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為什麼有時農業規模越大,虧的卻更嚴重?反而小規模賺錢

三農 農村 農業 農民 老三侃三農 老三侃三農 2017-08-28

導讀:

都說規模效應,這句話用在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年代,對於工業品而言可以說是金科玉律。於是,很多從事農業的人也這樣認為,搞農業也必須要實行規模化,才能有規模效益。(訂閱:老三侃三農,瞭解天下三農事)

於是,一部分有魄力、膽大敢幹的人,不斷將自己的農業項目擴大規模,種植的由原來自己精耕細作十來畝,發展到幾十畝甚至上百畝。一下子蹦上來的規模,如何管理?肯定要請人了,但最終到收穫時,卻發現賺的比原來還要少,甚至虧本,為什麼?我想主要有以下這幾方面的原因。

在農村,為什麼有時農業規模越大,虧的卻更嚴重?反而小規模賺錢

一、忽視了高昂的人工成本

很多時候,願意從事農業的都是一些年紀較大的人,這些人到外面找工作比較難。受目前物價影響,這些人雖然在外面難以找到工作,但如果聘請他們,也要不少報酬,少則70-80元/天,而且多數還是上百元。而且由於年紀較大,幹活效率往往較低。而由於農業具有較高的時效性,所以往往要聘請較多勞力。這樣,勞動力成本就佔到了成本中的大部分。

在農村,為什麼有時農業規模越大,虧的卻更嚴重?反而小規模賺錢

二、忽視對勞動力的有效監管

很多老闆以為請的都是些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鄉親,以為就可以放心的全權交給他們管理。殊不知,很多時候是錢放下去了,卻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是投放到自己的果園裡。即使是自己購置好農藥肥料,如果沒有全程監督,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是施放到了自家的果園中。現實中管理工將生產資料用到自己的莊稼或者轉賣出去的例子屢見不鮮,別說其他人了,有時請的是親戚也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人都有自私的一面,況且缺乏有效的監管措施,這不是誘人犯罪嗎?大家說是不是?

在農村,為什麼有時農業規模越大,虧的卻更嚴重?反而小規模賺錢

果園遭遇地痞流氓破壞

在農村,為什麼有時農業規模越大,虧的卻更嚴重?反而小規模賺錢

作為農民,我容易嗎?

三、規模作業也必然引來規模成本

大家都知道,在農村,咱們自己的責任地很多時候是一畝三分地,如果要規模種養殖,你必須要到外面租地。在外面發展,要面對諸多複雜的因素,當你還沒有收益時,可能風平浪靜;一旦到你有收益時,各種麻煩會接觸而至。一些地痞流氓會不斷上門,帶著各種藉口要與你合作,如果不和他們合作,各種破壞也會接連發生。相信很多外出發展的人,多多少少都會經歷過這些事情。遇上農產品好價錢,你或許沒所謂,但如果市場不好,還要應付這些傢伙,夠你累的了!

所以啊!未必規模耕作就能帶來規模效益。必須要從自己的實際能力出發,發展與自己能力相適應的規模。從這個角度來思考,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咱們中國的規模農業卻難敵小打小鬧的小農經濟了。小農經濟多數是夫妻雙方操作,他們都是親力親為,各方面成本都比較低,所以他們的產品往往低價都可以生存。但如果你是規模作業,付出的成本遠比他們高,你的產品就必須要高價才能生存。所以有人由此得出結論,在咱們中國,要實現農業規模化,必須令散戶消失。你覺得是否有道理?對於上述的分析,你是否同意?你又是怎麼看的?歡迎在最下方的寫評論處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每天堅持更新文章,實在不易,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在最下方打賞下小編或點個贊,以示鼓勵唄!謝謝!)

----------------------------------

徵稿啟事:老三侃三農作為一個以農業、農村、農民為題材的三農類自媒體,以貼近農村生活、助力農業生產、揭露農村假醜惡、頌揚真善美而深受全國讀者喜愛。為更好的服務全國讀者,現面向全國徵集原創稿件,稿件需以三農為素材(如反映農村生活、創業故事、農村民俗文化等),文章類作品需圖文並茂,視頻類作品時間上需控制在5分鐘內,題材較好的,可放寬到10分鐘。

投稿方式:關注本頭條號後,可直接私信小編或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