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設計 魯偉強 2019-09-13
"

一、表現形式

01

"

一、表現形式

01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中部出現貫通性裂縫。

02

"

一、表現形式

01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中部出現貫通性裂縫。

02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上表面在樑兩側出現規則性裂縫。

03

"

一、表現形式

01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中部出現貫通性裂縫。

02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上表面在樑兩側出現規則性裂縫。

03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角部產生斜裂縫。

04

施工預留孔洞和水電預埋盒沿孔洞四角產生延伸裂縫。

05

"

一、表現形式

01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中部出現貫通性裂縫。

02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上表面在樑兩側出現規則性裂縫。

03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角部產生斜裂縫。

04

施工預留孔洞和水電預埋盒沿孔洞四角產生延伸裂縫。

05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沿板筋出現微裂縫。

06

"

一、表現形式

01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中部出現貫通性裂縫。

02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上表面在樑兩側出現規則性裂縫。

03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角部產生斜裂縫。

04

施工預留孔洞和水電預埋盒沿孔洞四角產生延伸裂縫。

05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沿板筋出現微裂縫。

06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沿預埋線管易產生裂縫。

07

"

一、表現形式

01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中部出現貫通性裂縫。

02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上表面在樑兩側出現規則性裂縫。

03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角部產生斜裂縫。

04

施工預留孔洞和水電預埋盒沿孔洞四角產生延伸裂縫。

05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沿板筋出現微裂縫。

06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沿預埋線管易產生裂縫。

07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表面出現無規則龜裂。

二、 形成原因

配合比、材料不符合要求或現場加水致使坍落度過大,堆載過重、拆模過早、養護不良。混凝土早期強度低,水化及養護過程中幹縮所致。

樑面負彎矩鋼筋配筋不夠或鋼筋被踩踏致使負筋保護層過大。

端部房間外角未設置放射性加強鋼筋,樓板受荷過早或受荷過重或過於集中。

樓板施工孔洞未預埋圓形孔洞或孔洞過大,另孔洞周邊未設置加強鋼筋。

樓板底筋、麵筋保護層偏小,垂直方向的分佈鋼筋保護層過大或沒有分佈筋,致使鋼筋部位出現微裂縫。

預埋線管直徑過大或樓板厚度偏薄,或放置位置不合理,未放置在樓板中部。混凝土水灰比過大或粗細骨料級配不良,二次收抹時間不合理,未採用抹光機壓實抹平。

三、防治措施

01

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嚴格控制摻合料總摻量、水泥總用量和其他外加劑用量。

02

預拌混凝土在運輸、澆築過程中,嚴禁隨意加水。

03

現澆樓板澆築後12小時內(1.2N/m㎡)不得上人,24小時內不宜在現澆樓板上吊運和集中堆放施工物料。

04

混凝土模板支撐體系需必計算確定,除滿足強度要求外,還必須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待同條件養護試塊達到設計和規範規定強度時方允許拆模,並結合施工荷載保留部分支撐。

05

建築物端部房間外角應按設計要求設置放射加強鋼筋,設計無要求時也應建議設計增設。

"

一、表現形式

01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中部出現貫通性裂縫。

02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上表面在樑兩側出現規則性裂縫。

03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角部產生斜裂縫。

04

施工預留孔洞和水電預埋盒沿孔洞四角產生延伸裂縫。

05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沿板筋出現微裂縫。

06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沿預埋線管易產生裂縫。

07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表面出現無規則龜裂。

二、 形成原因

配合比、材料不符合要求或現場加水致使坍落度過大,堆載過重、拆模過早、養護不良。混凝土早期強度低,水化及養護過程中幹縮所致。

樑面負彎矩鋼筋配筋不夠或鋼筋被踩踏致使負筋保護層過大。

端部房間外角未設置放射性加強鋼筋,樓板受荷過早或受荷過重或過於集中。

樓板施工孔洞未預埋圓形孔洞或孔洞過大,另孔洞周邊未設置加強鋼筋。

樓板底筋、麵筋保護層偏小,垂直方向的分佈鋼筋保護層過大或沒有分佈筋,致使鋼筋部位出現微裂縫。

預埋線管直徑過大或樓板厚度偏薄,或放置位置不合理,未放置在樓板中部。混凝土水灰比過大或粗細骨料級配不良,二次收抹時間不合理,未採用抹光機壓實抹平。

三、防治措施

01

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嚴格控制摻合料總摻量、水泥總用量和其他外加劑用量。

02

預拌混凝土在運輸、澆築過程中,嚴禁隨意加水。

03

現澆樓板澆築後12小時內(1.2N/m㎡)不得上人,24小時內不宜在現澆樓板上吊運和集中堆放施工物料。

04

混凝土模板支撐體系需必計算確定,除滿足強度要求外,還必須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待同條件養護試塊達到設計和規範規定強度時方允許拆模,並結合施工荷載保留部分支撐。

05

建築物端部房間外角應按設計要求設置放射加強鋼筋,設計無要求時也應建議設計增設。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06

樓板混凝土澆築時,應在初凝前進行二次振搗,終凝前進行兩次抹壓。混凝土應在初凝後,及時設專人進行養護,保溼養護時間不少於10天。

"

一、表現形式

01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中部出現貫通性裂縫。

02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上表面在樑兩側出現規則性裂縫。

03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角部產生斜裂縫。

04

施工預留孔洞和水電預埋盒沿孔洞四角產生延伸裂縫。

05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沿板筋出現微裂縫。

06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沿預埋線管易產生裂縫。

07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表面出現無規則龜裂。

二、 形成原因

配合比、材料不符合要求或現場加水致使坍落度過大,堆載過重、拆模過早、養護不良。混凝土早期強度低,水化及養護過程中幹縮所致。

樑面負彎矩鋼筋配筋不夠或鋼筋被踩踏致使負筋保護層過大。

端部房間外角未設置放射性加強鋼筋,樓板受荷過早或受荷過重或過於集中。

樓板施工孔洞未預埋圓形孔洞或孔洞過大,另孔洞周邊未設置加強鋼筋。

樓板底筋、麵筋保護層偏小,垂直方向的分佈鋼筋保護層過大或沒有分佈筋,致使鋼筋部位出現微裂縫。

預埋線管直徑過大或樓板厚度偏薄,或放置位置不合理,未放置在樓板中部。混凝土水灰比過大或粗細骨料級配不良,二次收抹時間不合理,未採用抹光機壓實抹平。

三、防治措施

01

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嚴格控制摻合料總摻量、水泥總用量和其他外加劑用量。

02

預拌混凝土在運輸、澆築過程中,嚴禁隨意加水。

03

現澆樓板澆築後12小時內(1.2N/m㎡)不得上人,24小時內不宜在現澆樓板上吊運和集中堆放施工物料。

04

混凝土模板支撐體系需必計算確定,除滿足強度要求外,還必須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待同條件養護試塊達到設計和規範規定強度時方允許拆模,並結合施工荷載保留部分支撐。

05

建築物端部房間外角應按設計要求設置放射加強鋼筋,設計無要求時也應建議設計增設。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06

樓板混凝土澆築時,應在初凝前進行二次振搗,終凝前進行兩次抹壓。混凝土應在初凝後,及時設專人進行養護,保溼養護時間不少於10天。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07

樓板上吊裝、運輸、堆放材料、構件時,應採取措施,減輕對樓板的衝擊。外架採用懸挑外架時,對佈設懸挑工字鋼的樓板,應進行強度、剛度及局部承載驗算。

08

混凝土澆築時,嚴禁採用鋼管等物料在樓板上壓制敷設水平管線的管槽。如樓板內預埋水平管發生漏埋、錯埋,不得隨意在板上剔槽敷管,應在裝飾層內綜合佈設。

09

嚴格控制現澆板的厚度和現澆板中鋼筋保護層的厚度。陽臺、雨蓬等懸挑現澆板負彎矩鋼筋下面,應設置間距不大於500mm的鋼筋保護支架,在澆築混凝土時,保證鋼筋不位移。樓板負筋宜採用通長鋼筋馬凳筋確保保護層厚度,底筋宜採用細石砼保護層。

"

一、表現形式

01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中部出現貫通性裂縫。

02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上表面在樑兩側出現規則性裂縫。

03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角部產生斜裂縫。

04

施工預留孔洞和水電預埋盒沿孔洞四角產生延伸裂縫。

05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沿板筋出現微裂縫。

06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沿預埋線管易產生裂縫。

07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表面出現無規則龜裂。

二、 形成原因

配合比、材料不符合要求或現場加水致使坍落度過大,堆載過重、拆模過早、養護不良。混凝土早期強度低,水化及養護過程中幹縮所致。

樑面負彎矩鋼筋配筋不夠或鋼筋被踩踏致使負筋保護層過大。

端部房間外角未設置放射性加強鋼筋,樓板受荷過早或受荷過重或過於集中。

樓板施工孔洞未預埋圓形孔洞或孔洞過大,另孔洞周邊未設置加強鋼筋。

樓板底筋、麵筋保護層偏小,垂直方向的分佈鋼筋保護層過大或沒有分佈筋,致使鋼筋部位出現微裂縫。

預埋線管直徑過大或樓板厚度偏薄,或放置位置不合理,未放置在樓板中部。混凝土水灰比過大或粗細骨料級配不良,二次收抹時間不合理,未採用抹光機壓實抹平。

三、防治措施

01

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嚴格控制摻合料總摻量、水泥總用量和其他外加劑用量。

02

預拌混凝土在運輸、澆築過程中,嚴禁隨意加水。

03

現澆樓板澆築後12小時內(1.2N/m㎡)不得上人,24小時內不宜在現澆樓板上吊運和集中堆放施工物料。

04

混凝土模板支撐體系需必計算確定,除滿足強度要求外,還必須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待同條件養護試塊達到設計和規範規定強度時方允許拆模,並結合施工荷載保留部分支撐。

05

建築物端部房間外角應按設計要求設置放射加強鋼筋,設計無要求時也應建議設計增設。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06

樓板混凝土澆築時,應在初凝前進行二次振搗,終凝前進行兩次抹壓。混凝土應在初凝後,及時設專人進行養護,保溼養護時間不少於10天。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07

樓板上吊裝、運輸、堆放材料、構件時,應採取措施,減輕對樓板的衝擊。外架採用懸挑外架時,對佈設懸挑工字鋼的樓板,應進行強度、剛度及局部承載驗算。

08

混凝土澆築時,嚴禁採用鋼管等物料在樓板上壓制敷設水平管線的管槽。如樓板內預埋水平管發生漏埋、錯埋,不得隨意在板上剔槽敷管,應在裝飾層內綜合佈設。

09

嚴格控制現澆板的厚度和現澆板中鋼筋保護層的厚度。陽臺、雨蓬等懸挑現澆板負彎矩鋼筋下面,應設置間距不大於500mm的鋼筋保護支架,在澆築混凝土時,保證鋼筋不位移。樓板負筋宜採用通長鋼筋馬凳筋確保保護層厚度,底筋宜採用細石砼保護層。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10

樓板混凝土澆築前,必須搭設可靠的施工平臺、人行走道,施工中應派專人護理鋼筋,確保鋼筋位置符合要求,並設專人移動操作馬道。

"

一、表現形式

01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中部出現貫通性裂縫。

02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上表面在樑兩側出現規則性裂縫。

03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角部產生斜裂縫。

04

施工預留孔洞和水電預埋盒沿孔洞四角產生延伸裂縫。

05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沿板筋出現微裂縫。

06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沿預埋線管易產生裂縫。

07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表面出現無規則龜裂。

二、 形成原因

配合比、材料不符合要求或現場加水致使坍落度過大,堆載過重、拆模過早、養護不良。混凝土早期強度低,水化及養護過程中幹縮所致。

樑面負彎矩鋼筋配筋不夠或鋼筋被踩踏致使負筋保護層過大。

端部房間外角未設置放射性加強鋼筋,樓板受荷過早或受荷過重或過於集中。

樓板施工孔洞未預埋圓形孔洞或孔洞過大,另孔洞周邊未設置加強鋼筋。

樓板底筋、麵筋保護層偏小,垂直方向的分佈鋼筋保護層過大或沒有分佈筋,致使鋼筋部位出現微裂縫。

預埋線管直徑過大或樓板厚度偏薄,或放置位置不合理,未放置在樓板中部。混凝土水灰比過大或粗細骨料級配不良,二次收抹時間不合理,未採用抹光機壓實抹平。

三、防治措施

01

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嚴格控制摻合料總摻量、水泥總用量和其他外加劑用量。

02

預拌混凝土在運輸、澆築過程中,嚴禁隨意加水。

03

現澆樓板澆築後12小時內(1.2N/m㎡)不得上人,24小時內不宜在現澆樓板上吊運和集中堆放施工物料。

04

混凝土模板支撐體系需必計算確定,除滿足強度要求外,還必須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待同條件養護試塊達到設計和規範規定強度時方允許拆模,並結合施工荷載保留部分支撐。

05

建築物端部房間外角應按設計要求設置放射加強鋼筋,設計無要求時也應建議設計增設。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06

樓板混凝土澆築時,應在初凝前進行二次振搗,終凝前進行兩次抹壓。混凝土應在初凝後,及時設專人進行養護,保溼養護時間不少於10天。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07

樓板上吊裝、運輸、堆放材料、構件時,應採取措施,減輕對樓板的衝擊。外架採用懸挑外架時,對佈設懸挑工字鋼的樓板,應進行強度、剛度及局部承載驗算。

08

混凝土澆築時,嚴禁採用鋼管等物料在樓板上壓制敷設水平管線的管槽。如樓板內預埋水平管發生漏埋、錯埋,不得隨意在板上剔槽敷管,應在裝飾層內綜合佈設。

09

嚴格控制現澆板的厚度和現澆板中鋼筋保護層的厚度。陽臺、雨蓬等懸挑現澆板負彎矩鋼筋下面,應設置間距不大於500mm的鋼筋保護支架,在澆築混凝土時,保證鋼筋不位移。樓板負筋宜採用通長鋼筋馬凳筋確保保護層厚度,底筋宜採用細石砼保護層。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10

樓板混凝土澆築前,必須搭設可靠的施工平臺、人行走道,施工中應派專人護理鋼筋,確保鋼筋位置符合要求,並設專人移動操作馬道。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11

在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的12h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和保溼養護,用塑料布覆蓋養護,應全面將混凝土蓋嚴,並保持塑料布內有凝結水。

"

一、表現形式

01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中部出現貫通性裂縫。

02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上表面在樑兩側出現規則性裂縫。

03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角部產生斜裂縫。

04

施工預留孔洞和水電預埋盒沿孔洞四角產生延伸裂縫。

05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沿板筋出現微裂縫。

06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沿預埋線管易產生裂縫。

07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現澆樓板表面出現無規則龜裂。

二、 形成原因

配合比、材料不符合要求或現場加水致使坍落度過大,堆載過重、拆模過早、養護不良。混凝土早期強度低,水化及養護過程中幹縮所致。

樑面負彎矩鋼筋配筋不夠或鋼筋被踩踏致使負筋保護層過大。

端部房間外角未設置放射性加強鋼筋,樓板受荷過早或受荷過重或過於集中。

樓板施工孔洞未預埋圓形孔洞或孔洞過大,另孔洞周邊未設置加強鋼筋。

樓板底筋、麵筋保護層偏小,垂直方向的分佈鋼筋保護層過大或沒有分佈筋,致使鋼筋部位出現微裂縫。

預埋線管直徑過大或樓板厚度偏薄,或放置位置不合理,未放置在樓板中部。混凝土水灰比過大或粗細骨料級配不良,二次收抹時間不合理,未採用抹光機壓實抹平。

三、防治措施

01

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嚴格控制摻合料總摻量、水泥總用量和其他外加劑用量。

02

預拌混凝土在運輸、澆築過程中,嚴禁隨意加水。

03

現澆樓板澆築後12小時內(1.2N/m㎡)不得上人,24小時內不宜在現澆樓板上吊運和集中堆放施工物料。

04

混凝土模板支撐體系需必計算確定,除滿足強度要求外,還必須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待同條件養護試塊達到設計和規範規定強度時方允許拆模,並結合施工荷載保留部分支撐。

05

建築物端部房間外角應按設計要求設置放射加強鋼筋,設計無要求時也應建議設計增設。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06

樓板混凝土澆築時,應在初凝前進行二次振搗,終凝前進行兩次抹壓。混凝土應在初凝後,及時設專人進行養護,保溼養護時間不少於10天。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07

樓板上吊裝、運輸、堆放材料、構件時,應採取措施,減輕對樓板的衝擊。外架採用懸挑外架時,對佈設懸挑工字鋼的樓板,應進行強度、剛度及局部承載驗算。

08

混凝土澆築時,嚴禁採用鋼管等物料在樓板上壓制敷設水平管線的管槽。如樓板內預埋水平管發生漏埋、錯埋,不得隨意在板上剔槽敷管,應在裝飾層內綜合佈設。

09

嚴格控制現澆板的厚度和現澆板中鋼筋保護層的厚度。陽臺、雨蓬等懸挑現澆板負彎矩鋼筋下面,應設置間距不大於500mm的鋼筋保護支架,在澆築混凝土時,保證鋼筋不位移。樓板負筋宜採用通長鋼筋馬凳筋確保保護層厚度,底筋宜採用細石砼保護層。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10

樓板混凝土澆築前,必須搭設可靠的施工平臺、人行走道,施工中應派專人護理鋼筋,確保鋼筋位置符合要求,並設專人移動操作馬道。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11

在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的12h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和保溼養護,用塑料布覆蓋養護,應全面將混凝土蓋嚴,並保持塑料布內有凝結水。

現澆板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12

樓板內預埋水平線管的直徑不應大於板厚的1/3,並置於板底層鋼筋之上。板內線管預埋宜避免交叉,確需交叉時應設接線盒。

13

樓板泵管、測量孔洞等應採用圓錐形,上部比下部大30mm;不宜採用方形,避免樓板受力後出現應力集中,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