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汽車上路,最為引人矚目的就是外觀造型;車輛豪華與否,內飾也佔據很大的比例。所以車輛是否熱銷,設計師起的作用非常大,這點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因此不少自主品牌主機廠三顧茅廬、重金請來國際知名的大牌設計師,甚至還為他們在國外佈局設計中心或者研發中心,構建起全球的汽車設計網絡。隨著洋設計師在自主品牌主機廠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我們是否仔細想過,他們到底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

撰文|張大川

自主品牌主機廠這幾年除了在發動機或者底盤技術方面形成了一定突破,在整車造型上也有了巨大的飛躍,尤其是不少概念車所體現出的設計理念,和目前國際主流設計水準相比,幾乎已經沒有什麼差距了。從最早全盤設計外包,到依靠模仿來自己設計,直至現在逐漸有了自己的外方設計團隊並慢慢構建自己的設計特色,自主品牌在造型設計方面的進步非常明顯。

洋設計師能為自主品牌汽車帶來什麼?

根據相關新聞顯示,吉利通過併購沃爾沃,請來了其當時的主要設計師的Peter Horbury,由此開創了吉利備受各方好評的全新一代家族造型,最近又請到了捷豹路虎的資深設計師Wayne Burgess併為其在英國考文垂配備一支百人規模的支持團隊;長城之前也是請到了主導寶馬X5、X6以及部分M車型的設計總監皮埃爾,讓WEY相比於哈弗有了脫胎換骨的感覺;而比亞迪更是將奧迪、奔馳和法拉利的設計總監悉數收入囊中,分別負責整體、內飾和外飾,構建起了夢幻團隊。這兩年上升趨勢明顯,大有迎頭趕上之勢的廣汽傳祺與上汽榮威,其設計師也分別是有深厚的戴姆勒背景的張帆以及在邵景峰身後出謀劃策的奧迪大咖。

洋設計師能為自主品牌汽車帶來什麼?

對於洋設計師的作用,最重要的還在於從產品設計慢慢過渡到品牌DNA的打造上。當前不少主機廠對於洋設計師的使用還是更多的停留在產品設計上。產品設計的確非常重要,但我們絕大多數的自主品牌時至今日沒有一個自己鮮明的品牌設計語言其實隱患更大。一款車型至多3,4年的生命週期,等到車型更新換代之際很有可能就需要對原來整個設計做一個重大變更,使得品牌DNA無法形成。

洋設計師能為自主品牌汽車帶來什麼?

所以在車型設計之外,自主品牌也需要對洋設計師提出新的要求:將品牌理念融入到設計語言中,通過車型的傳承來更好地對品牌DNA進行詮釋與強化。如同寶馬經典的前臉造型,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科技如何發展,其經典的核心設計要素從來沒有改變過。而這個也被廣大消費者慢慢接受,成為寶馬除操控性能之外的又一個受到消費者追捧的標誌。在吉利這些自主品牌身上,我們逐漸看到了家族化譜系的影子,但卻還沒有形成吉利自身獨有的品牌DNA。未來還是需要在堅持自己產品設計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修飾與改進,來逐漸形成自己經典的品牌設計語言。

洋設計師能為自主品牌汽車帶來什麼?

此外,洋設計師應該更好地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對於主機廠來說,形成一個比較有競爭力的設計流程和新人培訓體系的任務更為迫切。這中間的新人不僅應該是國內的設計師,對於自主品牌在國外設計中心的新人同樣需要花大力氣來培養。一個充滿創意,極富創新思維的設計師團隊對於一家主機廠的重要性怎麼說都不為過。

洋設計師能為自主品牌汽車帶來什麼?

不過,當下很多自主品牌主機廠也要排除盲目引入洋設計師的做法。很多時候,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長城設計師皮埃爾在WEY VV5上市之後就選擇主動離職,也是和當地管理層文化衝突所致。此外,遲遲無法在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佈局設計中心,也是皮埃爾不滿的地方,畢竟汽車設計師至少都是半個藝術家,在大城市可以更好地汲取全球最前沿的設計思維與設計語言,產生思想上那一霎那間閃過的靈光,並將其最快融入到車輛的設計中去。

洋設計師能為自主品牌汽車帶來什麼?

禾顏閱車點評:

俗話說,外來的和尚好唸經。洋設計師,尤其是知名設計師,會帶來完全不同的設計理念,並從設計流程和設計方法上對國內主機廠進行規範,尤其是在產品設計上,往往可以立竿見影。但我們不能只將眼光放在一兩款汽車產品上,而是應當將洋設計師的作用放在品牌DNA的打造以及人才梯隊的培養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縱觀日系、韓系從國內進入全球市場的道路,無不是通過更抓人眼球的造型配合更高的性價比以及更穩定的產品質量,最終贏得了挑剔的歐美客戶的認可,並最終在全球汽車市場佔據一席之地。這樣的道路,我們的自主品牌也可以。

THE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