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這麼臭》|為什麼孩子會有那麼多為什麼?'

"

前兩天去學校接女兒回家的路上,碰到一對母子的對話。兒子問媽媽:“媽媽,媽媽,為什麼白天那麼亮,晚上天就變黑了呢?”媽媽微微一笑說道:“因為地球在轉的原因啊,轉到太陽的反面,就沒有太陽光照進來,所以就變成黑夜了啊。”小男孩歪著脖子,睜大了眼睛,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隨後,又皺著眉頭問道:“媽媽,媽媽,為什麼太陽會發光啊?”這時候,媽媽開始皺眉頭了,不耐煩地說道:“為什麼,為什麼,哪有那麼多為什麼?太陽就是會發光,沒有原因。”

不知道這樣的場景,你自己是否曾遇到過,在自己的好奇心中,不時地想要去尋找答案,可是被父母或者他人的一聲斥責而扼殺了那顆好奇心的種子。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正是因為好奇心,牛頓在被蘋果掉到頭上砸了之後,會思考為什麼蘋果會往下掉,才有了一系列的研究與實驗,最後才成就了偉大的萬有引力定律。

正是因為好奇心,瓦特對燒水壺上冒出的蒸汽感到十分好奇,最後改良了蒸汽機。

正是因為好奇心,伽利略看吊燈搖晃而感到好奇,才發現了單擺。

畫家範曾說過,好奇心是科學之母。哲學博士、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曾說,如果沒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慾為動力,就不可能產生那些對人類和社會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創造。

還記得《十萬個為什麼》那本書嗎?書中解答了很多很多的為什麼,而《我們為什麼會這麼臭》這本書就像《十萬個為什麼》的升級版,書中同樣解答了很多為什麼,但是這些為什麼更多的是關於我們自身,譬如,腦子是真的越動越靈活嗎?為什麼嘴脣是紅色的?為什麼我們會恐懼?為什麼我們會哭泣?

"

前兩天去學校接女兒回家的路上,碰到一對母子的對話。兒子問媽媽:“媽媽,媽媽,為什麼白天那麼亮,晚上天就變黑了呢?”媽媽微微一笑說道:“因為地球在轉的原因啊,轉到太陽的反面,就沒有太陽光照進來,所以就變成黑夜了啊。”小男孩歪著脖子,睜大了眼睛,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隨後,又皺著眉頭問道:“媽媽,媽媽,為什麼太陽會發光啊?”這時候,媽媽開始皺眉頭了,不耐煩地說道:“為什麼,為什麼,哪有那麼多為什麼?太陽就是會發光,沒有原因。”

不知道這樣的場景,你自己是否曾遇到過,在自己的好奇心中,不時地想要去尋找答案,可是被父母或者他人的一聲斥責而扼殺了那顆好奇心的種子。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正是因為好奇心,牛頓在被蘋果掉到頭上砸了之後,會思考為什麼蘋果會往下掉,才有了一系列的研究與實驗,最後才成就了偉大的萬有引力定律。

正是因為好奇心,瓦特對燒水壺上冒出的蒸汽感到十分好奇,最後改良了蒸汽機。

正是因為好奇心,伽利略看吊燈搖晃而感到好奇,才發現了單擺。

畫家範曾說過,好奇心是科學之母。哲學博士、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曾說,如果沒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慾為動力,就不可能產生那些對人類和社會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創造。

還記得《十萬個為什麼》那本書嗎?書中解答了很多很多的為什麼,而《我們為什麼會這麼臭》這本書就像《十萬個為什麼》的升級版,書中同樣解答了很多為什麼,但是這些為什麼更多的是關於我們自身,譬如,腦子是真的越動越靈活嗎?為什麼嘴脣是紅色的?為什麼我們會恐懼?為什麼我們會哭泣?

《我們為什麼這麼臭》|為什麼孩子會有那麼多為什麼?

1、好奇心是什麼?

百度百科上說,好奇心是指喜好新奇性信息的可能性。的確,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好奇心對於創造、創新、發明等的重要性。幾乎所有圍繞著創造(包括創造力、創造性思維、創造技法、創造者的個性品質等)進行研究的學者都將好奇心作為創造的基本動力,也將好奇心(以及與此有關的特徵,如喜歡複雜事物、容忍混亂等)作為高創造力者的重要的個性品質特徵。

其實,我們從呱呱落地開始就有好奇心了,我們會用手觸摸、用嘴舔、四處觀看,這些就是我們在幼小的時候的好奇心在萌芽的狀態。

但是越成長,我們的好奇心隨著年齡增大,很多人開始變得麻木不仁,對任何事情都感到司空見慣,失去了探索的慾望了,這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則是從小的教育因素。

有些孩子在問為什麼的時候,大人會感到不耐煩、甚至會斥責,導致孩子恐懼,不敢問,慢慢地關閉了探索世界的窗戶。

但是,好奇心不止只是在提問方面,心理學認為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

所以,我們如果遇到孩子的問題真的很難解答,我們有限的知識無法給到他們一個準確的答案時,我們不妨適當地鼓勵孩子自己去實踐。偉大的毛主席說過,實踐出真知。

"

前兩天去學校接女兒回家的路上,碰到一對母子的對話。兒子問媽媽:“媽媽,媽媽,為什麼白天那麼亮,晚上天就變黑了呢?”媽媽微微一笑說道:“因為地球在轉的原因啊,轉到太陽的反面,就沒有太陽光照進來,所以就變成黑夜了啊。”小男孩歪著脖子,睜大了眼睛,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隨後,又皺著眉頭問道:“媽媽,媽媽,為什麼太陽會發光啊?”這時候,媽媽開始皺眉頭了,不耐煩地說道:“為什麼,為什麼,哪有那麼多為什麼?太陽就是會發光,沒有原因。”

不知道這樣的場景,你自己是否曾遇到過,在自己的好奇心中,不時地想要去尋找答案,可是被父母或者他人的一聲斥責而扼殺了那顆好奇心的種子。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正是因為好奇心,牛頓在被蘋果掉到頭上砸了之後,會思考為什麼蘋果會往下掉,才有了一系列的研究與實驗,最後才成就了偉大的萬有引力定律。

正是因為好奇心,瓦特對燒水壺上冒出的蒸汽感到十分好奇,最後改良了蒸汽機。

正是因為好奇心,伽利略看吊燈搖晃而感到好奇,才發現了單擺。

畫家範曾說過,好奇心是科學之母。哲學博士、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曾說,如果沒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慾為動力,就不可能產生那些對人類和社會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創造。

還記得《十萬個為什麼》那本書嗎?書中解答了很多很多的為什麼,而《我們為什麼會這麼臭》這本書就像《十萬個為什麼》的升級版,書中同樣解答了很多為什麼,但是這些為什麼更多的是關於我們自身,譬如,腦子是真的越動越靈活嗎?為什麼嘴脣是紅色的?為什麼我們會恐懼?為什麼我們會哭泣?

《我們為什麼這麼臭》|為什麼孩子會有那麼多為什麼?

1、好奇心是什麼?

百度百科上說,好奇心是指喜好新奇性信息的可能性。的確,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好奇心對於創造、創新、發明等的重要性。幾乎所有圍繞著創造(包括創造力、創造性思維、創造技法、創造者的個性品質等)進行研究的學者都將好奇心作為創造的基本動力,也將好奇心(以及與此有關的特徵,如喜歡複雜事物、容忍混亂等)作為高創造力者的重要的個性品質特徵。

其實,我們從呱呱落地開始就有好奇心了,我們會用手觸摸、用嘴舔、四處觀看,這些就是我們在幼小的時候的好奇心在萌芽的狀態。

但是越成長,我們的好奇心隨著年齡增大,很多人開始變得麻木不仁,對任何事情都感到司空見慣,失去了探索的慾望了,這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則是從小的教育因素。

有些孩子在問為什麼的時候,大人會感到不耐煩、甚至會斥責,導致孩子恐懼,不敢問,慢慢地關閉了探索世界的窗戶。

但是,好奇心不止只是在提問方面,心理學認為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

所以,我們如果遇到孩子的問題真的很難解答,我們有限的知識無法給到他們一個準確的答案時,我們不妨適當地鼓勵孩子自己去實踐。偉大的毛主席說過,實踐出真知。

《我們為什麼這麼臭》|為什麼孩子會有那麼多為什麼?

2、為什麼我會有好奇心?

好奇心是一種內在動機,主要由外界刺激物的新異性所喚醒。好奇心也反映了個體的認知需要,主要由外界刺激物與預期的不一致所喚醒。這種喚醒具有情感的力量。不同的個體面對同樣的認知信息,會產生不同水平的好奇心,這是由個體對當前認知信息的興趣、信心與期望不同造成的。好奇心的強度與個體對相關信息的瞭解程度有關,與個體的信息缺失產生的不愉快感有關。

好奇心每個人都有,但是好奇的程度決定了你是否會真的去探索。

徐志摩有一次冒著滂沱大雨,專門去看雨後的虹。原本他是邀請同學一起去看的,但是他同學一看這麼大的雨,就退卻了,還勸徐志摩不要去了。徐志摩不顧他的勸阻,直奔雨中,等了整整三四個小時。

這是什麼促使了徐志摩有這樣的行為,一方面是他的興趣,一方面就是他的好奇心使然。

《為什麼我們這麼臭》這本書其實是由一檔《原來是這樣》的音頻節目集結起來的,這檔節目是由旭崬在2014年利用業餘時間創辦的科普自媒體。五年多時間,《原來是這樣》專輯,全平臺已累計收穫近200萬訂閱,總播放量近三億。

為什麼會吸引這麼多的人來訂閱與播放呢?很顯然是大家對這個節目內容的好奇心促使他們打開,而節目的內容吸引了他們持續的關注。

"

前兩天去學校接女兒回家的路上,碰到一對母子的對話。兒子問媽媽:“媽媽,媽媽,為什麼白天那麼亮,晚上天就變黑了呢?”媽媽微微一笑說道:“因為地球在轉的原因啊,轉到太陽的反面,就沒有太陽光照進來,所以就變成黑夜了啊。”小男孩歪著脖子,睜大了眼睛,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隨後,又皺著眉頭問道:“媽媽,媽媽,為什麼太陽會發光啊?”這時候,媽媽開始皺眉頭了,不耐煩地說道:“為什麼,為什麼,哪有那麼多為什麼?太陽就是會發光,沒有原因。”

不知道這樣的場景,你自己是否曾遇到過,在自己的好奇心中,不時地想要去尋找答案,可是被父母或者他人的一聲斥責而扼殺了那顆好奇心的種子。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正是因為好奇心,牛頓在被蘋果掉到頭上砸了之後,會思考為什麼蘋果會往下掉,才有了一系列的研究與實驗,最後才成就了偉大的萬有引力定律。

正是因為好奇心,瓦特對燒水壺上冒出的蒸汽感到十分好奇,最後改良了蒸汽機。

正是因為好奇心,伽利略看吊燈搖晃而感到好奇,才發現了單擺。

畫家範曾說過,好奇心是科學之母。哲學博士、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曾說,如果沒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慾為動力,就不可能產生那些對人類和社會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創造。

還記得《十萬個為什麼》那本書嗎?書中解答了很多很多的為什麼,而《我們為什麼會這麼臭》這本書就像《十萬個為什麼》的升級版,書中同樣解答了很多為什麼,但是這些為什麼更多的是關於我們自身,譬如,腦子是真的越動越靈活嗎?為什麼嘴脣是紅色的?為什麼我們會恐懼?為什麼我們會哭泣?

《我們為什麼這麼臭》|為什麼孩子會有那麼多為什麼?

1、好奇心是什麼?

百度百科上說,好奇心是指喜好新奇性信息的可能性。的確,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好奇心對於創造、創新、發明等的重要性。幾乎所有圍繞著創造(包括創造力、創造性思維、創造技法、創造者的個性品質等)進行研究的學者都將好奇心作為創造的基本動力,也將好奇心(以及與此有關的特徵,如喜歡複雜事物、容忍混亂等)作為高創造力者的重要的個性品質特徵。

其實,我們從呱呱落地開始就有好奇心了,我們會用手觸摸、用嘴舔、四處觀看,這些就是我們在幼小的時候的好奇心在萌芽的狀態。

但是越成長,我們的好奇心隨著年齡增大,很多人開始變得麻木不仁,對任何事情都感到司空見慣,失去了探索的慾望了,這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則是從小的教育因素。

有些孩子在問為什麼的時候,大人會感到不耐煩、甚至會斥責,導致孩子恐懼,不敢問,慢慢地關閉了探索世界的窗戶。

但是,好奇心不止只是在提問方面,心理學認為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

所以,我們如果遇到孩子的問題真的很難解答,我們有限的知識無法給到他們一個準確的答案時,我們不妨適當地鼓勵孩子自己去實踐。偉大的毛主席說過,實踐出真知。

《我們為什麼這麼臭》|為什麼孩子會有那麼多為什麼?

2、為什麼我會有好奇心?

好奇心是一種內在動機,主要由外界刺激物的新異性所喚醒。好奇心也反映了個體的認知需要,主要由外界刺激物與預期的不一致所喚醒。這種喚醒具有情感的力量。不同的個體面對同樣的認知信息,會產生不同水平的好奇心,這是由個體對當前認知信息的興趣、信心與期望不同造成的。好奇心的強度與個體對相關信息的瞭解程度有關,與個體的信息缺失產生的不愉快感有關。

好奇心每個人都有,但是好奇的程度決定了你是否會真的去探索。

徐志摩有一次冒著滂沱大雨,專門去看雨後的虹。原本他是邀請同學一起去看的,但是他同學一看這麼大的雨,就退卻了,還勸徐志摩不要去了。徐志摩不顧他的勸阻,直奔雨中,等了整整三四個小時。

這是什麼促使了徐志摩有這樣的行為,一方面是他的興趣,一方面就是他的好奇心使然。

《為什麼我們這麼臭》這本書其實是由一檔《原來是這樣》的音頻節目集結起來的,這檔節目是由旭崬在2014年利用業餘時間創辦的科普自媒體。五年多時間,《原來是這樣》專輯,全平臺已累計收穫近200萬訂閱,總播放量近三億。

為什麼會吸引這麼多的人來訂閱與播放呢?很顯然是大家對這個節目內容的好奇心促使他們打開,而節目的內容吸引了他們持續的關注。

《我們為什麼這麼臭》|為什麼孩子會有那麼多為什麼?

3、如何保護好我們的好奇心?

好奇心的重要性前面已經闡述很多,這裡不再贅述。那麼我們該如何保護好我們的好奇心呢?

首先,保持敏感的心。生活中其實有很多我們可以去研究去探索的事物,比如為什麼馬路上會栽一些樹?為什麼秋天到來了,就會有落葉?如果我們在看到這些事物的時候,多留心一點,多去問一些為什麼,我們其實就是在保持好奇心。

其次,多去記錄或實踐。遇到不知道的,或者感到好奇的事物,我們一時半會得不到答案。這時,我們可以記錄下來,然後去查閱書籍,或者做實驗去研究。

愛迪生小時候看母雞孵雞蛋,自己感到好奇,於是自己也嘗試孵了一天,這也是一種實踐。

最後,多讀書。為什麼我們會有好奇心,就是我們的知識不足以滿足我們的求知慾,於是我們產生了很多問題。如果你能保持讀書,經常輸入各種知識,你就會發現原來世界還有那麼多未知的事物,自己原來還是很無知的。在閱讀的過程中,你的求知慾望、你的好奇心將在不斷攀升。這也是保護好奇心的一種方法。

"

前兩天去學校接女兒回家的路上,碰到一對母子的對話。兒子問媽媽:“媽媽,媽媽,為什麼白天那麼亮,晚上天就變黑了呢?”媽媽微微一笑說道:“因為地球在轉的原因啊,轉到太陽的反面,就沒有太陽光照進來,所以就變成黑夜了啊。”小男孩歪著脖子,睜大了眼睛,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隨後,又皺著眉頭問道:“媽媽,媽媽,為什麼太陽會發光啊?”這時候,媽媽開始皺眉頭了,不耐煩地說道:“為什麼,為什麼,哪有那麼多為什麼?太陽就是會發光,沒有原因。”

不知道這樣的場景,你自己是否曾遇到過,在自己的好奇心中,不時地想要去尋找答案,可是被父母或者他人的一聲斥責而扼殺了那顆好奇心的種子。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正是因為好奇心,牛頓在被蘋果掉到頭上砸了之後,會思考為什麼蘋果會往下掉,才有了一系列的研究與實驗,最後才成就了偉大的萬有引力定律。

正是因為好奇心,瓦特對燒水壺上冒出的蒸汽感到十分好奇,最後改良了蒸汽機。

正是因為好奇心,伽利略看吊燈搖晃而感到好奇,才發現了單擺。

畫家範曾說過,好奇心是科學之母。哲學博士、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曾說,如果沒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慾為動力,就不可能產生那些對人類和社會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創造。

還記得《十萬個為什麼》那本書嗎?書中解答了很多很多的為什麼,而《我們為什麼會這麼臭》這本書就像《十萬個為什麼》的升級版,書中同樣解答了很多為什麼,但是這些為什麼更多的是關於我們自身,譬如,腦子是真的越動越靈活嗎?為什麼嘴脣是紅色的?為什麼我們會恐懼?為什麼我們會哭泣?

《我們為什麼這麼臭》|為什麼孩子會有那麼多為什麼?

1、好奇心是什麼?

百度百科上說,好奇心是指喜好新奇性信息的可能性。的確,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好奇心對於創造、創新、發明等的重要性。幾乎所有圍繞著創造(包括創造力、創造性思維、創造技法、創造者的個性品質等)進行研究的學者都將好奇心作為創造的基本動力,也將好奇心(以及與此有關的特徵,如喜歡複雜事物、容忍混亂等)作為高創造力者的重要的個性品質特徵。

其實,我們從呱呱落地開始就有好奇心了,我們會用手觸摸、用嘴舔、四處觀看,這些就是我們在幼小的時候的好奇心在萌芽的狀態。

但是越成長,我們的好奇心隨著年齡增大,很多人開始變得麻木不仁,對任何事情都感到司空見慣,失去了探索的慾望了,這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則是從小的教育因素。

有些孩子在問為什麼的時候,大人會感到不耐煩、甚至會斥責,導致孩子恐懼,不敢問,慢慢地關閉了探索世界的窗戶。

但是,好奇心不止只是在提問方面,心理學認為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

所以,我們如果遇到孩子的問題真的很難解答,我們有限的知識無法給到他們一個準確的答案時,我們不妨適當地鼓勵孩子自己去實踐。偉大的毛主席說過,實踐出真知。

《我們為什麼這麼臭》|為什麼孩子會有那麼多為什麼?

2、為什麼我會有好奇心?

好奇心是一種內在動機,主要由外界刺激物的新異性所喚醒。好奇心也反映了個體的認知需要,主要由外界刺激物與預期的不一致所喚醒。這種喚醒具有情感的力量。不同的個體面對同樣的認知信息,會產生不同水平的好奇心,這是由個體對當前認知信息的興趣、信心與期望不同造成的。好奇心的強度與個體對相關信息的瞭解程度有關,與個體的信息缺失產生的不愉快感有關。

好奇心每個人都有,但是好奇的程度決定了你是否會真的去探索。

徐志摩有一次冒著滂沱大雨,專門去看雨後的虹。原本他是邀請同學一起去看的,但是他同學一看這麼大的雨,就退卻了,還勸徐志摩不要去了。徐志摩不顧他的勸阻,直奔雨中,等了整整三四個小時。

這是什麼促使了徐志摩有這樣的行為,一方面是他的興趣,一方面就是他的好奇心使然。

《為什麼我們這麼臭》這本書其實是由一檔《原來是這樣》的音頻節目集結起來的,這檔節目是由旭崬在2014年利用業餘時間創辦的科普自媒體。五年多時間,《原來是這樣》專輯,全平臺已累計收穫近200萬訂閱,總播放量近三億。

為什麼會吸引這麼多的人來訂閱與播放呢?很顯然是大家對這個節目內容的好奇心促使他們打開,而節目的內容吸引了他們持續的關注。

《我們為什麼這麼臭》|為什麼孩子會有那麼多為什麼?

3、如何保護好我們的好奇心?

好奇心的重要性前面已經闡述很多,這裡不再贅述。那麼我們該如何保護好我們的好奇心呢?

首先,保持敏感的心。生活中其實有很多我們可以去研究去探索的事物,比如為什麼馬路上會栽一些樹?為什麼秋天到來了,就會有落葉?如果我們在看到這些事物的時候,多留心一點,多去問一些為什麼,我們其實就是在保持好奇心。

其次,多去記錄或實踐。遇到不知道的,或者感到好奇的事物,我們一時半會得不到答案。這時,我們可以記錄下來,然後去查閱書籍,或者做實驗去研究。

愛迪生小時候看母雞孵雞蛋,自己感到好奇,於是自己也嘗試孵了一天,這也是一種實踐。

最後,多讀書。為什麼我們會有好奇心,就是我們的知識不足以滿足我們的求知慾,於是我們產生了很多問題。如果你能保持讀書,經常輸入各種知識,你就會發現原來世界還有那麼多未知的事物,自己原來還是很無知的。在閱讀的過程中,你的求知慾望、你的好奇心將在不斷攀升。這也是保護好奇心的一種方法。

《我們為什麼這麼臭》|為什麼孩子會有那麼多為什麼?

有的時候,我們在解答一個為什麼的過程中,可能會蹦躂出更多的疑問,這時候我們不要氣餒,這是一件好事。就像《我們為什麼這麼臭》中的作者寫道,你可以記下這些問題,然後慢慢試著去回答它們,或許某一天,這本書會因為你的發現而重新修訂了。

所以,很多時候,“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問題”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