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微信公眾號|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84 商國滅夏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夏王國的大軍渡過濟水,攻打景亳的商夷聯軍,最終卻慘敗而歸,損失了大部分軍力。

因為缺乏史料,而考古因自身侷限又無法還原戰爭場景,所以我們無法得知景亳之戰的過程。在這裡,只能根據當時的技術水平,並結合其他有記錄的上古戰爭過程(比如牧野之戰),來推測景亳之戰的場景。

首先,雙方的兵力。在五百年後的牧野之戰,周人聯軍也只不過湊齊了五萬軍隊,而商朝中後期征伐四方的戰爭,每次不過幾千人,最大規模的屬於征伐鬼方的戰爭,也只不過是一萬三千人。所以,景亳之戰雙方的兵力,也只有可能各在一兩萬左右。這是石器耒耕時代所能支持的兵力上限了。

其次,雙方的作戰模式。雙方基本上是以步兵為主,分為持青銅刀劍的短兵器步兵、持青銅戈矛的長兵器步兵,和持弓箭的遠程兵器步兵。雙方列陣而戰,弓箭遠程打擊,戈矛列陣衝鋒或者防禦,刀劍接後打掃戰場。

有所不同的是,商軍中很有可能擁有少量的馬匹和馬車,增添了輕騎遊射和戰場衝鋒兩種新的戰法。

最後,雙方成敗原因。商軍很有可能繞襲夏軍後方,截斷濟水北岸的登陸點和糧道,最終導致夏軍大敗。

夏軍戰敗後,商夷聯軍尾隨追擊,大約從現在的開封、蘭考一帶渡過濟水,向西進攻夏王國的本土。

首當其衝的就是韋國的都城——鄭州商城所在位置的夏代城邑。

夏軍退守韋都之後,利用城牆和護城河來阻擋商軍。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微信公眾號|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84 商國滅夏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夏王國的大軍渡過濟水,攻打景亳的商夷聯軍,最終卻慘敗而歸,損失了大部分軍力。

因為缺乏史料,而考古因自身侷限又無法還原戰爭場景,所以我們無法得知景亳之戰的過程。在這裡,只能根據當時的技術水平,並結合其他有記錄的上古戰爭過程(比如牧野之戰),來推測景亳之戰的場景。

首先,雙方的兵力。在五百年後的牧野之戰,周人聯軍也只不過湊齊了五萬軍隊,而商朝中後期征伐四方的戰爭,每次不過幾千人,最大規模的屬於征伐鬼方的戰爭,也只不過是一萬三千人。所以,景亳之戰雙方的兵力,也只有可能各在一兩萬左右。這是石器耒耕時代所能支持的兵力上限了。

其次,雙方的作戰模式。雙方基本上是以步兵為主,分為持青銅刀劍的短兵器步兵、持青銅戈矛的長兵器步兵,和持弓箭的遠程兵器步兵。雙方列陣而戰,弓箭遠程打擊,戈矛列陣衝鋒或者防禦,刀劍接後打掃戰場。

有所不同的是,商軍中很有可能擁有少量的馬匹和馬車,增添了輕騎遊射和戰場衝鋒兩種新的戰法。

最後,雙方成敗原因。商軍很有可能繞襲夏軍後方,截斷濟水北岸的登陸點和糧道,最終導致夏軍大敗。

夏軍戰敗後,商夷聯軍尾隨追擊,大約從現在的開封、蘭考一帶渡過濟水,向西進攻夏王國的本土。

首當其衝的就是韋國的都城——鄭州商城所在位置的夏代城邑。

夏軍退守韋都之後,利用城牆和護城河來阻擋商軍。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上古時代,既沒有攻堅巨炮,也沒有投石車,也沒有工藝複雜的雲梯,想要攻破城池,只有四種辦法,拆牆、挖地道、水攻、強攻城門。

當然,兵力佔優的商軍,還有第五種辦法,那就是圍城,耗到城內的夏軍投降。同時,還可以圍點打援,殲滅那些前來援救韋都的夏軍。

我們無法得知,商王大乙採用了什麼方法來攻城,只知道在公元前1554年左右,商軍佔領了韋都,並將這裡作為商王國新的都城,改稱亳。而己姓韋國則被商國遷回到河濟平原安置。

佔領韋都後,商軍繼續攻夏。此時,商王國有兩個可選的目標,一個是韋亳西面的顧國新都——大師姑古城,另一個是南面的昆吾新都——望京樓古城。

商軍選擇了距離更近的顧都(距離韋亳20公里),並在第二年,公元前1553年左右,攻克了顧都。

佔領顧都之後,商軍等於已經打開了夏王國的東大門,距離夏王都只有七八十公里的路程。但在攻入夏王都所在的洛陽盆地之前,商軍還得先解決韋亳南面的昆吾新都。

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552年左右,商軍攻打昆吾,並在當年佔領昆吾新都。戰敗後的昆吾國,有一部分族人率領餘部,經過嵩山南麓向西逃入洛陽盆地。

第四年,公元前1551年前左右,商國軍隊大約五千到一萬人左右,從顧都出發,向西經過現在的滎陽汜水鎮一帶(後世的汜水關,也就是虎牢關),進入洛陽盆地的東北角。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微信公眾號|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84 商國滅夏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夏王國的大軍渡過濟水,攻打景亳的商夷聯軍,最終卻慘敗而歸,損失了大部分軍力。

因為缺乏史料,而考古因自身侷限又無法還原戰爭場景,所以我們無法得知景亳之戰的過程。在這裡,只能根據當時的技術水平,並結合其他有記錄的上古戰爭過程(比如牧野之戰),來推測景亳之戰的場景。

首先,雙方的兵力。在五百年後的牧野之戰,周人聯軍也只不過湊齊了五萬軍隊,而商朝中後期征伐四方的戰爭,每次不過幾千人,最大規模的屬於征伐鬼方的戰爭,也只不過是一萬三千人。所以,景亳之戰雙方的兵力,也只有可能各在一兩萬左右。這是石器耒耕時代所能支持的兵力上限了。

其次,雙方的作戰模式。雙方基本上是以步兵為主,分為持青銅刀劍的短兵器步兵、持青銅戈矛的長兵器步兵,和持弓箭的遠程兵器步兵。雙方列陣而戰,弓箭遠程打擊,戈矛列陣衝鋒或者防禦,刀劍接後打掃戰場。

有所不同的是,商軍中很有可能擁有少量的馬匹和馬車,增添了輕騎遊射和戰場衝鋒兩種新的戰法。

最後,雙方成敗原因。商軍很有可能繞襲夏軍後方,截斷濟水北岸的登陸點和糧道,最終導致夏軍大敗。

夏軍戰敗後,商夷聯軍尾隨追擊,大約從現在的開封、蘭考一帶渡過濟水,向西進攻夏王國的本土。

首當其衝的就是韋國的都城——鄭州商城所在位置的夏代城邑。

夏軍退守韋都之後,利用城牆和護城河來阻擋商軍。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上古時代,既沒有攻堅巨炮,也沒有投石車,也沒有工藝複雜的雲梯,想要攻破城池,只有四種辦法,拆牆、挖地道、水攻、強攻城門。

當然,兵力佔優的商軍,還有第五種辦法,那就是圍城,耗到城內的夏軍投降。同時,還可以圍點打援,殲滅那些前來援救韋都的夏軍。

我們無法得知,商王大乙採用了什麼方法來攻城,只知道在公元前1554年左右,商軍佔領了韋都,並將這裡作為商王國新的都城,改稱亳。而己姓韋國則被商國遷回到河濟平原安置。

佔領韋都後,商軍繼續攻夏。此時,商王國有兩個可選的目標,一個是韋亳西面的顧國新都——大師姑古城,另一個是南面的昆吾新都——望京樓古城。

商軍選擇了距離更近的顧都(距離韋亳20公里),並在第二年,公元前1553年左右,攻克了顧都。

佔領顧都之後,商軍等於已經打開了夏王國的東大門,距離夏王都只有七八十公里的路程。但在攻入夏王都所在的洛陽盆地之前,商軍還得先解決韋亳南面的昆吾新都。

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552年左右,商軍攻打昆吾,並在當年佔領昆吾新都。戰敗後的昆吾國,有一部分族人率領餘部,經過嵩山南麓向西逃入洛陽盆地。

第四年,公元前1551年前左右,商國軍隊大約五千到一萬人左右,從顧都出發,向西經過現在的滎陽汜水鎮一帶(後世的汜水關,也就是虎牢關),進入洛陽盆地的東北角。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這裡,夏王癸集結了夏王國最後的兵力,迎戰入侵的商國軍隊。

這一帶地形起伏不定,崗丘分佈,夏軍迎敵的地方,上古時期稱作鳴條崗,而這場戰爭,也被稱作「鳴條之戰」。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微信公眾號|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84 商國滅夏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夏王國的大軍渡過濟水,攻打景亳的商夷聯軍,最終卻慘敗而歸,損失了大部分軍力。

因為缺乏史料,而考古因自身侷限又無法還原戰爭場景,所以我們無法得知景亳之戰的過程。在這裡,只能根據當時的技術水平,並結合其他有記錄的上古戰爭過程(比如牧野之戰),來推測景亳之戰的場景。

首先,雙方的兵力。在五百年後的牧野之戰,周人聯軍也只不過湊齊了五萬軍隊,而商朝中後期征伐四方的戰爭,每次不過幾千人,最大規模的屬於征伐鬼方的戰爭,也只不過是一萬三千人。所以,景亳之戰雙方的兵力,也只有可能各在一兩萬左右。這是石器耒耕時代所能支持的兵力上限了。

其次,雙方的作戰模式。雙方基本上是以步兵為主,分為持青銅刀劍的短兵器步兵、持青銅戈矛的長兵器步兵,和持弓箭的遠程兵器步兵。雙方列陣而戰,弓箭遠程打擊,戈矛列陣衝鋒或者防禦,刀劍接後打掃戰場。

有所不同的是,商軍中很有可能擁有少量的馬匹和馬車,增添了輕騎遊射和戰場衝鋒兩種新的戰法。

最後,雙方成敗原因。商軍很有可能繞襲夏軍後方,截斷濟水北岸的登陸點和糧道,最終導致夏軍大敗。

夏軍戰敗後,商夷聯軍尾隨追擊,大約從現在的開封、蘭考一帶渡過濟水,向西進攻夏王國的本土。

首當其衝的就是韋國的都城——鄭州商城所在位置的夏代城邑。

夏軍退守韋都之後,利用城牆和護城河來阻擋商軍。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上古時代,既沒有攻堅巨炮,也沒有投石車,也沒有工藝複雜的雲梯,想要攻破城池,只有四種辦法,拆牆、挖地道、水攻、強攻城門。

當然,兵力佔優的商軍,還有第五種辦法,那就是圍城,耗到城內的夏軍投降。同時,還可以圍點打援,殲滅那些前來援救韋都的夏軍。

我們無法得知,商王大乙採用了什麼方法來攻城,只知道在公元前1554年左右,商軍佔領了韋都,並將這裡作為商王國新的都城,改稱亳。而己姓韋國則被商國遷回到河濟平原安置。

佔領韋都後,商軍繼續攻夏。此時,商王國有兩個可選的目標,一個是韋亳西面的顧國新都——大師姑古城,另一個是南面的昆吾新都——望京樓古城。

商軍選擇了距離更近的顧都(距離韋亳20公里),並在第二年,公元前1553年左右,攻克了顧都。

佔領顧都之後,商軍等於已經打開了夏王國的東大門,距離夏王都只有七八十公里的路程。但在攻入夏王都所在的洛陽盆地之前,商軍還得先解決韋亳南面的昆吾新都。

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552年左右,商軍攻打昆吾,並在當年佔領昆吾新都。戰敗後的昆吾國,有一部分族人率領餘部,經過嵩山南麓向西逃入洛陽盆地。

第四年,公元前1551年前左右,商國軍隊大約五千到一萬人左右,從顧都出發,向西經過現在的滎陽汜水鎮一帶(後世的汜水關,也就是虎牢關),進入洛陽盆地的東北角。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這裡,夏王癸集結了夏王國最後的兵力,迎戰入侵的商國軍隊。

這一帶地形起伏不定,崗丘分佈,夏軍迎敵的地方,上古時期稱作鳴條崗,而這場戰爭,也被稱作「鳴條之戰」。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現在的山西運城盆地中部,分佈著一條西南-東北走向的黃土嶺,也被稱作鳴條崗。因此,很多人認為,商湯滅夏的「鳴條之戰」,是發生在運城盆地,所以夏王國的都城,也位於運城盆地東北部的夏縣一帶。

這一說法還有佐證。周滅商後,成王將他的弟弟唐叔虞分封到此地,國號為唐,後來改為晉,並認為這裡是夏王都舊址——夏墟。唐叔封晉(又被稱作桐葉封弟)也被周人看作是啟以夏政。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微信公眾號|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84 商國滅夏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夏王國的大軍渡過濟水,攻打景亳的商夷聯軍,最終卻慘敗而歸,損失了大部分軍力。

因為缺乏史料,而考古因自身侷限又無法還原戰爭場景,所以我們無法得知景亳之戰的過程。在這裡,只能根據當時的技術水平,並結合其他有記錄的上古戰爭過程(比如牧野之戰),來推測景亳之戰的場景。

首先,雙方的兵力。在五百年後的牧野之戰,周人聯軍也只不過湊齊了五萬軍隊,而商朝中後期征伐四方的戰爭,每次不過幾千人,最大規模的屬於征伐鬼方的戰爭,也只不過是一萬三千人。所以,景亳之戰雙方的兵力,也只有可能各在一兩萬左右。這是石器耒耕時代所能支持的兵力上限了。

其次,雙方的作戰模式。雙方基本上是以步兵為主,分為持青銅刀劍的短兵器步兵、持青銅戈矛的長兵器步兵,和持弓箭的遠程兵器步兵。雙方列陣而戰,弓箭遠程打擊,戈矛列陣衝鋒或者防禦,刀劍接後打掃戰場。

有所不同的是,商軍中很有可能擁有少量的馬匹和馬車,增添了輕騎遊射和戰場衝鋒兩種新的戰法。

最後,雙方成敗原因。商軍很有可能繞襲夏軍後方,截斷濟水北岸的登陸點和糧道,最終導致夏軍大敗。

夏軍戰敗後,商夷聯軍尾隨追擊,大約從現在的開封、蘭考一帶渡過濟水,向西進攻夏王國的本土。

首當其衝的就是韋國的都城——鄭州商城所在位置的夏代城邑。

夏軍退守韋都之後,利用城牆和護城河來阻擋商軍。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上古時代,既沒有攻堅巨炮,也沒有投石車,也沒有工藝複雜的雲梯,想要攻破城池,只有四種辦法,拆牆、挖地道、水攻、強攻城門。

當然,兵力佔優的商軍,還有第五種辦法,那就是圍城,耗到城內的夏軍投降。同時,還可以圍點打援,殲滅那些前來援救韋都的夏軍。

我們無法得知,商王大乙採用了什麼方法來攻城,只知道在公元前1554年左右,商軍佔領了韋都,並將這裡作為商王國新的都城,改稱亳。而己姓韋國則被商國遷回到河濟平原安置。

佔領韋都後,商軍繼續攻夏。此時,商王國有兩個可選的目標,一個是韋亳西面的顧國新都——大師姑古城,另一個是南面的昆吾新都——望京樓古城。

商軍選擇了距離更近的顧都(距離韋亳20公里),並在第二年,公元前1553年左右,攻克了顧都。

佔領顧都之後,商軍等於已經打開了夏王國的東大門,距離夏王都只有七八十公里的路程。但在攻入夏王都所在的洛陽盆地之前,商軍還得先解決韋亳南面的昆吾新都。

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552年左右,商軍攻打昆吾,並在當年佔領昆吾新都。戰敗後的昆吾國,有一部分族人率領餘部,經過嵩山南麓向西逃入洛陽盆地。

第四年,公元前1551年前左右,商國軍隊大約五千到一萬人左右,從顧都出發,向西經過現在的滎陽汜水鎮一帶(後世的汜水關,也就是虎牢關),進入洛陽盆地的東北角。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這裡,夏王癸集結了夏王國最後的兵力,迎戰入侵的商國軍隊。

這一帶地形起伏不定,崗丘分佈,夏軍迎敵的地方,上古時期稱作鳴條崗,而這場戰爭,也被稱作「鳴條之戰」。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現在的山西運城盆地中部,分佈著一條西南-東北走向的黃土嶺,也被稱作鳴條崗。因此,很多人認為,商湯滅夏的「鳴條之戰」,是發生在運城盆地,所以夏王國的都城,也位於運城盆地東北部的夏縣一帶。

這一說法還有佐證。周滅商後,成王將他的弟弟唐叔虞分封到此地,國號為唐,後來改為晉,並認為這裡是夏王都舊址——夏墟。唐叔封晉(又被稱作桐葉封弟)也被周人看作是啟以夏政。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既然以夏人文明繼承自自居的周人,都認為夏墟(夏王都遺址)是在運城盆地,那麼夏王都在運城盆地的可能性就真的很大了。

但史書中卻又有「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伊洛竭而夏亡」的記載,如果聯繫到其他幾句話,「河竭而商亡」「三川竭,岐山崩,幽王乃滅」,很顯然,周人同樣也認為,夏王朝的王畿在伊洛盆地,也就是洛陽盆地。

周人既認為洛陽盆地是夏王畿,又認為運城盆地是夏墟,那麼夏王都究竟在哪裡呢?

如果沒有考古,這個問題會是一個大問題,但考古發現很輕鬆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夏王國不僅僅只有一個都城。洛陽盆地的王都(二里頭古城)是夏王國的正牌都城,也是王國的宗廟所在,而運城盆地的都邑(東下馮古城),則是從夏朝第六代君主不降開始,為了收復和鞏固臨汾盆地而新建的西王都,規模只有25萬平米,是洛陽盆地王都面積的二十分之一。

正因為東下馮古城曾作為夏王國的西都,周人才將夏西都所在的運城盆地稱作「大夏」,並將東下馮古城所在地稱作夏墟,同時也不否認洛陽盆地是夏王國的王畿。

也正因如此,周人無法搞清楚大乙(商湯)滅夏的鳴條之戰,是在洛陽盆地還是在運城盆地。後人以訛傳訛,便將運城盆地夏墟北側的黃土嶺,稱作鳴條崗。

之所以肯定夏朝的鳴條之戰是在洛陽盆地,是因為考古的佐證。

考古發現公元前1550年左右,先商文化進入到鄭洛地區,與晚期夏文化(二里頭文化第四期)共存了30多年。商族人在夏王都的北側,建造了一座商王城,考古上稱之為「偃師商城」,可以肯定商族人征服了洛陽盆地。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微信公眾號|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84 商國滅夏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夏王國的大軍渡過濟水,攻打景亳的商夷聯軍,最終卻慘敗而歸,損失了大部分軍力。

因為缺乏史料,而考古因自身侷限又無法還原戰爭場景,所以我們無法得知景亳之戰的過程。在這裡,只能根據當時的技術水平,並結合其他有記錄的上古戰爭過程(比如牧野之戰),來推測景亳之戰的場景。

首先,雙方的兵力。在五百年後的牧野之戰,周人聯軍也只不過湊齊了五萬軍隊,而商朝中後期征伐四方的戰爭,每次不過幾千人,最大規模的屬於征伐鬼方的戰爭,也只不過是一萬三千人。所以,景亳之戰雙方的兵力,也只有可能各在一兩萬左右。這是石器耒耕時代所能支持的兵力上限了。

其次,雙方的作戰模式。雙方基本上是以步兵為主,分為持青銅刀劍的短兵器步兵、持青銅戈矛的長兵器步兵,和持弓箭的遠程兵器步兵。雙方列陣而戰,弓箭遠程打擊,戈矛列陣衝鋒或者防禦,刀劍接後打掃戰場。

有所不同的是,商軍中很有可能擁有少量的馬匹和馬車,增添了輕騎遊射和戰場衝鋒兩種新的戰法。

最後,雙方成敗原因。商軍很有可能繞襲夏軍後方,截斷濟水北岸的登陸點和糧道,最終導致夏軍大敗。

夏軍戰敗後,商夷聯軍尾隨追擊,大約從現在的開封、蘭考一帶渡過濟水,向西進攻夏王國的本土。

首當其衝的就是韋國的都城——鄭州商城所在位置的夏代城邑。

夏軍退守韋都之後,利用城牆和護城河來阻擋商軍。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上古時代,既沒有攻堅巨炮,也沒有投石車,也沒有工藝複雜的雲梯,想要攻破城池,只有四種辦法,拆牆、挖地道、水攻、強攻城門。

當然,兵力佔優的商軍,還有第五種辦法,那就是圍城,耗到城內的夏軍投降。同時,還可以圍點打援,殲滅那些前來援救韋都的夏軍。

我們無法得知,商王大乙採用了什麼方法來攻城,只知道在公元前1554年左右,商軍佔領了韋都,並將這裡作為商王國新的都城,改稱亳。而己姓韋國則被商國遷回到河濟平原安置。

佔領韋都後,商軍繼續攻夏。此時,商王國有兩個可選的目標,一個是韋亳西面的顧國新都——大師姑古城,另一個是南面的昆吾新都——望京樓古城。

商軍選擇了距離更近的顧都(距離韋亳20公里),並在第二年,公元前1553年左右,攻克了顧都。

佔領顧都之後,商軍等於已經打開了夏王國的東大門,距離夏王都只有七八十公里的路程。但在攻入夏王都所在的洛陽盆地之前,商軍還得先解決韋亳南面的昆吾新都。

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552年左右,商軍攻打昆吾,並在當年佔領昆吾新都。戰敗後的昆吾國,有一部分族人率領餘部,經過嵩山南麓向西逃入洛陽盆地。

第四年,公元前1551年前左右,商國軍隊大約五千到一萬人左右,從顧都出發,向西經過現在的滎陽汜水鎮一帶(後世的汜水關,也就是虎牢關),進入洛陽盆地的東北角。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這裡,夏王癸集結了夏王國最後的兵力,迎戰入侵的商國軍隊。

這一帶地形起伏不定,崗丘分佈,夏軍迎敵的地方,上古時期稱作鳴條崗,而這場戰爭,也被稱作「鳴條之戰」。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現在的山西運城盆地中部,分佈著一條西南-東北走向的黃土嶺,也被稱作鳴條崗。因此,很多人認為,商湯滅夏的「鳴條之戰」,是發生在運城盆地,所以夏王國的都城,也位於運城盆地東北部的夏縣一帶。

這一說法還有佐證。周滅商後,成王將他的弟弟唐叔虞分封到此地,國號為唐,後來改為晉,並認為這裡是夏王都舊址——夏墟。唐叔封晉(又被稱作桐葉封弟)也被周人看作是啟以夏政。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既然以夏人文明繼承自自居的周人,都認為夏墟(夏王都遺址)是在運城盆地,那麼夏王都在運城盆地的可能性就真的很大了。

但史書中卻又有「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伊洛竭而夏亡」的記載,如果聯繫到其他幾句話,「河竭而商亡」「三川竭,岐山崩,幽王乃滅」,很顯然,周人同樣也認為,夏王朝的王畿在伊洛盆地,也就是洛陽盆地。

周人既認為洛陽盆地是夏王畿,又認為運城盆地是夏墟,那麼夏王都究竟在哪裡呢?

如果沒有考古,這個問題會是一個大問題,但考古發現很輕鬆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夏王國不僅僅只有一個都城。洛陽盆地的王都(二里頭古城)是夏王國的正牌都城,也是王國的宗廟所在,而運城盆地的都邑(東下馮古城),則是從夏朝第六代君主不降開始,為了收復和鞏固臨汾盆地而新建的西王都,規模只有25萬平米,是洛陽盆地王都面積的二十分之一。

正因為東下馮古城曾作為夏王國的西都,周人才將夏西都所在的運城盆地稱作「大夏」,並將東下馮古城所在地稱作夏墟,同時也不否認洛陽盆地是夏王國的王畿。

也正因如此,周人無法搞清楚大乙(商湯)滅夏的鳴條之戰,是在洛陽盆地還是在運城盆地。後人以訛傳訛,便將運城盆地夏墟北側的黃土嶺,稱作鳴條崗。

之所以肯定夏朝的鳴條之戰是在洛陽盆地,是因為考古的佐證。

考古發現公元前1550年左右,先商文化進入到鄭洛地區,與晚期夏文化(二里頭文化第四期)共存了30多年。商族人在夏王都的北側,建造了一座商王城,考古上稱之為「偃師商城」,可以肯定商族人征服了洛陽盆地。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但同時期的運城盆地,仍然是單純的河東型夏文化(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並沒有出現先商文化的因素。直到40年後,早商文化才擴張到這裡,並在夏西都的基礎上,修築了商人的城池,考古上稱之為「東下馮商城」。

也就是說,鳴條之戰發生的公元前1551年左右,商族的軍隊並沒有涉足到運城盆地。40多年後,商王國的軍隊才征服那裡。因而,鳴條之戰自然不會發生在夏王國的西都附近。

發生在洛陽盆地東北部的鳴條之戰,最終以商軍獲勝,夏軍戰敗而告終。戰敗的夏王癸率領夏軍殘部,逃亡郕地,商軍追擊而至,雙方再一次對戰,史稱「郕之戰」。

結果不出意料,夏軍迎來最終戰敗,夏王癸逃亡焦地,被商軍俘獲,最終被流放到「南巢」。

郕、焦、南巢位於何處,史籍和考古都無法考證,同時也並不是本文關注的內容。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夏王國到此時,已經基本宣告滅亡了。

通過三年滅夏戰爭,伐韋、顧、昆吾,戰鳴條,戰於郕,商國的軍隊終於攻佔了夏王都。

考古顯示,夏文化三四期之交,也就是公元前1550年左右,夏王都的宮殿區被譭棄。在夏王都的東北9公里處,商人新建了商王都——偃師商城,也就是文獻所稱的「西亳」。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微信公眾號|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84 商國滅夏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夏王國的大軍渡過濟水,攻打景亳的商夷聯軍,最終卻慘敗而歸,損失了大部分軍力。

因為缺乏史料,而考古因自身侷限又無法還原戰爭場景,所以我們無法得知景亳之戰的過程。在這裡,只能根據當時的技術水平,並結合其他有記錄的上古戰爭過程(比如牧野之戰),來推測景亳之戰的場景。

首先,雙方的兵力。在五百年後的牧野之戰,周人聯軍也只不過湊齊了五萬軍隊,而商朝中後期征伐四方的戰爭,每次不過幾千人,最大規模的屬於征伐鬼方的戰爭,也只不過是一萬三千人。所以,景亳之戰雙方的兵力,也只有可能各在一兩萬左右。這是石器耒耕時代所能支持的兵力上限了。

其次,雙方的作戰模式。雙方基本上是以步兵為主,分為持青銅刀劍的短兵器步兵、持青銅戈矛的長兵器步兵,和持弓箭的遠程兵器步兵。雙方列陣而戰,弓箭遠程打擊,戈矛列陣衝鋒或者防禦,刀劍接後打掃戰場。

有所不同的是,商軍中很有可能擁有少量的馬匹和馬車,增添了輕騎遊射和戰場衝鋒兩種新的戰法。

最後,雙方成敗原因。商軍很有可能繞襲夏軍後方,截斷濟水北岸的登陸點和糧道,最終導致夏軍大敗。

夏軍戰敗後,商夷聯軍尾隨追擊,大約從現在的開封、蘭考一帶渡過濟水,向西進攻夏王國的本土。

首當其衝的就是韋國的都城——鄭州商城所在位置的夏代城邑。

夏軍退守韋都之後,利用城牆和護城河來阻擋商軍。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上古時代,既沒有攻堅巨炮,也沒有投石車,也沒有工藝複雜的雲梯,想要攻破城池,只有四種辦法,拆牆、挖地道、水攻、強攻城門。

當然,兵力佔優的商軍,還有第五種辦法,那就是圍城,耗到城內的夏軍投降。同時,還可以圍點打援,殲滅那些前來援救韋都的夏軍。

我們無法得知,商王大乙採用了什麼方法來攻城,只知道在公元前1554年左右,商軍佔領了韋都,並將這裡作為商王國新的都城,改稱亳。而己姓韋國則被商國遷回到河濟平原安置。

佔領韋都後,商軍繼續攻夏。此時,商王國有兩個可選的目標,一個是韋亳西面的顧國新都——大師姑古城,另一個是南面的昆吾新都——望京樓古城。

商軍選擇了距離更近的顧都(距離韋亳20公里),並在第二年,公元前1553年左右,攻克了顧都。

佔領顧都之後,商軍等於已經打開了夏王國的東大門,距離夏王都只有七八十公里的路程。但在攻入夏王都所在的洛陽盆地之前,商軍還得先解決韋亳南面的昆吾新都。

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552年左右,商軍攻打昆吾,並在當年佔領昆吾新都。戰敗後的昆吾國,有一部分族人率領餘部,經過嵩山南麓向西逃入洛陽盆地。

第四年,公元前1551年前左右,商國軍隊大約五千到一萬人左右,從顧都出發,向西經過現在的滎陽汜水鎮一帶(後世的汜水關,也就是虎牢關),進入洛陽盆地的東北角。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這裡,夏王癸集結了夏王國最後的兵力,迎戰入侵的商國軍隊。

這一帶地形起伏不定,崗丘分佈,夏軍迎敵的地方,上古時期稱作鳴條崗,而這場戰爭,也被稱作「鳴條之戰」。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現在的山西運城盆地中部,分佈著一條西南-東北走向的黃土嶺,也被稱作鳴條崗。因此,很多人認為,商湯滅夏的「鳴條之戰」,是發生在運城盆地,所以夏王國的都城,也位於運城盆地東北部的夏縣一帶。

這一說法還有佐證。周滅商後,成王將他的弟弟唐叔虞分封到此地,國號為唐,後來改為晉,並認為這裡是夏王都舊址——夏墟。唐叔封晉(又被稱作桐葉封弟)也被周人看作是啟以夏政。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既然以夏人文明繼承自自居的周人,都認為夏墟(夏王都遺址)是在運城盆地,那麼夏王都在運城盆地的可能性就真的很大了。

但史書中卻又有「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伊洛竭而夏亡」的記載,如果聯繫到其他幾句話,「河竭而商亡」「三川竭,岐山崩,幽王乃滅」,很顯然,周人同樣也認為,夏王朝的王畿在伊洛盆地,也就是洛陽盆地。

周人既認為洛陽盆地是夏王畿,又認為運城盆地是夏墟,那麼夏王都究竟在哪裡呢?

如果沒有考古,這個問題會是一個大問題,但考古發現很輕鬆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夏王國不僅僅只有一個都城。洛陽盆地的王都(二里頭古城)是夏王國的正牌都城,也是王國的宗廟所在,而運城盆地的都邑(東下馮古城),則是從夏朝第六代君主不降開始,為了收復和鞏固臨汾盆地而新建的西王都,規模只有25萬平米,是洛陽盆地王都面積的二十分之一。

正因為東下馮古城曾作為夏王國的西都,周人才將夏西都所在的運城盆地稱作「大夏」,並將東下馮古城所在地稱作夏墟,同時也不否認洛陽盆地是夏王國的王畿。

也正因如此,周人無法搞清楚大乙(商湯)滅夏的鳴條之戰,是在洛陽盆地還是在運城盆地。後人以訛傳訛,便將運城盆地夏墟北側的黃土嶺,稱作鳴條崗。

之所以肯定夏朝的鳴條之戰是在洛陽盆地,是因為考古的佐證。

考古發現公元前1550年左右,先商文化進入到鄭洛地區,與晚期夏文化(二里頭文化第四期)共存了30多年。商族人在夏王都的北側,建造了一座商王城,考古上稱之為「偃師商城」,可以肯定商族人征服了洛陽盆地。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但同時期的運城盆地,仍然是單純的河東型夏文化(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並沒有出現先商文化的因素。直到40年後,早商文化才擴張到這裡,並在夏西都的基礎上,修築了商人的城池,考古上稱之為「東下馮商城」。

也就是說,鳴條之戰發生的公元前1551年左右,商族的軍隊並沒有涉足到運城盆地。40多年後,商王國的軍隊才征服那裡。因而,鳴條之戰自然不會發生在夏王國的西都附近。

發生在洛陽盆地東北部的鳴條之戰,最終以商軍獲勝,夏軍戰敗而告終。戰敗的夏王癸率領夏軍殘部,逃亡郕地,商軍追擊而至,雙方再一次對戰,史稱「郕之戰」。

結果不出意料,夏軍迎來最終戰敗,夏王癸逃亡焦地,被商軍俘獲,最終被流放到「南巢」。

郕、焦、南巢位於何處,史籍和考古都無法考證,同時也並不是本文關注的內容。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夏王國到此時,已經基本宣告滅亡了。

通過三年滅夏戰爭,伐韋、顧、昆吾,戰鳴條,戰於郕,商國的軍隊終於攻佔了夏王都。

考古顯示,夏文化三四期之交,也就是公元前1550年左右,夏王都的宮殿區被譭棄。在夏王都的東北9公里處,商人新建了商王都——偃師商城,也就是文獻所稱的「西亳」。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西亳面積雖小,早期小城只有80多萬平米,夏王都的五分之一,但宮城、府庫、宗廟一應俱全。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微信公眾號|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84 商國滅夏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夏王國的大軍渡過濟水,攻打景亳的商夷聯軍,最終卻慘敗而歸,損失了大部分軍力。

因為缺乏史料,而考古因自身侷限又無法還原戰爭場景,所以我們無法得知景亳之戰的過程。在這裡,只能根據當時的技術水平,並結合其他有記錄的上古戰爭過程(比如牧野之戰),來推測景亳之戰的場景。

首先,雙方的兵力。在五百年後的牧野之戰,周人聯軍也只不過湊齊了五萬軍隊,而商朝中後期征伐四方的戰爭,每次不過幾千人,最大規模的屬於征伐鬼方的戰爭,也只不過是一萬三千人。所以,景亳之戰雙方的兵力,也只有可能各在一兩萬左右。這是石器耒耕時代所能支持的兵力上限了。

其次,雙方的作戰模式。雙方基本上是以步兵為主,分為持青銅刀劍的短兵器步兵、持青銅戈矛的長兵器步兵,和持弓箭的遠程兵器步兵。雙方列陣而戰,弓箭遠程打擊,戈矛列陣衝鋒或者防禦,刀劍接後打掃戰場。

有所不同的是,商軍中很有可能擁有少量的馬匹和馬車,增添了輕騎遊射和戰場衝鋒兩種新的戰法。

最後,雙方成敗原因。商軍很有可能繞襲夏軍後方,截斷濟水北岸的登陸點和糧道,最終導致夏軍大敗。

夏軍戰敗後,商夷聯軍尾隨追擊,大約從現在的開封、蘭考一帶渡過濟水,向西進攻夏王國的本土。

首當其衝的就是韋國的都城——鄭州商城所在位置的夏代城邑。

夏軍退守韋都之後,利用城牆和護城河來阻擋商軍。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上古時代,既沒有攻堅巨炮,也沒有投石車,也沒有工藝複雜的雲梯,想要攻破城池,只有四種辦法,拆牆、挖地道、水攻、強攻城門。

當然,兵力佔優的商軍,還有第五種辦法,那就是圍城,耗到城內的夏軍投降。同時,還可以圍點打援,殲滅那些前來援救韋都的夏軍。

我們無法得知,商王大乙採用了什麼方法來攻城,只知道在公元前1554年左右,商軍佔領了韋都,並將這裡作為商王國新的都城,改稱亳。而己姓韋國則被商國遷回到河濟平原安置。

佔領韋都後,商軍繼續攻夏。此時,商王國有兩個可選的目標,一個是韋亳西面的顧國新都——大師姑古城,另一個是南面的昆吾新都——望京樓古城。

商軍選擇了距離更近的顧都(距離韋亳20公里),並在第二年,公元前1553年左右,攻克了顧都。

佔領顧都之後,商軍等於已經打開了夏王國的東大門,距離夏王都只有七八十公里的路程。但在攻入夏王都所在的洛陽盆地之前,商軍還得先解決韋亳南面的昆吾新都。

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552年左右,商軍攻打昆吾,並在當年佔領昆吾新都。戰敗後的昆吾國,有一部分族人率領餘部,經過嵩山南麓向西逃入洛陽盆地。

第四年,公元前1551年前左右,商國軍隊大約五千到一萬人左右,從顧都出發,向西經過現在的滎陽汜水鎮一帶(後世的汜水關,也就是虎牢關),進入洛陽盆地的東北角。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這裡,夏王癸集結了夏王國最後的兵力,迎戰入侵的商國軍隊。

這一帶地形起伏不定,崗丘分佈,夏軍迎敵的地方,上古時期稱作鳴條崗,而這場戰爭,也被稱作「鳴條之戰」。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現在的山西運城盆地中部,分佈著一條西南-東北走向的黃土嶺,也被稱作鳴條崗。因此,很多人認為,商湯滅夏的「鳴條之戰」,是發生在運城盆地,所以夏王國的都城,也位於運城盆地東北部的夏縣一帶。

這一說法還有佐證。周滅商後,成王將他的弟弟唐叔虞分封到此地,國號為唐,後來改為晉,並認為這裡是夏王都舊址——夏墟。唐叔封晉(又被稱作桐葉封弟)也被周人看作是啟以夏政。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既然以夏人文明繼承自自居的周人,都認為夏墟(夏王都遺址)是在運城盆地,那麼夏王都在運城盆地的可能性就真的很大了。

但史書中卻又有「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伊洛竭而夏亡」的記載,如果聯繫到其他幾句話,「河竭而商亡」「三川竭,岐山崩,幽王乃滅」,很顯然,周人同樣也認為,夏王朝的王畿在伊洛盆地,也就是洛陽盆地。

周人既認為洛陽盆地是夏王畿,又認為運城盆地是夏墟,那麼夏王都究竟在哪裡呢?

如果沒有考古,這個問題會是一個大問題,但考古發現很輕鬆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夏王國不僅僅只有一個都城。洛陽盆地的王都(二里頭古城)是夏王國的正牌都城,也是王國的宗廟所在,而運城盆地的都邑(東下馮古城),則是從夏朝第六代君主不降開始,為了收復和鞏固臨汾盆地而新建的西王都,規模只有25萬平米,是洛陽盆地王都面積的二十分之一。

正因為東下馮古城曾作為夏王國的西都,周人才將夏西都所在的運城盆地稱作「大夏」,並將東下馮古城所在地稱作夏墟,同時也不否認洛陽盆地是夏王國的王畿。

也正因如此,周人無法搞清楚大乙(商湯)滅夏的鳴條之戰,是在洛陽盆地還是在運城盆地。後人以訛傳訛,便將運城盆地夏墟北側的黃土嶺,稱作鳴條崗。

之所以肯定夏朝的鳴條之戰是在洛陽盆地,是因為考古的佐證。

考古發現公元前1550年左右,先商文化進入到鄭洛地區,與晚期夏文化(二里頭文化第四期)共存了30多年。商族人在夏王都的北側,建造了一座商王城,考古上稱之為「偃師商城」,可以肯定商族人征服了洛陽盆地。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但同時期的運城盆地,仍然是單純的河東型夏文化(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並沒有出現先商文化的因素。直到40年後,早商文化才擴張到這裡,並在夏西都的基礎上,修築了商人的城池,考古上稱之為「東下馮商城」。

也就是說,鳴條之戰發生的公元前1551年左右,商族的軍隊並沒有涉足到運城盆地。40多年後,商王國的軍隊才征服那裡。因而,鳴條之戰自然不會發生在夏王國的西都附近。

發生在洛陽盆地東北部的鳴條之戰,最終以商軍獲勝,夏軍戰敗而告終。戰敗的夏王癸率領夏軍殘部,逃亡郕地,商軍追擊而至,雙方再一次對戰,史稱「郕之戰」。

結果不出意料,夏軍迎來最終戰敗,夏王癸逃亡焦地,被商軍俘獲,最終被流放到「南巢」。

郕、焦、南巢位於何處,史籍和考古都無法考證,同時也並不是本文關注的內容。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夏王國到此時,已經基本宣告滅亡了。

通過三年滅夏戰爭,伐韋、顧、昆吾,戰鳴條,戰於郕,商國的軍隊終於攻佔了夏王都。

考古顯示,夏文化三四期之交,也就是公元前1550年左右,夏王都的宮殿區被譭棄。在夏王都的東北9公里處,商人新建了商王都——偃師商城,也就是文獻所稱的「西亳」。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西亳面積雖小,早期小城只有80多萬平米,夏王都的五分之一,但宮城、府庫、宗廟一應俱全。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與此同時,先商文化(下七垣文化漳河類型)與東夷文化(嶽石文化)同時擴張到鄭洛地區,兩者混合形成南關外型早商文化,並延續30多年。這與商夷聯軍滅夏,進入鄭洛地區的歷史記載互相吻合。

但此時的商王國,雖然佔領了夏王國的王畿,殺死或者流放了夏王,但只能說是幾乎滅亡了夏王國,卻沒有完全滅亡夏王國。

在崤山和王屋山以西,夏王國還有相當大的一片領土沒有被商族人控制(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小半個省)。這個時候的夏王國,像極了2500年後丟失半壁江山的宋王朝。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微信公眾號|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84 商國滅夏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夏王國的大軍渡過濟水,攻打景亳的商夷聯軍,最終卻慘敗而歸,損失了大部分軍力。

因為缺乏史料,而考古因自身侷限又無法還原戰爭場景,所以我們無法得知景亳之戰的過程。在這裡,只能根據當時的技術水平,並結合其他有記錄的上古戰爭過程(比如牧野之戰),來推測景亳之戰的場景。

首先,雙方的兵力。在五百年後的牧野之戰,周人聯軍也只不過湊齊了五萬軍隊,而商朝中後期征伐四方的戰爭,每次不過幾千人,最大規模的屬於征伐鬼方的戰爭,也只不過是一萬三千人。所以,景亳之戰雙方的兵力,也只有可能各在一兩萬左右。這是石器耒耕時代所能支持的兵力上限了。

其次,雙方的作戰模式。雙方基本上是以步兵為主,分為持青銅刀劍的短兵器步兵、持青銅戈矛的長兵器步兵,和持弓箭的遠程兵器步兵。雙方列陣而戰,弓箭遠程打擊,戈矛列陣衝鋒或者防禦,刀劍接後打掃戰場。

有所不同的是,商軍中很有可能擁有少量的馬匹和馬車,增添了輕騎遊射和戰場衝鋒兩種新的戰法。

最後,雙方成敗原因。商軍很有可能繞襲夏軍後方,截斷濟水北岸的登陸點和糧道,最終導致夏軍大敗。

夏軍戰敗後,商夷聯軍尾隨追擊,大約從現在的開封、蘭考一帶渡過濟水,向西進攻夏王國的本土。

首當其衝的就是韋國的都城——鄭州商城所在位置的夏代城邑。

夏軍退守韋都之後,利用城牆和護城河來阻擋商軍。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上古時代,既沒有攻堅巨炮,也沒有投石車,也沒有工藝複雜的雲梯,想要攻破城池,只有四種辦法,拆牆、挖地道、水攻、強攻城門。

當然,兵力佔優的商軍,還有第五種辦法,那就是圍城,耗到城內的夏軍投降。同時,還可以圍點打援,殲滅那些前來援救韋都的夏軍。

我們無法得知,商王大乙採用了什麼方法來攻城,只知道在公元前1554年左右,商軍佔領了韋都,並將這裡作為商王國新的都城,改稱亳。而己姓韋國則被商國遷回到河濟平原安置。

佔領韋都後,商軍繼續攻夏。此時,商王國有兩個可選的目標,一個是韋亳西面的顧國新都——大師姑古城,另一個是南面的昆吾新都——望京樓古城。

商軍選擇了距離更近的顧都(距離韋亳20公里),並在第二年,公元前1553年左右,攻克了顧都。

佔領顧都之後,商軍等於已經打開了夏王國的東大門,距離夏王都只有七八十公里的路程。但在攻入夏王都所在的洛陽盆地之前,商軍還得先解決韋亳南面的昆吾新都。

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552年左右,商軍攻打昆吾,並在當年佔領昆吾新都。戰敗後的昆吾國,有一部分族人率領餘部,經過嵩山南麓向西逃入洛陽盆地。

第四年,公元前1551年前左右,商國軍隊大約五千到一萬人左右,從顧都出發,向西經過現在的滎陽汜水鎮一帶(後世的汜水關,也就是虎牢關),進入洛陽盆地的東北角。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這裡,夏王癸集結了夏王國最後的兵力,迎戰入侵的商國軍隊。

這一帶地形起伏不定,崗丘分佈,夏軍迎敵的地方,上古時期稱作鳴條崗,而這場戰爭,也被稱作「鳴條之戰」。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現在的山西運城盆地中部,分佈著一條西南-東北走向的黃土嶺,也被稱作鳴條崗。因此,很多人認為,商湯滅夏的「鳴條之戰」,是發生在運城盆地,所以夏王國的都城,也位於運城盆地東北部的夏縣一帶。

這一說法還有佐證。周滅商後,成王將他的弟弟唐叔虞分封到此地,國號為唐,後來改為晉,並認為這裡是夏王都舊址——夏墟。唐叔封晉(又被稱作桐葉封弟)也被周人看作是啟以夏政。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既然以夏人文明繼承自自居的周人,都認為夏墟(夏王都遺址)是在運城盆地,那麼夏王都在運城盆地的可能性就真的很大了。

但史書中卻又有「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伊洛竭而夏亡」的記載,如果聯繫到其他幾句話,「河竭而商亡」「三川竭,岐山崩,幽王乃滅」,很顯然,周人同樣也認為,夏王朝的王畿在伊洛盆地,也就是洛陽盆地。

周人既認為洛陽盆地是夏王畿,又認為運城盆地是夏墟,那麼夏王都究竟在哪裡呢?

如果沒有考古,這個問題會是一個大問題,但考古發現很輕鬆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夏王國不僅僅只有一個都城。洛陽盆地的王都(二里頭古城)是夏王國的正牌都城,也是王國的宗廟所在,而運城盆地的都邑(東下馮古城),則是從夏朝第六代君主不降開始,為了收復和鞏固臨汾盆地而新建的西王都,規模只有25萬平米,是洛陽盆地王都面積的二十分之一。

正因為東下馮古城曾作為夏王國的西都,周人才將夏西都所在的運城盆地稱作「大夏」,並將東下馮古城所在地稱作夏墟,同時也不否認洛陽盆地是夏王國的王畿。

也正因如此,周人無法搞清楚大乙(商湯)滅夏的鳴條之戰,是在洛陽盆地還是在運城盆地。後人以訛傳訛,便將運城盆地夏墟北側的黃土嶺,稱作鳴條崗。

之所以肯定夏朝的鳴條之戰是在洛陽盆地,是因為考古的佐證。

考古發現公元前1550年左右,先商文化進入到鄭洛地區,與晚期夏文化(二里頭文化第四期)共存了30多年。商族人在夏王都的北側,建造了一座商王城,考古上稱之為「偃師商城」,可以肯定商族人征服了洛陽盆地。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但同時期的運城盆地,仍然是單純的河東型夏文化(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並沒有出現先商文化的因素。直到40年後,早商文化才擴張到這裡,並在夏西都的基礎上,修築了商人的城池,考古上稱之為「東下馮商城」。

也就是說,鳴條之戰發生的公元前1551年左右,商族的軍隊並沒有涉足到運城盆地。40多年後,商王國的軍隊才征服那裡。因而,鳴條之戰自然不會發生在夏王國的西都附近。

發生在洛陽盆地東北部的鳴條之戰,最終以商軍獲勝,夏軍戰敗而告終。戰敗的夏王癸率領夏軍殘部,逃亡郕地,商軍追擊而至,雙方再一次對戰,史稱「郕之戰」。

結果不出意料,夏軍迎來最終戰敗,夏王癸逃亡焦地,被商軍俘獲,最終被流放到「南巢」。

郕、焦、南巢位於何處,史籍和考古都無法考證,同時也並不是本文關注的內容。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夏王國到此時,已經基本宣告滅亡了。

通過三年滅夏戰爭,伐韋、顧、昆吾,戰鳴條,戰於郕,商國的軍隊終於攻佔了夏王都。

考古顯示,夏文化三四期之交,也就是公元前1550年左右,夏王都的宮殿區被譭棄。在夏王都的東北9公里處,商人新建了商王都——偃師商城,也就是文獻所稱的「西亳」。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西亳面積雖小,早期小城只有80多萬平米,夏王都的五分之一,但宮城、府庫、宗廟一應俱全。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與此同時,先商文化(下七垣文化漳河類型)與東夷文化(嶽石文化)同時擴張到鄭洛地區,兩者混合形成南關外型早商文化,並延續30多年。這與商夷聯軍滅夏,進入鄭洛地區的歷史記載互相吻合。

但此時的商王國,雖然佔領了夏王國的王畿,殺死或者流放了夏王,但只能說是幾乎滅亡了夏王國,卻沒有完全滅亡夏王國。

在崤山和王屋山以西,夏王國還有相當大的一片領土沒有被商族人控制(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小半個省)。這個時候的夏王國,像極了2500年後丟失半壁江山的宋王朝。

殷商滅夏的鳴條之戰,發生在哪裡?

那麼,夏王國能否像宋朝那樣,保住另一半江山呢?我們下節繼續解讀。

-END-

本文為寒山噴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文章來源及原作者。

看更多歷史文章,請關注公眾號 寒山噴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