。

有位書法家的作品倍受追捧,但寫的一個字,遭到了後人的唾罵

蔡京內心感激,無以為報,就要過了扇子,信手在扇面題上了幾句詩。

有了這幾句詩,扇子立時升值。

這兩個傢伙把扇子賣給了一位親王,各得了兩萬錢。

兩萬錢,在當時是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銷。

可以說,這兩個傢伙是幸運的,賺大發了。

但蔡京更幸運,更賺大發了。

因為,買這兩把扇子的親王,就是後來的風流天子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是歷史上有名的書畫家,因字結緣,認識了蔡京,對蔡京的書法崇拜得不得了,登上帝位後,使勁地重用蔡京,任蔡京為相。

蔡京有才無德,進入了北宋政府中樞後,大力打擊異己,營私結黨,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

宋徽宗即位之初,鑑於朝內黨爭嚴重,曾選年號為建中靖國。暗示自己要致力於平息黨爭。

但經蔡京這一胡搞亂搞,朝政更亂了。

通常,朝政越亂,皇帝就越喜歡改年號。

建中靖國的年號僅僅用了一年,宋徽宗就坐不住了,改年號為崇寧。

話說,在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名叫庫狄乾的人發明了一種名叫“穿錘”的寫法,寫崇字的時候,一筆寫到底,“山”字的一豎穿破下面的寶蓋,一堅到底,然後一個小彎,成了“小”字的豎鉤。

蔡京是書法大家,當然知道有這樣的寫法,難得有這樣的機會來顯示自己的博學,當堂提筆書寫“崇寧”二字,把崇字一筆寫到底。

這一新穎寫法,博得了朝堂上的一片叫好聲。

"


有位書法家的作品倍受追捧,但寫的一個字,遭到了後人的唾罵

北宋的書法界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

這蘇,是指蘇東坡;黃是黃庭堅;米是米芾;蔡是蔡襄。

按說,“蘇、黃、米、蔡”,蘇排第一,即蘇東坡的成就應該是最高的。但蘇東坡卻認為自己遠比不上蔡襄,說蔡襄“行書第一”。

有位書法家的作品倍受追捧,但寫的一個字,遭到了後人的唾罵

因為蘇東坡這句話,《宋史》就說:“襄工於手書,為當世第一。”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蔡襄死後沒多久,又出現了另一個姓蔡的大書法家——北宋末年的著名鉅奸蔡京。

蔡京和蔡襄都是仙遊人,但蔡襄家在仙遊楓亭鄉東垞村,而蔡京家卻是仙遊東鎮蔡垞村,兩家素無瓜葛,並不同宗。

蔡京出道之初,為了自抬身價,就到處吹噓自己是蔡襄的族弟。

實際上,單就書法論,蔡京沒有必要用蔡襄的名氣來炒作自己的,因為,他在書法上的造詣比蔡襄高多了!

原本來排名在蔡襄之上的米芾,初見蔡京的字,就拍案叫絕,自嘆不如。

蔡京很快就淹沒了蔡襄在書法上的成就,人們再稱“蘇、黃、米、蔡”的時候,“蔡”變成了指蔡京而不是指蔡襄了。

一時間,世稱:“天下號能書無出其右”。

紹聖年間,蔡京任代理戶部尚書,有兩個下級官吏非常恭敬地侍奉他。某天,天氣炎熱,這兩個傢伙找來兩柄白團紙扇一左一右為蔡京扇風。

有位書法家的作品倍受追捧,但寫的一個字,遭到了後人的唾罵

蔡京內心感激,無以為報,就要過了扇子,信手在扇面題上了幾句詩。

有了這幾句詩,扇子立時升值。

這兩個傢伙把扇子賣給了一位親王,各得了兩萬錢。

兩萬錢,在當時是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銷。

可以說,這兩個傢伙是幸運的,賺大發了。

但蔡京更幸運,更賺大發了。

因為,買這兩把扇子的親王,就是後來的風流天子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是歷史上有名的書畫家,因字結緣,認識了蔡京,對蔡京的書法崇拜得不得了,登上帝位後,使勁地重用蔡京,任蔡京為相。

蔡京有才無德,進入了北宋政府中樞後,大力打擊異己,營私結黨,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

宋徽宗即位之初,鑑於朝內黨爭嚴重,曾選年號為建中靖國。暗示自己要致力於平息黨爭。

但經蔡京這一胡搞亂搞,朝政更亂了。

通常,朝政越亂,皇帝就越喜歡改年號。

建中靖國的年號僅僅用了一年,宋徽宗就坐不住了,改年號為崇寧。

話說,在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名叫庫狄乾的人發明了一種名叫“穿錘”的寫法,寫崇字的時候,一筆寫到底,“山”字的一豎穿破下面的寶蓋,一堅到底,然後一個小彎,成了“小”字的豎鉤。

蔡京是書法大家,當然知道有這樣的寫法,難得有這樣的機會來顯示自己的博學,當堂提筆書寫“崇寧”二字,把崇字一筆寫到底。

這一新穎寫法,博得了朝堂上的一片叫好聲。

有位書法家的作品倍受追捧,但寫的一個字,遭到了後人的唾罵

可是,沒幾年,北宋宗室離亂、宋徽宗父子被金人俘擄,北宋王朝宣告滅亡。

人們回頭再想,覺得事情壞就壞在了蔡京“穿錘”寫崇字這一環節上了。

可不是?蔡京一筆下來,就用“山”字的一豎把宗給破了,宗室給破了,國家可不就得滅亡?!

於是,大家都唾罵蔡京是個掃帚星,寫字寫壞了北宋國運。

這還不算,數百年後,大明崇禎皇帝即位,當時的內閣提出了四個年號,分別是:“乾聖”、“興福”、“鹹嘉”、“崇禎”,讓崇禎挑。

崇禎皇帝好死不死,一眼就相中了“崇禎”二字。

後來,大明王朝滅亡了,崇禎身死煤山。

"


有位書法家的作品倍受追捧,但寫的一個字,遭到了後人的唾罵

北宋的書法界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

這蘇,是指蘇東坡;黃是黃庭堅;米是米芾;蔡是蔡襄。

按說,“蘇、黃、米、蔡”,蘇排第一,即蘇東坡的成就應該是最高的。但蘇東坡卻認為自己遠比不上蔡襄,說蔡襄“行書第一”。

有位書法家的作品倍受追捧,但寫的一個字,遭到了後人的唾罵

因為蘇東坡這句話,《宋史》就說:“襄工於手書,為當世第一。”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蔡襄死後沒多久,又出現了另一個姓蔡的大書法家——北宋末年的著名鉅奸蔡京。

蔡京和蔡襄都是仙遊人,但蔡襄家在仙遊楓亭鄉東垞村,而蔡京家卻是仙遊東鎮蔡垞村,兩家素無瓜葛,並不同宗。

蔡京出道之初,為了自抬身價,就到處吹噓自己是蔡襄的族弟。

實際上,單就書法論,蔡京沒有必要用蔡襄的名氣來炒作自己的,因為,他在書法上的造詣比蔡襄高多了!

原本來排名在蔡襄之上的米芾,初見蔡京的字,就拍案叫絕,自嘆不如。

蔡京很快就淹沒了蔡襄在書法上的成就,人們再稱“蘇、黃、米、蔡”的時候,“蔡”變成了指蔡京而不是指蔡襄了。

一時間,世稱:“天下號能書無出其右”。

紹聖年間,蔡京任代理戶部尚書,有兩個下級官吏非常恭敬地侍奉他。某天,天氣炎熱,這兩個傢伙找來兩柄白團紙扇一左一右為蔡京扇風。

有位書法家的作品倍受追捧,但寫的一個字,遭到了後人的唾罵

蔡京內心感激,無以為報,就要過了扇子,信手在扇面題上了幾句詩。

有了這幾句詩,扇子立時升值。

這兩個傢伙把扇子賣給了一位親王,各得了兩萬錢。

兩萬錢,在當時是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銷。

可以說,這兩個傢伙是幸運的,賺大發了。

但蔡京更幸運,更賺大發了。

因為,買這兩把扇子的親王,就是後來的風流天子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是歷史上有名的書畫家,因字結緣,認識了蔡京,對蔡京的書法崇拜得不得了,登上帝位後,使勁地重用蔡京,任蔡京為相。

蔡京有才無德,進入了北宋政府中樞後,大力打擊異己,營私結黨,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

宋徽宗即位之初,鑑於朝內黨爭嚴重,曾選年號為建中靖國。暗示自己要致力於平息黨爭。

但經蔡京這一胡搞亂搞,朝政更亂了。

通常,朝政越亂,皇帝就越喜歡改年號。

建中靖國的年號僅僅用了一年,宋徽宗就坐不住了,改年號為崇寧。

話說,在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名叫庫狄乾的人發明了一種名叫“穿錘”的寫法,寫崇字的時候,一筆寫到底,“山”字的一豎穿破下面的寶蓋,一堅到底,然後一個小彎,成了“小”字的豎鉤。

蔡京是書法大家,當然知道有這樣的寫法,難得有這樣的機會來顯示自己的博學,當堂提筆書寫“崇寧”二字,把崇字一筆寫到底。

這一新穎寫法,博得了朝堂上的一片叫好聲。

有位書法家的作品倍受追捧,但寫的一個字,遭到了後人的唾罵

可是,沒幾年,北宋宗室離亂、宋徽宗父子被金人俘擄,北宋王朝宣告滅亡。

人們回頭再想,覺得事情壞就壞在了蔡京“穿錘”寫崇字這一環節上了。

可不是?蔡京一筆下來,就用“山”字的一豎把宗給破了,宗室給破了,國家可不就得滅亡?!

於是,大家都唾罵蔡京是個掃帚星,寫字寫壞了北宋國運。

這還不算,數百年後,大明崇禎皇帝即位,當時的內閣提出了四個年號,分別是:“乾聖”、“興福”、“鹹嘉”、“崇禎”,讓崇禎挑。

崇禎皇帝好死不死,一眼就相中了“崇禎”二字。

後來,大明王朝滅亡了,崇禎身死煤山。

有位書法家的作品倍受追捧,但寫的一個字,遭到了後人的唾罵

人們就說,崇禎年號和宋徽宗的崇寧年號接近,不祥啊,宗已經被山破了,無怪乎帝位被金人的後裔滿清人取代了。

實際上,北宋和大明的滅亡,主要是政治上的舉措不當,非關年號,更非關蔡京寫的崇字。要知道,滿清皇太極大清國建立時用的年號就是崇德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