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話裡原來有這麼多詞是從上海來的

蘇州話裡原來有這麼多詞是從上海來的

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

有人打過這麼一個有趣的比方,說蘇州話與上海話的關係,就像是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一樣,蘇州話就是英式英語,歷史、文化更悠久、深厚,有種古典範;而上海話就是美式英語,新潮、當代影響力更大……


蘇州話裡原來有這麼多詞是從上海來的

▲上海蘇州河


這樣的比方還真有一定道理的。歷史上,作為吳文化中心的蘇州自然也在方言上深刻影響著周邊地區,而在近代以來,隨著小上海成為魔都大上海,大量的新鮮事物、思想都是先到上海,隨後再傳到旁邊的蘇州,所以蘇州話裡也出現了許多上海的味道

比如吳語中經典的罵人詞彙“癟三”,就是從舊上海灘傳到蘇州的。從前蘇州人看見那些在巷子裡穿來穿去調皮搗蛋的孩子,就經常會罵一句:“小癟三”或者“小赤佬”

這個稱呼來自民國時期,當時的上海上流社會很瞧不起社會閒散人員、乞丐之類,於是就創造了這個蔑稱“癟三”。


蘇州話裡原來有這麼多詞是從上海來的


這個奇怪的詞是怎麼來的呢?說法很多,其中比較主流的說法認為這個詞是從英文直譯過來的。說當時上海灘流行的中國式英語裡,常會說beg say或beg sir ,有點向洋大人祈求、乞討的意思,這種很容易被看不起的行為就陰差陽錯地被音譯成了癟三,別說,用蘇州話快速的念起來還真有點像。

說起中國式英語,有個非常生動的詞也是上海人發明的,那就是洋涇浜,最早是形容說英語不標準、蹩腳,後來就指代說話不標準。蘇州人現在也常用這個詞,比如說現在的小孩都清一色說普通話了,很少有人會說蘇州話,偶爾有人說起也是“說不連牽”,就會被人說是洋涇浜。


蘇州話裡原來有這麼多詞是從上海來的

▲老上海的洋涇浜


從前上海話裡對外國人也充滿了戲謔,最有代表性的非“洋盤”這個詞莫屬了。

民國以後,來國內做生意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人生地不熟,文化語言又完全不同,難免要吃虧。當時不少國人和洋人做生意都經常想方設法敲竹槓,這個東西賣貴點,那個東西價格調得很低,這種做法暗地裡就被叫做“洋盤”

但是做生意的又有哪一個人不精明呢?不遠萬里來中國的外國商人也一樣,當年多少洋布洋紗進入國內時價格都很低廉,其實都是外商低價傾銷搶佔市場,後來直接就把土布業打得接近殘廢。


蘇州話裡原來有這麼多詞是從上海來的


無論如何,洋盤這個詞是一直留了下來,從指不會做生意的人逐漸演變為了不聰明或者外行的意思。蘇州人就很喜歡用這個上海來的詞,路邊攤賣東西,小老闆報了價格遠遠虛高後,蘇州人便會冷笑一聲,指著自己說:

“倷當我是洋盤啊?”


蘇州話裡原來有這麼多詞是從上海來的

▲蘇州十全街,經常能偶遇外國友人


還有“壽頭”、“阿木林”,都是上海灘傳來的。這兩個詞意思比較接近,都是罵人的,不過似乎壽頭要好一點,多半形容的是某個人老實、憨厚過了頭。

蘇州人還有一句俗語,叫“男人不要壽,女人不要痴”,想來也很有意思,男子漢大丈夫,做人行事就該光明磊落堂堂正正,懦弱的壽頭肯定就小家子氣了;而女人要端莊、大方,痴頭怪腦的行為就顯得既不矜持更不淑女了。

阿木林這個詞相對就容易理解了,老實過了頭可不就呆若木雞了麼?


蘇州話裡原來有這麼多詞是從上海來的


說來說去,怎麼都是罵人的話呢?當然不是,也有夸人的,比如說“立升”。肯定有新蘇州人問了,怎麼突然冒出來一個計量單位啊?

其實這也是從上海流傳到蘇州的一個詞,主要形容一個人很有實力,很有財大氣粗的感覺。“格個老闆立升大個!”意思就是這個人身價相當厲害。


蘇州話裡原來有這麼多詞是從上海來的


為什麼會用“立升”來形容身價呢?原來,冰箱、冰櫃這類電器先出現在上海,那個時候我們哪裡懂得這個呢,全靠進口。不過大部分商品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越大越貴,冰箱也是如此,立升越大,價格就越高,也就能變相說明買得起的人的身價。所以立升這個詞就逐漸引申出來,先是形容財力,後來也可以用來形容知識量。

上海話是以蘇州話為基礎的,而近百年來蘇州話又從上海話裡吸收了大量生動活潑的詞彙,可以說同為吳語,本就一脈相承,水乳交融,哪裡能分得那麼清楚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