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熱天易長痘 不妨試試這兩款食療

廣州的春天,悶熱潮溼。有人感嘆:“臉上、身上的痘痘像野草一樣,一到這個季節就‘春風吹又生了’。”為什麼春天容易長痘?為什麼明明用了各種方法清熱,痘痘還是那麼難好?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唐樑解釋了其中的原因。

春天“內溼+外溼”

易催生痘痘

西醫認為,當人體雄激素分泌過多,刺激皮脂腺快速發育和皮脂過量分泌,皮脂腺導管異常角化,會導致毛囊開口阻塞,加上痤瘡丙酸桿菌、白色葡萄球菌和糠秕馬拉色菌等的感染,就會導致痘痘的產生。所以西醫認為這是和內分泌紊亂有關的。女性經前痘痘長得特別厲害,也和雄激素高有關。面部、頸部、前胸、後背的皮脂腺分泌最旺盛,所以這些地方最容易出現痘痘。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唐樑介紹,從中醫的角度看,長痘一方面是因為體內溼氣重導致皮脂腺分泌過多,面上、身上多油;另一方面,廣州的春天潮溼、悶熱,加重人體出汗和油脂的分泌,“內溼加上外溼,痘痘就會‘層出不窮’了”。

中醫認為,顏面部為陽明經所主,乃多氣多血之經,是容易長瘡瘍的。

而背部為太陽膀胱經,容易感受風寒之邪,導致毛囊閉塞,也容易長痘痘,正如《黃帝內經》所言:“汗出見溼乃生痤痱”。春天悶熱,出汗後不能及時清理皮膚,穿著溼的衣服再吹風受涼,所以胸背部的痘痘會比較多。

但要注意的是,有的人長痘是因為溼熱,有的人確實“溼”的同時“熱”卻不是很明顯。很多人以為“長痘”就是上火,吃了各種清熱藥卻效果不佳,或者剛開始有效果、後面又沒有用。

“其實很多人長痘並不是溼熱,反倒是脾虛,如果一味清熱而傷害了脾胃,溼氣會更難祛除,所以痘痘老是不好。 ”

皮膚、體內不補水

加重油脂分泌

如何控制痘痘?

唐樑指出,拔罐可以祛除體表的溼,所以拔罐對某些痘痘有一定幫助。但體內的溼還要靠飲食控制、藥物治療來祛除。

首先要從飲食上控制,減少陽明胃經上的溼,不宜過飽,且少吃煎炸油膩、辛辣、高糖食品,比如牛奶、冰淇淋、蛋糕、奶茶、紅糖、蜂蜜等。而辛辣食品還包括用咖喱、大料等烹飪的食品。

其次,可以煲些健脾祛溼的湯水,如薏米、茯苓、土茯苓、豆芽、冬瓜等。

另外,按摩一些穴位對清除痘痘也有幫助,比如:天樞穴、內庭穴可以促進消化、清胃熱,豐隆穴、曲池穴、委中穴可以除溼。

充足的睡眠也有利於減少油脂分泌,進而減少痘痘的產生。油脂分泌旺盛者可以選擇去油力強的清潔用品,偏鹼性的香皂去油相對較好,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選用。洗完後注意皮膚不要太乾燥。當然,皮膚油脂的清除是有幫助,但也不是光靠洗臉就可以解決問題。

唐樑表示,洗臉後使用保水的護膚品是一方面,而補充體內的水其實更重要。體內的水分不足會導致內熱,而這樣皮膚的油脂分泌會更加旺盛。

推薦食療

1.祛溼四豆飲

材料:赤小豆30克、薏苡仁30克、扁豆15克、眉豆30克。

做法:上述四味,煲水當茶飲或加大米煮粥食均可。

功效:健脾祛溼清熱。對於溼熱偏盛的皮炎、腹瀉均可。

2.清熱祛溼沐浴湯

材料:金銀花、蒲公英、土茯苓、苦蔘、白鮮皮、地膚子、白芷各20克。

做法:上述幾味熬水洗澡或洗臉。洗後再用溫水沖洗。

功效:清熱祛溼止癢。各種熱毒瘡瘍、皮炎均可。體寒、蠶豆病者不宜。(記者 伍仞 通訊員 黃月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