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看新疆:村村有特色產業 戶戶有致富門路

脫貧攻堅看新疆:村村有特色產業 戶戶有致富門路

村有特色產業

戶有致富門路

脫貧攻堅的時代畫卷

正在天山南北鋪開

脫貧攻堅看新疆:村村有特色產業 戶戶有致富門路

靠外出

今年44歲的玉努斯·尼亞孜是賽爾克甫村小有名氣的勞務經紀人,2016年,他組織帶動3000多人次到周邊鄉鎮打工,其中90%是賽爾克甫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他自己也有5萬多元的收入,實現了脫貧。

脫貧攻堅看新疆:村村有特色產業 戶戶有致富門路

靠旅遊

和靜縣旅遊資源豐富,有巴音布魯克草原、九曲十八彎、天山石林、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等著名景區,每年接待大批遊客。和靜縣把旅遊業、設施農業等與扶貧開發結合起來,啟動“旅遊扶貧行動”,鼓勵支持牧民特別是貧困牧民參與賓館酒店、牧家樂、馬匹租賃、旅遊紀念品銷售等經營活動,把全域旅遊作為富民產業大力推進。

脫貧攻堅看新疆:村村有特色產業 戶戶有致富門路

靠團結

在尉犁縣興平鄉達西村,現年69歲的沙吾爾·芒力克在村黨支部書記崗位上工作了36年有餘,在村黨委書記任上工作近1年。37年來,他帶領全村人實現脫貧致富。如今,達西村已從過去一窮二白的貧困村變成全國聞名的“小康明星村”,沙吾爾·芒力克也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

脫貧攻堅看新疆:村村有特色產業 戶戶有致富門路

靠與雞為伴

在伊祥的帶動下,烏庫村好幾戶村民也想養雞致富。“買水泵,安自動放水設施,我這可比伊祥那強多了。”村民圖蘭米丁領著記者參觀他新改造的小型養殖場說,家裡12只羊、2頭驢都給弟弟養了,以後要專注養雞,“咱也要靠自己的雙手把日子過富裕了。”

脫貧攻堅看新疆:村村有特色產業 戶戶有致富門路

靠民族特色

2016年,廟爾溝鎮依託已建成的哈薩克族民俗風情園,按照以點帶面、整片開發、形成規模的思路,租用風情園周邊住房,通過項目扶持,打造具有哈薩克族風情的14家“牧家旅館”。馬依拉的“民族特色家庭餐館”成為第一家開業的“牧家旅館”。

脫貧攻堅看新疆:村村有特色產業 戶戶有致富門路

要想打贏脫貧攻堅戰,就必須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中準確敏銳地把握住戰機,拿出可行的“戰術”,努力創新扶貧模式,全力提高攻堅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新疆各部門各單位齊心協力,因地制宜,在天山南北“開發”出“萬花筒”般的扶貧模式,讓越來越多的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

脫貧攻堅看新疆:村村有特色產業 戶戶有致富門路

脫貧攻堅看新疆:村村有特色產業 戶戶有致富門路

脫貧攻堅看新疆:村村有特色產業 戶戶有致富門路

編輯 / 小霏

H5製作 / 徐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