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

說起《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和事件,大家有很多都是耳熟能詳的,對其中的謀士代表人物諸葛亮、司馬懿等,更是津津樂道。

"

說起《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和事件,大家有很多都是耳熟能詳的,對其中的謀士代表人物諸葛亮、司馬懿等,更是津津樂道。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今天我要講的這個人物卻是大家所不大瞭解或不熟悉的一個謀士,但對我來說卻從此人身上受益良多,且印象深刻。所以我把他的事蹟拿出來,我們一起分享、探討一下。

他叫賈詡(147—224年),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三國時期魏國著名軍事家、謀士。被稱為毒士,也有人稱其為鬼才。

"

說起《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和事件,大家有很多都是耳熟能詳的,對其中的謀士代表人物諸葛亮、司馬懿等,更是津津樂道。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今天我要講的這個人物卻是大家所不大瞭解或不熟悉的一個謀士,但對我來說卻從此人身上受益良多,且印象深刻。所以我把他的事蹟拿出來,我們一起分享、探討一下。

他叫賈詡(147—224年),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三國時期魏國著名軍事家、謀士。被稱為毒士,也有人稱其為鬼才。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賈詡是具有大智慧、高情商的人物,他“不求聞達於諸侯”,只謀求在亂世中及複雜政治環境下保全自己,善及家人,是謀士中“謀己“型的典型代表。用我們現在話來說,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賈詡低調做人,淡然處事,善於隱忍,卻能觀人識勢,權達通變,所以最終能官居太尉,得高壽而善終(享年七十七歲,諡號肅侯)。

易中天老師曾說:“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的,還保全了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下面我們通過幾個事件來重新認識下這位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01

賈詡早年曾在京城任職,後來因病辭官,與數十人結伴返回涼州老家,途中,賈詡一行人遇到叛亂的氐人,全被抓獲。

當時的東漢太尉是名將段熲。段熲曾駐守邊疆十數年,先後與羌人作戰達一百八十次,斬殺近四萬人,最終平定西羌,擊滅東羌,威震西土。

於是,賈詡急中生智,用段熲的名頭來嚇唬抓捕他的氐人,說:“我是段公(段熲)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會用重金來贖。”

氐人聽說賈詡是段熲的外孫,果然不敢傷害他,還與賈詡盟誓後送他回去,而與賈詡同行的其他人則全都遇害了。

02

189年,賈詡當上了討虜校尉,一個普通軍官,在董卓的女婿牛輔軍中任職。

後來董卓和牛輔都死於非命,司徒王允到處清算董卓黨羽,賈詡自然也在被清算之列。為了自保,賈詡就使了一招毒計,自己是保住了,但不知道搭上了多少條性命。

李傕郭汜等人為首的董卓殘部人心惶惶,意欲分贓散夥,各自跑路。

這時,賈詡攔住這哥倆說“我聽說長安那頭正準備將涼州人清理乾淨,你們倆就這樣隻身逃跑,身邊不帶一兵一卒,隨便一個亭長(村主任級別的官員)就可以俘虜你倆。我看不如向西走把遣散的部隊召集起來再殺回長安,給老大報仇”。

為了讓這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哥倆“安心”,賈詡特地又強點了一下“要是我們成功了,我們就可以征服天下,要是不行再跑也來得及”。

大家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就殺回去了。

"

說起《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和事件,大家有很多都是耳熟能詳的,對其中的謀士代表人物諸葛亮、司馬懿等,更是津津樂道。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今天我要講的這個人物卻是大家所不大瞭解或不熟悉的一個謀士,但對我來說卻從此人身上受益良多,且印象深刻。所以我把他的事蹟拿出來,我們一起分享、探討一下。

他叫賈詡(147—224年),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三國時期魏國著名軍事家、謀士。被稱為毒士,也有人稱其為鬼才。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賈詡是具有大智慧、高情商的人物,他“不求聞達於諸侯”,只謀求在亂世中及複雜政治環境下保全自己,善及家人,是謀士中“謀己“型的典型代表。用我們現在話來說,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賈詡低調做人,淡然處事,善於隱忍,卻能觀人識勢,權達通變,所以最終能官居太尉,得高壽而善終(享年七十七歲,諡號肅侯)。

易中天老師曾說:“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的,還保全了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下面我們通過幾個事件來重新認識下這位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01

賈詡早年曾在京城任職,後來因病辭官,與數十人結伴返回涼州老家,途中,賈詡一行人遇到叛亂的氐人,全被抓獲。

當時的東漢太尉是名將段熲。段熲曾駐守邊疆十數年,先後與羌人作戰達一百八十次,斬殺近四萬人,最終平定西羌,擊滅東羌,威震西土。

於是,賈詡急中生智,用段熲的名頭來嚇唬抓捕他的氐人,說:“我是段公(段熲)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會用重金來贖。”

氐人聽說賈詡是段熲的外孫,果然不敢傷害他,還與賈詡盟誓後送他回去,而與賈詡同行的其他人則全都遇害了。

02

189年,賈詡當上了討虜校尉,一個普通軍官,在董卓的女婿牛輔軍中任職。

後來董卓和牛輔都死於非命,司徒王允到處清算董卓黨羽,賈詡自然也在被清算之列。為了自保,賈詡就使了一招毒計,自己是保住了,但不知道搭上了多少條性命。

李傕郭汜等人為首的董卓殘部人心惶惶,意欲分贓散夥,各自跑路。

這時,賈詡攔住這哥倆說“我聽說長安那頭正準備將涼州人清理乾淨,你們倆就這樣隻身逃跑,身邊不帶一兵一卒,隨便一個亭長(村主任級別的官員)就可以俘虜你倆。我看不如向西走把遣散的部隊召集起來再殺回長安,給老大報仇”。

為了讓這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哥倆“安心”,賈詡特地又強點了一下“要是我們成功了,我們就可以征服天下,要是不行再跑也來得及”。

大家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就殺回去了。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結果是生靈塗炭。長安城開始了長達三年的血腥統治,處處燒殺搶奪,橫屍遍野,百姓過著地獄般的生活。

李漼等在長安比董卓更加殘暴,因為李漼和郭汜有勇無謀,一介武夫,素質低下,只知道炫耀武力。而這一切後果,賈詡他難辭其咎。

就是因為賈詡的一句話,就是因為他貪生怕死,不計後果,卻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使得天下陷入混亂,並改變了大漢的命運。因此,說他是三國”毒士“也由此而來。

後來李傕等人想給他封侯,賈詡認為自己這不過是保命之計,並不是什麼功勞,因此堅決不受。運用自己的謀略,讓自己活下來,並且活得有價值是成為一個謀士最基本的條件。

03

興平二年,賈詡離開李傕,前往華陰投靠同郡人段煨。段煨對賈詡的智謀非常敬服,卻又害怕賈詡奪其兵權,因此對賈詡表面上客氣禮遇,暗地裡卻處處提防,不敢信任。

賈詡很快就看透了段煨的小心思,於是便決定去投靠張繡。臨行前,有人十分不解地問賈詡說:“段煨待你這麼好,你為何還要離去?”

賈詡說:“在這裡,我的待遇雖然優厚,卻不可依靠。因為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我在這裡待久了,一定會被他所害。所以,如果我離開他,他一定會很高興。加之他指望我連結外援,一定會善待我的家人。而張繡缺乏謀士,也很希望得到我。這樣,我和我的家人就都能夠得到保全。”

當然,賈詡也想過要去投奔其他人。袁紹?雖然那時他實力很強,但賈詡也像荀彧那樣,覺得袁紹終不能成大事;劉備呢,勢力很小,賈詡又不喜歡扶弱;公孫瓚呢,遲早會被袁紹打敗;劉表呢,不行,他也和諸葛亮一樣覺得劉表虛有其表。

而張繡勢力小,不會成為別人的眼中釘,況且張繡是那種缺乏主見,沒有謀士,自己說的計謀他肯定會聽。

賈詡可謂精擅觀人之術,洞察情面,練達油滑,實在是厲害!

"

說起《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和事件,大家有很多都是耳熟能詳的,對其中的謀士代表人物諸葛亮、司馬懿等,更是津津樂道。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今天我要講的這個人物卻是大家所不大瞭解或不熟悉的一個謀士,但對我來說卻從此人身上受益良多,且印象深刻。所以我把他的事蹟拿出來,我們一起分享、探討一下。

他叫賈詡(147—224年),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三國時期魏國著名軍事家、謀士。被稱為毒士,也有人稱其為鬼才。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賈詡是具有大智慧、高情商的人物,他“不求聞達於諸侯”,只謀求在亂世中及複雜政治環境下保全自己,善及家人,是謀士中“謀己“型的典型代表。用我們現在話來說,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賈詡低調做人,淡然處事,善於隱忍,卻能觀人識勢,權達通變,所以最終能官居太尉,得高壽而善終(享年七十七歲,諡號肅侯)。

易中天老師曾說:“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的,還保全了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下面我們通過幾個事件來重新認識下這位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01

賈詡早年曾在京城任職,後來因病辭官,與數十人結伴返回涼州老家,途中,賈詡一行人遇到叛亂的氐人,全被抓獲。

當時的東漢太尉是名將段熲。段熲曾駐守邊疆十數年,先後與羌人作戰達一百八十次,斬殺近四萬人,最終平定西羌,擊滅東羌,威震西土。

於是,賈詡急中生智,用段熲的名頭來嚇唬抓捕他的氐人,說:“我是段公(段熲)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會用重金來贖。”

氐人聽說賈詡是段熲的外孫,果然不敢傷害他,還與賈詡盟誓後送他回去,而與賈詡同行的其他人則全都遇害了。

02

189年,賈詡當上了討虜校尉,一個普通軍官,在董卓的女婿牛輔軍中任職。

後來董卓和牛輔都死於非命,司徒王允到處清算董卓黨羽,賈詡自然也在被清算之列。為了自保,賈詡就使了一招毒計,自己是保住了,但不知道搭上了多少條性命。

李傕郭汜等人為首的董卓殘部人心惶惶,意欲分贓散夥,各自跑路。

這時,賈詡攔住這哥倆說“我聽說長安那頭正準備將涼州人清理乾淨,你們倆就這樣隻身逃跑,身邊不帶一兵一卒,隨便一個亭長(村主任級別的官員)就可以俘虜你倆。我看不如向西走把遣散的部隊召集起來再殺回長安,給老大報仇”。

為了讓這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哥倆“安心”,賈詡特地又強點了一下“要是我們成功了,我們就可以征服天下,要是不行再跑也來得及”。

大家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就殺回去了。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結果是生靈塗炭。長安城開始了長達三年的血腥統治,處處燒殺搶奪,橫屍遍野,百姓過著地獄般的生活。

李漼等在長安比董卓更加殘暴,因為李漼和郭汜有勇無謀,一介武夫,素質低下,只知道炫耀武力。而這一切後果,賈詡他難辭其咎。

就是因為賈詡的一句話,就是因為他貪生怕死,不計後果,卻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使得天下陷入混亂,並改變了大漢的命運。因此,說他是三國”毒士“也由此而來。

後來李傕等人想給他封侯,賈詡認為自己這不過是保命之計,並不是什麼功勞,因此堅決不受。運用自己的謀略,讓自己活下來,並且活得有價值是成為一個謀士最基本的條件。

03

興平二年,賈詡離開李傕,前往華陰投靠同郡人段煨。段煨對賈詡的智謀非常敬服,卻又害怕賈詡奪其兵權,因此對賈詡表面上客氣禮遇,暗地裡卻處處提防,不敢信任。

賈詡很快就看透了段煨的小心思,於是便決定去投靠張繡。臨行前,有人十分不解地問賈詡說:“段煨待你這麼好,你為何還要離去?”

賈詡說:“在這裡,我的待遇雖然優厚,卻不可依靠。因為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我在這裡待久了,一定會被他所害。所以,如果我離開他,他一定會很高興。加之他指望我連結外援,一定會善待我的家人。而張繡缺乏謀士,也很希望得到我。這樣,我和我的家人就都能夠得到保全。”

當然,賈詡也想過要去投奔其他人。袁紹?雖然那時他實力很強,但賈詡也像荀彧那樣,覺得袁紹終不能成大事;劉備呢,勢力很小,賈詡又不喜歡扶弱;公孫瓚呢,遲早會被袁紹打敗;劉表呢,不行,他也和諸葛亮一樣覺得劉表虛有其表。

而張繡勢力小,不會成為別人的眼中釘,況且張繡是那種缺乏主見,沒有謀士,自己說的計謀他肯定會聽。

賈詡可謂精擅觀人之術,洞察情面,練達油滑,實在是厲害!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賈詡到達張繡處,張繡果然大喜,對他言聽計從,甚至還對他“執子孫禮”。而段煨知道賈詡離去,疑慮頓消,也十分高興,對賈詡的家人也十分照顧。

04

到了張繡那兒,賈詡勸他聯合劉表。

建安三年,曹操南征張繡,包圍張繡於穰城,後因傳聞袁紹準備趁虛襲取許都,曹操這才不得不從穰城撤退。

張繡要親自帶兵去追趕,賈詡勸阻說:“不能追趕,追趕必敗。”張繡沒有聽從,進兵與曹操交戰,果然大敗而歸。

這時候,賈詡卻又說:“趕緊再追擊曹軍,必勝。”在賈詡的堅持下,張繡率兵追趕,果然取勝。

"

說起《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和事件,大家有很多都是耳熟能詳的,對其中的謀士代表人物諸葛亮、司馬懿等,更是津津樂道。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今天我要講的這個人物卻是大家所不大瞭解或不熟悉的一個謀士,但對我來說卻從此人身上受益良多,且印象深刻。所以我把他的事蹟拿出來,我們一起分享、探討一下。

他叫賈詡(147—224年),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三國時期魏國著名軍事家、謀士。被稱為毒士,也有人稱其為鬼才。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賈詡是具有大智慧、高情商的人物,他“不求聞達於諸侯”,只謀求在亂世中及複雜政治環境下保全自己,善及家人,是謀士中“謀己“型的典型代表。用我們現在話來說,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賈詡低調做人,淡然處事,善於隱忍,卻能觀人識勢,權達通變,所以最終能官居太尉,得高壽而善終(享年七十七歲,諡號肅侯)。

易中天老師曾說:“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的,還保全了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下面我們通過幾個事件來重新認識下這位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01

賈詡早年曾在京城任職,後來因病辭官,與數十人結伴返回涼州老家,途中,賈詡一行人遇到叛亂的氐人,全被抓獲。

當時的東漢太尉是名將段熲。段熲曾駐守邊疆十數年,先後與羌人作戰達一百八十次,斬殺近四萬人,最終平定西羌,擊滅東羌,威震西土。

於是,賈詡急中生智,用段熲的名頭來嚇唬抓捕他的氐人,說:“我是段公(段熲)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會用重金來贖。”

氐人聽說賈詡是段熲的外孫,果然不敢傷害他,還與賈詡盟誓後送他回去,而與賈詡同行的其他人則全都遇害了。

02

189年,賈詡當上了討虜校尉,一個普通軍官,在董卓的女婿牛輔軍中任職。

後來董卓和牛輔都死於非命,司徒王允到處清算董卓黨羽,賈詡自然也在被清算之列。為了自保,賈詡就使了一招毒計,自己是保住了,但不知道搭上了多少條性命。

李傕郭汜等人為首的董卓殘部人心惶惶,意欲分贓散夥,各自跑路。

這時,賈詡攔住這哥倆說“我聽說長安那頭正準備將涼州人清理乾淨,你們倆就這樣隻身逃跑,身邊不帶一兵一卒,隨便一個亭長(村主任級別的官員)就可以俘虜你倆。我看不如向西走把遣散的部隊召集起來再殺回長安,給老大報仇”。

為了讓這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哥倆“安心”,賈詡特地又強點了一下“要是我們成功了,我們就可以征服天下,要是不行再跑也來得及”。

大家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就殺回去了。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結果是生靈塗炭。長安城開始了長達三年的血腥統治,處處燒殺搶奪,橫屍遍野,百姓過著地獄般的生活。

李漼等在長安比董卓更加殘暴,因為李漼和郭汜有勇無謀,一介武夫,素質低下,只知道炫耀武力。而這一切後果,賈詡他難辭其咎。

就是因為賈詡的一句話,就是因為他貪生怕死,不計後果,卻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使得天下陷入混亂,並改變了大漢的命運。因此,說他是三國”毒士“也由此而來。

後來李傕等人想給他封侯,賈詡認為自己這不過是保命之計,並不是什麼功勞,因此堅決不受。運用自己的謀略,讓自己活下來,並且活得有價值是成為一個謀士最基本的條件。

03

興平二年,賈詡離開李傕,前往華陰投靠同郡人段煨。段煨對賈詡的智謀非常敬服,卻又害怕賈詡奪其兵權,因此對賈詡表面上客氣禮遇,暗地裡卻處處提防,不敢信任。

賈詡很快就看透了段煨的小心思,於是便決定去投靠張繡。臨行前,有人十分不解地問賈詡說:“段煨待你這麼好,你為何還要離去?”

賈詡說:“在這裡,我的待遇雖然優厚,卻不可依靠。因為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我在這裡待久了,一定會被他所害。所以,如果我離開他,他一定會很高興。加之他指望我連結外援,一定會善待我的家人。而張繡缺乏謀士,也很希望得到我。這樣,我和我的家人就都能夠得到保全。”

當然,賈詡也想過要去投奔其他人。袁紹?雖然那時他實力很強,但賈詡也像荀彧那樣,覺得袁紹終不能成大事;劉備呢,勢力很小,賈詡又不喜歡扶弱;公孫瓚呢,遲早會被袁紹打敗;劉表呢,不行,他也和諸葛亮一樣覺得劉表虛有其表。

而張繡勢力小,不會成為別人的眼中釘,況且張繡是那種缺乏主見,沒有謀士,自己說的計謀他肯定會聽。

賈詡可謂精擅觀人之術,洞察情面,練達油滑,實在是厲害!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賈詡到達張繡處,張繡果然大喜,對他言聽計從,甚至還對他“執子孫禮”。而段煨知道賈詡離去,疑慮頓消,也十分高興,對賈詡的家人也十分照顧。

04

到了張繡那兒,賈詡勸他聯合劉表。

建安三年,曹操南征張繡,包圍張繡於穰城,後因傳聞袁紹準備趁虛襲取許都,曹操這才不得不從穰城撤退。

張繡要親自帶兵去追趕,賈詡勸阻說:“不能追趕,追趕必敗。”張繡沒有聽從,進兵與曹操交戰,果然大敗而歸。

這時候,賈詡卻又說:“趕緊再追擊曹軍,必勝。”在賈詡的堅持下,張繡率兵追趕,果然取勝。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事後分析原因,張繡認為賈詡看起來似乎違背常規的預言卻都一一得到驗證,十分不解。

賈詡對張繡說,曹操進攻並沒有失策,這時候撤軍必定是因為國內有事。曹操害怕追擊,必定率領最精銳的部隊斷後,而張將軍您還不是曹操的對手,所以交戰必定失敗。

曹操既然已經打敗了我們的追兵,必然要讓軍隊輕裝快速前進趕回國內,這時候即便是部署將領斷後,這個將領即便勇猛,也不是將軍您的對手,所以您才會取勝。

張繡聽後很是信服。

05

建安四年,袁紹準備攻打曹操,於是派使者去拉攏張繡,結好賈詡。

張繡準備答應袁紹,而賈詡卻在張繡招待袁紹使者時,很不客氣地公然拒絕袁紹的結好,高聲對使者說:“請回去代我們多謝袁紹的好意,他與兄弟袁術都不能相容,能容得下天下英雄豪傑嗎!”

張繡見賈詡這樣,又驚又怕,悄悄對賈詡說:“事到如今,咱們應當依靠誰?”

賈詡於是提出投靠曹操比投靠袁紹更有利的三點理由:其一、曹操尊奉天子以號令天下,名正言順。其二、袁紹強盛,張繡以不多的人馬去投靠他,必定不會受到重視;而曹操勢單力薄,張繡前去投靠,曹操必然十分高興。其三、曹操是抱有稱霸天下大志的人,一定會拋棄之前與張繡的私怨,以向四方表明他的恩德。

賈詡這三點理由,既有對大勢的分析,又有對人性的精確洞察,可謂入情入理。所以,張繡最終採納了賈詡的意見,率部投降曹操。

而曹操果然如賈詡所言,不計前嫌,不僅熱情招待張繡,與張繡結為兒女親家,還任命張繡為揚武將軍,推薦賈詡擔任執金吾,封都亭侯。

06

賈詡留在曹操身邊,同樣展示了不凡的才智。

官渡相持,曹操糧食將盡,向賈詡問計,賈詡說:“明公您的賢明勝過袁紹,勇武勝過袁紹,用人勝過袁紹,臨戰決斷軍機勝過袁紹。有這四點勝過他,然而半年多卻未能平定他的原因,是由於您只是顧慮到要追求萬全的緣故啊!

若必要時能果斷地決斷戰機,一瞬間袁紹就可以被平定。”

曹操採納了賈詡的計策,果斷派兵出擊,大敗袁紹。

"

說起《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和事件,大家有很多都是耳熟能詳的,對其中的謀士代表人物諸葛亮、司馬懿等,更是津津樂道。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今天我要講的這個人物卻是大家所不大瞭解或不熟悉的一個謀士,但對我來說卻從此人身上受益良多,且印象深刻。所以我把他的事蹟拿出來,我們一起分享、探討一下。

他叫賈詡(147—224年),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三國時期魏國著名軍事家、謀士。被稱為毒士,也有人稱其為鬼才。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賈詡是具有大智慧、高情商的人物,他“不求聞達於諸侯”,只謀求在亂世中及複雜政治環境下保全自己,善及家人,是謀士中“謀己“型的典型代表。用我們現在話來說,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賈詡低調做人,淡然處事,善於隱忍,卻能觀人識勢,權達通變,所以最終能官居太尉,得高壽而善終(享年七十七歲,諡號肅侯)。

易中天老師曾說:“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的,還保全了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下面我們通過幾個事件來重新認識下這位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01

賈詡早年曾在京城任職,後來因病辭官,與數十人結伴返回涼州老家,途中,賈詡一行人遇到叛亂的氐人,全被抓獲。

當時的東漢太尉是名將段熲。段熲曾駐守邊疆十數年,先後與羌人作戰達一百八十次,斬殺近四萬人,最終平定西羌,擊滅東羌,威震西土。

於是,賈詡急中生智,用段熲的名頭來嚇唬抓捕他的氐人,說:“我是段公(段熲)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會用重金來贖。”

氐人聽說賈詡是段熲的外孫,果然不敢傷害他,還與賈詡盟誓後送他回去,而與賈詡同行的其他人則全都遇害了。

02

189年,賈詡當上了討虜校尉,一個普通軍官,在董卓的女婿牛輔軍中任職。

後來董卓和牛輔都死於非命,司徒王允到處清算董卓黨羽,賈詡自然也在被清算之列。為了自保,賈詡就使了一招毒計,自己是保住了,但不知道搭上了多少條性命。

李傕郭汜等人為首的董卓殘部人心惶惶,意欲分贓散夥,各自跑路。

這時,賈詡攔住這哥倆說“我聽說長安那頭正準備將涼州人清理乾淨,你們倆就這樣隻身逃跑,身邊不帶一兵一卒,隨便一個亭長(村主任級別的官員)就可以俘虜你倆。我看不如向西走把遣散的部隊召集起來再殺回長安,給老大報仇”。

為了讓這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哥倆“安心”,賈詡特地又強點了一下“要是我們成功了,我們就可以征服天下,要是不行再跑也來得及”。

大家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就殺回去了。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結果是生靈塗炭。長安城開始了長達三年的血腥統治,處處燒殺搶奪,橫屍遍野,百姓過著地獄般的生活。

李漼等在長安比董卓更加殘暴,因為李漼和郭汜有勇無謀,一介武夫,素質低下,只知道炫耀武力。而這一切後果,賈詡他難辭其咎。

就是因為賈詡的一句話,就是因為他貪生怕死,不計後果,卻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使得天下陷入混亂,並改變了大漢的命運。因此,說他是三國”毒士“也由此而來。

後來李傕等人想給他封侯,賈詡認為自己這不過是保命之計,並不是什麼功勞,因此堅決不受。運用自己的謀略,讓自己活下來,並且活得有價值是成為一個謀士最基本的條件。

03

興平二年,賈詡離開李傕,前往華陰投靠同郡人段煨。段煨對賈詡的智謀非常敬服,卻又害怕賈詡奪其兵權,因此對賈詡表面上客氣禮遇,暗地裡卻處處提防,不敢信任。

賈詡很快就看透了段煨的小心思,於是便決定去投靠張繡。臨行前,有人十分不解地問賈詡說:“段煨待你這麼好,你為何還要離去?”

賈詡說:“在這裡,我的待遇雖然優厚,卻不可依靠。因為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我在這裡待久了,一定會被他所害。所以,如果我離開他,他一定會很高興。加之他指望我連結外援,一定會善待我的家人。而張繡缺乏謀士,也很希望得到我。這樣,我和我的家人就都能夠得到保全。”

當然,賈詡也想過要去投奔其他人。袁紹?雖然那時他實力很強,但賈詡也像荀彧那樣,覺得袁紹終不能成大事;劉備呢,勢力很小,賈詡又不喜歡扶弱;公孫瓚呢,遲早會被袁紹打敗;劉表呢,不行,他也和諸葛亮一樣覺得劉表虛有其表。

而張繡勢力小,不會成為別人的眼中釘,況且張繡是那種缺乏主見,沒有謀士,自己說的計謀他肯定會聽。

賈詡可謂精擅觀人之術,洞察情面,練達油滑,實在是厲害!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賈詡到達張繡處,張繡果然大喜,對他言聽計從,甚至還對他“執子孫禮”。而段煨知道賈詡離去,疑慮頓消,也十分高興,對賈詡的家人也十分照顧。

04

到了張繡那兒,賈詡勸他聯合劉表。

建安三年,曹操南征張繡,包圍張繡於穰城,後因傳聞袁紹準備趁虛襲取許都,曹操這才不得不從穰城撤退。

張繡要親自帶兵去追趕,賈詡勸阻說:“不能追趕,追趕必敗。”張繡沒有聽從,進兵與曹操交戰,果然大敗而歸。

這時候,賈詡卻又說:“趕緊再追擊曹軍,必勝。”在賈詡的堅持下,張繡率兵追趕,果然取勝。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事後分析原因,張繡認為賈詡看起來似乎違背常規的預言卻都一一得到驗證,十分不解。

賈詡對張繡說,曹操進攻並沒有失策,這時候撤軍必定是因為國內有事。曹操害怕追擊,必定率領最精銳的部隊斷後,而張將軍您還不是曹操的對手,所以交戰必定失敗。

曹操既然已經打敗了我們的追兵,必然要讓軍隊輕裝快速前進趕回國內,這時候即便是部署將領斷後,這個將領即便勇猛,也不是將軍您的對手,所以您才會取勝。

張繡聽後很是信服。

05

建安四年,袁紹準備攻打曹操,於是派使者去拉攏張繡,結好賈詡。

張繡準備答應袁紹,而賈詡卻在張繡招待袁紹使者時,很不客氣地公然拒絕袁紹的結好,高聲對使者說:“請回去代我們多謝袁紹的好意,他與兄弟袁術都不能相容,能容得下天下英雄豪傑嗎!”

張繡見賈詡這樣,又驚又怕,悄悄對賈詡說:“事到如今,咱們應當依靠誰?”

賈詡於是提出投靠曹操比投靠袁紹更有利的三點理由:其一、曹操尊奉天子以號令天下,名正言順。其二、袁紹強盛,張繡以不多的人馬去投靠他,必定不會受到重視;而曹操勢單力薄,張繡前去投靠,曹操必然十分高興。其三、曹操是抱有稱霸天下大志的人,一定會拋棄之前與張繡的私怨,以向四方表明他的恩德。

賈詡這三點理由,既有對大勢的分析,又有對人性的精確洞察,可謂入情入理。所以,張繡最終採納了賈詡的意見,率部投降曹操。

而曹操果然如賈詡所言,不計前嫌,不僅熱情招待張繡,與張繡結為兒女親家,還任命張繡為揚武將軍,推薦賈詡擔任執金吾,封都亭侯。

06

賈詡留在曹操身邊,同樣展示了不凡的才智。

官渡相持,曹操糧食將盡,向賈詡問計,賈詡說:“明公您的賢明勝過袁紹,勇武勝過袁紹,用人勝過袁紹,臨戰決斷軍機勝過袁紹。有這四點勝過他,然而半年多卻未能平定他的原因,是由於您只是顧慮到要追求萬全的緣故啊!

若必要時能果斷地決斷戰機,一瞬間袁紹就可以被平定。”

曹操採納了賈詡的計策,果斷派兵出擊,大敗袁紹。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賈詡不僅能慮勝,還能慮敗。建安十三年,曹操佔領荊州,想乘機順江東下攻打東吳。

賈詡提出勸阻,說應該先安撫百姓,等待時機。曹操不從,結果在赤壁之戰中大敗而歸。

曹丕當皇帝后,雄心勃勃,想盡快統一天下,便問計於賈詡:“我想統一天下,吳、蜀應先征討哪個?”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

曹丕不聽,於黃初四年出兵征討東吳,結果也是無功而返。

07

建安十六年七月,曹操率部征討關西,韓遂、馬超於是聯合關西十部,聚集十餘萬人馬,據守潼關抗曹。

馬超銳不可擋,韓遂老謀深算,潼關一把火燒得曹操險死還生、心膽俱裂。

一籌莫展之際,賈詡瞅準馬超勇而無謀,韓遂膽怯窩囊的缺點,為曹操定下挑撥計。

曹操僅僅在兩軍陣前與韓遂嘮了嘮家常,寫了一封塗改正的書信,就使堅不可摧的馬超、韓遂相互攻殺,不戰而潰,數萬西涼精騎四散敗逃,克復潼關,安定長安。

賈詡再一次展示了超人的智慧,離間之計可謂絕矣!

08

賈詡不但在軍事上計謀出眾,在幫助曹丕爭奪太子之位和促使曹操立曹丕為繼一事上也是有獨特的智慧。

在幫助曹操確立後繼人的問題上,賈詡本來早就支持長子曹丕而且對他加以指導,但當曹操私下問賈詡對立嗣的看法時,賈詡卻閉口不答,後來轉彎抹角地說:“我在想袁紹和劉表啊。”

曹操當然知道袁紹和劉表都是因為廢長立幼搞亂了套的,於是大笑,立曹丕為太子。

曹丕代漢當皇帝后,感念賈詡當初的暗中幫助,便任命賈詡為曹魏的第一任太尉,進爵魏壽鄉侯。

"

說起《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和事件,大家有很多都是耳熟能詳的,對其中的謀士代表人物諸葛亮、司馬懿等,更是津津樂道。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今天我要講的這個人物卻是大家所不大瞭解或不熟悉的一個謀士,但對我來說卻從此人身上受益良多,且印象深刻。所以我把他的事蹟拿出來,我們一起分享、探討一下。

他叫賈詡(147—224年),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三國時期魏國著名軍事家、謀士。被稱為毒士,也有人稱其為鬼才。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賈詡是具有大智慧、高情商的人物,他“不求聞達於諸侯”,只謀求在亂世中及複雜政治環境下保全自己,善及家人,是謀士中“謀己“型的典型代表。用我們現在話來說,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賈詡低調做人,淡然處事,善於隱忍,卻能觀人識勢,權達通變,所以最終能官居太尉,得高壽而善終(享年七十七歲,諡號肅侯)。

易中天老師曾說:“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的,還保全了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下面我們通過幾個事件來重新認識下這位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01

賈詡早年曾在京城任職,後來因病辭官,與數十人結伴返回涼州老家,途中,賈詡一行人遇到叛亂的氐人,全被抓獲。

當時的東漢太尉是名將段熲。段熲曾駐守邊疆十數年,先後與羌人作戰達一百八十次,斬殺近四萬人,最終平定西羌,擊滅東羌,威震西土。

於是,賈詡急中生智,用段熲的名頭來嚇唬抓捕他的氐人,說:“我是段公(段熲)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會用重金來贖。”

氐人聽說賈詡是段熲的外孫,果然不敢傷害他,還與賈詡盟誓後送他回去,而與賈詡同行的其他人則全都遇害了。

02

189年,賈詡當上了討虜校尉,一個普通軍官,在董卓的女婿牛輔軍中任職。

後來董卓和牛輔都死於非命,司徒王允到處清算董卓黨羽,賈詡自然也在被清算之列。為了自保,賈詡就使了一招毒計,自己是保住了,但不知道搭上了多少條性命。

李傕郭汜等人為首的董卓殘部人心惶惶,意欲分贓散夥,各自跑路。

這時,賈詡攔住這哥倆說“我聽說長安那頭正準備將涼州人清理乾淨,你們倆就這樣隻身逃跑,身邊不帶一兵一卒,隨便一個亭長(村主任級別的官員)就可以俘虜你倆。我看不如向西走把遣散的部隊召集起來再殺回長安,給老大報仇”。

為了讓這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哥倆“安心”,賈詡特地又強點了一下“要是我們成功了,我們就可以征服天下,要是不行再跑也來得及”。

大家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就殺回去了。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結果是生靈塗炭。長安城開始了長達三年的血腥統治,處處燒殺搶奪,橫屍遍野,百姓過著地獄般的生活。

李漼等在長安比董卓更加殘暴,因為李漼和郭汜有勇無謀,一介武夫,素質低下,只知道炫耀武力。而這一切後果,賈詡他難辭其咎。

就是因為賈詡的一句話,就是因為他貪生怕死,不計後果,卻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使得天下陷入混亂,並改變了大漢的命運。因此,說他是三國”毒士“也由此而來。

後來李傕等人想給他封侯,賈詡認為自己這不過是保命之計,並不是什麼功勞,因此堅決不受。運用自己的謀略,讓自己活下來,並且活得有價值是成為一個謀士最基本的條件。

03

興平二年,賈詡離開李傕,前往華陰投靠同郡人段煨。段煨對賈詡的智謀非常敬服,卻又害怕賈詡奪其兵權,因此對賈詡表面上客氣禮遇,暗地裡卻處處提防,不敢信任。

賈詡很快就看透了段煨的小心思,於是便決定去投靠張繡。臨行前,有人十分不解地問賈詡說:“段煨待你這麼好,你為何還要離去?”

賈詡說:“在這裡,我的待遇雖然優厚,卻不可依靠。因為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我在這裡待久了,一定會被他所害。所以,如果我離開他,他一定會很高興。加之他指望我連結外援,一定會善待我的家人。而張繡缺乏謀士,也很希望得到我。這樣,我和我的家人就都能夠得到保全。”

當然,賈詡也想過要去投奔其他人。袁紹?雖然那時他實力很強,但賈詡也像荀彧那樣,覺得袁紹終不能成大事;劉備呢,勢力很小,賈詡又不喜歡扶弱;公孫瓚呢,遲早會被袁紹打敗;劉表呢,不行,他也和諸葛亮一樣覺得劉表虛有其表。

而張繡勢力小,不會成為別人的眼中釘,況且張繡是那種缺乏主見,沒有謀士,自己說的計謀他肯定會聽。

賈詡可謂精擅觀人之術,洞察情面,練達油滑,實在是厲害!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賈詡到達張繡處,張繡果然大喜,對他言聽計從,甚至還對他“執子孫禮”。而段煨知道賈詡離去,疑慮頓消,也十分高興,對賈詡的家人也十分照顧。

04

到了張繡那兒,賈詡勸他聯合劉表。

建安三年,曹操南征張繡,包圍張繡於穰城,後因傳聞袁紹準備趁虛襲取許都,曹操這才不得不從穰城撤退。

張繡要親自帶兵去追趕,賈詡勸阻說:“不能追趕,追趕必敗。”張繡沒有聽從,進兵與曹操交戰,果然大敗而歸。

這時候,賈詡卻又說:“趕緊再追擊曹軍,必勝。”在賈詡的堅持下,張繡率兵追趕,果然取勝。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事後分析原因,張繡認為賈詡看起來似乎違背常規的預言卻都一一得到驗證,十分不解。

賈詡對張繡說,曹操進攻並沒有失策,這時候撤軍必定是因為國內有事。曹操害怕追擊,必定率領最精銳的部隊斷後,而張將軍您還不是曹操的對手,所以交戰必定失敗。

曹操既然已經打敗了我們的追兵,必然要讓軍隊輕裝快速前進趕回國內,這時候即便是部署將領斷後,這個將領即便勇猛,也不是將軍您的對手,所以您才會取勝。

張繡聽後很是信服。

05

建安四年,袁紹準備攻打曹操,於是派使者去拉攏張繡,結好賈詡。

張繡準備答應袁紹,而賈詡卻在張繡招待袁紹使者時,很不客氣地公然拒絕袁紹的結好,高聲對使者說:“請回去代我們多謝袁紹的好意,他與兄弟袁術都不能相容,能容得下天下英雄豪傑嗎!”

張繡見賈詡這樣,又驚又怕,悄悄對賈詡說:“事到如今,咱們應當依靠誰?”

賈詡於是提出投靠曹操比投靠袁紹更有利的三點理由:其一、曹操尊奉天子以號令天下,名正言順。其二、袁紹強盛,張繡以不多的人馬去投靠他,必定不會受到重視;而曹操勢單力薄,張繡前去投靠,曹操必然十分高興。其三、曹操是抱有稱霸天下大志的人,一定會拋棄之前與張繡的私怨,以向四方表明他的恩德。

賈詡這三點理由,既有對大勢的分析,又有對人性的精確洞察,可謂入情入理。所以,張繡最終採納了賈詡的意見,率部投降曹操。

而曹操果然如賈詡所言,不計前嫌,不僅熱情招待張繡,與張繡結為兒女親家,還任命張繡為揚武將軍,推薦賈詡擔任執金吾,封都亭侯。

06

賈詡留在曹操身邊,同樣展示了不凡的才智。

官渡相持,曹操糧食將盡,向賈詡問計,賈詡說:“明公您的賢明勝過袁紹,勇武勝過袁紹,用人勝過袁紹,臨戰決斷軍機勝過袁紹。有這四點勝過他,然而半年多卻未能平定他的原因,是由於您只是顧慮到要追求萬全的緣故啊!

若必要時能果斷地決斷戰機,一瞬間袁紹就可以被平定。”

曹操採納了賈詡的計策,果斷派兵出擊,大敗袁紹。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賈詡不僅能慮勝,還能慮敗。建安十三年,曹操佔領荊州,想乘機順江東下攻打東吳。

賈詡提出勸阻,說應該先安撫百姓,等待時機。曹操不從,結果在赤壁之戰中大敗而歸。

曹丕當皇帝后,雄心勃勃,想盡快統一天下,便問計於賈詡:“我想統一天下,吳、蜀應先征討哪個?”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

曹丕不聽,於黃初四年出兵征討東吳,結果也是無功而返。

07

建安十六年七月,曹操率部征討關西,韓遂、馬超於是聯合關西十部,聚集十餘萬人馬,據守潼關抗曹。

馬超銳不可擋,韓遂老謀深算,潼關一把火燒得曹操險死還生、心膽俱裂。

一籌莫展之際,賈詡瞅準馬超勇而無謀,韓遂膽怯窩囊的缺點,為曹操定下挑撥計。

曹操僅僅在兩軍陣前與韓遂嘮了嘮家常,寫了一封塗改正的書信,就使堅不可摧的馬超、韓遂相互攻殺,不戰而潰,數萬西涼精騎四散敗逃,克復潼關,安定長安。

賈詡再一次展示了超人的智慧,離間之計可謂絕矣!

08

賈詡不但在軍事上計謀出眾,在幫助曹丕爭奪太子之位和促使曹操立曹丕為繼一事上也是有獨特的智慧。

在幫助曹操確立後繼人的問題上,賈詡本來早就支持長子曹丕而且對他加以指導,但當曹操私下問賈詡對立嗣的看法時,賈詡卻閉口不答,後來轉彎抹角地說:“我在想袁紹和劉表啊。”

曹操當然知道袁紹和劉表都是因為廢長立幼搞亂了套的,於是大笑,立曹丕為太子。

曹丕代漢當皇帝后,感念賈詡當初的暗中幫助,便任命賈詡為曹魏的第一任太尉,進爵魏壽鄉侯。

誰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縱貫賈詡的一生,無疑是極其智慧,極其成功的。他出謀劃策每次都能顛覆局勢,算無遺策;他一生所預謀和判斷的事情沒有一件是失敗的。

在中國歷史上,賈詡可算是繼漢初的張良、陳平之後最有智慧的謀士。

所以,賈詡不僅受到當時士人的推崇,後代的文人史家也對賈詡的智謀讚不絕口。比如,陳壽說:“荀攸、賈詡,庶乎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白居易說:“天下論智計並歸賈氏也。

從賈詡的身上我們可以學習和總結很多東西,讀史靠”悟“,你可悟到多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