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西藏拉薩大昭寺是朝聖者最終的嚮往。每逢神聖的日子,他們照例都要來朝佛,圍繞釋迦牟尼佛像轉圈,圓圓的圈子緩緩移動。從古至今、從早到晚,周而復始永不止息。他們在大昭寺門前五體投地跪拜,來到佛像前點千燈、點百燈,用金粉重刷釋迦牟尼的面部和金身。信仰極度虔誠的人,以人間罕見的方式表達對佛的崇信。他們從西藏各地,甚至從千里之外的青海、四川、甘肅藏區,一步一個長頭磕到拉薩,彷彿用自己的身體丈量"世界屋脊"上的土地,最後匍匐在佛的腳下,把額頭輕輕地貼在他的左膝,低聲地陳述自己的祈求與願望,這是虔誠者最為幸福和滿足的時刻。

"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西藏拉薩大昭寺是朝聖者最終的嚮往。每逢神聖的日子,他們照例都要來朝佛,圍繞釋迦牟尼佛像轉圈,圓圓的圈子緩緩移動。從古至今、從早到晚,周而復始永不止息。他們在大昭寺門前五體投地跪拜,來到佛像前點千燈、點百燈,用金粉重刷釋迦牟尼的面部和金身。信仰極度虔誠的人,以人間罕見的方式表達對佛的崇信。他們從西藏各地,甚至從千里之外的青海、四川、甘肅藏區,一步一個長頭磕到拉薩,彷彿用自己的身體丈量"世界屋脊"上的土地,最後匍匐在佛的腳下,把額頭輕輕地貼在他的左膝,低聲地陳述自己的祈求與願望,這是虔誠者最為幸福和滿足的時刻。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供奉唐文成公主帶去的佛十二歲等身像釋迦牟尼佛堂,是大昭寺的核心,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

藏文史書記載,這尊佛像在釋迦牟尼在世時已經塑成。

佛尊釋迦牟尼講經傳法。有一天,聖者曼殊室利憂心重重地對佛祖說:"世尊您住世的時候,我們能眼看佛容,耳聽佛語,心有所皈依;如果祖師涅槃離世,一切有情將依止何處呢?"佛祖聽過,含笑無言,接著從他身上,發出四道光,分別照射到大梵天羅延天、帝釋天和工巧之神毗首羯摩身上。於是,大梵天奉獻五種珍寶,請毗首羯摩塑造了佛陀的報身像;帝釋天奉獻了因陀羅寶、綠色寶、妙莊嚴寶等天上五寶和金、銀、珍珠、珊瑚、藍寶石等人間五寶,請毗首羯塑造了佛陀十二歲身量的化身像。釋迦八歲時,身量如藍毗尼園的臺座那麼高,十二歲時,腳踏舍衛城的門坎,頭部觸到門楣,這是他那時候的身量。這就是佛八歲等身像和十二歲等身像的由來。

毗首羯摩熔化了各種寶物,鑄造出佛陀十二歲身量的化身像。顏色像熟金子,一隻手做結定的姿式,另一隻手做壓地印的姿式。相好莊嚴,慈和美妙。據說凡是見到這尊像的人,都能夠解脫三毒的痛苦,生起真實的信仰,具足一切見、聞、念、觸的功德,與見到了佛陀本人一模一樣,沒有絲毫差異。當時佛祖住世,親自為身像開了光,散花如持,最後藏於印度金剛座寺。

"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西藏拉薩大昭寺是朝聖者最終的嚮往。每逢神聖的日子,他們照例都要來朝佛,圍繞釋迦牟尼佛像轉圈,圓圓的圈子緩緩移動。從古至今、從早到晚,周而復始永不止息。他們在大昭寺門前五體投地跪拜,來到佛像前點千燈、點百燈,用金粉重刷釋迦牟尼的面部和金身。信仰極度虔誠的人,以人間罕見的方式表達對佛的崇信。他們從西藏各地,甚至從千里之外的青海、四川、甘肅藏區,一步一個長頭磕到拉薩,彷彿用自己的身體丈量"世界屋脊"上的土地,最後匍匐在佛的腳下,把額頭輕輕地貼在他的左膝,低聲地陳述自己的祈求與願望,這是虔誠者最為幸福和滿足的時刻。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供奉唐文成公主帶去的佛十二歲等身像釋迦牟尼佛堂,是大昭寺的核心,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

藏文史書記載,這尊佛像在釋迦牟尼在世時已經塑成。

佛尊釋迦牟尼講經傳法。有一天,聖者曼殊室利憂心重重地對佛祖說:"世尊您住世的時候,我們能眼看佛容,耳聽佛語,心有所皈依;如果祖師涅槃離世,一切有情將依止何處呢?"佛祖聽過,含笑無言,接著從他身上,發出四道光,分別照射到大梵天羅延天、帝釋天和工巧之神毗首羯摩身上。於是,大梵天奉獻五種珍寶,請毗首羯摩塑造了佛陀的報身像;帝釋天奉獻了因陀羅寶、綠色寶、妙莊嚴寶等天上五寶和金、銀、珍珠、珊瑚、藍寶石等人間五寶,請毗首羯塑造了佛陀十二歲身量的化身像。釋迦八歲時,身量如藍毗尼園的臺座那麼高,十二歲時,腳踏舍衛城的門坎,頭部觸到門楣,這是他那時候的身量。這就是佛八歲等身像和十二歲等身像的由來。

毗首羯摩熔化了各種寶物,鑄造出佛陀十二歲身量的化身像。顏色像熟金子,一隻手做結定的姿式,另一隻手做壓地印的姿式。相好莊嚴,慈和美妙。據說凡是見到這尊像的人,都能夠解脫三毒的痛苦,生起真實的信仰,具足一切見、聞、念、觸的功德,與見到了佛陀本人一模一樣,沒有絲毫差異。當時佛祖住世,親自為身像開了光,散花如持,最後藏於印度金剛座寺。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印度法王達磨波羅在位時,執政中國北方的前秦王符堅,送給達磨波羅三件無價之寶,包括一件無縫的錦衣,他向印度國王求取一尊殊勝的釋迦牟尼佛像,以宏揚華夏的佛法。達磨波羅毅然決定將國寶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送往中國。當他和大臣一起走進供奉釋迦牟尼佛像的神殿時,發現這尊本來朝南而坐的聖像,現在居然面向東方了。

還有一個傳說版本。印度國王達磨波羅在位之時,有外敵入侵,請求援助。為報答支援,將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之像,以及四部佛經、四位持律比丘送來東土送往東方。

唐太宗李世民掌政的時候,吐番贊普松贊干布請婚,將聰慧美麗的文成公主許配給他。

臨行之際,唐太宗決定將中華國寶、供奉在洛陽白馬寺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賜與文成公主攜同進藏,作為修習佛法的本尊。當時專門打製了一輛手推車,裝載釋迦牟尼佛像,長途跋涉數千公里,從長安城一直推到拉薩。

在文成公主來藏之前,藏王松贊干布的尼泊爾妃子也攜帶一尊釋迦牟尼八歲等身佛像明久多吉到了拉薩。於是,在藏王松贊干布的主持下,尼泊爾公主修建了大昭寺,供奉釋迦牟尼八歲等身佛像;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供奉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兩座寺廟無所謂大小,它們同一天開工,同一天落成。大昭寺門向西,小昭寺門東向,寄託著兩位公主對家鄉父母的眷念。

"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西藏拉薩大昭寺是朝聖者最終的嚮往。每逢神聖的日子,他們照例都要來朝佛,圍繞釋迦牟尼佛像轉圈,圓圓的圈子緩緩移動。從古至今、從早到晚,周而復始永不止息。他們在大昭寺門前五體投地跪拜,來到佛像前點千燈、點百燈,用金粉重刷釋迦牟尼的面部和金身。信仰極度虔誠的人,以人間罕見的方式表達對佛的崇信。他們從西藏各地,甚至從千里之外的青海、四川、甘肅藏區,一步一個長頭磕到拉薩,彷彿用自己的身體丈量"世界屋脊"上的土地,最後匍匐在佛的腳下,把額頭輕輕地貼在他的左膝,低聲地陳述自己的祈求與願望,這是虔誠者最為幸福和滿足的時刻。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供奉唐文成公主帶去的佛十二歲等身像釋迦牟尼佛堂,是大昭寺的核心,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

藏文史書記載,這尊佛像在釋迦牟尼在世時已經塑成。

佛尊釋迦牟尼講經傳法。有一天,聖者曼殊室利憂心重重地對佛祖說:"世尊您住世的時候,我們能眼看佛容,耳聽佛語,心有所皈依;如果祖師涅槃離世,一切有情將依止何處呢?"佛祖聽過,含笑無言,接著從他身上,發出四道光,分別照射到大梵天羅延天、帝釋天和工巧之神毗首羯摩身上。於是,大梵天奉獻五種珍寶,請毗首羯摩塑造了佛陀的報身像;帝釋天奉獻了因陀羅寶、綠色寶、妙莊嚴寶等天上五寶和金、銀、珍珠、珊瑚、藍寶石等人間五寶,請毗首羯塑造了佛陀十二歲身量的化身像。釋迦八歲時,身量如藍毗尼園的臺座那麼高,十二歲時,腳踏舍衛城的門坎,頭部觸到門楣,這是他那時候的身量。這就是佛八歲等身像和十二歲等身像的由來。

毗首羯摩熔化了各種寶物,鑄造出佛陀十二歲身量的化身像。顏色像熟金子,一隻手做結定的姿式,另一隻手做壓地印的姿式。相好莊嚴,慈和美妙。據說凡是見到這尊像的人,都能夠解脫三毒的痛苦,生起真實的信仰,具足一切見、聞、念、觸的功德,與見到了佛陀本人一模一樣,沒有絲毫差異。當時佛祖住世,親自為身像開了光,散花如持,最後藏於印度金剛座寺。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印度法王達磨波羅在位時,執政中國北方的前秦王符堅,送給達磨波羅三件無價之寶,包括一件無縫的錦衣,他向印度國王求取一尊殊勝的釋迦牟尼佛像,以宏揚華夏的佛法。達磨波羅毅然決定將國寶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送往中國。當他和大臣一起走進供奉釋迦牟尼佛像的神殿時,發現這尊本來朝南而坐的聖像,現在居然面向東方了。

還有一個傳說版本。印度國王達磨波羅在位之時,有外敵入侵,請求援助。為報答支援,將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之像,以及四部佛經、四位持律比丘送來東土送往東方。

唐太宗李世民掌政的時候,吐番贊普松贊干布請婚,將聰慧美麗的文成公主許配給他。

臨行之際,唐太宗決定將中華國寶、供奉在洛陽白馬寺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賜與文成公主攜同進藏,作為修習佛法的本尊。當時專門打製了一輛手推車,裝載釋迦牟尼佛像,長途跋涉數千公里,從長安城一直推到拉薩。

在文成公主來藏之前,藏王松贊干布的尼泊爾妃子也攜帶一尊釋迦牟尼八歲等身佛像明久多吉到了拉薩。於是,在藏王松贊干布的主持下,尼泊爾公主修建了大昭寺,供奉釋迦牟尼八歲等身佛像;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供奉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兩座寺廟無所謂大小,它們同一天開工,同一天落成。大昭寺門向西,小昭寺門東向,寄託著兩位公主對家鄉父母的眷念。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大小昭寺修成後不久,出現了兩尊釋迦牟尼佛像互相換位的事情。據說藏王松贊干布去世後,孫子芒鬆芒贊繼承了王位。當時盛傳武則天皇帝要派出大軍攻打拉薩,奪回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吐蕃王臣在驚恐之餘,匆忙把這尊佛像轉移到大昭南鏡門裡面隱藏,並用泥土封好,上繪一副文殊菩薩像。同時把大昭寺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明久多吉挪到小昭寺主殿供奉。

公元八世紀初,唐中宗將金城公主許配給吐蕃贊普赤德祖贊,狗年(710年)從長安到達拉薩。金城公主說:"我要看看祖奶奶公主(指文成公主)的供養處--釋迦牟尼佛像。"她到了小昭寺,向每尊佛像獻了供養,沒有找到釋迦牟尼佛像;然後來到大昭寺,先給諸佛像上供奉,再找釋迦牟尼像,也沒有找到。金城公主說:"根據有關大昭寺的記載,寺廟中共有五間佛堂,如今只看到四間,定然還有一間隱蔽的內佛堂。"於是便在佛殿的牆壁上到處敲擊,敲到殿中一處向內凹入牆壁上的門坎的下部時,牆上出現了裂縫,便挖去泥皮,發現一門,打開門,果然看見內藏釋迦牟尼金佛像,金城公主大喜道:"要為祖奶奶文成公主的佛像舉行'現面'典禮!"馬上擺獻了盛大的供奉。金城公主將佛像安置在殿後淨香室中心,建立了供祀之制,從此這尊神像成了大昭寺的主佛。

藏文史書記載,藏王赤德祖贊在羊卓雍湖邊墜馬而死,王子赤松德贊尚未成年,政事由孃舅瑪尚·春巴傑執掌。他宣稱:"國王之所以短命,都是奉行佛法的報應。為了消除今生的災難,應該奉行苯波教。"還說:"文成公主帶來的佛像是漢地的佛像,應該送回漢地去。"於是,他發動了吐蕃時期第一次反佛運動。文成公主帶來的佛像,被用皮繩編織成的網套著,拉到大昭寺門外。瑪尚派了三百個力士,命令他們把佛像送回中原。奇怪的是,他們把佛像拉到城郊的卡扎洞地方,佛像如同生了根似的,再也拉不動了。只好就地埋在沙坑裡。

"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西藏拉薩大昭寺是朝聖者最終的嚮往。每逢神聖的日子,他們照例都要來朝佛,圍繞釋迦牟尼佛像轉圈,圓圓的圈子緩緩移動。從古至今、從早到晚,周而復始永不止息。他們在大昭寺門前五體投地跪拜,來到佛像前點千燈、點百燈,用金粉重刷釋迦牟尼的面部和金身。信仰極度虔誠的人,以人間罕見的方式表達對佛的崇信。他們從西藏各地,甚至從千里之外的青海、四川、甘肅藏區,一步一個長頭磕到拉薩,彷彿用自己的身體丈量"世界屋脊"上的土地,最後匍匐在佛的腳下,把額頭輕輕地貼在他的左膝,低聲地陳述自己的祈求與願望,這是虔誠者最為幸福和滿足的時刻。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供奉唐文成公主帶去的佛十二歲等身像釋迦牟尼佛堂,是大昭寺的核心,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

藏文史書記載,這尊佛像在釋迦牟尼在世時已經塑成。

佛尊釋迦牟尼講經傳法。有一天,聖者曼殊室利憂心重重地對佛祖說:"世尊您住世的時候,我們能眼看佛容,耳聽佛語,心有所皈依;如果祖師涅槃離世,一切有情將依止何處呢?"佛祖聽過,含笑無言,接著從他身上,發出四道光,分別照射到大梵天羅延天、帝釋天和工巧之神毗首羯摩身上。於是,大梵天奉獻五種珍寶,請毗首羯摩塑造了佛陀的報身像;帝釋天奉獻了因陀羅寶、綠色寶、妙莊嚴寶等天上五寶和金、銀、珍珠、珊瑚、藍寶石等人間五寶,請毗首羯塑造了佛陀十二歲身量的化身像。釋迦八歲時,身量如藍毗尼園的臺座那麼高,十二歲時,腳踏舍衛城的門坎,頭部觸到門楣,這是他那時候的身量。這就是佛八歲等身像和十二歲等身像的由來。

毗首羯摩熔化了各種寶物,鑄造出佛陀十二歲身量的化身像。顏色像熟金子,一隻手做結定的姿式,另一隻手做壓地印的姿式。相好莊嚴,慈和美妙。據說凡是見到這尊像的人,都能夠解脫三毒的痛苦,生起真實的信仰,具足一切見、聞、念、觸的功德,與見到了佛陀本人一模一樣,沒有絲毫差異。當時佛祖住世,親自為身像開了光,散花如持,最後藏於印度金剛座寺。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印度法王達磨波羅在位時,執政中國北方的前秦王符堅,送給達磨波羅三件無價之寶,包括一件無縫的錦衣,他向印度國王求取一尊殊勝的釋迦牟尼佛像,以宏揚華夏的佛法。達磨波羅毅然決定將國寶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送往中國。當他和大臣一起走進供奉釋迦牟尼佛像的神殿時,發現這尊本來朝南而坐的聖像,現在居然面向東方了。

還有一個傳說版本。印度國王達磨波羅在位之時,有外敵入侵,請求援助。為報答支援,將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之像,以及四部佛經、四位持律比丘送來東土送往東方。

唐太宗李世民掌政的時候,吐番贊普松贊干布請婚,將聰慧美麗的文成公主許配給他。

臨行之際,唐太宗決定將中華國寶、供奉在洛陽白馬寺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賜與文成公主攜同進藏,作為修習佛法的本尊。當時專門打製了一輛手推車,裝載釋迦牟尼佛像,長途跋涉數千公里,從長安城一直推到拉薩。

在文成公主來藏之前,藏王松贊干布的尼泊爾妃子也攜帶一尊釋迦牟尼八歲等身佛像明久多吉到了拉薩。於是,在藏王松贊干布的主持下,尼泊爾公主修建了大昭寺,供奉釋迦牟尼八歲等身佛像;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供奉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兩座寺廟無所謂大小,它們同一天開工,同一天落成。大昭寺門向西,小昭寺門東向,寄託著兩位公主對家鄉父母的眷念。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大小昭寺修成後不久,出現了兩尊釋迦牟尼佛像互相換位的事情。據說藏王松贊干布去世後,孫子芒鬆芒贊繼承了王位。當時盛傳武則天皇帝要派出大軍攻打拉薩,奪回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吐蕃王臣在驚恐之餘,匆忙把這尊佛像轉移到大昭南鏡門裡面隱藏,並用泥土封好,上繪一副文殊菩薩像。同時把大昭寺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明久多吉挪到小昭寺主殿供奉。

公元八世紀初,唐中宗將金城公主許配給吐蕃贊普赤德祖贊,狗年(710年)從長安到達拉薩。金城公主說:"我要看看祖奶奶公主(指文成公主)的供養處--釋迦牟尼佛像。"她到了小昭寺,向每尊佛像獻了供養,沒有找到釋迦牟尼佛像;然後來到大昭寺,先給諸佛像上供奉,再找釋迦牟尼像,也沒有找到。金城公主說:"根據有關大昭寺的記載,寺廟中共有五間佛堂,如今只看到四間,定然還有一間隱蔽的內佛堂。"於是便在佛殿的牆壁上到處敲擊,敲到殿中一處向內凹入牆壁上的門坎的下部時,牆上出現了裂縫,便挖去泥皮,發現一門,打開門,果然看見內藏釋迦牟尼金佛像,金城公主大喜道:"要為祖奶奶文成公主的佛像舉行'現面'典禮!"馬上擺獻了盛大的供奉。金城公主將佛像安置在殿後淨香室中心,建立了供祀之制,從此這尊神像成了大昭寺的主佛。

藏文史書記載,藏王赤德祖贊在羊卓雍湖邊墜馬而死,王子赤松德贊尚未成年,政事由孃舅瑪尚·春巴傑執掌。他宣稱:"國王之所以短命,都是奉行佛法的報應。為了消除今生的災難,應該奉行苯波教。"還說:"文成公主帶來的佛像是漢地的佛像,應該送回漢地去。"於是,他發動了吐蕃時期第一次反佛運動。文成公主帶來的佛像,被用皮繩編織成的網套著,拉到大昭寺門外。瑪尚派了三百個力士,命令他們把佛像送回中原。奇怪的是,他們把佛像拉到城郊的卡扎洞地方,佛像如同生了根似的,再也拉不動了。只好就地埋在沙坑裡。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後來,又一些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反佛大臣納朗·陶傑唐拉巴北脊開裂而死,覺諾·桑傑和瑪·結讓也手腳蜷縮而亡。老百姓和占卜人都說:"這是因為漢地釋迦牟尼佛像發怒,將他埋在沙坑裡真是罪孽大啊!"大家商量道:"這尊佛像,最初是從印度去的,還是把他送到印度去吧!"於是將佛像起出,用兩頭騾子馱著,當他們來到芒域吉隆的時候。聽說去印度的道路不通,就將佛像留在芒域地方了。

佛像在那裡滯留了14年。後來藏王赤松德贊親政,剪除了瑪尚·春巴傑等人,王臣們聚在一起議論興佛的事情。大臣尚·聶桑稟告道:"祖輩松贊干布倡興佛法而國泰民安,他的聖裔,贊普您的父王赤德祖贊也奉行妙善佛法,後來遭到瑪尚的破壞。瑪尚還把漢地運來的佛像送走,但是從前只用騎士抱在懷裡運來的佛像,這時成千人也抬不動。後來商定送到芒域,才用兩匹騾子馱了去。如今應該將那尊佛像從芒域請來供奉。"於是,藏王赤松德贊自芒域迎回釋迦牟尼佛像。

大約過了80年,赤松德讚的孫子朗達瑪掌政的時候,這尊殊勝的佛像又遇上了第二次反佛運動。他不止一次聲言:"拉薩連年發生人疫災害,都是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佛作崇的結果。"他命令:"漢地和印度的釋迦牟尼佛像都要送回他們的家鄉去。"這次臣民們沒有聽從他的指示,他們認為釋迦牟尼佛像是雪域幸福的根源,要像保護眼珠一樣加以保護。他們運來很多沙子,把佛像理在沙堆中間。

"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西藏拉薩大昭寺是朝聖者最終的嚮往。每逢神聖的日子,他們照例都要來朝佛,圍繞釋迦牟尼佛像轉圈,圓圓的圈子緩緩移動。從古至今、從早到晚,周而復始永不止息。他們在大昭寺門前五體投地跪拜,來到佛像前點千燈、點百燈,用金粉重刷釋迦牟尼的面部和金身。信仰極度虔誠的人,以人間罕見的方式表達對佛的崇信。他們從西藏各地,甚至從千里之外的青海、四川、甘肅藏區,一步一個長頭磕到拉薩,彷彿用自己的身體丈量"世界屋脊"上的土地,最後匍匐在佛的腳下,把額頭輕輕地貼在他的左膝,低聲地陳述自己的祈求與願望,這是虔誠者最為幸福和滿足的時刻。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供奉唐文成公主帶去的佛十二歲等身像釋迦牟尼佛堂,是大昭寺的核心,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

藏文史書記載,這尊佛像在釋迦牟尼在世時已經塑成。

佛尊釋迦牟尼講經傳法。有一天,聖者曼殊室利憂心重重地對佛祖說:"世尊您住世的時候,我們能眼看佛容,耳聽佛語,心有所皈依;如果祖師涅槃離世,一切有情將依止何處呢?"佛祖聽過,含笑無言,接著從他身上,發出四道光,分別照射到大梵天羅延天、帝釋天和工巧之神毗首羯摩身上。於是,大梵天奉獻五種珍寶,請毗首羯摩塑造了佛陀的報身像;帝釋天奉獻了因陀羅寶、綠色寶、妙莊嚴寶等天上五寶和金、銀、珍珠、珊瑚、藍寶石等人間五寶,請毗首羯塑造了佛陀十二歲身量的化身像。釋迦八歲時,身量如藍毗尼園的臺座那麼高,十二歲時,腳踏舍衛城的門坎,頭部觸到門楣,這是他那時候的身量。這就是佛八歲等身像和十二歲等身像的由來。

毗首羯摩熔化了各種寶物,鑄造出佛陀十二歲身量的化身像。顏色像熟金子,一隻手做結定的姿式,另一隻手做壓地印的姿式。相好莊嚴,慈和美妙。據說凡是見到這尊像的人,都能夠解脫三毒的痛苦,生起真實的信仰,具足一切見、聞、念、觸的功德,與見到了佛陀本人一模一樣,沒有絲毫差異。當時佛祖住世,親自為身像開了光,散花如持,最後藏於印度金剛座寺。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印度法王達磨波羅在位時,執政中國北方的前秦王符堅,送給達磨波羅三件無價之寶,包括一件無縫的錦衣,他向印度國王求取一尊殊勝的釋迦牟尼佛像,以宏揚華夏的佛法。達磨波羅毅然決定將國寶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送往中國。當他和大臣一起走進供奉釋迦牟尼佛像的神殿時,發現這尊本來朝南而坐的聖像,現在居然面向東方了。

還有一個傳說版本。印度國王達磨波羅在位之時,有外敵入侵,請求援助。為報答支援,將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之像,以及四部佛經、四位持律比丘送來東土送往東方。

唐太宗李世民掌政的時候,吐番贊普松贊干布請婚,將聰慧美麗的文成公主許配給他。

臨行之際,唐太宗決定將中華國寶、供奉在洛陽白馬寺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賜與文成公主攜同進藏,作為修習佛法的本尊。當時專門打製了一輛手推車,裝載釋迦牟尼佛像,長途跋涉數千公里,從長安城一直推到拉薩。

在文成公主來藏之前,藏王松贊干布的尼泊爾妃子也攜帶一尊釋迦牟尼八歲等身佛像明久多吉到了拉薩。於是,在藏王松贊干布的主持下,尼泊爾公主修建了大昭寺,供奉釋迦牟尼八歲等身佛像;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供奉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兩座寺廟無所謂大小,它們同一天開工,同一天落成。大昭寺門向西,小昭寺門東向,寄託著兩位公主對家鄉父母的眷念。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大小昭寺修成後不久,出現了兩尊釋迦牟尼佛像互相換位的事情。據說藏王松贊干布去世後,孫子芒鬆芒贊繼承了王位。當時盛傳武則天皇帝要派出大軍攻打拉薩,奪回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吐蕃王臣在驚恐之餘,匆忙把這尊佛像轉移到大昭南鏡門裡面隱藏,並用泥土封好,上繪一副文殊菩薩像。同時把大昭寺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明久多吉挪到小昭寺主殿供奉。

公元八世紀初,唐中宗將金城公主許配給吐蕃贊普赤德祖贊,狗年(710年)從長安到達拉薩。金城公主說:"我要看看祖奶奶公主(指文成公主)的供養處--釋迦牟尼佛像。"她到了小昭寺,向每尊佛像獻了供養,沒有找到釋迦牟尼佛像;然後來到大昭寺,先給諸佛像上供奉,再找釋迦牟尼像,也沒有找到。金城公主說:"根據有關大昭寺的記載,寺廟中共有五間佛堂,如今只看到四間,定然還有一間隱蔽的內佛堂。"於是便在佛殿的牆壁上到處敲擊,敲到殿中一處向內凹入牆壁上的門坎的下部時,牆上出現了裂縫,便挖去泥皮,發現一門,打開門,果然看見內藏釋迦牟尼金佛像,金城公主大喜道:"要為祖奶奶文成公主的佛像舉行'現面'典禮!"馬上擺獻了盛大的供奉。金城公主將佛像安置在殿後淨香室中心,建立了供祀之制,從此這尊神像成了大昭寺的主佛。

藏文史書記載,藏王赤德祖贊在羊卓雍湖邊墜馬而死,王子赤松德贊尚未成年,政事由孃舅瑪尚·春巴傑執掌。他宣稱:"國王之所以短命,都是奉行佛法的報應。為了消除今生的災難,應該奉行苯波教。"還說:"文成公主帶來的佛像是漢地的佛像,應該送回漢地去。"於是,他發動了吐蕃時期第一次反佛運動。文成公主帶來的佛像,被用皮繩編織成的網套著,拉到大昭寺門外。瑪尚派了三百個力士,命令他們把佛像送回中原。奇怪的是,他們把佛像拉到城郊的卡扎洞地方,佛像如同生了根似的,再也拉不動了。只好就地埋在沙坑裡。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後來,又一些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反佛大臣納朗·陶傑唐拉巴北脊開裂而死,覺諾·桑傑和瑪·結讓也手腳蜷縮而亡。老百姓和占卜人都說:"這是因為漢地釋迦牟尼佛像發怒,將他埋在沙坑裡真是罪孽大啊!"大家商量道:"這尊佛像,最初是從印度去的,還是把他送到印度去吧!"於是將佛像起出,用兩頭騾子馱著,當他們來到芒域吉隆的時候。聽說去印度的道路不通,就將佛像留在芒域地方了。

佛像在那裡滯留了14年。後來藏王赤松德贊親政,剪除了瑪尚·春巴傑等人,王臣們聚在一起議論興佛的事情。大臣尚·聶桑稟告道:"祖輩松贊干布倡興佛法而國泰民安,他的聖裔,贊普您的父王赤德祖贊也奉行妙善佛法,後來遭到瑪尚的破壞。瑪尚還把漢地運來的佛像送走,但是從前只用騎士抱在懷裡運來的佛像,這時成千人也抬不動。後來商定送到芒域,才用兩匹騾子馱了去。如今應該將那尊佛像從芒域請來供奉。"於是,藏王赤松德贊自芒域迎回釋迦牟尼佛像。

大約過了80年,赤松德讚的孫子朗達瑪掌政的時候,這尊殊勝的佛像又遇上了第二次反佛運動。他不止一次聲言:"拉薩連年發生人疫災害,都是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佛作崇的結果。"他命令:"漢地和印度的釋迦牟尼佛像都要送回他們的家鄉去。"這次臣民們沒有聽從他的指示,他們認為釋迦牟尼佛像是雪域幸福的根源,要像保護眼珠一樣加以保護。他們運來很多沙子,把佛像理在沙堆中間。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朗達瑪被剌而死後,人們偷偷將釋迦牟尼佛像從沙堆裡刨出來。公元十一世紀中葉阿底峽大師在聶塘授徒傳法,多次到拉薩大昭寺轉經,並且從釋迦牟尼殿的柱子下面取出《松贊干布遺教》。當時由蔡巴噶舉派創始人公堂喇嘛香管理。公元1310年,阿里亞澤王派頓巴仁多爾及管家阿族等,帶去以十八藏克(藏族計量單位,一藏克相當於二十八斤)為一馱、一共一百零四馱銅和五百兩金子,在釋迦牟尼佛像座上面修了金頂。公元1409年正月,宗喀巴大師在大昭寺創立了默朗青波傳召大法會。在此之前,拉薩河南岸的柳烏地方長官司朗噶桑波奉當時西藏的統治者乃東王之命,對大昭寺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宗喀巴大師向佛像奉獻了純金製作的五部如來佛冠,並以珍珠、寶石、碧玉、松石嵌飾,極為美妙莊嚴,胸前嵌右旋白海螺。而佛身所掛大念珠,據說是明朝皇帝賜給色拉寺創建人、宗喀巴的大弟子絳青曲傑,而由絳青曲傑獻給佛祖釋迦牟尼的。從此這尊佛像被稱為"喬瓦仁波齊",意為"至尊怙主"。他是大昭的主佛,雪域藏土第一神,其地位之高、尊榮之重。

1936年,斯潘塞·查普曼這樣敘述他對大昭寺佛像的印象,“無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佛像”,“整個佛身上鑲嵌著無數寶石,是1000年來信徒長期供奉的結果”。

"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西藏拉薩大昭寺是朝聖者最終的嚮往。每逢神聖的日子,他們照例都要來朝佛,圍繞釋迦牟尼佛像轉圈,圓圓的圈子緩緩移動。從古至今、從早到晚,周而復始永不止息。他們在大昭寺門前五體投地跪拜,來到佛像前點千燈、點百燈,用金粉重刷釋迦牟尼的面部和金身。信仰極度虔誠的人,以人間罕見的方式表達對佛的崇信。他們從西藏各地,甚至從千里之外的青海、四川、甘肅藏區,一步一個長頭磕到拉薩,彷彿用自己的身體丈量"世界屋脊"上的土地,最後匍匐在佛的腳下,把額頭輕輕地貼在他的左膝,低聲地陳述自己的祈求與願望,這是虔誠者最為幸福和滿足的時刻。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供奉唐文成公主帶去的佛十二歲等身像釋迦牟尼佛堂,是大昭寺的核心,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

藏文史書記載,這尊佛像在釋迦牟尼在世時已經塑成。

佛尊釋迦牟尼講經傳法。有一天,聖者曼殊室利憂心重重地對佛祖說:"世尊您住世的時候,我們能眼看佛容,耳聽佛語,心有所皈依;如果祖師涅槃離世,一切有情將依止何處呢?"佛祖聽過,含笑無言,接著從他身上,發出四道光,分別照射到大梵天羅延天、帝釋天和工巧之神毗首羯摩身上。於是,大梵天奉獻五種珍寶,請毗首羯摩塑造了佛陀的報身像;帝釋天奉獻了因陀羅寶、綠色寶、妙莊嚴寶等天上五寶和金、銀、珍珠、珊瑚、藍寶石等人間五寶,請毗首羯塑造了佛陀十二歲身量的化身像。釋迦八歲時,身量如藍毗尼園的臺座那麼高,十二歲時,腳踏舍衛城的門坎,頭部觸到門楣,這是他那時候的身量。這就是佛八歲等身像和十二歲等身像的由來。

毗首羯摩熔化了各種寶物,鑄造出佛陀十二歲身量的化身像。顏色像熟金子,一隻手做結定的姿式,另一隻手做壓地印的姿式。相好莊嚴,慈和美妙。據說凡是見到這尊像的人,都能夠解脫三毒的痛苦,生起真實的信仰,具足一切見、聞、念、觸的功德,與見到了佛陀本人一模一樣,沒有絲毫差異。當時佛祖住世,親自為身像開了光,散花如持,最後藏於印度金剛座寺。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印度法王達磨波羅在位時,執政中國北方的前秦王符堅,送給達磨波羅三件無價之寶,包括一件無縫的錦衣,他向印度國王求取一尊殊勝的釋迦牟尼佛像,以宏揚華夏的佛法。達磨波羅毅然決定將國寶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送往中國。當他和大臣一起走進供奉釋迦牟尼佛像的神殿時,發現這尊本來朝南而坐的聖像,現在居然面向東方了。

還有一個傳說版本。印度國王達磨波羅在位之時,有外敵入侵,請求援助。為報答支援,將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之像,以及四部佛經、四位持律比丘送來東土送往東方。

唐太宗李世民掌政的時候,吐番贊普松贊干布請婚,將聰慧美麗的文成公主許配給他。

臨行之際,唐太宗決定將中華國寶、供奉在洛陽白馬寺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賜與文成公主攜同進藏,作為修習佛法的本尊。當時專門打製了一輛手推車,裝載釋迦牟尼佛像,長途跋涉數千公里,從長安城一直推到拉薩。

在文成公主來藏之前,藏王松贊干布的尼泊爾妃子也攜帶一尊釋迦牟尼八歲等身佛像明久多吉到了拉薩。於是,在藏王松贊干布的主持下,尼泊爾公主修建了大昭寺,供奉釋迦牟尼八歲等身佛像;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供奉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兩座寺廟無所謂大小,它們同一天開工,同一天落成。大昭寺門向西,小昭寺門東向,寄託著兩位公主對家鄉父母的眷念。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大小昭寺修成後不久,出現了兩尊釋迦牟尼佛像互相換位的事情。據說藏王松贊干布去世後,孫子芒鬆芒贊繼承了王位。當時盛傳武則天皇帝要派出大軍攻打拉薩,奪回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吐蕃王臣在驚恐之餘,匆忙把這尊佛像轉移到大昭南鏡門裡面隱藏,並用泥土封好,上繪一副文殊菩薩像。同時把大昭寺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明久多吉挪到小昭寺主殿供奉。

公元八世紀初,唐中宗將金城公主許配給吐蕃贊普赤德祖贊,狗年(710年)從長安到達拉薩。金城公主說:"我要看看祖奶奶公主(指文成公主)的供養處--釋迦牟尼佛像。"她到了小昭寺,向每尊佛像獻了供養,沒有找到釋迦牟尼佛像;然後來到大昭寺,先給諸佛像上供奉,再找釋迦牟尼像,也沒有找到。金城公主說:"根據有關大昭寺的記載,寺廟中共有五間佛堂,如今只看到四間,定然還有一間隱蔽的內佛堂。"於是便在佛殿的牆壁上到處敲擊,敲到殿中一處向內凹入牆壁上的門坎的下部時,牆上出現了裂縫,便挖去泥皮,發現一門,打開門,果然看見內藏釋迦牟尼金佛像,金城公主大喜道:"要為祖奶奶文成公主的佛像舉行'現面'典禮!"馬上擺獻了盛大的供奉。金城公主將佛像安置在殿後淨香室中心,建立了供祀之制,從此這尊神像成了大昭寺的主佛。

藏文史書記載,藏王赤德祖贊在羊卓雍湖邊墜馬而死,王子赤松德贊尚未成年,政事由孃舅瑪尚·春巴傑執掌。他宣稱:"國王之所以短命,都是奉行佛法的報應。為了消除今生的災難,應該奉行苯波教。"還說:"文成公主帶來的佛像是漢地的佛像,應該送回漢地去。"於是,他發動了吐蕃時期第一次反佛運動。文成公主帶來的佛像,被用皮繩編織成的網套著,拉到大昭寺門外。瑪尚派了三百個力士,命令他們把佛像送回中原。奇怪的是,他們把佛像拉到城郊的卡扎洞地方,佛像如同生了根似的,再也拉不動了。只好就地埋在沙坑裡。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後來,又一些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反佛大臣納朗·陶傑唐拉巴北脊開裂而死,覺諾·桑傑和瑪·結讓也手腳蜷縮而亡。老百姓和占卜人都說:"這是因為漢地釋迦牟尼佛像發怒,將他埋在沙坑裡真是罪孽大啊!"大家商量道:"這尊佛像,最初是從印度去的,還是把他送到印度去吧!"於是將佛像起出,用兩頭騾子馱著,當他們來到芒域吉隆的時候。聽說去印度的道路不通,就將佛像留在芒域地方了。

佛像在那裡滯留了14年。後來藏王赤松德贊親政,剪除了瑪尚·春巴傑等人,王臣們聚在一起議論興佛的事情。大臣尚·聶桑稟告道:"祖輩松贊干布倡興佛法而國泰民安,他的聖裔,贊普您的父王赤德祖贊也奉行妙善佛法,後來遭到瑪尚的破壞。瑪尚還把漢地運來的佛像送走,但是從前只用騎士抱在懷裡運來的佛像,這時成千人也抬不動。後來商定送到芒域,才用兩匹騾子馱了去。如今應該將那尊佛像從芒域請來供奉。"於是,藏王赤松德贊自芒域迎回釋迦牟尼佛像。

大約過了80年,赤松德讚的孫子朗達瑪掌政的時候,這尊殊勝的佛像又遇上了第二次反佛運動。他不止一次聲言:"拉薩連年發生人疫災害,都是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佛作崇的結果。"他命令:"漢地和印度的釋迦牟尼佛像都要送回他們的家鄉去。"這次臣民們沒有聽從他的指示,他們認為釋迦牟尼佛像是雪域幸福的根源,要像保護眼珠一樣加以保護。他們運來很多沙子,把佛像理在沙堆中間。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朗達瑪被剌而死後,人們偷偷將釋迦牟尼佛像從沙堆裡刨出來。公元十一世紀中葉阿底峽大師在聶塘授徒傳法,多次到拉薩大昭寺轉經,並且從釋迦牟尼殿的柱子下面取出《松贊干布遺教》。當時由蔡巴噶舉派創始人公堂喇嘛香管理。公元1310年,阿里亞澤王派頓巴仁多爾及管家阿族等,帶去以十八藏克(藏族計量單位,一藏克相當於二十八斤)為一馱、一共一百零四馱銅和五百兩金子,在釋迦牟尼佛像座上面修了金頂。公元1409年正月,宗喀巴大師在大昭寺創立了默朗青波傳召大法會。在此之前,拉薩河南岸的柳烏地方長官司朗噶桑波奉當時西藏的統治者乃東王之命,對大昭寺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宗喀巴大師向佛像奉獻了純金製作的五部如來佛冠,並以珍珠、寶石、碧玉、松石嵌飾,極為美妙莊嚴,胸前嵌右旋白海螺。而佛身所掛大念珠,據說是明朝皇帝賜給色拉寺創建人、宗喀巴的大弟子絳青曲傑,而由絳青曲傑獻給佛祖釋迦牟尼的。從此這尊佛像被稱為"喬瓦仁波齊",意為"至尊怙主"。他是大昭的主佛,雪域藏土第一神,其地位之高、尊榮之重。

1936年,斯潘塞·查普曼這樣敘述他對大昭寺佛像的印象,“無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佛像”,“整個佛身上鑲嵌著無數寶石,是1000年來信徒長期供奉的結果”。

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傳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