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書法 蘇軾 黃庭堅 陳師道 宋朝 二小書法 2019-09-12
"

文︳王呈祥

​之前,中國書協副主席孫曉雲展出了自己用壞的200支毛筆,隨即她踐行的“捻管之法”遭到質疑——之所以短時間用壞這麼多支毛筆,皆因書寫時捻管所致。一時間,捻管乃歪門邪道,運腕才是正統的話題在網上議論了起來。

"

文︳王呈祥

​之前,中國書協副主席孫曉雲展出了自己用壞的200支毛筆,隨即她踐行的“捻管之法”遭到質疑——之所以短時間用壞這麼多支毛筆,皆因書寫時捻管所致。一時間,捻管乃歪門邪道,運腕才是正統的話題在網上議論了起來。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孫曉雲女士

那麼,在創作書法時,“運腕”和“捻管”究竟哪個才是正確的呢?在我看來,並沒有錯與對,二者是共存的,因為只有共存書寫才會事半功倍,否則,只能事倍功半。

我記得上學時,村裡總有人找我寫春聯,那時也不知道什麼是運腕和捻管,毛筆用了一天,第二天再用,我發現筆毫向一邊倒,寫完三天毛筆就不能用了。直到開始系統學書法時,才知道是咋回事——單純依靠運腕或運肘,只能用到筆毫的一個面,因而筆毫才向一邊傾倒。怎麼辦呢?運腕和捻管同時進行,方可達到筆用八面。

"

文︳王呈祥

​之前,中國書協副主席孫曉雲展出了自己用壞的200支毛筆,隨即她踐行的“捻管之法”遭到質疑——之所以短時間用壞這麼多支毛筆,皆因書寫時捻管所致。一時間,捻管乃歪門邪道,運腕才是正統的話題在網上議論了起來。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孫曉雲女士

那麼,在創作書法時,“運腕”和“捻管”究竟哪個才是正確的呢?在我看來,並沒有錯與對,二者是共存的,因為只有共存書寫才會事半功倍,否則,只能事倍功半。

我記得上學時,村裡總有人找我寫春聯,那時也不知道什麼是運腕和捻管,毛筆用了一天,第二天再用,我發現筆毫向一邊倒,寫完三天毛筆就不能用了。直到開始系統學書法時,才知道是咋回事——單純依靠運腕或運肘,只能用到筆毫的一個面,因而筆毫才向一邊傾倒。怎麼辦呢?運腕和捻管同時進行,方可達到筆用八面。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寫春聯

這裡要澄清一個概念:所謂捻管不是一直不停捻,而是根據運筆的需要,或在筆畫中,或在空中,通過捻管達到“正鋒”的狀態,也就是將筆毫轉到中鋒上去。

在書寫時,運腕是一個大動作,是控制毛筆的上下左右,而捻管是一個小動作,是控制筆毫的中側。假設我們寫一橫,筆毫入紙通常是側鋒,需要調整筆毫才能進行書寫,若通過運腕調整必然動作太大,因為調鋒動作很小,這時僅需輕輕捻動筆管筆毫便進入中鋒,然後運腕完成橫畫。

"

文︳王呈祥

​之前,中國書協副主席孫曉雲展出了自己用壞的200支毛筆,隨即她踐行的“捻管之法”遭到質疑——之所以短時間用壞這麼多支毛筆,皆因書寫時捻管所致。一時間,捻管乃歪門邪道,運腕才是正統的話題在網上議論了起來。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孫曉雲女士

那麼,在創作書法時,“運腕”和“捻管”究竟哪個才是正確的呢?在我看來,並沒有錯與對,二者是共存的,因為只有共存書寫才會事半功倍,否則,只能事倍功半。

我記得上學時,村裡總有人找我寫春聯,那時也不知道什麼是運腕和捻管,毛筆用了一天,第二天再用,我發現筆毫向一邊倒,寫完三天毛筆就不能用了。直到開始系統學書法時,才知道是咋回事——單純依靠運腕或運肘,只能用到筆毫的一個面,因而筆毫才向一邊傾倒。怎麼辦呢?運腕和捻管同時進行,方可達到筆用八面。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寫春聯

這裡要澄清一個概念:所謂捻管不是一直不停捻,而是根據運筆的需要,或在筆畫中,或在空中,通過捻管達到“正鋒”的狀態,也就是將筆毫轉到中鋒上去。

在書寫時,運腕是一個大動作,是控制毛筆的上下左右,而捻管是一個小動作,是控制筆毫的中側。假設我們寫一橫,筆毫入紙通常是側鋒,需要調整筆毫才能進行書寫,若通過運腕調整必然動作太大,因為調鋒動作很小,這時僅需輕輕捻動筆管筆毫便進入中鋒,然後運腕完成橫畫。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橫畫

如果單純運腕則會因動作過大致使筆毫偏離,單純捻管則會因動作太小致使無法完成筆畫。因此,我認為二者共存,而整個書寫過程運腕為主,捻管為輔。

那麼,古代人是怎麼做的呢?古代沒有錄像,我們無法看到具體的書寫過程,只有從歷代書論中找到些許記載。我們都知道,宋代蘇軾與黃庭堅是師徒,不過二人的書法風格卻迥異,一個“石壓蛤蟆”,一個“枯樹掛蛇”——兩種風格皆因書寫方式的不同所致。

陳師道《後山先生集》記載:“子瞻作書,以手抵案,使腕不動為法。”說蘇軾寫字時,用手抵在桌案上,手腕是不動的。那麼問題來了:手腕不動怎麼運筆呢?難道只依靠捻管?我認為陳師道說的“不動”並非是不動,而是動的幅度小,所謂“使不動”則是說愈加控制。我們從蘇軾的作品中不難發現,字左秀右枯,戈畫幾乎都不帶鉤,這就源於他的用筆。

"

文︳王呈祥

​之前,中國書協副主席孫曉雲展出了自己用壞的200支毛筆,隨即她踐行的“捻管之法”遭到質疑——之所以短時間用壞這麼多支毛筆,皆因書寫時捻管所致。一時間,捻管乃歪門邪道,運腕才是正統的話題在網上議論了起來。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孫曉雲女士

那麼,在創作書法時,“運腕”和“捻管”究竟哪個才是正確的呢?在我看來,並沒有錯與對,二者是共存的,因為只有共存書寫才會事半功倍,否則,只能事倍功半。

我記得上學時,村裡總有人找我寫春聯,那時也不知道什麼是運腕和捻管,毛筆用了一天,第二天再用,我發現筆毫向一邊倒,寫完三天毛筆就不能用了。直到開始系統學書法時,才知道是咋回事——單純依靠運腕或運肘,只能用到筆毫的一個面,因而筆毫才向一邊傾倒。怎麼辦呢?運腕和捻管同時進行,方可達到筆用八面。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寫春聯

這裡要澄清一個概念:所謂捻管不是一直不停捻,而是根據運筆的需要,或在筆畫中,或在空中,通過捻管達到“正鋒”的狀態,也就是將筆毫轉到中鋒上去。

在書寫時,運腕是一個大動作,是控制毛筆的上下左右,而捻管是一個小動作,是控制筆毫的中側。假設我們寫一橫,筆毫入紙通常是側鋒,需要調整筆毫才能進行書寫,若通過運腕調整必然動作太大,因為調鋒動作很小,這時僅需輕輕捻動筆管筆毫便進入中鋒,然後運腕完成橫畫。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橫畫

如果單純運腕則會因動作過大致使筆毫偏離,單純捻管則會因動作太小致使無法完成筆畫。因此,我認為二者共存,而整個書寫過程運腕為主,捻管為輔。

那麼,古代人是怎麼做的呢?古代沒有錄像,我們無法看到具體的書寫過程,只有從歷代書論中找到些許記載。我們都知道,宋代蘇軾與黃庭堅是師徒,不過二人的書法風格卻迥異,一個“石壓蛤蟆”,一個“枯樹掛蛇”——兩種風格皆因書寫方式的不同所致。

陳師道《後山先生集》記載:“子瞻作書,以手抵案,使腕不動為法。”說蘇軾寫字時,用手抵在桌案上,手腕是不動的。那麼問題來了:手腕不動怎麼運筆呢?難道只依靠捻管?我認為陳師道說的“不動”並非是不動,而是動的幅度小,所謂“使不動”則是說愈加控制。我們從蘇軾的作品中不難發現,字左秀右枯,戈畫幾乎都不帶鉤,這就源於他的用筆。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蘇軾書法

"

文︳王呈祥

​之前,中國書協副主席孫曉雲展出了自己用壞的200支毛筆,隨即她踐行的“捻管之法”遭到質疑——之所以短時間用壞這麼多支毛筆,皆因書寫時捻管所致。一時間,捻管乃歪門邪道,運腕才是正統的話題在網上議論了起來。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孫曉雲女士

那麼,在創作書法時,“運腕”和“捻管”究竟哪個才是正確的呢?在我看來,並沒有錯與對,二者是共存的,因為只有共存書寫才會事半功倍,否則,只能事倍功半。

我記得上學時,村裡總有人找我寫春聯,那時也不知道什麼是運腕和捻管,毛筆用了一天,第二天再用,我發現筆毫向一邊倒,寫完三天毛筆就不能用了。直到開始系統學書法時,才知道是咋回事——單純依靠運腕或運肘,只能用到筆毫的一個面,因而筆毫才向一邊傾倒。怎麼辦呢?運腕和捻管同時進行,方可達到筆用八面。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寫春聯

這裡要澄清一個概念:所謂捻管不是一直不停捻,而是根據運筆的需要,或在筆畫中,或在空中,通過捻管達到“正鋒”的狀態,也就是將筆毫轉到中鋒上去。

在書寫時,運腕是一個大動作,是控制毛筆的上下左右,而捻管是一個小動作,是控制筆毫的中側。假設我們寫一橫,筆毫入紙通常是側鋒,需要調整筆毫才能進行書寫,若通過運腕調整必然動作太大,因為調鋒動作很小,這時僅需輕輕捻動筆管筆毫便進入中鋒,然後運腕完成橫畫。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橫畫

如果單純運腕則會因動作過大致使筆毫偏離,單純捻管則會因動作太小致使無法完成筆畫。因此,我認為二者共存,而整個書寫過程運腕為主,捻管為輔。

那麼,古代人是怎麼做的呢?古代沒有錄像,我們無法看到具體的書寫過程,只有從歷代書論中找到些許記載。我們都知道,宋代蘇軾與黃庭堅是師徒,不過二人的書法風格卻迥異,一個“石壓蛤蟆”,一個“枯樹掛蛇”——兩種風格皆因書寫方式的不同所致。

陳師道《後山先生集》記載:“子瞻作書,以手抵案,使腕不動為法。”說蘇軾寫字時,用手抵在桌案上,手腕是不動的。那麼問題來了:手腕不動怎麼運筆呢?難道只依靠捻管?我認為陳師道說的“不動”並非是不動,而是動的幅度小,所謂“使不動”則是說愈加控制。我們從蘇軾的作品中不難發現,字左秀右枯,戈畫幾乎都不帶鉤,這就源於他的用筆。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蘇軾書法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黃庭堅書法

而黃庭堅則不同,他使用的是懸肘迴腕,和現在人寫大字一樣,以肘為軸。這種書寫方式小臂和腕部都要動起來。那麼用不用捻管呢?用!我們看他作品中筆畫出現上下或左右波動的地方,就是在捻管,幅度很小且頻率不高,絕大部分都是由運腕來完成的。

可見,蘇黃都使用運腕和捻管,只是二人使用的比例不同——蘇捻管較多運腕較少,而黃運腕較多捻管較少。因此,我認為孫曉雲踐行的“捻管之法”與蘇軾很接近。

"

文︳王呈祥

​之前,中國書協副主席孫曉雲展出了自己用壞的200支毛筆,隨即她踐行的“捻管之法”遭到質疑——之所以短時間用壞這麼多支毛筆,皆因書寫時捻管所致。一時間,捻管乃歪門邪道,運腕才是正統的話題在網上議論了起來。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孫曉雲女士

那麼,在創作書法時,“運腕”和“捻管”究竟哪個才是正確的呢?在我看來,並沒有錯與對,二者是共存的,因為只有共存書寫才會事半功倍,否則,只能事倍功半。

我記得上學時,村裡總有人找我寫春聯,那時也不知道什麼是運腕和捻管,毛筆用了一天,第二天再用,我發現筆毫向一邊倒,寫完三天毛筆就不能用了。直到開始系統學書法時,才知道是咋回事——單純依靠運腕或運肘,只能用到筆毫的一個面,因而筆毫才向一邊傾倒。怎麼辦呢?運腕和捻管同時進行,方可達到筆用八面。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寫春聯

這裡要澄清一個概念:所謂捻管不是一直不停捻,而是根據運筆的需要,或在筆畫中,或在空中,通過捻管達到“正鋒”的狀態,也就是將筆毫轉到中鋒上去。

在書寫時,運腕是一個大動作,是控制毛筆的上下左右,而捻管是一個小動作,是控制筆毫的中側。假設我們寫一橫,筆毫入紙通常是側鋒,需要調整筆毫才能進行書寫,若通過運腕調整必然動作太大,因為調鋒動作很小,這時僅需輕輕捻動筆管筆毫便進入中鋒,然後運腕完成橫畫。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橫畫

如果單純運腕則會因動作過大致使筆毫偏離,單純捻管則會因動作太小致使無法完成筆畫。因此,我認為二者共存,而整個書寫過程運腕為主,捻管為輔。

那麼,古代人是怎麼做的呢?古代沒有錄像,我們無法看到具體的書寫過程,只有從歷代書論中找到些許記載。我們都知道,宋代蘇軾與黃庭堅是師徒,不過二人的書法風格卻迥異,一個“石壓蛤蟆”,一個“枯樹掛蛇”——兩種風格皆因書寫方式的不同所致。

陳師道《後山先生集》記載:“子瞻作書,以手抵案,使腕不動為法。”說蘇軾寫字時,用手抵在桌案上,手腕是不動的。那麼問題來了:手腕不動怎麼運筆呢?難道只依靠捻管?我認為陳師道說的“不動”並非是不動,而是動的幅度小,所謂“使不動”則是說愈加控制。我們從蘇軾的作品中不難發現,字左秀右枯,戈畫幾乎都不帶鉤,這就源於他的用筆。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蘇軾書法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黃庭堅書法

而黃庭堅則不同,他使用的是懸肘迴腕,和現在人寫大字一樣,以肘為軸。這種書寫方式小臂和腕部都要動起來。那麼用不用捻管呢?用!我們看他作品中筆畫出現上下或左右波動的地方,就是在捻管,幅度很小且頻率不高,絕大部分都是由運腕來完成的。

可見,蘇黃都使用運腕和捻管,只是二人使用的比例不同——蘇捻管較多運腕較少,而黃運腕較多捻管較少。因此,我認為孫曉雲踐行的“捻管之法”與蘇軾很接近。

書法捻管是歪門邪道,只有運腕才是正統?我看未必

孫曉雲書法

至於捻管乃歪門邪道,運腕才是正統一說,我覺得也不能成立。每個人的基礎不同、背景不同、學習書法的出發點也不同,很難用一個標準去要求所有人,但回到書法的本源,書法就是把漢字藝術性的表現在紙上,所以只要能寫好,就達到了目標,寫出好的作品來。

本文系二小書法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