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走向奮進小康路

三農 農業 畜牧業 種植業 咸陽新聞網 2017-06-05
「脫貧攻堅」走向奮進小康路

“第一書記”帶好頭 群眾生活有奔頭

「脫貧攻堅」走向奮進小康路

“過去這是一片廢棄老房子和老舊莊基,還有幾間旱廁,夏天人不敢開窗門,現在新建的木劉廣場一到晚上最熱鬧,田書記給我村幹了一件大好事。”5月15日,涇陽縣口鎮東曹村村民曹龍高興地說。

東曹村位於冶峪河畔,有8個村民小組、7個自然村,523戶,2076人,村裡有耕地面積1760畝,村民以種植大蒜、鮮食葡萄為主導產業。

2014年6月,市檢察院按照市委、市政府“雙包雙實現”文件要求,派駐工作隊幫扶東曹村。

2014年,第一批駐村工作隊為東曹村打了富民井一眼,硬化村裡主幹道路,安裝了路燈,修繕了村委會活動室。

緊接著,第二年,第二批駐村工作隊為東曹村新修賈河灘U形渠1000米,綠化主幹道路。在節日期間,慰問東曹村幼兒園、貧困戶,將黨的溫暖帶給群眾。

2016年6月,組織調整田建忠作為第三批駐村工作隊到東曹村擔任第一書記。

田建忠皮膚黝黑、瘦高個子,儘管年齡不大,但因質樸的形象,和藹的笑容,群眾親切地稱他為“老田”。剛到村上,為及時瞭解情況,只要一有空,他帶領人員就走村串戶,逐組逐戶對全村所有農戶開展大走訪活動,通過縣鎮安排的三輪走訪,初步確定東曹村2017年貧困戶13戶36人。

「脫貧攻堅」走向奮進小康路

80歲的五保戶高全海過去住的危漏土窯,田建忠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積極爭取市檢察院幫扶資金,為老人新建了彩鋼瓦房。住在安全、舒適的房子裡,高全海的內心充滿感激。

“田書記,我沒啥值錢東西,養了幾隻羊,給你送一隻小羊羔。”高全海感激之情,無以言表。

“老田是個好小夥子,市上來的幹部毫無官架子,與群眾打成一片,給村裡修路、硬化廣場、打井,真正辦實事哩。”貧困戶何景春說道。

2017年,田建忠和東曹村“兩委會”幹部一起,精心謀劃幫扶措施,制定了《東曹村2016年至2020年五年發展規劃》,總體設計為“葡萄種植為主導,發展雜果種植及特色養殖、完善基礎設施、改善居住環境等各項社會事業齊頭並進”,從經濟建設、精準扶貧、文化建設等方面,對東曹村進行了全面規劃。

“過去,我家養了四五隻羊,田書記鼓勵我們家擴大規模,發展養殖產業,現在我養了30多隻羊,一斤羊奶1.8元,平均一天能收入100多元,日子越過越好了。”貧困戶胡云傑說道。

一點一滴的情意,群眾都記在心上。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趙亞光到口鎮東曹村慰問,為38戶貧困戶送去慰問金,表示今年將繼續落實好精準脫貧政策,加大幫扶力度,促進東曹村更好發展。

「脫貧攻堅」走向奮進小康路

今年4月,市檢察院抽調32名幹部職工,冒雨深入東曹村對全村貧困戶進行摸排走訪。

在市檢察院的大力支持下,田建忠為東曹村爭取幫扶資金28萬元,用於村裡基礎設施建設和貧困戶幫扶;為東曹村委會辦公室配備電腦、打印機,方便村裡高效辦公,改善基礎設施辦公條件。幫助留守婦女、群眾開展家政、電子商務等培訓300餘人。全村已養奶羊520只、養豬310頭、栽植葡萄樹450畝,種植大蒜76畝……不到一年,田建忠幫助28戶貧困戶實現了脫貧致富。2016年,東曹村被涇陽縣評為脫貧攻堅先進工作村。田建忠說:“扶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重要的是離不開縣、鎮黨委和村委會的大力配合和幫助,我將繼續為東曹村的全面脫貧致富儘自己的一份力。”(記者 李樺)

喜看杏樹礆村的新變化

「脫貧攻堅」走向奮進小康路

“再過幾天,村上的群眾文化活動廣場就建好了,今後咱們也能像城裡人一樣,晚上唱著秦腔、跳著舞,這心裡啊,別提有多舒坦了!”看著身後即將建成的廣場,三原縣嵯峨鎮杏樹礆村“第一書記”張軍心裡踏實了。

杏樹礆村位於嵯峨鎮天齊原西北部,地處原坡旱腰帶地區,全村耕地面積1130畝,村民多以種植傳統作物為主。2015年7月,市氣象局法規科副科長張軍擔任該村“第一書記”。

自脫貧攻堅啟動後,駐村工作隊積極聯繫市氣象局工作人員,摸清村情民意,對該村因病、因殘等致貧的貧困戶進行結對幫扶,並資助兩名貧困大學生。杏樹礆村位置偏僻,村裡的電力設施嚴重老化,駐村工作隊瞭解情況後,與嵯峨電管所聯繫,爭取到資金4萬元,重新修建了村裡的配電房,解決了村民安全用電問題。長期以來,村委會沒有正式的辦公場地,黨員開會、村組議事、群眾辦事全部都集中在村民家中,群眾意見大。2015年,駐村工作隊組織召開座談會,爭取修建村委會辦公場地。不到一年,一間嶄新的杏樹礆村村委會辦公室建成了。

“要致富、先治村,只有身邊的環境好了,大家才有奔頭!”一年來,經過多方協調,駐村工作組修繕了通村道路,先後加寬村子道路,建成移民新村,爭取資金5萬元,為村民打造了一個乾淨整潔的文化活動廣場。

為增加村民收入,駐村工作組經過反覆研究,確立了“改善生產條件、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勞務輸出”的發展思路,積極鼓勵貧困戶發展種植、養殖業,村黨支部還在加強技能培訓上下功夫,專門聘請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對種植戶進行指導,確定了“設施農業+特色產業”主體發展思路,形成了極具特色的杏樹礆村經濟發展模式。

村裡的巨大變化,讓56歲的養殖戶郭隨看在眼裡,記在心中。“這三年,俺們的生活變化很大,大家齊心協力,共同脫貧增收致富,現在,咱村乾淨整潔,村民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相信今後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看著鄉親們過上好日子,張軍樂在心裡:“雖然累一點,但是我們過得很充實,把實事辦進群眾的心坎兒裡,只要大家都富裕起來了,我們的付出,值!”(記者 趙鵬 )

群眾冷暖在心頭

「脫貧攻堅」走向奮進小康路

走進長武彭公鎮方莊村,整齊的街道,新立的路燈,拔地而起的新居,讓人刮目相看。

我們市文聯的扶貧點就在彭公鎮方莊村,帶隊的市文聯主要負責同志告訴我們,這個村子的女主任還是全國勞動模範。人精明能幹,深得村民擁戴。我看到她的時候,她話語不多,人黑瘦黑瘦,但目光裡透出的精氣神卻叫人難忘。她為村子的發展和村民的富裕東奔西走,找資源,學政策,尋項目,白天晚上吃不好睡不好。儘管如此,村子還有一批因病因殘導致貧困的鄉親。她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和駐隊扶貧幹部一道商量對策,因戶因家尋找脫貧的路子。她說,鄉里鄉親,手心手背都是肉,誰過得不好,她都放不下。

在和女主任見面的時候,我看到駐隊第一書記——市文聯的李軍。在我記憶裡,他胖乎乎,白白淨淨。數月沒見,他也黑瘦黑瘦。他說,方莊村是彭公鎮遠近聞名的村子,村北有山,有彭公鬧革命的舊址。“希望諸位發揮各自才智,為我們方莊村找到商機,我們願搭好雲梯,當好鋪路石。只要能使村民脫困,走上共同富裕的路子,我們一班人即使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

「脫貧攻堅」走向奮進小康路

在一處果園裡,我們見到個子低矮的文甲瑞,他的2000多隻雞滯留欄中。同志們當下表示,回城後,動員朋友幫助甲瑞將雞儘快出欄。還告訴文甲瑞,將盡快完善他的養雞棚,使雞不受高溫影響。告別了文甲瑞,在村西北角,我們走進了司存霞的家。沒有進門的時候,一個年輕的女子認出了我們,高聲叫她媽:“扶貧的同志們來了。”我們循聲進門,一個五十多歲的女人揉著眼睛走出屋子。原來,她的丈夫去年病逝,留下這孤兒寡母,日子很不容易。市文聯現在正在給她們看項目,準備養殖黑豬,她家後院養二十多頭沒有問題。“咱們把豬圈給蓋好,把地面給硬化。在後院外牆修一個化糞池,養殖、衛生、安全都給考慮好。最快在六月完成。”市文聯主要負責同志說:“再帶她們到興平養殖場看看,讓人家傳幫帶。”

走出司存霞的家,我們又踏上幫扶另一貧困戶的路上。(董信義)

大家都在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