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1997年,還在上高三、準備報考大學的我,自制過一本汽車的“刊物”——當時我彙總了自己畫的汽車設計圖,配上文字,其中有句話我至今記得很清楚:

“我喜歡汽車,我願意投身汽車設計行業,因為我相信在當下(1997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汽車設計必定是一個突破口,如果哪家廠家能把汽車外形設計做好,一定能大獲成功。”

大家知道,我寫這句話的歷史背景是什麼狀況嗎?中國市場當時是“老三樣”,代表著整個市場的絕對主流面貌。還有“小三樣”——北京吉普、雲雀等,都是老掉牙的車型。當時的我真心覺得,中國市場就沒有“能看”的車,中國人買車時,外觀審美這一項是缺失的。

"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1997年,還在上高三、準備報考大學的我,自制過一本汽車的“刊物”——當時我彙總了自己畫的汽車設計圖,配上文字,其中有句話我至今記得很清楚:

“我喜歡汽車,我願意投身汽車設計行業,因為我相信在當下(1997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汽車設計必定是一個突破口,如果哪家廠家能把汽車外形設計做好,一定能大獲成功。”

大家知道,我寫這句話的歷史背景是什麼狀況嗎?中國市場當時是“老三樣”,代表著整個市場的絕對主流面貌。還有“小三樣”——北京吉普、雲雀等,都是老掉牙的車型。當時的我真心覺得,中國市場就沒有“能看”的車,中國人買車時,外觀審美這一項是缺失的。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2001年我大學畢業,出來就去了汽車媒體。入職後沒兩三個月,第一篇我親手開、親手寫的試車報告,是奇瑞轎車——當時那款車就叫“奇瑞”,沒有什麼附加後綴,後來因為奇瑞家族大了才得名風雲、旗雲等。這款車我記得它的宣傳口號:8萬8千8,奇瑞開回家。它賣得非常好,一度形成搶購熱潮。原因是什麼?我覺得就是這款車的外觀設計質量,明顯比當時同價位的車都要入時、好看。

為什麼呢?因為奇瑞當時買的是西雅特Toledo的生產線,雖然這車與大眾捷達A2(也就是當時已經國產的捷達)是同平臺兄弟車型,但捷達誕生於1984年,而Toledo誕生於1991年,設計時代感強很多——即便在2001年的中國,它都是個十年前的產品,但在當時的中國,就鮮有十年以內的產品……

"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1997年,還在上高三、準備報考大學的我,自制過一本汽車的“刊物”——當時我彙總了自己畫的汽車設計圖,配上文字,其中有句話我至今記得很清楚:

“我喜歡汽車,我願意投身汽車設計行業,因為我相信在當下(1997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汽車設計必定是一個突破口,如果哪家廠家能把汽車外形設計做好,一定能大獲成功。”

大家知道,我寫這句話的歷史背景是什麼狀況嗎?中國市場當時是“老三樣”,代表著整個市場的絕對主流面貌。還有“小三樣”——北京吉普、雲雀等,都是老掉牙的車型。當時的我真心覺得,中國市場就沒有“能看”的車,中國人買車時,外觀審美這一項是缺失的。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2001年我大學畢業,出來就去了汽車媒體。入職後沒兩三個月,第一篇我親手開、親手寫的試車報告,是奇瑞轎車——當時那款車就叫“奇瑞”,沒有什麼附加後綴,後來因為奇瑞家族大了才得名風雲、旗雲等。這款車我記得它的宣傳口號:8萬8千8,奇瑞開回家。它賣得非常好,一度形成搶購熱潮。原因是什麼?我覺得就是這款車的外觀設計質量,明顯比當時同價位的車都要入時、好看。

為什麼呢?因為奇瑞當時買的是西雅特Toledo的生產線,雖然這車與大眾捷達A2(也就是當時已經國產的捷達)是同平臺兄弟車型,但捷達誕生於1984年,而Toledo誕生於1991年,設計時代感強很多——即便在2001年的中國,它都是個十年前的產品,但在當時的中國,就鮮有十年以內的產品……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很多人買奇瑞就是圖它好看,奇瑞也是從那款車奠定了便宜、好看的口碑,延續了多年。

當然,那時候的“好看”和今天的概念是不同的。有些車,它確實是好看,但放在當時的中國並沒有起到“好看”的作用。典型的例子就是夏利和富康這兩款“與時俱進”的兩廂車。在當時中國人的眼裡,兩廂轎車完全是不入流、不上檔次的,我記得當時廣州街頭剛出現夏利出租車的時候,我家的長輩和我說:你可以打那種像個小蟑螂一樣的小出租,那種會便宜些……你看,兩廂車從一開始就被奠定了“便宜”的地位。

"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1997年,還在上高三、準備報考大學的我,自制過一本汽車的“刊物”——當時我彙總了自己畫的汽車設計圖,配上文字,其中有句話我至今記得很清楚:

“我喜歡汽車,我願意投身汽車設計行業,因為我相信在當下(1997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汽車設計必定是一個突破口,如果哪家廠家能把汽車外形設計做好,一定能大獲成功。”

大家知道,我寫這句話的歷史背景是什麼狀況嗎?中國市場當時是“老三樣”,代表著整個市場的絕對主流面貌。還有“小三樣”——北京吉普、雲雀等,都是老掉牙的車型。當時的我真心覺得,中國市場就沒有“能看”的車,中國人買車時,外觀審美這一項是缺失的。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2001年我大學畢業,出來就去了汽車媒體。入職後沒兩三個月,第一篇我親手開、親手寫的試車報告,是奇瑞轎車——當時那款車就叫“奇瑞”,沒有什麼附加後綴,後來因為奇瑞家族大了才得名風雲、旗雲等。這款車我記得它的宣傳口號:8萬8千8,奇瑞開回家。它賣得非常好,一度形成搶購熱潮。原因是什麼?我覺得就是這款車的外觀設計質量,明顯比當時同價位的車都要入時、好看。

為什麼呢?因為奇瑞當時買的是西雅特Toledo的生產線,雖然這車與大眾捷達A2(也就是當時已經國產的捷達)是同平臺兄弟車型,但捷達誕生於1984年,而Toledo誕生於1991年,設計時代感強很多——即便在2001年的中國,它都是個十年前的產品,但在當時的中國,就鮮有十年以內的產品……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很多人買奇瑞就是圖它好看,奇瑞也是從那款車奠定了便宜、好看的口碑,延續了多年。

當然,那時候的“好看”和今天的概念是不同的。有些車,它確實是好看,但放在當時的中國並沒有起到“好看”的作用。典型的例子就是夏利和富康這兩款“與時俱進”的兩廂車。在當時中國人的眼裡,兩廂轎車完全是不入流、不上檔次的,我記得當時廣州街頭剛出現夏利出租車的時候,我家的長輩和我說:你可以打那種像個小蟑螂一樣的小出租,那種會便宜些……你看,兩廂車從一開始就被奠定了“便宜”的地位。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富康就更慘了。它明明是一款同步引入、挺有技術含量和設計未來感的車型。但在中國,因為“沒有屁股就不是完整的轎車”這個口碑被傳開,大大影響了人們對它的好感。記得神龍富康投產了十年後,年銷量才艱難突破3萬臺,後來難產般地推出三廂988車型,也無補於事,因為彼時的它已經是很落後的車型了。

"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1997年,還在上高三、準備報考大學的我,自制過一本汽車的“刊物”——當時我彙總了自己畫的汽車設計圖,配上文字,其中有句話我至今記得很清楚:

“我喜歡汽車,我願意投身汽車設計行業,因為我相信在當下(1997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汽車設計必定是一個突破口,如果哪家廠家能把汽車外形設計做好,一定能大獲成功。”

大家知道,我寫這句話的歷史背景是什麼狀況嗎?中國市場當時是“老三樣”,代表著整個市場的絕對主流面貌。還有“小三樣”——北京吉普、雲雀等,都是老掉牙的車型。當時的我真心覺得,中國市場就沒有“能看”的車,中國人買車時,外觀審美這一項是缺失的。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2001年我大學畢業,出來就去了汽車媒體。入職後沒兩三個月,第一篇我親手開、親手寫的試車報告,是奇瑞轎車——當時那款車就叫“奇瑞”,沒有什麼附加後綴,後來因為奇瑞家族大了才得名風雲、旗雲等。這款車我記得它的宣傳口號:8萬8千8,奇瑞開回家。它賣得非常好,一度形成搶購熱潮。原因是什麼?我覺得就是這款車的外觀設計質量,明顯比當時同價位的車都要入時、好看。

為什麼呢?因為奇瑞當時買的是西雅特Toledo的生產線,雖然這車與大眾捷達A2(也就是當時已經國產的捷達)是同平臺兄弟車型,但捷達誕生於1984年,而Toledo誕生於1991年,設計時代感強很多——即便在2001年的中國,它都是個十年前的產品,但在當時的中國,就鮮有十年以內的產品……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很多人買奇瑞就是圖它好看,奇瑞也是從那款車奠定了便宜、好看的口碑,延續了多年。

當然,那時候的“好看”和今天的概念是不同的。有些車,它確實是好看,但放在當時的中國並沒有起到“好看”的作用。典型的例子就是夏利和富康這兩款“與時俱進”的兩廂車。在當時中國人的眼裡,兩廂轎車完全是不入流、不上檔次的,我記得當時廣州街頭剛出現夏利出租車的時候,我家的長輩和我說:你可以打那種像個小蟑螂一樣的小出租,那種會便宜些……你看,兩廂車從一開始就被奠定了“便宜”的地位。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富康就更慘了。它明明是一款同步引入、挺有技術含量和設計未來感的車型。但在中國,因為“沒有屁股就不是完整的轎車”這個口碑被傳開,大大影響了人們對它的好感。記得神龍富康投產了十年後,年銷量才艱難突破3萬臺,後來難產般地推出三廂988車型,也無補於事,因為彼時的它已經是很落後的車型了。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兩廂富康,真實地試水了中國老百姓在一個歷史時期的審美觀。其實在2002-2005年是中國汽車市場的井噴時期,現代化車型相繼被引入,那時候“好看”的車也有一個小井噴。同時隨著我自己入行了汽車媒體,我在工作中也接觸到更多“好開”的車。

其實在2005年之前,好開的車是鳳毛麟角,偶遇一臺是極大的驚喜。我還記得2004年試駕進口的斯巴魯力獅時,那個如獲至寶的感受——當時中國市場裡真的沒有那麼好開的車。

"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1997年,還在上高三、準備報考大學的我,自制過一本汽車的“刊物”——當時我彙總了自己畫的汽車設計圖,配上文字,其中有句話我至今記得很清楚:

“我喜歡汽車,我願意投身汽車設計行業,因為我相信在當下(1997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汽車設計必定是一個突破口,如果哪家廠家能把汽車外形設計做好,一定能大獲成功。”

大家知道,我寫這句話的歷史背景是什麼狀況嗎?中國市場當時是“老三樣”,代表著整個市場的絕對主流面貌。還有“小三樣”——北京吉普、雲雀等,都是老掉牙的車型。當時的我真心覺得,中國市場就沒有“能看”的車,中國人買車時,外觀審美這一項是缺失的。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2001年我大學畢業,出來就去了汽車媒體。入職後沒兩三個月,第一篇我親手開、親手寫的試車報告,是奇瑞轎車——當時那款車就叫“奇瑞”,沒有什麼附加後綴,後來因為奇瑞家族大了才得名風雲、旗雲等。這款車我記得它的宣傳口號:8萬8千8,奇瑞開回家。它賣得非常好,一度形成搶購熱潮。原因是什麼?我覺得就是這款車的外觀設計質量,明顯比當時同價位的車都要入時、好看。

為什麼呢?因為奇瑞當時買的是西雅特Toledo的生產線,雖然這車與大眾捷達A2(也就是當時已經國產的捷達)是同平臺兄弟車型,但捷達誕生於1984年,而Toledo誕生於1991年,設計時代感強很多——即便在2001年的中國,它都是個十年前的產品,但在當時的中國,就鮮有十年以內的產品……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很多人買奇瑞就是圖它好看,奇瑞也是從那款車奠定了便宜、好看的口碑,延續了多年。

當然,那時候的“好看”和今天的概念是不同的。有些車,它確實是好看,但放在當時的中國並沒有起到“好看”的作用。典型的例子就是夏利和富康這兩款“與時俱進”的兩廂車。在當時中國人的眼裡,兩廂轎車完全是不入流、不上檔次的,我記得當時廣州街頭剛出現夏利出租車的時候,我家的長輩和我說:你可以打那種像個小蟑螂一樣的小出租,那種會便宜些……你看,兩廂車從一開始就被奠定了“便宜”的地位。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富康就更慘了。它明明是一款同步引入、挺有技術含量和設計未來感的車型。但在中國,因為“沒有屁股就不是完整的轎車”這個口碑被傳開,大大影響了人們對它的好感。記得神龍富康投產了十年後,年銷量才艱難突破3萬臺,後來難產般地推出三廂988車型,也無補於事,因為彼時的它已經是很落後的車型了。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兩廂富康,真實地試水了中國老百姓在一個歷史時期的審美觀。其實在2002-2005年是中國汽車市場的井噴時期,現代化車型相繼被引入,那時候“好看”的車也有一個小井噴。同時隨著我自己入行了汽車媒體,我在工作中也接觸到更多“好開”的車。

其實在2005年之前,好開的車是鳳毛麟角,偶遇一臺是極大的驚喜。我還記得2004年試駕進口的斯巴魯力獅時,那個如獲至寶的感受——當時中國市場裡真的沒有那麼好開的車。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相對好開的車是有一些,比如大眾寶來和帕薩特、本田雅閣和奧德賽,都算是開起來不錯的車。這種車在當時的中國真不多。

也因為不多,如果廠家那個時候過於強調自己的車有駕駛感,消費者能理解的都很少。一個典型就是第一代大眾寶來,自定義為“駕駛者之車”,結果就是叫好不叫座(銷量遠比不上當時老掉牙的桑塔納2000),它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就再也不提這種口號,而是乖乖加長軸距,加大後座,銷量便大大地上去了。

"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1997年,還在上高三、準備報考大學的我,自制過一本汽車的“刊物”——當時我彙總了自己畫的汽車設計圖,配上文字,其中有句話我至今記得很清楚:

“我喜歡汽車,我願意投身汽車設計行業,因為我相信在當下(1997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汽車設計必定是一個突破口,如果哪家廠家能把汽車外形設計做好,一定能大獲成功。”

大家知道,我寫這句話的歷史背景是什麼狀況嗎?中國市場當時是“老三樣”,代表著整個市場的絕對主流面貌。還有“小三樣”——北京吉普、雲雀等,都是老掉牙的車型。當時的我真心覺得,中國市場就沒有“能看”的車,中國人買車時,外觀審美這一項是缺失的。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2001年我大學畢業,出來就去了汽車媒體。入職後沒兩三個月,第一篇我親手開、親手寫的試車報告,是奇瑞轎車——當時那款車就叫“奇瑞”,沒有什麼附加後綴,後來因為奇瑞家族大了才得名風雲、旗雲等。這款車我記得它的宣傳口號:8萬8千8,奇瑞開回家。它賣得非常好,一度形成搶購熱潮。原因是什麼?我覺得就是這款車的外觀設計質量,明顯比當時同價位的車都要入時、好看。

為什麼呢?因為奇瑞當時買的是西雅特Toledo的生產線,雖然這車與大眾捷達A2(也就是當時已經國產的捷達)是同平臺兄弟車型,但捷達誕生於1984年,而Toledo誕生於1991年,設計時代感強很多——即便在2001年的中國,它都是個十年前的產品,但在當時的中國,就鮮有十年以內的產品……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很多人買奇瑞就是圖它好看,奇瑞也是從那款車奠定了便宜、好看的口碑,延續了多年。

當然,那時候的“好看”和今天的概念是不同的。有些車,它確實是好看,但放在當時的中國並沒有起到“好看”的作用。典型的例子就是夏利和富康這兩款“與時俱進”的兩廂車。在當時中國人的眼裡,兩廂轎車完全是不入流、不上檔次的,我記得當時廣州街頭剛出現夏利出租車的時候,我家的長輩和我說:你可以打那種像個小蟑螂一樣的小出租,那種會便宜些……你看,兩廂車從一開始就被奠定了“便宜”的地位。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富康就更慘了。它明明是一款同步引入、挺有技術含量和設計未來感的車型。但在中國,因為“沒有屁股就不是完整的轎車”這個口碑被傳開,大大影響了人們對它的好感。記得神龍富康投產了十年後,年銷量才艱難突破3萬臺,後來難產般地推出三廂988車型,也無補於事,因為彼時的它已經是很落後的車型了。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兩廂富康,真實地試水了中國老百姓在一個歷史時期的審美觀。其實在2002-2005年是中國汽車市場的井噴時期,現代化車型相繼被引入,那時候“好看”的車也有一個小井噴。同時隨著我自己入行了汽車媒體,我在工作中也接觸到更多“好開”的車。

其實在2005年之前,好開的車是鳳毛麟角,偶遇一臺是極大的驚喜。我還記得2004年試駕進口的斯巴魯力獅時,那個如獲至寶的感受——當時中國市場裡真的沒有那麼好開的車。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相對好開的車是有一些,比如大眾寶來和帕薩特、本田雅閣和奧德賽,都算是開起來不錯的車。這種車在當時的中國真不多。

也因為不多,如果廠家那個時候過於強調自己的車有駕駛感,消費者能理解的都很少。一個典型就是第一代大眾寶來,自定義為“駕駛者之車”,結果就是叫好不叫座(銷量遠比不上當時老掉牙的桑塔納2000),它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就再也不提這種口號,而是乖乖加長軸距,加大後座,銷量便大大地上去了。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不過,有些車因為駕駛性能確實拔尖,所以也樹立了這方面的形象和口碑。比如第一代馬自達6。作為一款2003年面世的車,在其後的十年間,幾乎在玩車圈成了神一般的存在,影響了幾乎一代駕駛者對於“好開的車”的認知。馬自達今天的口碑,也絕對歸功於它。

這時,我們再回頭去看看“好看”。隨著中國自主品牌設計在2010年後的集體發力,“好看”的車如雨後春筍,甚至可以說,如果用中國人的審美觀看,中國市場擁有世界上最多“好看”的車。

既然如此,“好看”就不再是一個市場的突破口了。當今我們對自主品牌的設計要求不但是“好看”,還需要準確地彰顯它的品牌主張、迎合其用戶人群的個性特徵,甚至還要有鶴立雞群、脫穎而出的設計元素,這就意味著要有一定的冒險精神,同時又必須是拿捏得當的冒險,不能亂來……要通過設計去突破,難度大大提升了。

"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1997年,還在上高三、準備報考大學的我,自制過一本汽車的“刊物”——當時我彙總了自己畫的汽車設計圖,配上文字,其中有句話我至今記得很清楚:

“我喜歡汽車,我願意投身汽車設計行業,因為我相信在當下(1997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汽車設計必定是一個突破口,如果哪家廠家能把汽車外形設計做好,一定能大獲成功。”

大家知道,我寫這句話的歷史背景是什麼狀況嗎?中國市場當時是“老三樣”,代表著整個市場的絕對主流面貌。還有“小三樣”——北京吉普、雲雀等,都是老掉牙的車型。當時的我真心覺得,中國市場就沒有“能看”的車,中國人買車時,外觀審美這一項是缺失的。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2001年我大學畢業,出來就去了汽車媒體。入職後沒兩三個月,第一篇我親手開、親手寫的試車報告,是奇瑞轎車——當時那款車就叫“奇瑞”,沒有什麼附加後綴,後來因為奇瑞家族大了才得名風雲、旗雲等。這款車我記得它的宣傳口號:8萬8千8,奇瑞開回家。它賣得非常好,一度形成搶購熱潮。原因是什麼?我覺得就是這款車的外觀設計質量,明顯比當時同價位的車都要入時、好看。

為什麼呢?因為奇瑞當時買的是西雅特Toledo的生產線,雖然這車與大眾捷達A2(也就是當時已經國產的捷達)是同平臺兄弟車型,但捷達誕生於1984年,而Toledo誕生於1991年,設計時代感強很多——即便在2001年的中國,它都是個十年前的產品,但在當時的中國,就鮮有十年以內的產品……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很多人買奇瑞就是圖它好看,奇瑞也是從那款車奠定了便宜、好看的口碑,延續了多年。

當然,那時候的“好看”和今天的概念是不同的。有些車,它確實是好看,但放在當時的中國並沒有起到“好看”的作用。典型的例子就是夏利和富康這兩款“與時俱進”的兩廂車。在當時中國人的眼裡,兩廂轎車完全是不入流、不上檔次的,我記得當時廣州街頭剛出現夏利出租車的時候,我家的長輩和我說:你可以打那種像個小蟑螂一樣的小出租,那種會便宜些……你看,兩廂車從一開始就被奠定了“便宜”的地位。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富康就更慘了。它明明是一款同步引入、挺有技術含量和設計未來感的車型。但在中國,因為“沒有屁股就不是完整的轎車”這個口碑被傳開,大大影響了人們對它的好感。記得神龍富康投產了十年後,年銷量才艱難突破3萬臺,後來難產般地推出三廂988車型,也無補於事,因為彼時的它已經是很落後的車型了。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兩廂富康,真實地試水了中國老百姓在一個歷史時期的審美觀。其實在2002-2005年是中國汽車市場的井噴時期,現代化車型相繼被引入,那時候“好看”的車也有一個小井噴。同時隨著我自己入行了汽車媒體,我在工作中也接觸到更多“好開”的車。

其實在2005年之前,好開的車是鳳毛麟角,偶遇一臺是極大的驚喜。我還記得2004年試駕進口的斯巴魯力獅時,那個如獲至寶的感受——當時中國市場裡真的沒有那麼好開的車。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相對好開的車是有一些,比如大眾寶來和帕薩特、本田雅閣和奧德賽,都算是開起來不錯的車。這種車在當時的中國真不多。

也因為不多,如果廠家那個時候過於強調自己的車有駕駛感,消費者能理解的都很少。一個典型就是第一代大眾寶來,自定義為“駕駛者之車”,結果就是叫好不叫座(銷量遠比不上當時老掉牙的桑塔納2000),它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就再也不提這種口號,而是乖乖加長軸距,加大後座,銷量便大大地上去了。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不過,有些車因為駕駛性能確實拔尖,所以也樹立了這方面的形象和口碑。比如第一代馬自達6。作為一款2003年面世的車,在其後的十年間,幾乎在玩車圈成了神一般的存在,影響了幾乎一代駕駛者對於“好開的車”的認知。馬自達今天的口碑,也絕對歸功於它。

這時,我們再回頭去看看“好看”。隨著中國自主品牌設計在2010年後的集體發力,“好看”的車如雨後春筍,甚至可以說,如果用中國人的審美觀看,中國市場擁有世界上最多“好看”的車。

既然如此,“好看”就不再是一個市場的突破口了。當今我們對自主品牌的設計要求不但是“好看”,還需要準確地彰顯它的品牌主張、迎合其用戶人群的個性特徵,甚至還要有鶴立雞群、脫穎而出的設計元素,這就意味著要有一定的冒險精神,同時又必須是拿捏得當的冒險,不能亂來……要通過設計去突破,難度大大提升了。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就在過去幾年這一波“設計潮”之下,很多廠商願意把成本和精力花到“看得見”的地方,卻忽視或是暫時選擇放掉了“駕駛感”這個“看不見”的方面。然而,隨著用戶開過的車越來越多,駕駛感卻逐步成為重要的用戶體驗內容,在品牌口碑中佔的比重越來越高。

別說中國車企,連外國車企在中國投放的很多車型,都達不到今天“好開”的高標準。比如奔馳。在過去幾年裡,奔馳的新車在“好開”方面很不盡如人意,變速箱、底盤已經明顯不屬於一流。寶馬的“好開”某程度上也退化了,強化舒適的同時明顯犧牲了原本強項的操控性能。

"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1997年,還在上高三、準備報考大學的我,自制過一本汽車的“刊物”——當時我彙總了自己畫的汽車設計圖,配上文字,其中有句話我至今記得很清楚:

“我喜歡汽車,我願意投身汽車設計行業,因為我相信在當下(1997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汽車設計必定是一個突破口,如果哪家廠家能把汽車外形設計做好,一定能大獲成功。”

大家知道,我寫這句話的歷史背景是什麼狀況嗎?中國市場當時是“老三樣”,代表著整個市場的絕對主流面貌。還有“小三樣”——北京吉普、雲雀等,都是老掉牙的車型。當時的我真心覺得,中國市場就沒有“能看”的車,中國人買車時,外觀審美這一項是缺失的。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2001年我大學畢業,出來就去了汽車媒體。入職後沒兩三個月,第一篇我親手開、親手寫的試車報告,是奇瑞轎車——當時那款車就叫“奇瑞”,沒有什麼附加後綴,後來因為奇瑞家族大了才得名風雲、旗雲等。這款車我記得它的宣傳口號:8萬8千8,奇瑞開回家。它賣得非常好,一度形成搶購熱潮。原因是什麼?我覺得就是這款車的外觀設計質量,明顯比當時同價位的車都要入時、好看。

為什麼呢?因為奇瑞當時買的是西雅特Toledo的生產線,雖然這車與大眾捷達A2(也就是當時已經國產的捷達)是同平臺兄弟車型,但捷達誕生於1984年,而Toledo誕生於1991年,設計時代感強很多——即便在2001年的中國,它都是個十年前的產品,但在當時的中國,就鮮有十年以內的產品……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很多人買奇瑞就是圖它好看,奇瑞也是從那款車奠定了便宜、好看的口碑,延續了多年。

當然,那時候的“好看”和今天的概念是不同的。有些車,它確實是好看,但放在當時的中國並沒有起到“好看”的作用。典型的例子就是夏利和富康這兩款“與時俱進”的兩廂車。在當時中國人的眼裡,兩廂轎車完全是不入流、不上檔次的,我記得當時廣州街頭剛出現夏利出租車的時候,我家的長輩和我說:你可以打那種像個小蟑螂一樣的小出租,那種會便宜些……你看,兩廂車從一開始就被奠定了“便宜”的地位。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富康就更慘了。它明明是一款同步引入、挺有技術含量和設計未來感的車型。但在中國,因為“沒有屁股就不是完整的轎車”這個口碑被傳開,大大影響了人們對它的好感。記得神龍富康投產了十年後,年銷量才艱難突破3萬臺,後來難產般地推出三廂988車型,也無補於事,因為彼時的它已經是很落後的車型了。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兩廂富康,真實地試水了中國老百姓在一個歷史時期的審美觀。其實在2002-2005年是中國汽車市場的井噴時期,現代化車型相繼被引入,那時候“好看”的車也有一個小井噴。同時隨著我自己入行了汽車媒體,我在工作中也接觸到更多“好開”的車。

其實在2005年之前,好開的車是鳳毛麟角,偶遇一臺是極大的驚喜。我還記得2004年試駕進口的斯巴魯力獅時,那個如獲至寶的感受——當時中國市場裡真的沒有那麼好開的車。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相對好開的車是有一些,比如大眾寶來和帕薩特、本田雅閣和奧德賽,都算是開起來不錯的車。這種車在當時的中國真不多。

也因為不多,如果廠家那個時候過於強調自己的車有駕駛感,消費者能理解的都很少。一個典型就是第一代大眾寶來,自定義為“駕駛者之車”,結果就是叫好不叫座(銷量遠比不上當時老掉牙的桑塔納2000),它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就再也不提這種口號,而是乖乖加長軸距,加大後座,銷量便大大地上去了。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不過,有些車因為駕駛性能確實拔尖,所以也樹立了這方面的形象和口碑。比如第一代馬自達6。作為一款2003年面世的車,在其後的十年間,幾乎在玩車圈成了神一般的存在,影響了幾乎一代駕駛者對於“好開的車”的認知。馬自達今天的口碑,也絕對歸功於它。

這時,我們再回頭去看看“好看”。隨著中國自主品牌設計在2010年後的集體發力,“好看”的車如雨後春筍,甚至可以說,如果用中國人的審美觀看,中國市場擁有世界上最多“好看”的車。

既然如此,“好看”就不再是一個市場的突破口了。當今我們對自主品牌的設計要求不但是“好看”,還需要準確地彰顯它的品牌主張、迎合其用戶人群的個性特徵,甚至還要有鶴立雞群、脫穎而出的設計元素,這就意味著要有一定的冒險精神,同時又必須是拿捏得當的冒險,不能亂來……要通過設計去突破,難度大大提升了。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就在過去幾年這一波“設計潮”之下,很多廠商願意把成本和精力花到“看得見”的地方,卻忽視或是暫時選擇放掉了“駕駛感”這個“看不見”的方面。然而,隨著用戶開過的車越來越多,駕駛感卻逐步成為重要的用戶體驗內容,在品牌口碑中佔的比重越來越高。

別說中國車企,連外國車企在中國投放的很多車型,都達不到今天“好開”的高標準。比如奔馳。在過去幾年裡,奔馳的新車在“好開”方面很不盡如人意,變速箱、底盤已經明顯不屬於一流。寶馬的“好開”某程度上也退化了,強化舒適的同時明顯犧牲了原本強項的操控性能。

你買車的時候,覺得什麼最重要?

而中國品牌呢?其實在動力效能、底盤NVH等方面,中國品牌的持續進步是非常顯著的。這要得益於過去十數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和開發配套實力的提升。但在這種“水漲船高”的進步中,很少廠商會把“好開”作為突破口,去進一步樹立優勢。簡單說,今天的中國品牌汽車總體上比過去都好開了,但真正很好開的,卻還很少,少到接近沒有。

好的一面是,我們已經開始看到一些突破者在行動。這又可以留到下一篇大作裡再細說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