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若遇這13境,最是值得!

詩歌 寧靜 藝術 苦茶 明朝 牡丹 三花茶業 2019-06-13

明代的馮可賓提出飲茶“十三宜”,講了最適宜喝茶的十三種場景,縱是邊讀邊想象,也覺得甚是美妙。

喝茶若遇這13境,最是值得!

一無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一年四季都有其獨特美,但人未必常有雅興,若是俗務纏身,哪品茶的工夫,和品茶的心情呢?

身為凡夫俗子只可待到無事之時,自由自在,悠然自得地品味一番茶的韻味。


二佳客

茶是一種藝術,需要有知音,否則就如同對牛彈琴,雖有“高山流水”之雅意,而無伯牙子期之相知;雖有無上妙品之佳茗,若遇到“牛嚼牡丹”之俗客,那也是“暴殄天物”!


三幽坐

飲茶要有幽雅的品飲環境,令人處於一種心平氣靜、無憂無慮的心境之中。

心由境造,境由人造,處於芝蘭之室,人們往往向恬淡嫻雅處想,選擇一個幽靜的環境對於品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喝茶若遇這13境,最是值得!


四吟詩

詩歌是人類思想情感的流淌,古人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

以詩助茶興,以茶啟詩興,相輔相成。


五揮翰

揮毫潑墨,將千思萬緒付之於書畫丹青,有時候,詩歌仍不能盡興,就需要以另一種藝術形式表達出來,這就是古人說的“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飲茶時興致來了,題字作畫更是一樁雅事。


六徜徉

閒庭信步,時飲時啜,體會古之品茗者的閒情逸致。也就是跟著感覺走,完全不用意識去主宰,自由自在,身心完全放鬆,這樣的狀態品茶是最舒服的。

喝茶若遇這13境,最是值得!


七睡起

酣睡初醒,飲一杯微苦回甘的香茶,頓覺心曠神怡。


八宿醒

宿睡未解,頭腦昏沉,神志朦朧,則少飲香茗,定能破除睡意,使神清氣爽。


九清供

以清鮮果品來佐茶,酒屬葷,佐酒者必是肉類,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是壯士的豪邁。茶屬素,佐茶者必素食,黃卷青燈,苦茶素齋有僧道隱士的淡泊。

喝茶若遇這13境,最是值得!


十精舍

雅靜的茶室,不一定要多麼高檔華麗,氛圍應以淡雅、寧靜為主,寧可竹林茅屋也不要富麗堂皇,唯其如此才能體現茶的韻味。


十一會心

茶中三昧是要人們用全部心神去品味才能得到。一人獨坐,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妙不可言,二人對飲,於我心有慼慼焉而不必說破。


十二賞鑑

仔細品味,慢慢把玩,茶之“色”、“香”、“睬”、“韻”沁人心脾,耐人尋味。


十三文僮

文靜伶俐的茶僮,讓整個飲茶的氛圍更加生動。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