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鐵人”轉型記

石油 油價 能源 王進喜 中青在線 2017-05-05

有人計算過,如果把大慶油田這麼多年來生產的原油裝滿60噸的油罐車,可以繞地球很多圈。

大慶,是一座因油而興的城市,幾乎到處能看到抽油機在“磕頭”作業。作為中國最大的內陸油田,大慶油田自1959年開發建設以來,曾實現連續27年穩產5000萬噸以上,已累計生產原油23億多噸,被譽為“世界石油開發史的奇蹟”。

近年來,隨著油價的波動,外界各種輿論隨之而來,有輿論認為,大慶是一座資源型城市,鐵人精神已經跟不上時代了。還有人說,近10萬青年的價值在這個老油田得不到實現。

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真的過時了嗎?帶著這些疑問,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近日前往大慶油田進行了採訪。

使命:延長大慶油田的生命

在石油行業有這樣一種說法,大慶油田採收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相當於找到了一個小型油田;每提高5個百分點,就相當於找到了一箇中小型油田。

勘探開發研究院採收率研究一室副主任孫剛介紹,大慶油田開發初期,基本上都是自噴井,屬於一次採油。過了這一階段,轉而採用注水的方式進行開發,也被稱為水驅採油,是二次採油。到後來,水驅效率逐漸降低,注入9~10噸水,才能得到1噸油。

我國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研究聚合物驅油技術,簡單說就是在水中加入化學物質,增加水的粘稠度,能有效地把油從岩石的孔隙中“驅趕”出來。孫剛告訴記者,國外並不看好這種技術,認為只能提高原油採收率2%~5%。

2007年,拿著博士文憑,楊香豔從西南石油大學畢業,加入孫剛團隊,從事驅油劑的研發工作。她打了一個比方,大慶油田中不同的岩層對聚合物有不同的“口味”,因此要區別對待。

孫剛的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5歲,他們在四年多裡共取芯1500多塊,實驗600多次,分析數據5萬多個,繪成了6大區塊的注聚關係圖版,實現了聚合物對不同油層的最佳匹配。

如今,該團隊已經實現了“一層一對策,一井一方案”,大幅度提高了採收率。這些成果填補了國內行業技術空白,在油田應用後,噸聚增油提高了20%。值得注意的是,大慶油田應用的聚合物已經達到食品級,對環境不構成汙染。

延長大慶油田的生命,成為年輕人的目標。經過3年的努力,孫剛帶領團隊建立的聚合物評價標準和方法,成為國家行業標準。當時,國外標準只能檢測4種規格產品8項指標,而他們的標準能檢測10種規格產品15項指標,被國際上稱為“大慶標準”。

“國際上的聚合物要進入國內,都要用咱們的標準測一測。”孫剛自豪地說。

類似孫剛這樣的團隊在大慶油田還有很多,這樣的平臺成了培育創新青年人才的孵化器。2008年以來,大慶油田先後培養省部級以上青年典型225人,集體典型163人,包括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和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標兵各兩人,全國最美青工1名。

近幾年,大慶油田選樹公司級青年文明號395個,省部級以上40個,通過命名、授旗等方式,激勵青年集體爭創一流工作業績,打造企業金字招牌,延長大慶的精神生命。

創新:發現人才解決青年的深度需求

這兩年,油價是繞不開的問題,價格走低直接影響了石油行業的經濟效益。那麼,大慶油田的年輕人到底能不能看到希望?

大慶油田第二採油廠團委書記蘭立東拿出了一組數據,從2011年~2016年,共有1654名青工來到該廠工作,只有20人左右離職。

武曉斌是該廠第一作業區的工會主席,她給出了另外一組數據,從2010年,第一作業區一共有118名畢業生入職,其中只有1人辭職。她還告訴記者,受到國際油價的影響,雖然領導幹部收入下降了,可是對一線員工的收入影響卻不大。

數據的背後,並不意味著國企青年的流動性差。武曉斌說:“我們對青年的管理還是很給力的,有40多名年輕人在企業內部流動,有成為幹部的,有去了科研部門的,還有的外出讀博士。”

讓青年人才流動起來的前提就是要發現青年需求,這一點正是共青團組織所擅長的。

1988年出生的趙晨曦,是第一作業區的團委書記。1300多名員工中,青年員工有209人,團員有85人。之前,他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有的下屬單位年輕人不多,剛讓一名年輕人接手團支部工作沒多久,人就調走了,團支部沒辦法穩定開展工作。

作業區的黨委書記董海洋,之前是一名老團幹,他給趙晨曦出了一個主意,讓符合條件的青年採用報名的方式競聘團支部書記,臺下有作業區的領導和青年員工觀摩。這一招很快見效,今年“五四”前夕,有30多名青年參與競聘團支部書記。

“把責任和義務講清楚,團幹部該幹什麼,這樣才有儀式感和榮譽感。”董海洋直言,把團支部建在最基層的單位,是大慶油田的一種傳統文化。這是基層從嚴治團的一種探索,不僅強化團支部的服務職能,同時也能通過團組織給青年鍛鍊的機會和平臺,這是發現人才的途徑。

在董海洋看來,“年輕人最需要成長鍛鍊的機會和平臺,黨組織和團組織一定要站在年輕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據瞭解,油田公司團委多次深入基層調研,先後發放問卷近10萬份,召開座談會65場,形成了多份調研報告,其中涵蓋12個課題,15萬餘字的《青年發展報告》。

該報告顯示,油田35歲以下青年近10萬人,絕大多是80後、90後。他們的思想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價值觀念上,認同主旋律,追求更務實;對企業態度上,關注中多好評,樂觀中有隱憂;學習工作上,主流積極向好,需求不容忽視;生活狀態上,幸福中藏焦慮,獨立中有依賴。

“強化共青團基礎建設,努力構建與企業發展和青年群體變化相適應的共青團組織體系。”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團委書記李德財說。

傳承:獲得感是年輕人自信所在

記者在鑽井平臺上見到了張兆琦,他的臉,以鼻子為“分界線”,上面是白的,下面是黑的。被問起為什麼有“分界線”,他嘿嘿一笑:“都是帽簷惹的禍。”說完,露出一排白白的牙齒。

張兆琦1988年出生,年紀不大,但已是大慶油田鑽探工程公司鑽井二公司1205隊的副隊長,大慶人無人不知這支隊伍,這是鐵人王進喜生前所工作過的鑽井隊。

1960年3月25日,王進喜從玉門油田來到大慶,一下火車便問:“我們的鑽機到了沒有?井位在哪裡?這裡鑽井的最高紀錄是多少?”

如果做一個對比,鐵人時代曾經用人力來裝卸幾十噸的鑽機,而現在可以用吊車輕鬆裝卸。設備從拆卸到搬運,只要一天時間就行,集裝箱式的辦公室,吊裝到卡車上就能運輸,說走就走。原來打井只能直著打,現在有了定向井的技術,指哪打哪。從技術和工作環境上,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有人會有疑問,這個時代我們還需要鐵人精神嗎?“要!”張兆琦堅定地說,打井的時候不能停下來,班組分4個班次輪流上,幹部分為兩組,24小時駐井值班,平均連續工作四五天,才能回家休息兩天。張兆琦和妻子都屬於雙職工,他坦言:“有時候我休息了,她上班,兩人可能有一段時間都見不上面。”

當問及是否後悔的時候,張兆琦引用了王進喜的一句話:“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

儘管工作壓力很大,但是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大慶油田的年輕員工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非常自信。在杏北青年綜合服務平臺的技術革新工作者之家,記者見到了42歲的維修電工李雪濤,他是這裡的“名師”。

“我帶過4個徒弟,都是簽約的。”李雪濤介紹,以前是嚴師出高徒,現在90後的徒弟多了,他發現與以前的師徒關係不一樣,如今師父要學會“哄”徒弟。比如,他不能再擺出一副嚴肅的面孔,而是通過PPT、動畫片講解一些技術問題,讓年輕人感興趣。

在他看來,大慶精神的傳承不再是以前苦哈哈的方式。現在的師徒關係上,師父就像一株梧桐樹,要吸引“鳳凰”來,讓他們覺得學習和傳承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青年在大慶油田有歸屬感,這樣的傳承才能持久。

為了做好大慶精神的傳承,簽訂師徒合同是團組織的一項品牌活動,每年平均簽訂師徒合同5000份左右,選樹金牌師徒,建立青工技能創新基地12個。油田公司團委兩次舉辦“技冠群雄”青工PK賽,吸引了1.5萬餘名青年參與,培養省部級以上青年崗位能手113人。

年輕人有獲得感,才是自信的底氣所在。油田公司團委發動基層團支部以協作區為單位,每年定期舉辦大型青年聯誼活動,建立了未婚青年數據庫,在微信平臺開闢了“青春連連看”欄目,為單身青年婚戀交友搭建了平臺。

團組織大力開展青年創新創效活動,與油田技術發展部聯合下發了《青工“五小”成果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了活動流程,共徵集“五小”成果3125項,評選優秀成果1503項。

大慶油田還成立了“寶石花”青年志願服務隊,建立了青年志願者網絡平臺,先後掛牌建立了3個志願服務示範基地,動員4萬名志願者投身扶貧助困、捐資助學、植樹護綠、節能減排等活動,並先後為災區、貧困地區捐款535萬元。

在採訪時,年輕人說的最多的就是“三超”精神:“超越權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三超”精神曾受國家領導人的肯定,也是對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繼承創新。大慶油田年輕人的心是滾燙的,他們正在用創新去引領共和國功勳企業的發展,也同時體驗著個人成長的快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