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哪兒那麼多童話,我來告訴你現實中“獅子王”的下場'

"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

昨天陪兒子看迪斯尼新出的《獅子王》,這劇情太老了,所以權當是看動物世界去的,因為這一部不是動畫片,用的真獅子。

劇情太熟了,反而能看到點影片之外的東西。

原本的故事是說榮耀國的國王,老獅子木法沙有個王子,叫辛巴。

辛巴急於證明自己,比父親更強,更勇敢,屢屢中計,被木法沙的弟弟,也就是它的叔叔刀疤給騙了。

結果導致父親的死亡,自己的流浪,最後在小夥伴們的幫助下,打敗刀疤奪回王位的故事。

看完之後我就問我兒子一個問題,你覺得辛巴最大的錯誤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脫離這種哈姆雷特式劇本的侷限。

我來讓你看看一個現實中的“獅子王”。

動畫片是拿給大家看的,它必須吸引人。要吸引人,就得有奇遇,有正義戰勝邪惡,所以最終的故事肯定得往小辛巴長大了,戰勝刀疤這條路上引。

但現實中,第一個回合刀疤就會斬草除根,小辛巴是沒有機會長大的。

我們來看一個故事,一個發生在400多年前的日本戰國時代的故事。

從日本足利幕府的衰亡到德川家康開啟德川幕府之間,也就是日本的戰國時代,各個地方的大名,小軍事武裝,彼此割據,戰爭的這150年裡,全日本最牛逼的倆大名,一個叫上杉謙信,一個叫武田信玄。

上杉謙信號稱軍神,這意思就是打仗,他第一。

武田信玄號稱日本戰國第一武將,這意思就是,如果打仗,內政,外交各種領域加一塊,他第一。

要知道這種評價含金量很高,畢竟日本戰國時代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風起雲湧的時代。

能把這仨都甩在後面,信玄之強大,可見一斑。

所以,我們認為信玄就像木法沙一樣,是個非常優秀,強大的國王。

戰國時的日本分六十六國,就相當於六十六個區域,信玄是甲斐的國主,所以把他比作國王,亦無不可。

如果信玄像木法沙,他的四兒子信賴就像極了辛巴。

信玄在平定信濃一國的過程中,為了安定其南部地區,娶了諏訪家的公主,生了兒子,過繼給了諏訪,意在繼承諏訪家的領地。這孩子就叫做諏訪勝賴,我們又稱武田勝賴。

本來信玄是有長子的,勝賴作為四子,作用是繼承諏訪家,成為武田家的家臣。

但長子謀反,被信玄逼死了,信玄立勝賴的兒子,也就是他的孫子武田信勝為家督,不巧,信玄自己死的早,孫子未成年,於是這個過繼給諏訪家的信賴就以父親的身份成了武田家的家督輔佐人,實際上的掌權者。

勝賴這個人,有兩點,像極了辛巴。

第一點:毫無目的勇敢。

辛巴第一次被它叔,也就是刀疤,騙去差點給豺狗吃了,就是因為它想證明自己勇敢,證明自己敢幹小孩子不可以乾的事情。

所以,它爸越不是不讓他幹嘛,它就越要乾點嘛,來證明自己的勇敢。

所幸,木法沙救了它,然後告訴它:

我只有在不得不勇敢的時候,才勇敢。

看到了吧,這就是真正的大智大勇者與莽夫的區別。

木法沙是國王,是父親,只有在保護王國,保護孩子的時候,它才不得不身陷險地。

說白了,咱就是冒險,也得值嘛。這就像投資,預期收益起碼要是預期風險的幾倍,才值得下單。

否則,那不叫勇敢,那叫二。

辛巴就是隻很二的獅子,勝賴就是個很二的武將。

勝賴打的最慘的一場仗叫做長蓧之戰。

公元1575年4月,信賴起兵15000多人,攻打德川家康的長篠城。

收到盟友求救的信息後,織田信長率領3萬人從岐阜城出發,僅僅5天就趕到設樂原佈陣,加上德川軍,織德聯軍共有38000人。

當然,主要是火槍兵和步兵。

而勝賴這邊呢,有著大量的騎兵,他老爹信玄征戰一生,最大的遺產就是這支以騎兵著稱的武田軍團。

15000 VS 38000,自己是進攻一方,對方是防守一方。

是頭豬都知道,該撤退了。

事實上武田家武將如雲,謀臣如雨,並不缺乏人才。

比如武田四天王裡,除了高阪昌信,其餘三人都在軍中,全在勸說勝賴退兵。

因為他們是騎兵嘛,騎兵最大的優點就是跑得快,想打就打,想走就走。

別說你來3萬8,你來38萬也攔不住,兩條腿,跑不過四條腿。

但是勝賴不肯撤,理由就一個。從來都是別人見了武田家望風而逃,哪有武田家一槍未放就撤退的道理。

無論馬場信房、內藤昌豐、山縣昌景這三位天王怎麼勸說,信賴就是不聽,還侮辱說,你們是不是怕死?

作為武將,尤其是日本戰國時的武將,把榮譽看的比生命更重要。

於是這三個,沒辦法,只好打了一場為了勇敢而勇敢的送死之戰。

為啥說他們是送死呢?

當時的織田信長已經整出一套三段擊的火槍打法。就是第一隊射擊,後面兩隊裝填彈藥,然後第二隊射擊,第一隊退下,等第三隊射完之後,第一隊早已裝好彈藥,又補上,形成連續不斷的火力網。

說白了,你去衝刺,跟對著機關槍衝鋒沒啥區別。

馬場信房、內藤昌豐、山縣昌景這仨被迫證明自己的勇敢,就這麼帶著武田家大部分的騎兵,硬頂著炮火送死,葬送了上萬人,自己三個全部犧牲。

信玄辛苦一輩子攢的這點家底,一戰全滅,從名將到騎兵,啥都沒剩下。

第二點:總想超越爸爸。

我們說辛巴的無腦勇敢,總得有理由吧,這個理由在影片裡就是它渴望長大,渴望超越父親。

我為啥說勝賴和辛巴很像呢,他這輩子最大的心結也是總想超越父親。

可能他爹繞開他,讓他兒子當了家督,他心裡落下了心病,總覺得老爹瞧不上自己,於是更想證明一把。

他就專門選那些信玄做不到的事情去做。

比如長蓧之戰是為什麼發生的呢?

信玄臨終之前發動過上洛之戰,就是希望打到京都去,一統天下,可惜天不假年,路上病死了。

勝賴就去繼續他爹走過的路線,繼續打德川。

你說打就打吧,反正你是騎兵,跑的快,想揍就揍,等人家湊齊了,咱撤就完了,你看當年少數民族與漢族交戰,一直這個思路。

他偏不肯,原因就是因為當年他爹把德川打的尿褲子。

問題是,當年他老爹的兵力是德川的三倍有餘,而且是信玄本人親自指揮,更重要的是,德川是步兵,沒有那麼多火炮。

以三倍的騎兵,揍那麼點步兵,倆小時就把德川軍打成了篩子,德川家康大小便失禁的跑了回去,還讓畫師畫了下來。

可現在呢?

織德聯軍是他的三倍,而且匯聚了大量的火槍兵。這種局面下,不但打,而且還正面衝鋒。信賴就是為了證明,我爹不行,我也行。

其實你看到了,這兩個問題的本質是什麼?是戰術上的麼?

不是,是戰略上的,是思想上的。

老獅王說的很清楚,首先目的是啥?無論是勇敢,還是別的,目的是啥?

我只有在不得不勇敢的時候才勇敢,這句話,就是告訴辛巴,不要去做沒有目的的事情。

信長當時如日中天,你打他做什麼?打的過麼?

信長的總石高有500多萬石,武田家呢,100萬石出頭,這就是國力的差距。

面對一個根本打不贏,打贏幾仗也扭轉不了局面的對手,最聰明的策略就是等。

等他內亂。

事實上,再過7年,信長就被自己的家臣明智光秀殺了,接下來一團亂,大家紛紛搶地盤。

你看家康多能忍,信長掛了秀吉當老大,他能硬是等到秀吉老死,兒子秀賴年幼,從人家兒子手裡奪天下。

你看看上杉家多能忍,和武田信玄齊名的上杉謙信死了之後,他的養子上杉景勝,一直保有家名,到德川幕府時期,上杉家都還存在。

兒子不如爹,一點都不丟人,如不如爹,得看爹是誰。

秀吉的老爹是個農民,想如爹太容易了,當上武士那就是光耀門楣,完成前所未有的跨越。

可勝賴的爹是誰?是戰國150年裡最牛的武將,那你想幹啥?能幹啥?想超越?咋超越?

如果他真的有戰略眼光,就應該明白,終其一生,能夠保有其父留下的遺產,在亂世中帶領武田家活下去,那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這叫慫麼?這叫窩囊?這叫不肖?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這叫戰略眼光。

人要怎麼做,是取決於自己處境的,不明白就去讀讀木法沙那句話。

只有在必要時才勇敢,同樣,只有在必要時,才冒險。

比如三國演義裡,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對峙,就非常經典的告訴你具備戰略眼光的人,該怎麼做。

司馬懿就像一個富二代,家裡有糧,有人,而且運輸成本低,補給線短。

諸葛亮就像一個窮二代,家裡沒糧,沒人,而且運輸成本高,補給線長。

所以諸葛亮的策略就是迫使司馬懿決戰,他最大的錯誤是險冒的還不夠大,應該聽魏延的,派5000人從子午谷奇襲。

他太窮了,才十萬兵,僅一州之地,跟數倍與己的魏國對抗,不冒奇險,哪有勝利的可能?

而司馬懿,手握三十萬大軍,背後就是關中平原,一馬平川,糧草充足,如果他出戰,那就是個SB。

你聰明是吧,你比我優秀是吧,那我耗死你唄。

你要知道聰明是有時限的,優秀是有時限的,再聰明,那玩意也沒法遺傳,聰明人總得死,死了換個笨的,我揍笨的不就完了麼?

我有的是兵,有的是糧,我急什麼?我耗得起,那就耗,這就是司馬懿的打算。

至於證明自己牛逼?有意義麼?

什麼叫牛逼?活著才叫牛逼。

歷史永遠都是倖存者寫的。

辛巴但凡有點戰略思想,就會深刻的理解他父親告訴他的道理,並不是一句政治正確的話,而是貫穿他一生的戰略指導思想。

辛巴生來是王子,只要不作,怎麼死呢?

他不犯錯,不冒險,跟在木法沙後面,亦步亦趨,就算能力不足,讓木法沙扶上馬,送一程。等木法沙老死,他早已羽翼豐滿,人到中年了。

他叔叔刀疤哪來上位的機會?

把木法沙告訴他的那句話,好好品味下,你會發現適合各個領域。

人只有在必要時才勇敢,同樣,只有在必要時,才優秀。

有木法沙,有信玄做爸爸,用的好,是一生的福氣,是天生的資源。

自己跟自己的福氣對抗,自己和自己的資源較勁,這獅子得多傻,這人得多二?

現實不是童話,刀疤絕不會留給辛巴一次犯錯的機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你錯了,就別人上,這才是人間。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