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二十多年前作家艾煊回鄉,憶兒時桃溪古渡繁華

作者:艾煊

離鄉六七十年了,時時萌發回望的情思。

又間隔了十多年。這次再回來,小鎮發生了奇妙的變異。它,顯得更衰老了,也顯得更年輕了。它返老還童,恢復為70多年前的原貌。這正是我日思夜夢的昨日桃溪,是我熟悉的思念中的童年故鄉。

安徽舒城:二十多年前作家艾煊回鄉,憶兒時桃溪古渡繁華

上世紀90年代,桃溪南街(攝影 | 張恣寬)

桃溪古鎮的童年,和我的童年並不同步。它的童年,據說興於千年前的北宋,始於更遠的漢唐。也許是羹頡侯劉信曾規劃過的封地。君不見羹頡侯的墓,就在鎮頭不遠處。

安徽舒城:二十多年前作家艾煊回鄉,憶兒時桃溪古渡繁華

舒王墩漢墓(來源 | 網絡圖片)

近十多年來,從沿海到鄉僻,西式建築遍佈城鄉。但桃溪街道兩邊的店鋪,此刻看不到西式建築,也看不到中西合璧的混合型建築,大體保存了中國傳統文化小鎮往昔古民居的原貌。商店、跨街騎樓,依舊是古老的舊磚牆、舊板壁、舊排門。舊,但並不殘破,依舊是它千百年來不移不改的古樸風貌。

安徽舒城:二十多年前作家艾煊回鄉,憶兒時桃溪古渡繁華

2019年,桃溪南街(攝影 | 束文傑)

南門,原是拱卷式的城門樓。城樓上有一塊石質豎匾額,刻了“桃溪古渡”四個字。城門樓毀了,改換成一座上下起落的水閘閘門。水閘門,只有單純的防洪功能,作為古鎮的大門,顯得很醜陋,毫無美感。河岸上的層層石階也毀了,簡陋的河堤土坡,替代了古老而實用的、美的石砌臺階。公路替代了古驛道,古渡口自然也湮滅了。

安徽舒城:二十多年前作家艾煊回鄉,憶兒時桃溪古渡繁華

2019年,豐樂河(遠處為合安公路橋,攝影 | 束文傑)

令人十分驚異的,是長街的石板路。這條長長的石路,保存得很完整,還是兩百年前的原模原樣。

堅硬花崗岩鋪砌的條石路,已歷經了數百年。路面很結實,只有少數幾塊石頭略有破損。居住在小鎮上的人物,已遞換了數十代。但條石不曾遞換,百年前的條石路,依舊完整無毀地履行著它承載的重任。

安徽舒城:二十多年前作家艾煊回鄉,憶兒時桃溪古渡繁華

2019年,桃溪古西街(攝影 | 束文傑)

在這條街路上,兩邊的房屋,店鋪、民宅,顯示不出富裕,顯示不出近二十年的經濟鉅變。

奇怪的邏輯:經濟的落後,保護了農耕社會特色的傳統文化,保護了傳統的古屋、古街、古鎮。

安徽舒城:二十多年前作家艾煊回鄉,憶兒時桃溪古渡繁華

2019年,桃溪西街古民居(攝影 | 束文傑)

懷念親情、友情,懷念鄉情。由自己,推及親友,推及一切人群。由人而推及一切熟悉的或陌生的老房子、老街道、老城鎮,都寄託有綿綿難捨的懷舊情思。古老陳舊的、傳統風味濃郁的古村古鎮,便成了中外旅人懷舊憶舊、寄寓靈魂旅思之所。

蘇州的周莊、同裡,徽州的西遞、宏村、棠越……這些大村小鎮,因為它們的古老、陳舊、素樸,成了有憶舊癖的中外旅遊者,成了鄉土文化的追蹤者,競相奔來浪遊的極佳的人文景點。雲南的麗江,山西的平遙,過去和這兩座類似的古老小縣城,在中國大地上遍地開花,現在都一一西化或半西化了,僅存下平遙、麗江沒有異化。因為它們完整地保存了中國傳統文化,保存了古老的醇樸,被聯合國確定為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蘇州的那些小村鎮,也正在向聯合國作人類文化遺產的申請。

安徽舒城:二十多年前作家艾煊回鄉,憶兒時桃溪古渡繁華

宏村(來源 | 圖蟲創意)

桃溪古鎮,在現代工業經濟面前明顯地落後了。但在旅遊業的發展上,它將會走在新的社會經濟前邊。旅遊,可以使落後迅速地轉化為先進。旅遊,可以使傳統靈蹟似的再現輝煌。經濟發展,並不是只有競爭尖端科技這唯一的一條單行路。落後的古鎮,借重於傳統文化,借重於歷史,可以奇蹟般地起死回生,可以重現昔日的輝煌。這是當代的另一條發展道路。

安徽舒城:二十多年前作家艾煊回鄉,憶兒時桃溪古渡繁華

2019年,桃溪北街古民居(攝影 | 束文傑)

水利建設,把桃溪鎮彎曲的河道裁直了。直而單調,美麗的風景也隨之消失。桃溪的曲折古河道,有九里十三彎之美。彎曲狹窄的河道,夾岸夭桃,粉花爛漫,被稱為有古文化隱祕含義的桃花溪。“桃溪春浪”,被列為龍舒八景之一。現在,河道挖寬了,彎曲迴環的水流,成了順暢直線流淌。洪災少了,航運便利了,同時自然風光也消失了。發展,是一種新的生存方式。藝術美的鑑賞,讓位於單純單調的物慾。

安徽舒城:二十多年前作家艾煊回鄉,憶兒時桃溪古渡繁華

2019年,桃溪老街西側龍潭河(攝影 | 束文傑)

桃花溪的曲流裁直了。古鎮的西濠、橫街,兩條古街毀滅了,變成了新的河道,河水暢行於新河床中。但彎曲的、被廢棄的古河道,有些河段仍存在於原地。這,似是天帝有意保存此一“桃溪春浪”的古風古貌,以待中外遠客來此憶遊。

作者簡介

艾煊(1922.12.22—2001.8.10),原名光道,作家。安徽省舒城縣桃溪鎮人。畢業於抗日中學。1939年春,在國統區救亡團體中工作。1940年,參加新四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文工團指導員,抗日軍政大學八分校隊長、教員、指導員,新四軍《抗敵報》及《先鋒報》記者、編輯,華東野戰軍前線新華社分、支社編輯主任、採訪主任、特派記者(曾在漣水、魯南、萊蕪、孟良崮、萊陽、淮海、渡江、上海等戰役中進行火線採訪報道),《新華日報》編委、特派記者、副刊主編,中共江蘇省委文藝處長,江蘇省文聯副主席、祕書長,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黨組書記。

安徽舒城:二十多年前作家艾煊回鄉,憶兒時桃溪古渡繁華

艾煊(來源 | 網絡圖片)

1943年開始發表作品。先後著有中長篇小說《戰鬥在長江三角洲》、《秋收以後》、《大江風雷》、《山雨欲來》、《鄉關何處》、《散發弄扁舟》、《清濁界》、《郊鄂外史》、《太極之野》、《蒼頡之過》,散文集《碧螺春汛》、《太湖漫遊》、《雨花棋》、《艾煊散文選》、《金陵·秣陵》(後改名《金陵夢華錄》),散文套書《煙水江南綠》(包括《人之初》、《茶之餘》、《海之潮》、《綠醉天涯》、《醒時的夢》、《海內存知己》)等6部,電影文學劇本《風雨下鐘山》(已拍攝發行)等。

延伸閱讀

安徽舒城:合肥後花園 最美桃溪鎮 攝影大師眼中的故鄉

安徽舒城:千年漢羹頡侯故邑,鐘鳴煨湯鼎食桃溪!

安徽舒城:千年桃溪千帆萬盞,豐樂春浪豐收滿倉!


  • 作者:艾煊(桃溪鎮政府提供稿件)
  • 運營:束文傑
  • 編輯:束文傑
  • 製作:町甽融媒體工作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