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美術出身的王怡璇嫁給了寶雞鳳翔年畫世家搞IT的兒子邰高陽,成為“世興畫局”的第21代傳人。古老的雕版印刷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如今是一項需要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想當初在湖北美術學院讀書時,有同學從陝西寫生帶回來皮影、剪紙一類的素材,總令王怡璇神往不已。那時候她還沒有想過,將來會成為一個家譜從明正德年間傳了21輩的年畫世家的當家兒媳婦。

"

學美術出身的王怡璇嫁給了寶雞鳳翔年畫世家搞IT的兒子邰高陽,成為“世興畫局”的第21代傳人。古老的雕版印刷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如今是一項需要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想當初在湖北美術學院讀書時,有同學從陝西寫生帶回來皮影、剪紙一類的素材,總令王怡璇神往不已。那時候她還沒有想過,將來會成為一個家譜從明正德年間傳了21輩的年畫世家的當家兒媳婦。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現存於世的最早的版,原圖藏於敦煌千佛洞,1986年。

幾年前,在上海搞技術的丈夫決定辭去華為薪資可觀的工作,主動承擔起從前很嫌棄的“家族使命”時,她一點兒也沒有反對,“反正我喜歡,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呀。”在這之前,她只來西安旅遊過一次。

並不是所有兒媳婦都願意繼承上一輩的老手藝,學可以,專門去做,太冒風險了,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生計問題。在我遇到的手藝人裡,很多人都將手藝傳給了心靈手巧,善解人意的女兒。傳手藝本身就是一個言傳身教的過程,女兒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許多便利。

"

學美術出身的王怡璇嫁給了寶雞鳳翔年畫世家搞IT的兒子邰高陽,成為“世興畫局”的第21代傳人。古老的雕版印刷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如今是一項需要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想當初在湖北美術學院讀書時,有同學從陝西寫生帶回來皮影、剪紙一類的素材,總令王怡璇神往不已。那時候她還沒有想過,將來會成為一個家譜從明正德年間傳了21輩的年畫世家的當家兒媳婦。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現存於世的最早的版,原圖藏於敦煌千佛洞,1986年。

幾年前,在上海搞技術的丈夫決定辭去華為薪資可觀的工作,主動承擔起從前很嫌棄的“家族使命”時,她一點兒也沒有反對,“反正我喜歡,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呀。”在這之前,她只來西安旅遊過一次。

並不是所有兒媳婦都願意繼承上一輩的老手藝,學可以,專門去做,太冒風險了,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生計問題。在我遇到的手藝人裡,很多人都將手藝傳給了心靈手巧,善解人意的女兒。傳手藝本身就是一個言傳身教的過程,女兒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許多便利。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在寶雞鳳翔年畫這裡,邰家的80後兒媳婦王怡璇成了對外推廣的主力,技術出身的丈夫邰高陽繼續專心搞“技術”——雕版,妻子負責印畫。就像公公和婆婆在寶雞的分工一樣,但王怡璇勤快聰慧,雕版的技術已經學的很不錯了,去年她和丈夫一起被評為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

"

學美術出身的王怡璇嫁給了寶雞鳳翔年畫世家搞IT的兒子邰高陽,成為“世興畫局”的第21代傳人。古老的雕版印刷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如今是一項需要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想當初在湖北美術學院讀書時,有同學從陝西寫生帶回來皮影、剪紙一類的素材,總令王怡璇神往不已。那時候她還沒有想過,將來會成為一個家譜從明正德年間傳了21輩的年畫世家的當家兒媳婦。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現存於世的最早的版,原圖藏於敦煌千佛洞,1986年。

幾年前,在上海搞技術的丈夫決定辭去華為薪資可觀的工作,主動承擔起從前很嫌棄的“家族使命”時,她一點兒也沒有反對,“反正我喜歡,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呀。”在這之前,她只來西安旅遊過一次。

並不是所有兒媳婦都願意繼承上一輩的老手藝,學可以,專門去做,太冒風險了,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生計問題。在我遇到的手藝人裡,很多人都將手藝傳給了心靈手巧,善解人意的女兒。傳手藝本身就是一個言傳身教的過程,女兒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許多便利。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在寶雞鳳翔年畫這裡,邰家的80後兒媳婦王怡璇成了對外推廣的主力,技術出身的丈夫邰高陽繼續專心搞“技術”——雕版,妻子負責印畫。就像公公和婆婆在寶雞的分工一樣,但王怡璇勤快聰慧,雕版的技術已經學的很不錯了,去年她和丈夫一起被評為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修板。

邰家年輕一輩裡還有一位姐姐,一位妹妹,姐姐在寶雞當地做公務員,閒暇時幫家裡做些活計。妹妹從西安美院畢業後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已經幫家裡整理過許多理論方面的資料。相比於其他傳統手工藝後繼無人的困局,邰家的年輕一輩主動接下了這一棒。

圈裡有人贊邰家娶了個好媳婦時,王怡璇並不很同意這個人設:“其實沒想過那麼多。”版畫對王怡璇來說,除了是和丈夫共同擔起的家族責任外,更是一份樂在其中的事業。


大約兩年前,我到曲江書城三樓“世興畫局”的一處展示門店,楷體鏤空的四個字懸在上空。這是一片約20來平方的開放式區域。簡單劃分為版畫展示區,體驗區和王怡璇的工作區。“那塊是我老公刻的板,他的工藝已經特別純熟了。”王怡璇指了其中一幅,言語中有了手藝人對工藝的極致追求和自信。

"

學美術出身的王怡璇嫁給了寶雞鳳翔年畫世家搞IT的兒子邰高陽,成為“世興畫局”的第21代傳人。古老的雕版印刷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如今是一項需要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想當初在湖北美術學院讀書時,有同學從陝西寫生帶回來皮影、剪紙一類的素材,總令王怡璇神往不已。那時候她還沒有想過,將來會成為一個家譜從明正德年間傳了21輩的年畫世家的當家兒媳婦。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現存於世的最早的版,原圖藏於敦煌千佛洞,1986年。

幾年前,在上海搞技術的丈夫決定辭去華為薪資可觀的工作,主動承擔起從前很嫌棄的“家族使命”時,她一點兒也沒有反對,“反正我喜歡,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呀。”在這之前,她只來西安旅遊過一次。

並不是所有兒媳婦都願意繼承上一輩的老手藝,學可以,專門去做,太冒風險了,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生計問題。在我遇到的手藝人裡,很多人都將手藝傳給了心靈手巧,善解人意的女兒。傳手藝本身就是一個言傳身教的過程,女兒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許多便利。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在寶雞鳳翔年畫這裡,邰家的80後兒媳婦王怡璇成了對外推廣的主力,技術出身的丈夫邰高陽繼續專心搞“技術”——雕版,妻子負責印畫。就像公公和婆婆在寶雞的分工一樣,但王怡璇勤快聰慧,雕版的技術已經學的很不錯了,去年她和丈夫一起被評為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修板。

邰家年輕一輩裡還有一位姐姐,一位妹妹,姐姐在寶雞當地做公務員,閒暇時幫家裡做些活計。妹妹從西安美院畢業後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已經幫家裡整理過許多理論方面的資料。相比於其他傳統手工藝後繼無人的困局,邰家的年輕一輩主動接下了這一棒。

圈裡有人贊邰家娶了個好媳婦時,王怡璇並不很同意這個人設:“其實沒想過那麼多。”版畫對王怡璇來說,除了是和丈夫共同擔起的家族責任外,更是一份樂在其中的事業。


大約兩年前,我到曲江書城三樓“世興畫局”的一處展示門店,楷體鏤空的四個字懸在上空。這是一片約20來平方的開放式區域。簡單劃分為版畫展示區,體驗區和王怡璇的工作區。“那塊是我老公刻的板,他的工藝已經特別純熟了。”王怡璇指了其中一幅,言語中有了手藝人對工藝的極致追求和自信。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套色版。

對年輕一輩的傳承人來說,世興畫局更多地只是一個過往輝煌的標誌,早就脫離了供不應求的市場關係。早先西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上,曾經懸掛著邰家出品的八大門神,或許可以窺見世興畫局從前獨領西北年畫市場的繁興一隅。時移世易,這項古老的雕版技藝在民間以版畫的形式流傳了下來。

祖父邰怡的口述史中記載,1936年鼎盛時期,世興畫局的年銷量在420多萬張,銷往陝、甘、寧、青、川及河南各地。從業人員從設計、雕版、印刷、彩繪、發售分工明確,獨創的套印銀色(俗稱“印銀”)工藝,技法成熟先進,成為市場認可的品牌年畫。

"

學美術出身的王怡璇嫁給了寶雞鳳翔年畫世家搞IT的兒子邰高陽,成為“世興畫局”的第21代傳人。古老的雕版印刷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如今是一項需要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想當初在湖北美術學院讀書時,有同學從陝西寫生帶回來皮影、剪紙一類的素材,總令王怡璇神往不已。那時候她還沒有想過,將來會成為一個家譜從明正德年間傳了21輩的年畫世家的當家兒媳婦。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現存於世的最早的版,原圖藏於敦煌千佛洞,1986年。

幾年前,在上海搞技術的丈夫決定辭去華為薪資可觀的工作,主動承擔起從前很嫌棄的“家族使命”時,她一點兒也沒有反對,“反正我喜歡,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呀。”在這之前,她只來西安旅遊過一次。

並不是所有兒媳婦都願意繼承上一輩的老手藝,學可以,專門去做,太冒風險了,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生計問題。在我遇到的手藝人裡,很多人都將手藝傳給了心靈手巧,善解人意的女兒。傳手藝本身就是一個言傳身教的過程,女兒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許多便利。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在寶雞鳳翔年畫這裡,邰家的80後兒媳婦王怡璇成了對外推廣的主力,技術出身的丈夫邰高陽繼續專心搞“技術”——雕版,妻子負責印畫。就像公公和婆婆在寶雞的分工一樣,但王怡璇勤快聰慧,雕版的技術已經學的很不錯了,去年她和丈夫一起被評為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修板。

邰家年輕一輩裡還有一位姐姐,一位妹妹,姐姐在寶雞當地做公務員,閒暇時幫家裡做些活計。妹妹從西安美院畢業後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已經幫家裡整理過許多理論方面的資料。相比於其他傳統手工藝後繼無人的困局,邰家的年輕一輩主動接下了這一棒。

圈裡有人贊邰家娶了個好媳婦時,王怡璇並不很同意這個人設:“其實沒想過那麼多。”版畫對王怡璇來說,除了是和丈夫共同擔起的家族責任外,更是一份樂在其中的事業。


大約兩年前,我到曲江書城三樓“世興畫局”的一處展示門店,楷體鏤空的四個字懸在上空。這是一片約20來平方的開放式區域。簡單劃分為版畫展示區,體驗區和王怡璇的工作區。“那塊是我老公刻的板,他的工藝已經特別純熟了。”王怡璇指了其中一幅,言語中有了手藝人對工藝的極致追求和自信。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套色版。

對年輕一輩的傳承人來說,世興畫局更多地只是一個過往輝煌的標誌,早就脫離了供不應求的市場關係。早先西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上,曾經懸掛著邰家出品的八大門神,或許可以窺見世興畫局從前獨領西北年畫市場的繁興一隅。時移世易,這項古老的雕版技藝在民間以版畫的形式流傳了下來。

祖父邰怡的口述史中記載,1936年鼎盛時期,世興畫局的年銷量在420多萬張,銷往陝、甘、寧、青、川及河南各地。從業人員從設計、雕版、印刷、彩繪、發售分工明確,獨創的套印銀色(俗稱“印銀”)工藝,技法成熟先進,成為市場認可的品牌年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韋陀菩薩。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邰家的年畫很早就“防盜版”的競爭意識,在刻板的時候,提前預估好足夠的發售量,在市場上推出後,趕在“盜版”出來之前,又推出新的版。在沒有複製粘貼鍵的年代,盜版的小作坊永遠只能對世興畫局保持著追趕的姿態。曾祖父邰世勤曾是西府(寶雞)三縣有名的“全把式兒”,年畫、皮影、石雕、磚雕無所不精。


輝煌早已不再,和前輩們先進的經營理念相比,如今的邰家人走上了一條復古之路。

"

學美術出身的王怡璇嫁給了寶雞鳳翔年畫世家搞IT的兒子邰高陽,成為“世興畫局”的第21代傳人。古老的雕版印刷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如今是一項需要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想當初在湖北美術學院讀書時,有同學從陝西寫生帶回來皮影、剪紙一類的素材,總令王怡璇神往不已。那時候她還沒有想過,將來會成為一個家譜從明正德年間傳了21輩的年畫世家的當家兒媳婦。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現存於世的最早的版,原圖藏於敦煌千佛洞,1986年。

幾年前,在上海搞技術的丈夫決定辭去華為薪資可觀的工作,主動承擔起從前很嫌棄的“家族使命”時,她一點兒也沒有反對,“反正我喜歡,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呀。”在這之前,她只來西安旅遊過一次。

並不是所有兒媳婦都願意繼承上一輩的老手藝,學可以,專門去做,太冒風險了,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生計問題。在我遇到的手藝人裡,很多人都將手藝傳給了心靈手巧,善解人意的女兒。傳手藝本身就是一個言傳身教的過程,女兒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許多便利。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在寶雞鳳翔年畫這裡,邰家的80後兒媳婦王怡璇成了對外推廣的主力,技術出身的丈夫邰高陽繼續專心搞“技術”——雕版,妻子負責印畫。就像公公和婆婆在寶雞的分工一樣,但王怡璇勤快聰慧,雕版的技術已經學的很不錯了,去年她和丈夫一起被評為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修板。

邰家年輕一輩裡還有一位姐姐,一位妹妹,姐姐在寶雞當地做公務員,閒暇時幫家裡做些活計。妹妹從西安美院畢業後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已經幫家裡整理過許多理論方面的資料。相比於其他傳統手工藝後繼無人的困局,邰家的年輕一輩主動接下了這一棒。

圈裡有人贊邰家娶了個好媳婦時,王怡璇並不很同意這個人設:“其實沒想過那麼多。”版畫對王怡璇來說,除了是和丈夫共同擔起的家族責任外,更是一份樂在其中的事業。


大約兩年前,我到曲江書城三樓“世興畫局”的一處展示門店,楷體鏤空的四個字懸在上空。這是一片約20來平方的開放式區域。簡單劃分為版畫展示區,體驗區和王怡璇的工作區。“那塊是我老公刻的板,他的工藝已經特別純熟了。”王怡璇指了其中一幅,言語中有了手藝人對工藝的極致追求和自信。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套色版。

對年輕一輩的傳承人來說,世興畫局更多地只是一個過往輝煌的標誌,早就脫離了供不應求的市場關係。早先西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上,曾經懸掛著邰家出品的八大門神,或許可以窺見世興畫局從前獨領西北年畫市場的繁興一隅。時移世易,這項古老的雕版技藝在民間以版畫的形式流傳了下來。

祖父邰怡的口述史中記載,1936年鼎盛時期,世興畫局的年銷量在420多萬張,銷往陝、甘、寧、青、川及河南各地。從業人員從設計、雕版、印刷、彩繪、發售分工明確,獨創的套印銀色(俗稱“印銀”)工藝,技法成熟先進,成為市場認可的品牌年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韋陀菩薩。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邰家的年畫很早就“防盜版”的競爭意識,在刻板的時候,提前預估好足夠的發售量,在市場上推出後,趕在“盜版”出來之前,又推出新的版。在沒有複製粘貼鍵的年代,盜版的小作坊永遠只能對世興畫局保持著追趕的姿態。曾祖父邰世勤曾是西府(寶雞)三縣有名的“全把式兒”,年畫、皮影、石雕、磚雕無所不精。


輝煌早已不再,和前輩們先進的經營理念相比,如今的邰家人走上了一條復古之路。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邰高陽雕版《風調雨順》。

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20代傳人邰立平,更多地出於恢復家族技藝的迫切需要。文革時,被打成右派的父親邰怡,和一併被抄走燒燬的上千塊歷代積累的畫版,讓年畫世家的歷史徹底斷裂。

文革後隨著傳統工藝美術的恢復,中央美院、西安美院、陝西群藝館的一些教授和老師找到了邰立平,囑託他恢復鳳翔木版畫。

"

學美術出身的王怡璇嫁給了寶雞鳳翔年畫世家搞IT的兒子邰高陽,成為“世興畫局”的第21代傳人。古老的雕版印刷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如今是一項需要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想當初在湖北美術學院讀書時,有同學從陝西寫生帶回來皮影、剪紙一類的素材,總令王怡璇神往不已。那時候她還沒有想過,將來會成為一個家譜從明正德年間傳了21輩的年畫世家的當家兒媳婦。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現存於世的最早的版,原圖藏於敦煌千佛洞,1986年。

幾年前,在上海搞技術的丈夫決定辭去華為薪資可觀的工作,主動承擔起從前很嫌棄的“家族使命”時,她一點兒也沒有反對,“反正我喜歡,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呀。”在這之前,她只來西安旅遊過一次。

並不是所有兒媳婦都願意繼承上一輩的老手藝,學可以,專門去做,太冒風險了,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生計問題。在我遇到的手藝人裡,很多人都將手藝傳給了心靈手巧,善解人意的女兒。傳手藝本身就是一個言傳身教的過程,女兒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許多便利。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在寶雞鳳翔年畫這裡,邰家的80後兒媳婦王怡璇成了對外推廣的主力,技術出身的丈夫邰高陽繼續專心搞“技術”——雕版,妻子負責印畫。就像公公和婆婆在寶雞的分工一樣,但王怡璇勤快聰慧,雕版的技術已經學的很不錯了,去年她和丈夫一起被評為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修板。

邰家年輕一輩裡還有一位姐姐,一位妹妹,姐姐在寶雞當地做公務員,閒暇時幫家裡做些活計。妹妹從西安美院畢業後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已經幫家裡整理過許多理論方面的資料。相比於其他傳統手工藝後繼無人的困局,邰家的年輕一輩主動接下了這一棒。

圈裡有人贊邰家娶了個好媳婦時,王怡璇並不很同意這個人設:“其實沒想過那麼多。”版畫對王怡璇來說,除了是和丈夫共同擔起的家族責任外,更是一份樂在其中的事業。


大約兩年前,我到曲江書城三樓“世興畫局”的一處展示門店,楷體鏤空的四個字懸在上空。這是一片約20來平方的開放式區域。簡單劃分為版畫展示區,體驗區和王怡璇的工作區。“那塊是我老公刻的板,他的工藝已經特別純熟了。”王怡璇指了其中一幅,言語中有了手藝人對工藝的極致追求和自信。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套色版。

對年輕一輩的傳承人來說,世興畫局更多地只是一個過往輝煌的標誌,早就脫離了供不應求的市場關係。早先西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上,曾經懸掛著邰家出品的八大門神,或許可以窺見世興畫局從前獨領西北年畫市場的繁興一隅。時移世易,這項古老的雕版技藝在民間以版畫的形式流傳了下來。

祖父邰怡的口述史中記載,1936年鼎盛時期,世興畫局的年銷量在420多萬張,銷往陝、甘、寧、青、川及河南各地。從業人員從設計、雕版、印刷、彩繪、發售分工明確,獨創的套印銀色(俗稱“印銀”)工藝,技法成熟先進,成為市場認可的品牌年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韋陀菩薩。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邰家的年畫很早就“防盜版”的競爭意識,在刻板的時候,提前預估好足夠的發售量,在市場上推出後,趕在“盜版”出來之前,又推出新的版。在沒有複製粘貼鍵的年代,盜版的小作坊永遠只能對世興畫局保持著追趕的姿態。曾祖父邰世勤曾是西府(寶雞)三縣有名的“全把式兒”,年畫、皮影、石雕、磚雕無所不精。


輝煌早已不再,和前輩們先進的經營理念相比,如今的邰家人走上了一條復古之路。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邰高陽雕版《風調雨順》。

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20代傳人邰立平,更多地出於恢復家族技藝的迫切需要。文革時,被打成右派的父親邰怡,和一併被抄走燒燬的上千塊歷代積累的畫版,讓年畫世家的歷史徹底斷裂。

文革後隨著傳統工藝美術的恢復,中央美院、西安美院、陝西群藝館的一些教授和老師找到了邰立平,囑託他恢復鳳翔木版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魚樂圖。

“他們為我父親蒐集到了能夠找到的年畫資料,讓他一心一意恢復。”

本就有心完成父親遺志的邰立平,從農村信用社貸了款,拉回來一車梨木,將半生精力放在了恢復這些年畫上。王怡璇對公公當年的行為很欽佩,“他基本上從零開始,一面蒐集一面恢復。”

改革開放初期,在西安美院、陝西省群藝館專家的幫助下,邰立平蒐集到許多當年丟失的年畫,其中還有100副當年爺爺邰怡手工填色的年畫,邰立平泡在館裡一連幾天,用鉛筆小心翼翼地描下來,回家後一一復刻出來。

"

學美術出身的王怡璇嫁給了寶雞鳳翔年畫世家搞IT的兒子邰高陽,成為“世興畫局”的第21代傳人。古老的雕版印刷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如今是一項需要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想當初在湖北美術學院讀書時,有同學從陝西寫生帶回來皮影、剪紙一類的素材,總令王怡璇神往不已。那時候她還沒有想過,將來會成為一個家譜從明正德年間傳了21輩的年畫世家的當家兒媳婦。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現存於世的最早的版,原圖藏於敦煌千佛洞,1986年。

幾年前,在上海搞技術的丈夫決定辭去華為薪資可觀的工作,主動承擔起從前很嫌棄的“家族使命”時,她一點兒也沒有反對,“反正我喜歡,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呀。”在這之前,她只來西安旅遊過一次。

並不是所有兒媳婦都願意繼承上一輩的老手藝,學可以,專門去做,太冒風險了,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生計問題。在我遇到的手藝人裡,很多人都將手藝傳給了心靈手巧,善解人意的女兒。傳手藝本身就是一個言傳身教的過程,女兒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許多便利。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在寶雞鳳翔年畫這裡,邰家的80後兒媳婦王怡璇成了對外推廣的主力,技術出身的丈夫邰高陽繼續專心搞“技術”——雕版,妻子負責印畫。就像公公和婆婆在寶雞的分工一樣,但王怡璇勤快聰慧,雕版的技術已經學的很不錯了,去年她和丈夫一起被評為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修板。

邰家年輕一輩裡還有一位姐姐,一位妹妹,姐姐在寶雞當地做公務員,閒暇時幫家裡做些活計。妹妹從西安美院畢業後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已經幫家裡整理過許多理論方面的資料。相比於其他傳統手工藝後繼無人的困局,邰家的年輕一輩主動接下了這一棒。

圈裡有人贊邰家娶了個好媳婦時,王怡璇並不很同意這個人設:“其實沒想過那麼多。”版畫對王怡璇來說,除了是和丈夫共同擔起的家族責任外,更是一份樂在其中的事業。


大約兩年前,我到曲江書城三樓“世興畫局”的一處展示門店,楷體鏤空的四個字懸在上空。這是一片約20來平方的開放式區域。簡單劃分為版畫展示區,體驗區和王怡璇的工作區。“那塊是我老公刻的板,他的工藝已經特別純熟了。”王怡璇指了其中一幅,言語中有了手藝人對工藝的極致追求和自信。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套色版。

對年輕一輩的傳承人來說,世興畫局更多地只是一個過往輝煌的標誌,早就脫離了供不應求的市場關係。早先西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上,曾經懸掛著邰家出品的八大門神,或許可以窺見世興畫局從前獨領西北年畫市場的繁興一隅。時移世易,這項古老的雕版技藝在民間以版畫的形式流傳了下來。

祖父邰怡的口述史中記載,1936年鼎盛時期,世興畫局的年銷量在420多萬張,銷往陝、甘、寧、青、川及河南各地。從業人員從設計、雕版、印刷、彩繪、發售分工明確,獨創的套印銀色(俗稱“印銀”)工藝,技法成熟先進,成為市場認可的品牌年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韋陀菩薩。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邰家的年畫很早就“防盜版”的競爭意識,在刻板的時候,提前預估好足夠的發售量,在市場上推出後,趕在“盜版”出來之前,又推出新的版。在沒有複製粘貼鍵的年代,盜版的小作坊永遠只能對世興畫局保持著追趕的姿態。曾祖父邰世勤曾是西府(寶雞)三縣有名的“全把式兒”,年畫、皮影、石雕、磚雕無所不精。


輝煌早已不再,和前輩們先進的經營理念相比,如今的邰家人走上了一條復古之路。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邰高陽雕版《風調雨順》。

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20代傳人邰立平,更多地出於恢復家族技藝的迫切需要。文革時,被打成右派的父親邰怡,和一併被抄走燒燬的上千塊歷代積累的畫版,讓年畫世家的歷史徹底斷裂。

文革後隨著傳統工藝美術的恢復,中央美院、西安美院、陝西群藝館的一些教授和老師找到了邰立平,囑託他恢復鳳翔木版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魚樂圖。

“他們為我父親蒐集到了能夠找到的年畫資料,讓他一心一意恢復。”

本就有心完成父親遺志的邰立平,從農村信用社貸了款,拉回來一車梨木,將半生精力放在了恢復這些年畫上。王怡璇對公公當年的行為很欽佩,“他基本上從零開始,一面蒐集一面恢復。”

改革開放初期,在西安美院、陝西省群藝館專家的幫助下,邰立平蒐集到許多當年丟失的年畫,其中還有100副當年爺爺邰怡手工填色的年畫,邰立平泡在館裡一連幾天,用鉛筆小心翼翼地描下來,回家後一一復刻出來。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香積寺圖 。

“以父親現在的狀態,刻一塊A4大小的版需要花費的時間是一個月。如果線條複雜點的,花費的時間更長。”到現在為止,邰立平已經的恢復的版超過400種,每一種又包含母版、套色版至少5種,有人將這種技法比作PS圖層,但在梨木版上刻出圓潤規整的線條並沒有快捷鍵可用。“相當於他以一人之力要完成幾代人的工作量。”

邰立平恢復的畫版主要是盛行於明清時的門神畫、風俗畫、戲劇故事畫等,如《騎馬秦瓊》《白骨洞》《盜仙草》《四美圖》,“有點像現在的影視劇照”。

"

學美術出身的王怡璇嫁給了寶雞鳳翔年畫世家搞IT的兒子邰高陽,成為“世興畫局”的第21代傳人。古老的雕版印刷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如今是一項需要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想當初在湖北美術學院讀書時,有同學從陝西寫生帶回來皮影、剪紙一類的素材,總令王怡璇神往不已。那時候她還沒有想過,將來會成為一個家譜從明正德年間傳了21輩的年畫世家的當家兒媳婦。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現存於世的最早的版,原圖藏於敦煌千佛洞,1986年。

幾年前,在上海搞技術的丈夫決定辭去華為薪資可觀的工作,主動承擔起從前很嫌棄的“家族使命”時,她一點兒也沒有反對,“反正我喜歡,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呀。”在這之前,她只來西安旅遊過一次。

並不是所有兒媳婦都願意繼承上一輩的老手藝,學可以,專門去做,太冒風險了,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生計問題。在我遇到的手藝人裡,很多人都將手藝傳給了心靈手巧,善解人意的女兒。傳手藝本身就是一個言傳身教的過程,女兒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許多便利。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在寶雞鳳翔年畫這裡,邰家的80後兒媳婦王怡璇成了對外推廣的主力,技術出身的丈夫邰高陽繼續專心搞“技術”——雕版,妻子負責印畫。就像公公和婆婆在寶雞的分工一樣,但王怡璇勤快聰慧,雕版的技術已經學的很不錯了,去年她和丈夫一起被評為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修板。

邰家年輕一輩裡還有一位姐姐,一位妹妹,姐姐在寶雞當地做公務員,閒暇時幫家裡做些活計。妹妹從西安美院畢業後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已經幫家裡整理過許多理論方面的資料。相比於其他傳統手工藝後繼無人的困局,邰家的年輕一輩主動接下了這一棒。

圈裡有人贊邰家娶了個好媳婦時,王怡璇並不很同意這個人設:“其實沒想過那麼多。”版畫對王怡璇來說,除了是和丈夫共同擔起的家族責任外,更是一份樂在其中的事業。


大約兩年前,我到曲江書城三樓“世興畫局”的一處展示門店,楷體鏤空的四個字懸在上空。這是一片約20來平方的開放式區域。簡單劃分為版畫展示區,體驗區和王怡璇的工作區。“那塊是我老公刻的板,他的工藝已經特別純熟了。”王怡璇指了其中一幅,言語中有了手藝人對工藝的極致追求和自信。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套色版。

對年輕一輩的傳承人來說,世興畫局更多地只是一個過往輝煌的標誌,早就脫離了供不應求的市場關係。早先西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上,曾經懸掛著邰家出品的八大門神,或許可以窺見世興畫局從前獨領西北年畫市場的繁興一隅。時移世易,這項古老的雕版技藝在民間以版畫的形式流傳了下來。

祖父邰怡的口述史中記載,1936年鼎盛時期,世興畫局的年銷量在420多萬張,銷往陝、甘、寧、青、川及河南各地。從業人員從設計、雕版、印刷、彩繪、發售分工明確,獨創的套印銀色(俗稱“印銀”)工藝,技法成熟先進,成為市場認可的品牌年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韋陀菩薩。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邰家的年畫很早就“防盜版”的競爭意識,在刻板的時候,提前預估好足夠的發售量,在市場上推出後,趕在“盜版”出來之前,又推出新的版。在沒有複製粘貼鍵的年代,盜版的小作坊永遠只能對世興畫局保持著追趕的姿態。曾祖父邰世勤曾是西府(寶雞)三縣有名的“全把式兒”,年畫、皮影、石雕、磚雕無所不精。


輝煌早已不再,和前輩們先進的經營理念相比,如今的邰家人走上了一條復古之路。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邰高陽雕版《風調雨順》。

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20代傳人邰立平,更多地出於恢復家族技藝的迫切需要。文革時,被打成右派的父親邰怡,和一併被抄走燒燬的上千塊歷代積累的畫版,讓年畫世家的歷史徹底斷裂。

文革後隨著傳統工藝美術的恢復,中央美院、西安美院、陝西群藝館的一些教授和老師找到了邰立平,囑託他恢復鳳翔木版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魚樂圖。

“他們為我父親蒐集到了能夠找到的年畫資料,讓他一心一意恢復。”

本就有心完成父親遺志的邰立平,從農村信用社貸了款,拉回來一車梨木,將半生精力放在了恢復這些年畫上。王怡璇對公公當年的行為很欽佩,“他基本上從零開始,一面蒐集一面恢復。”

改革開放初期,在西安美院、陝西省群藝館專家的幫助下,邰立平蒐集到許多當年丟失的年畫,其中還有100副當年爺爺邰怡手工填色的年畫,邰立平泡在館裡一連幾天,用鉛筆小心翼翼地描下來,回家後一一復刻出來。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香積寺圖 。

“以父親現在的狀態,刻一塊A4大小的版需要花費的時間是一個月。如果線條複雜點的,花費的時間更長。”到現在為止,邰立平已經的恢復的版超過400種,每一種又包含母版、套色版至少5種,有人將這種技法比作PS圖層,但在梨木版上刻出圓潤規整的線條並沒有快捷鍵可用。“相當於他以一人之力要完成幾代人的工作量。”

邰立平恢復的畫版主要是盛行於明清時的門神畫、風俗畫、戲劇故事畫等,如《騎馬秦瓊》《白骨洞》《盜仙草》《四美圖》,“有點像現在的影視劇照”。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鍾馗。

木版畫對工藝的精細要求本就拉長了成本的出產量,加上邰立平秉持“創新必須先做好,先做少,再做量”的理念,鳳翔邰家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做好傳統畫版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年輕一輩的觀念。


到了21代傳人這裡,復古更多出於一種主動選擇。邰家木版年畫現在是“圈內很有名,圈外無人知”。這些年來供應的渠道大部分侷限於各類博物館、收藏愛好者或專家學者、美院教師這些群體。2011年中國郵政還專門發行了“邰式鳳翔木版年畫”的特種郵票一套。

"

學美術出身的王怡璇嫁給了寶雞鳳翔年畫世家搞IT的兒子邰高陽,成為“世興畫局”的第21代傳人。古老的雕版印刷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如今是一項需要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想當初在湖北美術學院讀書時,有同學從陝西寫生帶回來皮影、剪紙一類的素材,總令王怡璇神往不已。那時候她還沒有想過,將來會成為一個家譜從明正德年間傳了21輩的年畫世家的當家兒媳婦。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現存於世的最早的版,原圖藏於敦煌千佛洞,1986年。

幾年前,在上海搞技術的丈夫決定辭去華為薪資可觀的工作,主動承擔起從前很嫌棄的“家族使命”時,她一點兒也沒有反對,“反正我喜歡,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呀。”在這之前,她只來西安旅遊過一次。

並不是所有兒媳婦都願意繼承上一輩的老手藝,學可以,專門去做,太冒風險了,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生計問題。在我遇到的手藝人裡,很多人都將手藝傳給了心靈手巧,善解人意的女兒。傳手藝本身就是一個言傳身教的過程,女兒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許多便利。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在寶雞鳳翔年畫這裡,邰家的80後兒媳婦王怡璇成了對外推廣的主力,技術出身的丈夫邰高陽繼續專心搞“技術”——雕版,妻子負責印畫。就像公公和婆婆在寶雞的分工一樣,但王怡璇勤快聰慧,雕版的技術已經學的很不錯了,去年她和丈夫一起被評為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修板。

邰家年輕一輩裡還有一位姐姐,一位妹妹,姐姐在寶雞當地做公務員,閒暇時幫家裡做些活計。妹妹從西安美院畢業後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已經幫家裡整理過許多理論方面的資料。相比於其他傳統手工藝後繼無人的困局,邰家的年輕一輩主動接下了這一棒。

圈裡有人贊邰家娶了個好媳婦時,王怡璇並不很同意這個人設:“其實沒想過那麼多。”版畫對王怡璇來說,除了是和丈夫共同擔起的家族責任外,更是一份樂在其中的事業。


大約兩年前,我到曲江書城三樓“世興畫局”的一處展示門店,楷體鏤空的四個字懸在上空。這是一片約20來平方的開放式區域。簡單劃分為版畫展示區,體驗區和王怡璇的工作區。“那塊是我老公刻的板,他的工藝已經特別純熟了。”王怡璇指了其中一幅,言語中有了手藝人對工藝的極致追求和自信。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套色版。

對年輕一輩的傳承人來說,世興畫局更多地只是一個過往輝煌的標誌,早就脫離了供不應求的市場關係。早先西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上,曾經懸掛著邰家出品的八大門神,或許可以窺見世興畫局從前獨領西北年畫市場的繁興一隅。時移世易,這項古老的雕版技藝在民間以版畫的形式流傳了下來。

祖父邰怡的口述史中記載,1936年鼎盛時期,世興畫局的年銷量在420多萬張,銷往陝、甘、寧、青、川及河南各地。從業人員從設計、雕版、印刷、彩繪、發售分工明確,獨創的套印銀色(俗稱“印銀”)工藝,技法成熟先進,成為市場認可的品牌年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韋陀菩薩。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邰家的年畫很早就“防盜版”的競爭意識,在刻板的時候,提前預估好足夠的發售量,在市場上推出後,趕在“盜版”出來之前,又推出新的版。在沒有複製粘貼鍵的年代,盜版的小作坊永遠只能對世興畫局保持著追趕的姿態。曾祖父邰世勤曾是西府(寶雞)三縣有名的“全把式兒”,年畫、皮影、石雕、磚雕無所不精。


輝煌早已不再,和前輩們先進的經營理念相比,如今的邰家人走上了一條復古之路。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邰高陽雕版《風調雨順》。

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20代傳人邰立平,更多地出於恢復家族技藝的迫切需要。文革時,被打成右派的父親邰怡,和一併被抄走燒燬的上千塊歷代積累的畫版,讓年畫世家的歷史徹底斷裂。

文革後隨著傳統工藝美術的恢復,中央美院、西安美院、陝西群藝館的一些教授和老師找到了邰立平,囑託他恢復鳳翔木版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魚樂圖。

“他們為我父親蒐集到了能夠找到的年畫資料,讓他一心一意恢復。”

本就有心完成父親遺志的邰立平,從農村信用社貸了款,拉回來一車梨木,將半生精力放在了恢復這些年畫上。王怡璇對公公當年的行為很欽佩,“他基本上從零開始,一面蒐集一面恢復。”

改革開放初期,在西安美院、陝西省群藝館專家的幫助下,邰立平蒐集到許多當年丟失的年畫,其中還有100副當年爺爺邰怡手工填色的年畫,邰立平泡在館裡一連幾天,用鉛筆小心翼翼地描下來,回家後一一復刻出來。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香積寺圖 。

“以父親現在的狀態,刻一塊A4大小的版需要花費的時間是一個月。如果線條複雜點的,花費的時間更長。”到現在為止,邰立平已經的恢復的版超過400種,每一種又包含母版、套色版至少5種,有人將這種技法比作PS圖層,但在梨木版上刻出圓潤規整的線條並沒有快捷鍵可用。“相當於他以一人之力要完成幾代人的工作量。”

邰立平恢復的畫版主要是盛行於明清時的門神畫、風俗畫、戲劇故事畫等,如《騎馬秦瓊》《白骨洞》《盜仙草》《四美圖》,“有點像現在的影視劇照”。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鍾馗。

木版畫對工藝的精細要求本就拉長了成本的出產量,加上邰立平秉持“創新必須先做好,先做少,再做量”的理念,鳳翔邰家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做好傳統畫版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年輕一輩的觀念。


到了21代傳人這裡,復古更多出於一種主動選擇。邰家木版年畫現在是“圈內很有名,圈外無人知”。這些年來供應的渠道大部分侷限於各類博物館、收藏愛好者或專家學者、美院教師這些群體。2011年中國郵政還專門發行了“邰式鳳翔木版年畫”的特種郵票一套。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王怡璇謹慎地避免木版年畫被過度商業化,在她的觀念裡,急於變現會讓產品的工藝打折扣。在傳統技藝發展的路子裡,需要“兩條腿”走路,一條腿走傳統的路子,保留最純粹的雕版技法,一條腿走“活化”的路子,要尊重當下人們的審美需求。

如今也有一些好的設計師找過來,比如今年推出的雕版印刷的日曆,以及和QQ華夏手遊推出的文創動畫,反響都還不錯。

"

學美術出身的王怡璇嫁給了寶雞鳳翔年畫世家搞IT的兒子邰高陽,成為“世興畫局”的第21代傳人。古老的雕版印刷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如今是一項需要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想當初在湖北美術學院讀書時,有同學從陝西寫生帶回來皮影、剪紙一類的素材,總令王怡璇神往不已。那時候她還沒有想過,將來會成為一個家譜從明正德年間傳了21輩的年畫世家的當家兒媳婦。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現存於世的最早的版,原圖藏於敦煌千佛洞,1986年。

幾年前,在上海搞技術的丈夫決定辭去華為薪資可觀的工作,主動承擔起從前很嫌棄的“家族使命”時,她一點兒也沒有反對,“反正我喜歡,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呀。”在這之前,她只來西安旅遊過一次。

並不是所有兒媳婦都願意繼承上一輩的老手藝,學可以,專門去做,太冒風險了,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生計問題。在我遇到的手藝人裡,很多人都將手藝傳給了心靈手巧,善解人意的女兒。傳手藝本身就是一個言傳身教的過程,女兒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許多便利。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在寶雞鳳翔年畫這裡,邰家的80後兒媳婦王怡璇成了對外推廣的主力,技術出身的丈夫邰高陽繼續專心搞“技術”——雕版,妻子負責印畫。就像公公和婆婆在寶雞的分工一樣,但王怡璇勤快聰慧,雕版的技術已經學的很不錯了,去年她和丈夫一起被評為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修板。

邰家年輕一輩裡還有一位姐姐,一位妹妹,姐姐在寶雞當地做公務員,閒暇時幫家裡做些活計。妹妹從西安美院畢業後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已經幫家裡整理過許多理論方面的資料。相比於其他傳統手工藝後繼無人的困局,邰家的年輕一輩主動接下了這一棒。

圈裡有人贊邰家娶了個好媳婦時,王怡璇並不很同意這個人設:“其實沒想過那麼多。”版畫對王怡璇來說,除了是和丈夫共同擔起的家族責任外,更是一份樂在其中的事業。


大約兩年前,我到曲江書城三樓“世興畫局”的一處展示門店,楷體鏤空的四個字懸在上空。這是一片約20來平方的開放式區域。簡單劃分為版畫展示區,體驗區和王怡璇的工作區。“那塊是我老公刻的板,他的工藝已經特別純熟了。”王怡璇指了其中一幅,言語中有了手藝人對工藝的極致追求和自信。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套色版。

對年輕一輩的傳承人來說,世興畫局更多地只是一個過往輝煌的標誌,早就脫離了供不應求的市場關係。早先西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上,曾經懸掛著邰家出品的八大門神,或許可以窺見世興畫局從前獨領西北年畫市場的繁興一隅。時移世易,這項古老的雕版技藝在民間以版畫的形式流傳了下來。

祖父邰怡的口述史中記載,1936年鼎盛時期,世興畫局的年銷量在420多萬張,銷往陝、甘、寧、青、川及河南各地。從業人員從設計、雕版、印刷、彩繪、發售分工明確,獨創的套印銀色(俗稱“印銀”)工藝,技法成熟先進,成為市場認可的品牌年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韋陀菩薩。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邰家的年畫很早就“防盜版”的競爭意識,在刻板的時候,提前預估好足夠的發售量,在市場上推出後,趕在“盜版”出來之前,又推出新的版。在沒有複製粘貼鍵的年代,盜版的小作坊永遠只能對世興畫局保持著追趕的姿態。曾祖父邰世勤曾是西府(寶雞)三縣有名的“全把式兒”,年畫、皮影、石雕、磚雕無所不精。


輝煌早已不再,和前輩們先進的經營理念相比,如今的邰家人走上了一條復古之路。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邰高陽雕版《風調雨順》。

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20代傳人邰立平,更多地出於恢復家族技藝的迫切需要。文革時,被打成右派的父親邰怡,和一併被抄走燒燬的上千塊歷代積累的畫版,讓年畫世家的歷史徹底斷裂。

文革後隨著傳統工藝美術的恢復,中央美院、西安美院、陝西群藝館的一些教授和老師找到了邰立平,囑託他恢復鳳翔木版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魚樂圖。

“他們為我父親蒐集到了能夠找到的年畫資料,讓他一心一意恢復。”

本就有心完成父親遺志的邰立平,從農村信用社貸了款,拉回來一車梨木,將半生精力放在了恢復這些年畫上。王怡璇對公公當年的行為很欽佩,“他基本上從零開始,一面蒐集一面恢復。”

改革開放初期,在西安美院、陝西省群藝館專家的幫助下,邰立平蒐集到許多當年丟失的年畫,其中還有100副當年爺爺邰怡手工填色的年畫,邰立平泡在館裡一連幾天,用鉛筆小心翼翼地描下來,回家後一一復刻出來。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香積寺圖 。

“以父親現在的狀態,刻一塊A4大小的版需要花費的時間是一個月。如果線條複雜點的,花費的時間更長。”到現在為止,邰立平已經的恢復的版超過400種,每一種又包含母版、套色版至少5種,有人將這種技法比作PS圖層,但在梨木版上刻出圓潤規整的線條並沒有快捷鍵可用。“相當於他以一人之力要完成幾代人的工作量。”

邰立平恢復的畫版主要是盛行於明清時的門神畫、風俗畫、戲劇故事畫等,如《騎馬秦瓊》《白骨洞》《盜仙草》《四美圖》,“有點像現在的影視劇照”。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鍾馗。

木版畫對工藝的精細要求本就拉長了成本的出產量,加上邰立平秉持“創新必須先做好,先做少,再做量”的理念,鳳翔邰家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做好傳統畫版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年輕一輩的觀念。


到了21代傳人這裡,復古更多出於一種主動選擇。邰家木版年畫現在是“圈內很有名,圈外無人知”。這些年來供應的渠道大部分侷限於各類博物館、收藏愛好者或專家學者、美院教師這些群體。2011年中國郵政還專門發行了“邰式鳳翔木版年畫”的特種郵票一套。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王怡璇謹慎地避免木版年畫被過度商業化,在她的觀念裡,急於變現會讓產品的工藝打折扣。在傳統技藝發展的路子裡,需要“兩條腿”走路,一條腿走傳統的路子,保留最純粹的雕版技法,一條腿走“活化”的路子,要尊重當下人們的審美需求。

如今也有一些好的設計師找過來,比如今年推出的雕版印刷的日曆,以及和QQ華夏手遊推出的文創動畫,反響都還不錯。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王怡璇與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李文儒老師。

最近聽說王怡璇已經將曲江書城的工作室搬到了小區住所跟前,除了參加各類的文博會和佈置收藏展會,主要和丈夫專注於木板年畫技藝的傳承。

"

學美術出身的王怡璇嫁給了寶雞鳳翔年畫世家搞IT的兒子邰高陽,成為“世興畫局”的第21代傳人。古老的雕版印刷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如今是一項需要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想當初在湖北美術學院讀書時,有同學從陝西寫生帶回來皮影、剪紙一類的素材,總令王怡璇神往不已。那時候她還沒有想過,將來會成為一個家譜從明正德年間傳了21輩的年畫世家的當家兒媳婦。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現存於世的最早的版,原圖藏於敦煌千佛洞,1986年。

幾年前,在上海搞技術的丈夫決定辭去華為薪資可觀的工作,主動承擔起從前很嫌棄的“家族使命”時,她一點兒也沒有反對,“反正我喜歡,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呀。”在這之前,她只來西安旅遊過一次。

並不是所有兒媳婦都願意繼承上一輩的老手藝,學可以,專門去做,太冒風險了,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生計問題。在我遇到的手藝人裡,很多人都將手藝傳給了心靈手巧,善解人意的女兒。傳手藝本身就是一個言傳身教的過程,女兒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許多便利。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在寶雞鳳翔年畫這裡,邰家的80後兒媳婦王怡璇成了對外推廣的主力,技術出身的丈夫邰高陽繼續專心搞“技術”——雕版,妻子負責印畫。就像公公和婆婆在寶雞的分工一樣,但王怡璇勤快聰慧,雕版的技術已經學的很不錯了,去年她和丈夫一起被評為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修板。

邰家年輕一輩裡還有一位姐姐,一位妹妹,姐姐在寶雞當地做公務員,閒暇時幫家裡做些活計。妹妹從西安美院畢業後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已經幫家裡整理過許多理論方面的資料。相比於其他傳統手工藝後繼無人的困局,邰家的年輕一輩主動接下了這一棒。

圈裡有人贊邰家娶了個好媳婦時,王怡璇並不很同意這個人設:“其實沒想過那麼多。”版畫對王怡璇來說,除了是和丈夫共同擔起的家族責任外,更是一份樂在其中的事業。


大約兩年前,我到曲江書城三樓“世興畫局”的一處展示門店,楷體鏤空的四個字懸在上空。這是一片約20來平方的開放式區域。簡單劃分為版畫展示區,體驗區和王怡璇的工作區。“那塊是我老公刻的板,他的工藝已經特別純熟了。”王怡璇指了其中一幅,言語中有了手藝人對工藝的極致追求和自信。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套色版。

對年輕一輩的傳承人來說,世興畫局更多地只是一個過往輝煌的標誌,早就脫離了供不應求的市場關係。早先西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上,曾經懸掛著邰家出品的八大門神,或許可以窺見世興畫局從前獨領西北年畫市場的繁興一隅。時移世易,這項古老的雕版技藝在民間以版畫的形式流傳了下來。

祖父邰怡的口述史中記載,1936年鼎盛時期,世興畫局的年銷量在420多萬張,銷往陝、甘、寧、青、川及河南各地。從業人員從設計、雕版、印刷、彩繪、發售分工明確,獨創的套印銀色(俗稱“印銀”)工藝,技法成熟先進,成為市場認可的品牌年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韋陀菩薩。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邰家的年畫很早就“防盜版”的競爭意識,在刻板的時候,提前預估好足夠的發售量,在市場上推出後,趕在“盜版”出來之前,又推出新的版。在沒有複製粘貼鍵的年代,盜版的小作坊永遠只能對世興畫局保持著追趕的姿態。曾祖父邰世勤曾是西府(寶雞)三縣有名的“全把式兒”,年畫、皮影、石雕、磚雕無所不精。


輝煌早已不再,和前輩們先進的經營理念相比,如今的邰家人走上了一條復古之路。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邰高陽雕版《風調雨順》。

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20代傳人邰立平,更多地出於恢復家族技藝的迫切需要。文革時,被打成右派的父親邰怡,和一併被抄走燒燬的上千塊歷代積累的畫版,讓年畫世家的歷史徹底斷裂。

文革後隨著傳統工藝美術的恢復,中央美院、西安美院、陝西群藝館的一些教授和老師找到了邰立平,囑託他恢復鳳翔木版畫。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魚樂圖。

“他們為我父親蒐集到了能夠找到的年畫資料,讓他一心一意恢復。”

本就有心完成父親遺志的邰立平,從農村信用社貸了款,拉回來一車梨木,將半生精力放在了恢復這些年畫上。王怡璇對公公當年的行為很欽佩,“他基本上從零開始,一面蒐集一面恢復。”

改革開放初期,在西安美院、陝西省群藝館專家的幫助下,邰立平蒐集到許多當年丟失的年畫,其中還有100副當年爺爺邰怡手工填色的年畫,邰立平泡在館裡一連幾天,用鉛筆小心翼翼地描下來,回家後一一復刻出來。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香積寺圖 。

“以父親現在的狀態,刻一塊A4大小的版需要花費的時間是一個月。如果線條複雜點的,花費的時間更長。”到現在為止,邰立平已經的恢復的版超過400種,每一種又包含母版、套色版至少5種,有人將這種技法比作PS圖層,但在梨木版上刻出圓潤規整的線條並沒有快捷鍵可用。“相當於他以一人之力要完成幾代人的工作量。”

邰立平恢復的畫版主要是盛行於明清時的門神畫、風俗畫、戲劇故事畫等,如《騎馬秦瓊》《白骨洞》《盜仙草》《四美圖》,“有點像現在的影視劇照”。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 鍾馗。

木版畫對工藝的精細要求本就拉長了成本的出產量,加上邰立平秉持“創新必須先做好,先做少,再做量”的理念,鳳翔邰家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做好傳統畫版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年輕一輩的觀念。


到了21代傳人這裡,復古更多出於一種主動選擇。邰家木版年畫現在是“圈內很有名,圈外無人知”。這些年來供應的渠道大部分侷限於各類博物館、收藏愛好者或專家學者、美院教師這些群體。2011年中國郵政還專門發行了“邰式鳳翔木版年畫”的特種郵票一套。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王怡璇謹慎地避免木版年畫被過度商業化,在她的觀念裡,急於變現會讓產品的工藝打折扣。在傳統技藝發展的路子裡,需要“兩條腿”走路,一條腿走傳統的路子,保留最純粹的雕版技法,一條腿走“活化”的路子,要尊重當下人們的審美需求。

如今也有一些好的設計師找過來,比如今年推出的雕版印刷的日曆,以及和QQ華夏手遊推出的文創動畫,反響都還不錯。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王怡璇與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李文儒老師。

最近聽說王怡璇已經將曲江書城的工作室搬到了小區住所跟前,除了參加各類的文博會和佈置收藏展會,主要和丈夫專注於木板年畫技藝的傳承。

一個普通陝西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王怡璇設計的作品。

王怡璇很清楚地意識到,對於傳承人來說,技藝的傳承是最重要的。經過一些嘗試後,在新產品研發和推廣上,她更傾向於與設計師或者營銷機構合作,推出符合當下人審美和需求的作品及產品。她如今受聘於西安一所高校,教設計系的學生木版畫,希望能將版畫的元素更多地與現代設計結合起來。

作者:圖圖

貞觀作者

版式設計:霹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