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合作區產業體系,推進產業“深度發展”

深汕合作區產業體系,推進產業“深度發展”

統籌合作區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充分利用深圳、汕尾比較優勢,緊緊抓住汕尾融入深莞惠一體化的重大機遇,立足為深圳主導產業配套,積極參與區域產業分工,著力優化投資環境,引導產業集聚,逐步形成以先進製造業、優勢傳統產業、現代旅遊業、現代服務業、生態農業為重點的產業體系。

一、優先發展先進製造業

以承接珠三角先進製造業轉移為先導,梯次發展電子信息、生物技術、海洋新興產業、新能源等先進製造業,努力打造粵東地區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

(一)電子信息。依託深圳較為完善的電子信息產業鏈、汕尾優勢電子信息行業,引進若干細分產業鏈和產業鏈部分環節,全力實施“雲板端”計劃,重點發展雲計算、線路板、手機平板、智能終端、安防設備等行業,建設我省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打造東部沿海電子信息產業走廊關鍵節點。

(二)新能源。依託現有產業基礎和濱海資源優勢,推進小漠新能源基地建設。加快華潤海豐電廠等能源項目建設,積極發展分佈式能源、海上風電、波浪發電等清潔能源項目,推動LNG接收站等油氣儲運項目落地,打造成為粵東新能源產業帶的重要組團。

(三)生物技術。根據國家和省關於“十二五”大力發展生物技術的戰略部署,積極與深圳對接,發展生物醫藥、動物飼養及實驗、益生菌培育等項目,加快推進幹細胞、羊胎素、中醫藥養生等項目落地,規劃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大力吸引生物技術企業集聚。

深汕合作區產業體系,推進產業“深度發展”

深汕特別合作區產業佈局規劃示意圖(點擊查看清晰大圖)

二、提升發展傳統優勢產業

充分發揮合作區及周邊黃金珠寶、服裝鞋帽、品牌傢俬、食品加工的傳統產業優勢,推動技術改造和產能升級,優化發展模式和營銷模式,創建區域新品牌,建立產業聯盟,建設粵東地區傳統優勢產業生產基地。

(一)黃金珠寶。積極對接梅隴、可塘等地的金銀珠寶加工產業,重點建設國際珠寶產業園,發展黃金珠寶產品設計、生產加工、展示交易、物流配送、人才培訓、金融服務等產業項目,鼓勵企業向規模化、專業化和品牌化發展,打造粵東黃金珠寶加工生產、展示交易集散地。

(二)食品加工。建設食品加工、儲運專業基地,推動健康食品、兒童食品、功能飲料等項目落地,促進食品加工企業規模化發展,做大做強供港食品企業,建設專業安全的供港食品基地。

(三)服裝鞋業。推動服裝、鞋業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引入品牌企業,引導現有製鞋企業入園,提高服裝、鞋帽、床上用品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四)品牌傢俱。依託深圳傢俱行業資源,積極引進紅木傢俱、組合櫥櫃、裝飾木製品等項目落地,推動合作區傢俱、櫥櫃產品向高端、品牌化發展,打造粵東傢俱產業出口加工基地。

三、大力發展旅遊業

把握現代旅遊個性化、多樣化、體驗式、休閒式的發展新趨勢,利用合作區豐富的濱海山水、歷史人文等旅遊資源,加強與珠三角及粵東地區旅遊產業聯動,重點發展濱海旅遊、健康養生旅遊、文化風情旅遊。

(一)濱海旅遊。充分利用合作區豐富的岸線和海灘資源,著力打造小漠至鮜門高品質濱海旅遊帶。改造鮜門漁港,打造以汕尾漁家文化為特色的漁人碼頭;加快百安半島、芒嶼島休閒度假區,濱海星級酒店帶建設,推進特色美食街、特色商品城建設;積極策劃遊艇、帆船、滑翔等海上運動項目,拓展海上游覽線路,形成獨具特色的濱海旅遊目的地。

(二)健康養生。引進國際化專業養生團隊,建設濱海療養康復基地、溫泉度假、中醫藥保健養生調理中心和運動養生旅遊配套設施,打造赤石河入海口生命健康水城,積極引進養老機構,培育發展適合老年人度假、療養、保健及安度晚年的老齡服務業,建設現代化濱海養生養老基地。

(三)文化旅遊。重點保護合作區現有古寨遺址、畲族村落等歷史文化資源,推進影視拍攝基地、影視後期製作技術學院建設,整合赤石圍寨、新厝林古寨、鵝埠水美古村寨等城堡古寨,傳承畲族古村民居、民俗、民風,綜合開發多元化文化旅遊線路。

四、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藉助深圳現代服務業優勢,積極發展港口物流、商貿專業市場、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產業等新興業態,逐步提升合作區生產和生活配套服務能力。

(一)港口物流。充分發揮珠三角輻射聯繫粵東地區重要交通節點的區位優勢,對接鹽田港及周邊地區物流基礎設施,依託深汕高速、廈深高鐵、廣汕鐵路等交通幹線及樞紐站,推進建設多式聯運物流節點,規劃建設進口大宗商品散雜貨碼頭、油氣專用碼頭,適時發展保稅物流,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建設區域性物流基地。

(二)商貿流通。加強與深圳、汕尾兩市商貿流通企業合作,重點發展綜合商貿城、農產品和水產品專業批發市場,生產資料批發市場、大宗商品批發市場,形成集商貿、物流、倉儲、配送於一體的綜合商貿專業區。

(三)電子商務。利用合作區雲計算數據服務資源,積極發展跨境電子商務,B2C、O2O等電商模式,引進電子商務培訓學院,建設電子商務孵化基地。藉助互聯網大數據平臺,支持設立後臺服務機構,推動服務外包加快發展。

(四)文化創意。充分發掘本地傳統文化,推進民俗文化、傳統藝術的傳承發展,培育開發富有濃郁地域特色的文化產業,重點發展產品工藝設計、文化旅遊、文化遺產開發、動漫及影視後期製作、藝術家採風寫生基地等文化創意產業。

五、優化發展現代農業

充分發揮合作區基本農田、海洋資源的優勢,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加強與農業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戰略合作,加快發展種植業和現代漁業,創建區域新品牌,建設珠三角和粵東地區高效現代農業生產基地。

(一)特色農業。以標準化、專業化、集約化、生態化為方向,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加強品種開發,重點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的名優特稀農產品,努力打造名優品牌。以優勢水果、蔬菜及特色海產品為重點,加強農產品深加工技術研究,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創建赤石、鮜門等區域品牌。

(二)海洋漁業。推動高質高效漁業示範園區、標準化健康生態水產品養殖示範基地建設。加快推進鮜門、小漠漁港及漁業配套建設,積極發展深海作業和遠洋漁業,減輕近海捕撈強度。鼓勵水產品精深加工,培育漁業龍頭企業,提升漁業發展水平。

(三)生態農業生產基地。扶持農業企業做大做強,發揮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加快玫瑰、牛樟、陳香、紅豆杉、食用菌、優質蔬果等特色農產品種養和供應基地建設。

四是人才支撐。人才是深圳未來發展所需的“第一資源”,而在生活成本上升和高房價的現實壓力面前,深圳如何提升對人才的吸引力,進而提升在人才“爭奪大戰”中的競爭優勢?具備成本窪地優勢的深汕特別合作區或許提供了一種可能——這裡,可以作為人才進入深圳的“第一站”。

深汕合作區產業體系,推進產業“深度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