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黨員幹部大走訪 幹部辛苦換來群眾幸福

三農 農村改革 創業 畜牧業 人民網 2017-04-01

春暖大地,萬物復甦。鹽城市阜寧縣吳灘街道立新居委會臨時安置點內,受災村民孫華成回憶起年前那頓暖心的年夜飯:“市委王書記熱情招呼我們坐下,噓寒問暖,陪我們受災群眾一起吃飯過節。”吳灘街道是“6·23”風災中的重災區,災後第一個除夕,鹽城市委書記王榮平專門來到這個安置點和大家一起迎接新年。陪伴、交心、鼓勵,黨和政府的關心給了災區幹群重建家園、開啟美好生活的巨大信心。

“幹部和群眾之間的關係就是門檻和心坎的關係,幹部跨進群眾家的門檻,群眾就會把你記在心坎。”王榮平說,全市黨員幹部要倍加珍惜群眾的信任和期待,撲下身邁開腿,去掉華而不實的“虛”,掃除弄虛作假的“浮”,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帶著問題沉下去,以幹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

走農戶,與群眾長久“攀親戚”

全面小康路上,困難群眾最令人牽掛。鹽城目前尚有19.15萬建檔立卡低收入戶,過去10年,該市10萬黨員幹部與所有低收入戶“牽手致富”,找項目、送資金、教技術,好傳統延續至今。春節前夕,該市提出升級版“牽手”工程——“三清三實三幫”:摸清家庭狀況,算實人均收入,幫助建立脫貧臺賬;講清扶貧政策,做實人文關懷,幫助提升脫貧信心;問清發展需求,落實幫扶項目,幫助拓展增收渠道,與低收入戶結穩定的“對子”、攀長久的“親戚”。帶著“脫貧大禮包”,市縣鎮村四級10.72萬名黨員幹部深入農村,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阜寧縣板湖鎮孔蕩村村民孔維亮家最近常有“親戚”上門,市委幫扶工作隊和鎮村幹部幫助他找項目、跑貸款、挖蟹塘。去年風災中,孔維亮養殖的2000多隻鵝鴨飛的飛、跑的跑,生活陷入困境。市委駐阜寧縣板湖幫扶工作隊隊員、孔蕩村第一書記楊洪雨上門10餘趟,幫助其發展螃蟹養殖,孔維亮的創業激情被重新燃起!

“遇難題、求幫助,就找結對幹部。”市委農辦主任徐國均說,全市黨員幹部在大走訪中做到低收入戶“家家到”,讓大夥兒有了主心骨。

開塘栽樹、培土澆水……3月27日,射陽縣海河鎮花元村吳懷蘭在家前屋後忙碌,鎮村幹部免費送來20株果樹並幫她栽好。創新形式,將扶貧開發與植樹造林相結合,今年春天,鹽城低收入戶受益於大走訪中推出的綠色扶貧新政策。政府採購200多萬株易成活、見效快、效益高的林果樹種,黨員幹部送樹、栽樹、管樹,直到以後賣果,一包到底。

牽手結對,精準施策,黨員幹部僅捐贈幫扶資金就達4458.69萬元、物資摺合人民幣569.5萬元。鹽城大走訪對象已覆蓋至所有城鄉居民,黨員幹部正像種子一樣,在群眾中紮下了根。

進企業,為發展按下“快捷鍵”

實體經濟是實現“兩聚一高”的牢靠基石。新春伊始,鹽城啟動“進萬企、解難題、促發展”活動,機關幹部們進企業、入車間,問情況、話發展,像“店小二”一樣心貼心做服務、實打實解難題。

今年初,鹽城市評選出的15家五星企業、23家四星企業,加上一批上市公司、創新創牌龍頭企業,成為大走訪活動中市縣四套班子領導的掛鉤服務企業。其中,為五星企業開啟的“綠色通道”可直通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全市532家高新技術企業、300個重點新建項目、309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以及一大批成長型中小企業,也都成為機關幹部掛鉤走訪對象。

“有了人社部門的支持,SMT機臺操作員等急缺用工問題迎刃而解,前兩個月實現開票銷售2.1億元,篤定‘開門紅’。”在位於鹽城國家高新區的江蘇賽博宇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興輝感激地說。該企業訂單充足,但缺工問題凸顯,市人社局專門為之舉辦招聘會,新聘250名工人已培訓上崗。

黨員幹部沉下去,問題矛盾浮上來。針對企業遇到的用工、融資、市場開拓等問題,市經信委等職能部門拿出具體措施巧化解。今年以來,掛鉤服務活動共收集企業問題3900個,掛鉤幹部幫助解決1280個,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增長面同比提高12.2個百分點,大走訪為經濟發展按下“快捷鍵”。

去工地,助項目跑出“加速度”

“5 1”高速鐵路網、新水源地及飲水工程、沿海百萬畝生態防護林等重大實事工程是鹽城重點重抓的“五個一”戰略工程。大走訪中,廣大黨員幹部圍繞“一張網”“一桶水”“一片林”等民生項目,走進如火如荼的施工現場,摸情況、解難題、做服務。

3月24日,鹽徐高鐵承建單位中鐵十局建湖制樑現場,數百名施工隊員揮汗奮戰。鹽徐高鐵是鹽城奔向高鐵時代的“開篇力作”,72公里鹽城段施工一線,建設大軍多達7000名,其中多為外地人。市鐵路辦同志靠前服務,幫助施工單位解決便道、樑場、人員生活等難題,保障施工單位快進場、快施工,全力助推重點工程建設跑出“加速度”。

鹽城新水源地取水口位於寶應縣氾水鎮,工程沿線駐紮著大豐、亭湖、鹽都、射陽、建湖5個工作小組。工作組黨員幹部將駐地群眾視為自家人,走進氾水農家結對幫扶。射陽工作組結對孤寡老人、貧困家庭,還掛鉤5個村,發放幫扶資金10.5萬元,同時為3個特困家庭申報低保、幫4個貧困農民找到工作、為200戶引進家庭光伏發電、助駐地朱鬥村盤活800畝荒地並洽談大型地面光伏電站項目。

腳上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擼起袖子加油幹,必須真抓實幹、埋頭苦幹。許多走訪幹部體會到,以後要少開會、多搞“無會周”,拿出更多精力跑起來,深入一線體驗甘苦,主動扛起責任,以“站出來”“讓我來”的自信和擔當,推動各類問題及時妥善解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