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軍營,外賓究竟看什麼?

射擊 沈煉 陸軍 蜘蛛俠 解放軍報融媒體 2017-05-06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公眾號 作者:李智勇、秦超 等

到軍營,外賓究竟看什麼?

印度國防部長一行觀看官兵軍事表演 攝影:秦超

京北山區,北京衛戍區某團演訓場熱火朝天。迎賓方隊檢閱、輕武器實彈射擊、偵察兵格鬥、迫擊炮實彈射擊、加強步兵班激光模擬對抗、應急分隊反恐演練等課目相繼登場,精彩紛呈。觀禮臺上,不時傳出外賓熱烈的掌聲。

這僅是我軍迎外活動的一個普通場景。自1974年擔負外事表演任務以來,這個團20萬餘官兵不辱使命,1256次為國家和軍隊爭得榮譽,官兵們都說,他們是國家和軍隊的代表隊。1場迎外表演,10餘次掌聲迭起,在軍營,外賓究竟看什麼?

到軍營,外賓究竟看什麼?

鏡頭一:儀仗隊風雨中不動如山

“唰”,一道耀眼的白光閃出,劃過180度的弧線。燕山腳下,鮮豔的地毯、鋥亮的皮靴、泛光的槍刺……24名禮兵組成的儀仗隊正以飽滿的姿態接受檢閱,他們不是三軍儀仗隊,卻不輸三軍儀仗隊。

那年夏天,丹麥國防司令一行來團參觀。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烏雲密佈,暴雨如注。雨水順著臉頰往下滾,禮服溼透了,馬靴裡蓄滿了水,微風中透著陣陣寒意。

丹麥國防司令把目光投向了儀仗隊,沒有人晃動,個個眼睛瞪得跟燈籠似的。外事表演結束後,司令走過去與他們一一握手,並向他們豎起了大拇指:“你們是中國軍隊最完美的‘名片’。”

要打造好這張“名片”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正步訓練官兵們每兩個月就要踢壞一雙皮鞋,為了防止皮鞋磨損太快,官兵們在鞋底打上了“鐵掌”。官兵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表情都要經過嚴格訓練,做到迎風迎光40秒不能眨眼。

到軍營,外賓究竟看什麼?

在儀仗兵中流行這樣一首“五子歌”——身子上挺頂帽子,拔軍姿貼牆根子,檢查軍容照鏡子,腰不當家別棍子,頭型不正別針子。近乎苛刻的訓練為的就是在迎外場上展現中國軍人的精氣神!

去年,這個團對部分迎外表演課目進行改革,有著42年曆史的儀仗隊按要求只保留24名禮兵,大部分儀仗兵不得不脫下他們心愛的禮服,有的甚至要分流到其他連隊。改革面前,儀仗兵們沒有絲毫猶疑,但眼睛裡卻流淌著不捨……

“風雨中巋然不動,折射的是守紀如鐵的紀律觀念;迎外場急流勇退,考驗的是聽黨指揮的絕對忠誠。”該團政委鄒雪峰告訴記者,迎外兵個頂個都是講政治、打得贏、形象好的“刀尖子”。

到軍營,外賓究竟看什麼?

到軍營,外賓究竟看什麼?

鏡頭二:中國士兵讓子彈長眼睛

“砰!砰!砰!”射擊場上子彈呼嘯而出,28名射手打靶正酣。

3分鐘後,外賓的目光匯聚到了自動報靶系統上:20發子彈198環、200環、199環……頓時,觀禮臺內傳出了熱烈的掌聲,一位外賓甚至情不自禁地叫了出來:“簡直不可思議,中國士兵能讓子彈長眼睛!”

到軍營,外賓究竟看什麼?

這只是紅四連參加迎外表演的一個鏡頭,四連常年擔負迎外場上的輕武器實彈射擊演示任務,有著“神槍手連”美譽。

去年11月21日,北京迎來入冬的第一場雪,氣溫驟降,鋼槍都散發著陣陣寒意。就是在這樣的天氣下,四連官兵披著雨衣,依然打出了每名射手20發子彈平均195環的好成績。印度陸軍參謀長一行紛紛為戰士們“點贊”。

到軍營,外賓究竟看什麼?

在紅四連有個不成文的規定:20發子彈打出低於190環的成績就算“事故”。官兵習慣在10環內畫一個小藍圈作為“11環”,人人練就了一手“百發百中”的絕活。

槍聲迭起,子彈競飛,而射手沈煉剛的槍卻在打了8發子彈後“啞火”……談及去年的一次迎外表演,沈煉剛至今難忘。

分解槍支,排除故障,重新組裝……發現子彈卡殼後,沈煉剛緊趕慢趕終於將故障排除,此時距離本輪表演結束僅剩不到12秒的時間。

情況緊急不容沈煉剛有絲毫猶疑,浪費1秒鐘都可能會導致任務失敗。他幾乎一口氣將剩下的12發子彈打了出去,竟然全部命中10環,驚得在場的許多外賓嘴巴張成了“O”型。

軍事素質過硬,迎外場上展軍威。四連連長董毅告訴記者:“為實現輕武器射擊表演打出精度、打出速度、打出美感的目標,他們專挑極端天氣練槍法,嚴摳細訓,精雕細刻,深鑽細研,官兵們以近乎完美的表現打響了中國迎外的‘金字招牌’。”

到軍營,外賓究竟看什麼?

鏡頭三:“蜘蛛俠”5秒登頂

到軍營,外賓究竟看什麼?

“一,二,三,四,五!”

對著表,數著秒,一位外賓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偵察兵登頂三層樓,用時僅需5秒鐘。這不是電影裡夢幻的場景,而是北京衛戍區某迎外團仿真軍事演練的項目之一。

“7名製造恐怖事件的歹徒正向西北方向逃竄,命令你部迅速組織抓捕……”警笛驟響,該團應急分隊聞令出動,很快將“恐怖分子”圍困在一個三層樓房裡。

到軍營,外賓究竟看什麼?

幾名偵察兵變身“蜘蛛俠”,沿樓壁攀登而上,三步兩步就到了三層樓頂,對樓內情況實施偵察突擊,不到10分鐘4名“恐怖分子”被“擊斃”、3名被抓獲。隨後,“蜘蛛俠”原路返回,垂直“走下”三樓,靈活好似空中飛燕。嫻熟的技能、逼真的場景,無不令外賓拍手叫絕。

只有練就“絕技”,才能敢於“亮劍”。對於攀登表演項目來說,5秒為優秀,7秒為良好,9秒為及格,官兵這一身“飛簷走壁”是如何練就的?四連班長崔佳楠坦言,第一次看著三層高的樓房,雙腿直髮抖,一開始覺得肯定上不去,但後來天天練,日積月累,手掌心裡練出了老繭,攀登也就像如履平地一樣了。

到軍營,外賓究竟看什麼?

下士伊彥峰就是有著“蜘蛛俠”之稱的攀登能手。管道、崖壁、繩索……擁有一身“輕功”的伊彥峰在垂直的牆面上如履平地,一招“支撐上樓”的本領更是讓人嘖嘖稱奇!

伊彥峰的手臂有一道長長的疤痕。談起傷疤的由來,伊彥峰說起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那是那年為白俄羅斯國防部長一行演示反恐行動——

一番激烈“交火”後,“恐怖分子”潛逃入樓,他受命攀登至樓頂監視“恐怖分子”的行動。聞風而動的伊彥峰“噌”的一聲“貼”在牆壁上,攀登過程中,手臂不慎被鐵片劃開一道口子,他咬著牙任憑鐵絲卡進肉裡也沒作任何遲疑,鮮血瞬間染紅整個手臂。

表演結束後,伊彥峰的手臂縫合了9針。戰友們都埋怨他:“只要撥開鐵片,也不至於縫這麼多針。”

“我要是動作不連貫,影響的不只是表演效果,更是給國家丟臉。軍人的血性瞬時迸發,靠的是厚積薄發。”伊彥峰的話擲地有聲。

表演場上,槍聲迭起,炮火轟鳴,偵察兵格鬥虎虎生威,戰鬥班炮火中衝擊穿插……都給外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外賓晚年時在自傳中這樣寫道:“我到過世界100多個國家,也參觀過他們的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訓練有素、戰鬥力頑強的部隊,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到軍營,外賓究竟看什麼?

到軍營,外賓究竟看什麼?

鏡頭四:迎外賓應答自如

“你們的‘假想敵’是誰?”

“我們的使命是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為世界和平貢獻力量!”

“假如明天讓你上戰場,你會怎麼做?”

“只要祖國需要,我將義無反顧!”

……

那年,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103位記者,扛著“長槍短炮”來這個團進行全方位參觀採訪。一位路透社的女記者有意向戰士“發難”,一連問了11個問題,大到軍隊改革,小到工資待遇,沒想到戰士們的回答竟然無可挑剔。

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目睹了這一幕,高興地對國防部外事辦的同志說:“迎外團的官兵,個個都是發言人!”

官兵的表現反映出新一代中國軍人的素養。而這種素養的形成,決非一日之功。學英語,黑板上每日更新,廣播裡定期播放,每週抽出固定的時間學習,由大學生幹部、士兵輪流當教員;學禮儀,他們定期學習對外禮儀規範,組織軍事沙龍、外軍知識講座,專門邀請駐地老師來輔導官兵涉外交往常識……

官兵良好的軍政素養和形象氣質,給記者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前不久,記者到這個團四連採訪官兵的“神槍絕技”是如何練成的,原計劃一天的採訪,意外地在兩個小時就結束了。

到軍營,外賓究竟看什麼?

加強步兵班激光模擬對抗演示 攝影:秦超

“你覺得練成‘神槍手’最管用的訓練方法是什麼?”“我認為用心是最好的方法,關鍵在自己多琢磨、多總結。”

“有人說‘神槍手’都是用子彈‘喂’出來的,你怎麼看?”“打實彈重在檢驗訓練效果,不斷查漏補缺,提高射擊成績。”

……

從訓練方法到心理素質,從日常訓練到迎外表演……面對記者的一個個疑問,官兵們結合訓練表演實際侃侃而談,官兵良好的素質讓記者讚不絕口:“你們的戰士說話跟打槍一樣,能直擊要害!”

有人曾這樣比喻:如果說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部厚重的史書,那麼對來自世界各國的外賓而言,迎外官兵就是這部史書的精美扉頁。他們用青春和熱血鑄就的英姿雄風,把中國軍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勝利之師的良好形象傳播到五洲四海,定格在祖國人民心中。

本文刊於《環球軍事》2017年5月上半月刊,原標題為《到軍營,外賓究竟看什麼》

到軍營,外賓究竟看什麼?

中國軍網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李智勇 秦 超 周景紅

編輯:李斌琦 火藝卉 毛志文

值班:錢宗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