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大慶精神 鐵人精神'

""第三部 大慶精神 鐵人精神"第三部 大慶精神 鐵人精神第三部 大慶精神 鐵人精神"第三部 大慶精神 鐵人精神第三部 大慶精神 鐵人精神第三部 大慶精神 鐵人精神"第三部 大慶精神 鐵人精神第三部 大慶精神 鐵人精神第三部 大慶精神 鐵人精神第三部 大慶精神 鐵人精神

在大慶油田眾多油井中,這口鬆基三井顯得既普通又特殊。說它普通,是因為這裡矗立著7萬多口這樣的油井;說它特殊,是因為鬆基三井是這個中國最大油田打出的第一口井。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這口油井,可能就沒有大慶油田了。

從1959年這口井噴出第一條工業油流算起,到現在已經60年了。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鬆基三井,是一個讓油田人理想變成現實的地方,也是我們回望這座油田60年波瀾壯闊歷史的最好通道。

在大慶油田家屬區,我們見到了87歲的老職工孫崇德,他是和鐵人王進喜一起從玉門油田來到大慶的,說起當年的情形,老人還記憶猶新。

【油田老職工孫崇德:鬆遼發現大油田,全國各油田支援會戰,我們是坐火車到大慶來的,大慶油田在我們國家最困難時期,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發現的、開發的。】

上個世紀50年代,百廢待興的新中國,猶如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渴望著奶水的滋養。然而到1959年底,我國原油的年產量才370多萬噸,遠遠滿足不了各行業的需求。由於缺油,許多涉及國計民生的工業項目無法上馬;由於缺油,飛機、坦克甚至也無法進行正常的訓練和執勤。朱德元帥憂心忡忡地說“沒有石油,飛機和坦克還不如一根打狗棍”。蘇聯斷交,國際封鎖,加上三年自然災害接踵而來……缺油,猶如惡魔的一雙大手,緊緊地卡住了新生共和國的脖子。

新中國成立前,經過國外石油權威專家的多年勘探,中國已經被他們確定為“貧油國”。但是,已經站起來的中國人,偏偏不信這個邪。我國地質專家大膽挑戰國際權威的“海相生油”理論,創造性地以“陸相生油”新理論為指導,得出了在東北松遼平原上,可能存在一個大油田的推論。很快,艱苦的勘探工作,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荒原上迅速展開。在前兩口基井失敗後,1959年9月26日,松遼平原上終於出現了喜人一幕:就在鬆基三井井口打開的一剎那,一條黑亮亮的油龍噴湧而出,它穿越地下千米岩層,散發著濃濃的油香,令這些期盼已久的找油人歡呼雀躍,淚流滿面。

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10週年,在時任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歐陽欽的建議下,這個新發現的油田被命名為大慶油田。

很快,由毛澤東主席親自點將,時年44歲的石油工業部部長——“獨臂將軍”餘秋裡掛帥,副部長康世恩為總指揮,率領4萬多解放軍轉業官兵,以及從全國各油田抽調的石油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揮師東北。一場決定中國石油命運,乃至影響共和國發展進程的石油大會戰,在古老荒涼的松遼平原上,徐徐拉開了帷幕。

不久後,大慶長垣以北的三口探井相繼噴出高產油流,並初步探明瞭方圓80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都有工業性油流,令人振奮地勾勒出這個大油田的輪廓。

【大慶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李惠新:這三口井,基本上就決定了大慶油田的命運,就決定了,大慶油田是大油田,是個好油田。】

然而,要想在這片荒原上開發大油田,它的艱苦程度是今天的我們難以想象的。由於附近沒有城市做依託,在寒冷的冬季,4萬多人一下子湧來,單是吃和住就是個大難題。幹部職工們只能住在牛棚馬圈,或擠在地窨子裡,有的甚至只能露宿荒原。糧食和蔬菜供應不足,最嚴重的時候只能“五兩三餐保會戰”。

【大慶油田化工總廠原黨委書記朱鼎科:沒有房子住,廣大職工都是住的帳篷、板房、地窩子,天氣又寒冷,冬天到了零下40攝氏度,滴水成冰,這是毫不誇張】

繁重的體力勞動,加上飢寒交加,一些意志不堅定的人動搖了。

【大慶油田第一任採油隊隊長、大慶油田會戰“五面紅旗”之一薛國邦:職工吃不飽,吃完飯,職工拿上個碗,在食堂轉圈子,這裡找個蘿蔔頭,那裡找個破魚頭,拿回去拿個缸子再煮,弄些個醬油喝。】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鑽井平臺是陣地,千米油層是堡壘,嗡嗡作響的鑽頭是衝鋒槍。來自全國各地的鑽井隊戰天鬥地,豪情滿懷地奮戰在這個激情燃燒的戰場上,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模範群體。

在這些身影中,來自甘肅玉門油田的王進喜和他的1205鑽井隊,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下火車,他們的隊長王進喜一不問吃二不問住,就問了三句話:“我們的鑽機到了沒有?油井的位置在哪裡?這裡的鑽井最高紀錄是多少?”鑽井設備來了,但等待吊車要三天時間,他們不等不靠,喊出了“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幹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的驚人之語。硬是憑著人拉肩扛,用血肉之軀將幾十噸重的鑽機拉到井場;鑽井需要用水,送水車得兩三天後才能到,他們又等不及了,於是就用盆端桶拎的方法,全隊30多人加上趕來幫忙的幹部職工,一天一夜硬是端水50多噸,只用了短短5天時間就打出了第一口井;在打第二口井時,井口突發井噴,如果不及時壓住就會井毀人亡,缺少專用的材料,情急之下王進喜帶頭跳進冰冷的泥漿池中,用帶傷的血肉之軀攪拌泥漿,苦戰三小時終於制服了井噴。

在萬人誓師大會上,王進喜等模範人物戴著紅花,騎著高頭大馬,由探區領導牽馬墜蹬,繞場一週。王進喜在發言時喊出了“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壯語。他這種面對困難主動衝鋒陷陣的英雄氣概,震撼了工友,也感動了群眾。房東趙大娘對工人們說,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啊!從此,鐵人的美名名揚天下。

【大慶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李惠新:在會戰中,就是需要王進喜這樣的典型,如果我們會戰隊伍人人都像王進喜這樣,我們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就一定能夠打勝仗。】

也許有人會問,王進喜的這股沖天幹勁到底從何而來?鐵人精神的源頭究竟在哪裡?如果說,鐵人精神是一條寬闊而深邃的河流,那麼逆流而上,我們便會找到它的源頭,明瞭它的流向。

【《鐵人傳》作者孫寶範:6歲他就領他(雙目失明的)父親去要飯,10歲時候就上山上和小朋友一起放牛,15歲進礦成了黑油娃了。】

曾經的屈辱和煎熬,西北大漠風沙的砥礪,鐵人精神正是在這種苦難、屈辱和壓迫中倔強成長起來的。鐵人常說,是黨的教育讓我脫胎換骨的。剛剛參加工作時,作為業務骨幹的王進喜,下班後喜歡聽秦腔,而對政治學習不感興趣,並且,有時工作方法也簡單粗暴。在黨支部一些老黨員的教育幫助下,王進喜很快改掉了這些毛病,並樹立起堅定的信念。經過一年多的培養,1956年4月29日,王進喜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組織上又把鑽井隊長的重任壓給了他。從此,他便經常“全天滾”,24小時值守在礦井上,他們苦戰一年,終於實現了年進尺兩萬米的好成績。讓這個原來年進尺只有800多米的“豆腐隊”,一躍成為祁連山上的“標杆”鑽井隊。

入黨後的王進喜,主人翁意識空前提高。鐵人常說,“是黨,讓他這個放牛娃變成了光榮的石油工人,現在又成了全國的勞動模範。我要緊緊跟黨走,黨指到哪裡,我就打到哪裡”。

【時任玉門鑽井公司一大隊黨總支副書記楊型光:入黨是王進喜進步的一個里程碑,入黨前的思想是比較單純的報恩,入黨以後,他是一個自覺的先鋒戰士。】

1959年參加群英會時,當看到行駛在北京街頭的汽車,因為缺油不得不揹著一個巨大的煤氣包時,這位從不流淚的西北硬漢,蹲在街頭,禁不住流下了羞愧的淚水。那一刻,巨大的責任感又為他增添了新的動力。這樣,鐵人不畏艱難險阻,為了石油事業寧可豁出性命的驚天壯舉,也就有了令人信服的註腳。

大會戰出大英雄。在石油大會戰中,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廣大石油工人,發揚“革命加拼命,拼命幹革命”的精神,甘心付出自己的所有能量,創造了驚人的業績。會戰工委為進一步鼓舞士氣,開展了“學鐵人、做鐵人”活動,樹立了王進喜、馬德仁、段興枝、薛國邦、朱洪昌“五面紅旗”。英雄群體的湧現,更加有力地推動了石油大會戰的迅猛開展。終於,在大會戰開始後僅一個多月的時間,第一列原油外運列車,就在一陣陣歡呼聲中,匯入了我國石油工業的大動脈。

面對不斷出現的極端困難和各種矛盾,會戰工委組織幹部職工認真學習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指導大家樹立必勝的信心。會戰中遇到的這些困難,也時刻牽動著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心。龍江人民在自身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每人每月節約一斤糧食支援會戰。全國各地各部門也都從物資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援。油田職工和家屬們也積極行動起來,大力開荒種地,建造“乾打壘”簡易房,逐漸解決了吃住方面的生活難題。

這是一個比貢獻講奉獻的年代,這是一個革命理想高於天,戰天鬥地為祖國的年代。物質生活雖然十分艱辛,可他們的精神生活卻非常富有。在艱難困苦面前,他們一腔豪氣,從不退縮,在血與火的磨礪中,把自己鍛造成了敢於衝鋒陷陣、一往無前的英雄!在鐵人的鼓舞帶動下,蔡升、張孔法堅持在火車車廂外萬里測溫,譚學陵團隊長年在野外搞萬點調查,馮家潮等人改進了薩爾圖流程;劉文章等研製出“糖葫蘆”封隔器……

【原石油工業部副部長李敬:就是講奉獻,大慶精神裡頭“愛國、創業、求實、奉獻”,本身奉獻就是犧牲。】

石油會戰一開始,會戰工委就強調,拿下大油田在於狠,開發大油田在於細;講幹勁要猛如老虎,講細勁要細如繡花。否則就會產生嚴重後果。鐵人和他的鑽井隊就遭受過這種失敗和挫折。

【王進喜徒弟、時任1205鑽井隊鑽工徐萬明:我們井打斜了,他擔當責任,不怪大家,怪我,我這隊長沒把下面人教育好,把井打斜了。本來這個井是3度,我打成了5度。】

在隨後召開的千人大會上,有人善意地勸告王進喜不要上臺接受批評。鐵人卻說,披紅戴花時你們推著我往前走,這回挨批評了就叫我“裝狗熊”,這可不行!他請求把那口不合格的井填掉,留給後人作為教訓。又有好心人勸他說,埋了這口井,就給標杆隊的隊史寫下了恥辱的一頁。王進喜則說,如果沒了這一頁,那隊史就是假的! 這一頁不僅要記在隊史上,還要記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要讓後人知道,我們填掉的不僅是一口井,還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壞作風。

【王進喜徒弟、時任1205鑽井隊鑽工徐萬明:填井的時候都是用水泥填的,大夥兒就含著淚,把這口井給填掉了,我們的隊長就作檢查,我沒想我們隊長,你是大隊長了,來給我們承擔責任,你說哪有這麼好的隊長,對我教訓特別大。】

在許多人的印象裡,鐵人或許只是一個苦幹實幹的大老粗,其實這是對他很大的誤解。

【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工程師李虞庚:我感覺王進喜同志特別鑽研,幹起活來非常會巧幹,不是說光使勁兒,考慮怎麼搶進尺,他總是想著怎麼把工作幹得更好,他這個創新精神,特別突出。】

王進喜一直在探索著創新的方法。他們隊發明的“鑽機整拖搬家法”,把原來需要兩三天的時間縮短到兩三個小時;他還經常打破常規,把兩三部鑽機並車工作,大大提高了鑽井效率。

王進喜雖然識字不多,但卻一直沒有放棄學習。這是他記的一頁筆記,其中有他畫的一把鋸,原來是為了替代一個“巨”字。從幾年後他的文字上可以看出,鐵人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不幹,半點馬列主義也沒有”,這是王進喜常說的一句話。“北風當電扇,大雪是炒麵,天南海北來會戰,誓奪頭號大油田,乾乾幹!”在會戰期間,鐵人還寫下了二十多首這樣的詩詞,喊出了那個時代石油人的共同心聲。它們就像火炬一樣被傳遞著,照亮了人們前進的征程。在各個鑽井隊你追我趕搶進度,奪紅旗立標杆的熱潮中,當其他鑽井隊遇到困難時,鐵人卻總會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

【時任三探區黨辦主任馬裡:(他說)咱們眼睛不要光盯著自己的井架子,那上面有個紅旗,我們要爭的是國家的大紅旗,而不是一個小紅旗,光靠我們一個隊,拿不下大油田。】

王進喜走上領導崗位後,仍騎著這臺破舊的摩托車,一個井隊一個井隊地跑,為基層解決實際問題。鐵人常說,“井沒壓力不出油,人沒壓力輕飄飄”。這個壓力不是哪個領導給的,是我自覺自願加的。他曾飽含深情地說:“當了幹部,我還是一個普通鑽工。沒啥本事,就是為國家打了幾口井,一切成績和榮譽都是黨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記差距”。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油田的領導幹部都自覺地向鐵人學習,堅持“工人三班倒,班班見領導”“工人身上多少泥,幹部身上也有多少泥”,真正做到了“領導心裡裝著工人,工人心裡裝著企業”。石油會戰形成了你追我趕、熱火朝天的喜人局面。

然而,一些制度上的不健全,也給油田帶來了隱患。1962年5月,中一注水站的一把大火,不但造成了價值16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更暴露了制度建設缺失的嚴重問題。痛定思痛,油田從領導到職工,本著“雞蛋裡挑骨頭,打著燈籠找毛病”的態度,制定了8項基層“崗位責任制”,併產生了“三老四嚴”和“四個一樣”等著名的企業管理理念和制度。為大慶油田繼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成為全國各行業競相學習的榜樣。

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大慶石油會戰僅用了三年半的時間就拿下了大油田,建成了年產600萬噸規模的原油生產基地,累計為國家生產原油1166萬噸,佔同期全國陸上原油產量的51%,初步甩掉了我國貧油落後的帽子。1963年11月,周恩來總理莊嚴宣告:“由於大慶油田的建成,我國的石油已經基本實現了自給。”1964年元月,毛澤東主席發出了“工業學大慶”的號召,全國範圍內掀起了學習大慶的熱潮。

這次石油會戰,形成了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主要內涵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大慶油田成為我國石油戰線的一面旗幟,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石油會戰結束後,石油工人們繼承了會戰精神,更加幹勁十足。王進喜的1205鑽井隊和1202鑽井隊摽著勁地幹,只用了半年時間,就雙雙創出進尺5萬米的好成績,一舉超過了蘇聯的功勳隊。

王進喜不但是“打井巨匠”,也是“精神巨人”。在成為全國聞名的“鐵人”後,他依然保持著謙虛謹慎的美德。1966年國慶期間,應演員李光復所請,他寫下了這樣一段話:“講進步不要忘了黨,講本領不要忘了群眾,講成績不要忘了大多數,講缺點不要忘了自己,講現在不要割斷歷史”。時隔半個多世紀,這內涵豐富、充滿哲理的“五講”,依然綻放著奪目的光彩,閃爍著強烈的時代氣息。

正當人們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文化大革命”的風暴使大慶的石油生產也受到了嚴重衝擊。看到偌大的油田在風雨中飄搖,鐵人心急如焚。他不顧個人安危,跑到北京向周恩來總理進行了彙報。1967年3月,中央決定對大慶油田實行“軍事管制”,這才使得這裡的石油生產繼續保持了穩定。

1969年4月,在黨的九大上,王進喜當選為中央委員,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豪情滿懷的鐵人胸中,又勾勒出一幅新的藍圖。然而就在此時,晚期胃癌這個惡魔卻悄然逼近了他。

【王進喜長子王月平:他的胃病從玉門(油田)就有,當時因為井隊條件不好,有時能吃上飯,有時吃不上飯,特別是冬天,可能就會(吃)涼飯,1970年的時候就轉成胃癌了。】

1970年11月15日,年僅47歲的鐵人王進喜,停止了他那忙碌而堅實的腳步。這個從西北大漠轉戰到東北平原的鐵漢,為了中國的石油事業,耗盡了最後一絲氣力,也留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為國家多打井,多出油!這既是鐵人的畢生追求,也是他的初心和使命。我們的鐵人,你就是追日的夸父、移山的愚公!你奮進不止的一生,大漠和荒原不會忘記,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戰友和後人也永遠不會忘記!

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激勵鼓舞下,即使在十年動亂期間,大慶的原油產量仍以每年28%的速度遞增。從1976年攀上5000萬噸高峰開始,保持這一紀錄長達27年之久,創造了世界油田開發史上的一個奇蹟,支撐起當時瀕臨崩潰的國民經濟,成為共和國發展的穩定器和助推器。

改革開放後,國家需要大慶油田繼續保持高產穩產,而這裡容易開採的油層卻越來越少。怎麼辦?油田上下經過嚴格論證,把目光都集中到了科技這個第一生產力上。

最好的繼承就是創新。他叫王啟民,1960年從北京石油學院來到大慶,一干就是58年。向科技要油,是王啟民多年的夢想。在科研中他發現,在已經開採過的油層裡,還殘留著7億多噸的原油。然而,要想把這些原油擠出來,國內外還沒有成功的先例。而王啟民他們卻偏偏不信這個邪!

整整七年,王啟民和同伴們以科學的態度加上拼命精神,戰嚴寒、鬥酷暑,開展了一次次的攻關實驗。由於條件惡劣加上勞累過度,王啟民患上了嚴重的風溼性強直性脊椎炎,但是每天鑽心的疼痛也沒讓他停下腳步。經過多年努力,他們終於摸索出一套新技術,讓這個老油田又高產穩產了10年。這一科技成果,也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997年,王啟民被授予“新時期鐵人”稱號。

【新時期鐵人王啟民:我們提出的“寧可把心血熬幹,也要讓油田高產、穩產”。】

困難和挑戰似乎總是與大慶油田如影隨形,油田的每一步發展,都經歷了浴火重生、鳳凰涅槃般的壯烈與豪邁。進入21世紀,我國再次成為石油進口大國,每年消耗的石油有一半要依賴進口。而此時,已經開發了40多年的大慶油田,開採難度越來越大。這一次,大慶人不得不把破解難題的目光,投向了更加廣闊的海外市場。

憑藉著雄厚的技術優勢和能打硬仗的隊伍,大慶油田勇敢地邁開了走出去的腳步:在萬里之遙的印度尼西亞,在烈日炎炎的非洲蘇丹,在槍炮聲不斷響起的伊拉克,在波濤洶湧的太平洋上……都有大慶人奮戰的身影。

新時代催生新戰場,新戰場呼喚新英雄。

井是他的命,油是他的魂!他叫李新民,是1205鐵人鑽井隊第18任隊長。在國內,他帶領鑽井隊扛紅旗站排頭;闖海外,他們創紀錄立標杆,把大慶的旗幟插上國際鑽井市場制高點。從2006年開始,李新民帶領1205鑽井隊先後到蘇丹和伊拉克等地打井82口,累積鑽井18萬米。面對當地50多攝氏度的高溫和野外蚊蟲的叮咬,以及駐地附近不時響起的槍炮聲,他們毫不畏懼,憑著拼搏、務實和創新精神,實現了鐵人老隊長“把井打到國外去”的夙願。李新民也實現了他“寧肯歷盡千難萬險,也要為祖國獻石油”的誓言,被譽為“大慶新鐵人”。

【大慶油田中東分公司經理、時任1205鑽井隊第18任隊長李新民: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永遠不會過時,攻堅克難的制勝法寶,要沒有這些東西,我們取得不了這麼大的成績,也不能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現在,大慶油田海外市場業務已經遍佈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海外市場營收實現150多億元。

回首大慶油田開發建設的60年,經過三代石油工人的努力拼搏,已累計生產原油23.5億噸,佔全國同期陸上總產量的40%以上,上繳各種稅費2.6萬億元的驕人業績,向祖國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優異的答卷。

2006年鐵人紀念館建成到現在,已有900多萬參觀者到這裡參觀拜謁。在這些留言簿上,他們深情地表達著自己的敬仰之情。一位客人寫到:大慶油田人站著是脊樑,躺下是山脈。祖國要騰飛,多麼需要千萬個鐵人啊!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大慶就是全國的標杆和旗幟,大慶精神激勵著工業戰線廣大幹部群眾奮發有為。

【習近平同期聲:大慶的成績和貢獻,已經鐫刻在偉大祖國的歷史豐碑上,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今天,當我們再次翻開大慶油田短暫而厚重的歷史,依然感到雄風撲面,撼人心魄。雖然時代不同、崗位各異,但是以三代鐵人為代表的大慶石油人,始終沒有忘記“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初心;始終沒有忘記保衛國家能源安全的使命擔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