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

在魏晉和隋唐時期的敦煌壁畫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頭戴“花鬘”的菩薩、飛天、伎樂、舞伎等人物形象。

“花鬘”又稱“華蔓”,不僅可以戴在頭上,也可以戴在身上。在《佛學大辭典》裡對“華蔓”的解釋是:印度風俗男女多以花結貫飾首或身,謂之俱蘇摩摩羅,因而以為莊嚴華前之具。

由於佛教的廣泛傳播,“簪花”便流行了起來。“簪花”,就是指把花插在頭上做裝飾,尤其是女人時常以簪花為美。到唐朝,已經開始有男子簪花的現象,而到了宋代,男女都喜歡簪花已經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了。

"

在魏晉和隋唐時期的敦煌壁畫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頭戴“花鬘”的菩薩、飛天、伎樂、舞伎等人物形象。

“花鬘”又稱“華蔓”,不僅可以戴在頭上,也可以戴在身上。在《佛學大辭典》裡對“華蔓”的解釋是:印度風俗男女多以花結貫飾首或身,謂之俱蘇摩摩羅,因而以為莊嚴華前之具。

由於佛教的廣泛傳播,“簪花”便流行了起來。“簪花”,就是指把花插在頭上做裝飾,尤其是女人時常以簪花為美。到唐朝,已經開始有男子簪花的現象,而到了宋代,男女都喜歡簪花已經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了。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01 宋代的御宴簪花

宋朝簪花的盛行是在宋真宗時期,自真宗以後,簪花的習俗變成了宮廷宴會的禮儀,也正式地成為了一種禮儀制度。這些大宴包括春秋大宴、聞喜宴、曲宴、飲福宴以及皇壽宴等。

對於“御宴簪花”,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說:宋代遇喜慶大典、佳節良辰、帝王出行、公卿百官騎從衛士無不簪花,帝王本人亦不例外。花朵式樣和使用材料均有記載,區別明確。圖像反映更可相互取證。

在宴會中,皇帝賞賜給出席的官員花朵,官員將花簪戴於頭上以示榮寵,所簪之花被稱為“御花”或“宮花”。

到了宋徽宗時期,御宴簪花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推廣,每次宋徽宗出去巡遊之時,“衛士皆戴花”。賜宴以後,回宮途中所有的親從官都是“頂球頭大帽,簪花。”

宋代宮廷宴會中所簪的花分為“鮮花”和“人工花”兩種。

"

在魏晉和隋唐時期的敦煌壁畫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頭戴“花鬘”的菩薩、飛天、伎樂、舞伎等人物形象。

“花鬘”又稱“華蔓”,不僅可以戴在頭上,也可以戴在身上。在《佛學大辭典》裡對“華蔓”的解釋是:印度風俗男女多以花結貫飾首或身,謂之俱蘇摩摩羅,因而以為莊嚴華前之具。

由於佛教的廣泛傳播,“簪花”便流行了起來。“簪花”,就是指把花插在頭上做裝飾,尤其是女人時常以簪花為美。到唐朝,已經開始有男子簪花的現象,而到了宋代,男女都喜歡簪花已經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了。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01 宋代的御宴簪花

宋朝簪花的盛行是在宋真宗時期,自真宗以後,簪花的習俗變成了宮廷宴會的禮儀,也正式地成為了一種禮儀制度。這些大宴包括春秋大宴、聞喜宴、曲宴、飲福宴以及皇壽宴等。

對於“御宴簪花”,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說:宋代遇喜慶大典、佳節良辰、帝王出行、公卿百官騎從衛士無不簪花,帝王本人亦不例外。花朵式樣和使用材料均有記載,區別明確。圖像反映更可相互取證。

在宴會中,皇帝賞賜給出席的官員花朵,官員將花簪戴於頭上以示榮寵,所簪之花被稱為“御花”或“宮花”。

到了宋徽宗時期,御宴簪花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推廣,每次宋徽宗出去巡遊之時,“衛士皆戴花”。賜宴以後,回宮途中所有的親從官都是“頂球頭大帽,簪花。”

宋代宮廷宴會中所簪的花分為“鮮花”和“人工花”兩種。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四相簪花

百花之中,宋代時期的人們最喜歡的是牡丹花,其中又以“千葉牡丹”最為珍貴,只有皇帝和大臣才能簪戴。

由於鮮花在簪戴時容易受損,因此宮廷賜花又有了人工製作的假花,也稱“象生花”。蔡絛在《鐵圍山叢談》中記載著宋徽宗時期的三種人工花:最華麗是“滴粉縷金花”,以金絲鑲嵌製作而成,極其珍貴。其次就是“羅帛花”,通常用於春秋大宴。第三種就是“絹帛花”,是材質最為普通的花,當時只是用在接待遼朝使者身上,目的是為了“示之以禮儉”。

到了南宋,御宴簪花有了兩個最明顯的變化:

第一,皇帝在宴會中不再簪花,以突出皇權的特別性和顯示朝廷的皇恩浩蕩。

如嘉定四年(1211年),宋寧宗下旨:遇大朝會、聖節、大宴及恭謝迴鑾,主上不簪花。

第二,就是將簪花禮儀更制度化,增加了等級。

"

在魏晉和隋唐時期的敦煌壁畫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頭戴“花鬘”的菩薩、飛天、伎樂、舞伎等人物形象。

“花鬘”又稱“華蔓”,不僅可以戴在頭上,也可以戴在身上。在《佛學大辭典》裡對“華蔓”的解釋是:印度風俗男女多以花結貫飾首或身,謂之俱蘇摩摩羅,因而以為莊嚴華前之具。

由於佛教的廣泛傳播,“簪花”便流行了起來。“簪花”,就是指把花插在頭上做裝飾,尤其是女人時常以簪花為美。到唐朝,已經開始有男子簪花的現象,而到了宋代,男女都喜歡簪花已經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了。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01 宋代的御宴簪花

宋朝簪花的盛行是在宋真宗時期,自真宗以後,簪花的習俗變成了宮廷宴會的禮儀,也正式地成為了一種禮儀制度。這些大宴包括春秋大宴、聞喜宴、曲宴、飲福宴以及皇壽宴等。

對於“御宴簪花”,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說:宋代遇喜慶大典、佳節良辰、帝王出行、公卿百官騎從衛士無不簪花,帝王本人亦不例外。花朵式樣和使用材料均有記載,區別明確。圖像反映更可相互取證。

在宴會中,皇帝賞賜給出席的官員花朵,官員將花簪戴於頭上以示榮寵,所簪之花被稱為“御花”或“宮花”。

到了宋徽宗時期,御宴簪花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推廣,每次宋徽宗出去巡遊之時,“衛士皆戴花”。賜宴以後,回宮途中所有的親從官都是“頂球頭大帽,簪花。”

宋代宮廷宴會中所簪的花分為“鮮花”和“人工花”兩種。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四相簪花

百花之中,宋代時期的人們最喜歡的是牡丹花,其中又以“千葉牡丹”最為珍貴,只有皇帝和大臣才能簪戴。

由於鮮花在簪戴時容易受損,因此宮廷賜花又有了人工製作的假花,也稱“象生花”。蔡絛在《鐵圍山叢談》中記載著宋徽宗時期的三種人工花:最華麗是“滴粉縷金花”,以金絲鑲嵌製作而成,極其珍貴。其次就是“羅帛花”,通常用於春秋大宴。第三種就是“絹帛花”,是材質最為普通的花,當時只是用在接待遼朝使者身上,目的是為了“示之以禮儉”。

到了南宋,御宴簪花有了兩個最明顯的變化:

第一,皇帝在宴會中不再簪花,以突出皇權的特別性和顯示朝廷的皇恩浩蕩。

如嘉定四年(1211年),宋寧宗下旨:遇大朝會、聖節、大宴及恭謝迴鑾,主上不簪花。

第二,就是將簪花禮儀更制度化,增加了等級。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比如,紹興十三年(1143年),宋高宗明確規定“臣僚花朵各依官序賜之”。親王和宰臣簪大花一十八朵、欒枝十朵,然後,以下的官員再依照品級逐漸遞減,品級最低的只簪兩朵。同時還規定,百官用羅花,禁衛、內待官只能用絹花。

正是由於宋代御宴簪花的盛行,併成為了朝廷中一項重要的禮儀制度,使得宋朝的男女老少都愛上了簪花。只要一遇到節日喜慶,都是“愛把閒花插滿頭”。

簪花,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宋代的民間簪花是如何流行的。

02 民間過節“簪四季花”以應時序

民間過節,簪四季花“以應時序”。“上元夜戴鬧蛾、玉梅、雪柳;端午戴茉莉;立秋戴楸葉;重九簪菊。”

"

在魏晉和隋唐時期的敦煌壁畫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頭戴“花鬘”的菩薩、飛天、伎樂、舞伎等人物形象。

“花鬘”又稱“華蔓”,不僅可以戴在頭上,也可以戴在身上。在《佛學大辭典》裡對“華蔓”的解釋是:印度風俗男女多以花結貫飾首或身,謂之俱蘇摩摩羅,因而以為莊嚴華前之具。

由於佛教的廣泛傳播,“簪花”便流行了起來。“簪花”,就是指把花插在頭上做裝飾,尤其是女人時常以簪花為美。到唐朝,已經開始有男子簪花的現象,而到了宋代,男女都喜歡簪花已經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了。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01 宋代的御宴簪花

宋朝簪花的盛行是在宋真宗時期,自真宗以後,簪花的習俗變成了宮廷宴會的禮儀,也正式地成為了一種禮儀制度。這些大宴包括春秋大宴、聞喜宴、曲宴、飲福宴以及皇壽宴等。

對於“御宴簪花”,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說:宋代遇喜慶大典、佳節良辰、帝王出行、公卿百官騎從衛士無不簪花,帝王本人亦不例外。花朵式樣和使用材料均有記載,區別明確。圖像反映更可相互取證。

在宴會中,皇帝賞賜給出席的官員花朵,官員將花簪戴於頭上以示榮寵,所簪之花被稱為“御花”或“宮花”。

到了宋徽宗時期,御宴簪花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推廣,每次宋徽宗出去巡遊之時,“衛士皆戴花”。賜宴以後,回宮途中所有的親從官都是“頂球頭大帽,簪花。”

宋代宮廷宴會中所簪的花分為“鮮花”和“人工花”兩種。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四相簪花

百花之中,宋代時期的人們最喜歡的是牡丹花,其中又以“千葉牡丹”最為珍貴,只有皇帝和大臣才能簪戴。

由於鮮花在簪戴時容易受損,因此宮廷賜花又有了人工製作的假花,也稱“象生花”。蔡絛在《鐵圍山叢談》中記載著宋徽宗時期的三種人工花:最華麗是“滴粉縷金花”,以金絲鑲嵌製作而成,極其珍貴。其次就是“羅帛花”,通常用於春秋大宴。第三種就是“絹帛花”,是材質最為普通的花,當時只是用在接待遼朝使者身上,目的是為了“示之以禮儉”。

到了南宋,御宴簪花有了兩個最明顯的變化:

第一,皇帝在宴會中不再簪花,以突出皇權的特別性和顯示朝廷的皇恩浩蕩。

如嘉定四年(1211年),宋寧宗下旨:遇大朝會、聖節、大宴及恭謝迴鑾,主上不簪花。

第二,就是將簪花禮儀更制度化,增加了等級。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比如,紹興十三年(1143年),宋高宗明確規定“臣僚花朵各依官序賜之”。親王和宰臣簪大花一十八朵、欒枝十朵,然後,以下的官員再依照品級逐漸遞減,品級最低的只簪兩朵。同時還規定,百官用羅花,禁衛、內待官只能用絹花。

正是由於宋代御宴簪花的盛行,併成為了朝廷中一項重要的禮儀制度,使得宋朝的男女老少都愛上了簪花。只要一遇到節日喜慶,都是“愛把閒花插滿頭”。

簪花,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宋代的民間簪花是如何流行的。

02 民間過節“簪四季花”以應時序

民間過節,簪四季花“以應時序”。“上元夜戴鬧蛾、玉梅、雪柳;端午戴茉莉;立秋戴楸葉;重九簪菊。”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鬧蛾”也稱為“夜蛾”、“蛾兒”,是用絲綢或者烏金紙做成花或者草蟲的樣子,然後用顏色畫上鬚子、翅紋,做成頭飾,取“蛾兒戲火”的意喻。宋代正月十五元夕夜,婦女們都會戴上,以應時節。

《武林舊事·元夕》中寫道: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珠翠、鬧蛾、玉梅、雪柳、菩提葉、燈球、銷金臺、蟬貂袖、項帕,而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

宋元時期也稱“幡勝”為“鬧蛾兒”、“鬧嚷嚷”等。“勝”,自古以來就是指人們的一種頭飾,分為人勝、華勝、幡勝等,立春時節,婦女們都喜歡戴上各種漂亮的“綵勝”做裝飾。宋代的民間男女都有戴春幡的習俗。

宋代的“高承”在《事物紀原中》記有:《後漢書》曰:立春皆青幡幘,今世或剪綵錯緝為幡勝,雖朝廷之制,亦鏤金銀或繒絹為之,戴於首。

又有宋代的“辛棄疾”的《漢宮春·立春日》: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

"

在魏晉和隋唐時期的敦煌壁畫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頭戴“花鬘”的菩薩、飛天、伎樂、舞伎等人物形象。

“花鬘”又稱“華蔓”,不僅可以戴在頭上,也可以戴在身上。在《佛學大辭典》裡對“華蔓”的解釋是:印度風俗男女多以花結貫飾首或身,謂之俱蘇摩摩羅,因而以為莊嚴華前之具。

由於佛教的廣泛傳播,“簪花”便流行了起來。“簪花”,就是指把花插在頭上做裝飾,尤其是女人時常以簪花為美。到唐朝,已經開始有男子簪花的現象,而到了宋代,男女都喜歡簪花已經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了。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01 宋代的御宴簪花

宋朝簪花的盛行是在宋真宗時期,自真宗以後,簪花的習俗變成了宮廷宴會的禮儀,也正式地成為了一種禮儀制度。這些大宴包括春秋大宴、聞喜宴、曲宴、飲福宴以及皇壽宴等。

對於“御宴簪花”,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說:宋代遇喜慶大典、佳節良辰、帝王出行、公卿百官騎從衛士無不簪花,帝王本人亦不例外。花朵式樣和使用材料均有記載,區別明確。圖像反映更可相互取證。

在宴會中,皇帝賞賜給出席的官員花朵,官員將花簪戴於頭上以示榮寵,所簪之花被稱為“御花”或“宮花”。

到了宋徽宗時期,御宴簪花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推廣,每次宋徽宗出去巡遊之時,“衛士皆戴花”。賜宴以後,回宮途中所有的親從官都是“頂球頭大帽,簪花。”

宋代宮廷宴會中所簪的花分為“鮮花”和“人工花”兩種。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四相簪花

百花之中,宋代時期的人們最喜歡的是牡丹花,其中又以“千葉牡丹”最為珍貴,只有皇帝和大臣才能簪戴。

由於鮮花在簪戴時容易受損,因此宮廷賜花又有了人工製作的假花,也稱“象生花”。蔡絛在《鐵圍山叢談》中記載著宋徽宗時期的三種人工花:最華麗是“滴粉縷金花”,以金絲鑲嵌製作而成,極其珍貴。其次就是“羅帛花”,通常用於春秋大宴。第三種就是“絹帛花”,是材質最為普通的花,當時只是用在接待遼朝使者身上,目的是為了“示之以禮儉”。

到了南宋,御宴簪花有了兩個最明顯的變化:

第一,皇帝在宴會中不再簪花,以突出皇權的特別性和顯示朝廷的皇恩浩蕩。

如嘉定四年(1211年),宋寧宗下旨:遇大朝會、聖節、大宴及恭謝迴鑾,主上不簪花。

第二,就是將簪花禮儀更制度化,增加了等級。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比如,紹興十三年(1143年),宋高宗明確規定“臣僚花朵各依官序賜之”。親王和宰臣簪大花一十八朵、欒枝十朵,然後,以下的官員再依照品級逐漸遞減,品級最低的只簪兩朵。同時還規定,百官用羅花,禁衛、內待官只能用絹花。

正是由於宋代御宴簪花的盛行,併成為了朝廷中一項重要的禮儀制度,使得宋朝的男女老少都愛上了簪花。只要一遇到節日喜慶,都是“愛把閒花插滿頭”。

簪花,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宋代的民間簪花是如何流行的。

02 民間過節“簪四季花”以應時序

民間過節,簪四季花“以應時序”。“上元夜戴鬧蛾、玉梅、雪柳;端午戴茉莉;立秋戴楸葉;重九簪菊。”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鬧蛾”也稱為“夜蛾”、“蛾兒”,是用絲綢或者烏金紙做成花或者草蟲的樣子,然後用顏色畫上鬚子、翅紋,做成頭飾,取“蛾兒戲火”的意喻。宋代正月十五元夕夜,婦女們都會戴上,以應時節。

《武林舊事·元夕》中寫道: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珠翠、鬧蛾、玉梅、雪柳、菩提葉、燈球、銷金臺、蟬貂袖、項帕,而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

宋元時期也稱“幡勝”為“鬧蛾兒”、“鬧嚷嚷”等。“勝”,自古以來就是指人們的一種頭飾,分為人勝、華勝、幡勝等,立春時節,婦女們都喜歡戴上各種漂亮的“綵勝”做裝飾。宋代的民間男女都有戴春幡的習俗。

宋代的“高承”在《事物紀原中》記有:《後漢書》曰:立春皆青幡幘,今世或剪綵錯緝為幡勝,雖朝廷之制,亦鏤金銀或繒絹為之,戴於首。

又有宋代的“辛棄疾”的《漢宮春·立春日》: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至於“端午戴茉莉,重九簪菊插茱萸”大家都知道這個習俗,無論男女都會“簪菊配茱萸”。唐宋時期許多的詩人也寫了很多的相關詩句,來描述了當時節日的場景。

比如,宋人楊巽齋有《茉莉》吟誦:誰家浴罷臨妝女,愛把閒花插滿頭。

再有晉朝的“周處”《風土記》裡有:以重陽相會,登山飲菊酒,謂之登高會,又去茱萸會。

“立秋戴楸葉”,早在唐代就已經很流行。楸是一種落葉喬木,葉嫩的時候是紅色,葉子老了以後就只有葉柄是紅色的。戴楸葉,其實是為了“應葉落而寓報秋意”。

據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中記載,唐朝時,立秋之日,長安城裡就有賣楸葉的,供婦女兒童剪花插戴。

宋代的《東京夢華錄》中也有記載,在立秋之日,都城內外,到處都是賣楸葉的,用來給婦女和兒童剪成花樣,插於鬢邊,以應時序。

"

在魏晉和隋唐時期的敦煌壁畫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頭戴“花鬘”的菩薩、飛天、伎樂、舞伎等人物形象。

“花鬘”又稱“華蔓”,不僅可以戴在頭上,也可以戴在身上。在《佛學大辭典》裡對“華蔓”的解釋是:印度風俗男女多以花結貫飾首或身,謂之俱蘇摩摩羅,因而以為莊嚴華前之具。

由於佛教的廣泛傳播,“簪花”便流行了起來。“簪花”,就是指把花插在頭上做裝飾,尤其是女人時常以簪花為美。到唐朝,已經開始有男子簪花的現象,而到了宋代,男女都喜歡簪花已經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了。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01 宋代的御宴簪花

宋朝簪花的盛行是在宋真宗時期,自真宗以後,簪花的習俗變成了宮廷宴會的禮儀,也正式地成為了一種禮儀制度。這些大宴包括春秋大宴、聞喜宴、曲宴、飲福宴以及皇壽宴等。

對於“御宴簪花”,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說:宋代遇喜慶大典、佳節良辰、帝王出行、公卿百官騎從衛士無不簪花,帝王本人亦不例外。花朵式樣和使用材料均有記載,區別明確。圖像反映更可相互取證。

在宴會中,皇帝賞賜給出席的官員花朵,官員將花簪戴於頭上以示榮寵,所簪之花被稱為“御花”或“宮花”。

到了宋徽宗時期,御宴簪花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推廣,每次宋徽宗出去巡遊之時,“衛士皆戴花”。賜宴以後,回宮途中所有的親從官都是“頂球頭大帽,簪花。”

宋代宮廷宴會中所簪的花分為“鮮花”和“人工花”兩種。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四相簪花

百花之中,宋代時期的人們最喜歡的是牡丹花,其中又以“千葉牡丹”最為珍貴,只有皇帝和大臣才能簪戴。

由於鮮花在簪戴時容易受損,因此宮廷賜花又有了人工製作的假花,也稱“象生花”。蔡絛在《鐵圍山叢談》中記載著宋徽宗時期的三種人工花:最華麗是“滴粉縷金花”,以金絲鑲嵌製作而成,極其珍貴。其次就是“羅帛花”,通常用於春秋大宴。第三種就是“絹帛花”,是材質最為普通的花,當時只是用在接待遼朝使者身上,目的是為了“示之以禮儉”。

到了南宋,御宴簪花有了兩個最明顯的變化:

第一,皇帝在宴會中不再簪花,以突出皇權的特別性和顯示朝廷的皇恩浩蕩。

如嘉定四年(1211年),宋寧宗下旨:遇大朝會、聖節、大宴及恭謝迴鑾,主上不簪花。

第二,就是將簪花禮儀更制度化,增加了等級。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比如,紹興十三年(1143年),宋高宗明確規定“臣僚花朵各依官序賜之”。親王和宰臣簪大花一十八朵、欒枝十朵,然後,以下的官員再依照品級逐漸遞減,品級最低的只簪兩朵。同時還規定,百官用羅花,禁衛、內待官只能用絹花。

正是由於宋代御宴簪花的盛行,併成為了朝廷中一項重要的禮儀制度,使得宋朝的男女老少都愛上了簪花。只要一遇到節日喜慶,都是“愛把閒花插滿頭”。

簪花,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宋代的民間簪花是如何流行的。

02 民間過節“簪四季花”以應時序

民間過節,簪四季花“以應時序”。“上元夜戴鬧蛾、玉梅、雪柳;端午戴茉莉;立秋戴楸葉;重九簪菊。”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鬧蛾”也稱為“夜蛾”、“蛾兒”,是用絲綢或者烏金紙做成花或者草蟲的樣子,然後用顏色畫上鬚子、翅紋,做成頭飾,取“蛾兒戲火”的意喻。宋代正月十五元夕夜,婦女們都會戴上,以應時節。

《武林舊事·元夕》中寫道: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珠翠、鬧蛾、玉梅、雪柳、菩提葉、燈球、銷金臺、蟬貂袖、項帕,而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

宋元時期也稱“幡勝”為“鬧蛾兒”、“鬧嚷嚷”等。“勝”,自古以來就是指人們的一種頭飾,分為人勝、華勝、幡勝等,立春時節,婦女們都喜歡戴上各種漂亮的“綵勝”做裝飾。宋代的民間男女都有戴春幡的習俗。

宋代的“高承”在《事物紀原中》記有:《後漢書》曰:立春皆青幡幘,今世或剪綵錯緝為幡勝,雖朝廷之制,亦鏤金銀或繒絹為之,戴於首。

又有宋代的“辛棄疾”的《漢宮春·立春日》: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至於“端午戴茉莉,重九簪菊插茱萸”大家都知道這個習俗,無論男女都會“簪菊配茱萸”。唐宋時期許多的詩人也寫了很多的相關詩句,來描述了當時節日的場景。

比如,宋人楊巽齋有《茉莉》吟誦:誰家浴罷臨妝女,愛把閒花插滿頭。

再有晉朝的“周處”《風土記》裡有:以重陽相會,登山飲菊酒,謂之登高會,又去茱萸會。

“立秋戴楸葉”,早在唐代就已經很流行。楸是一種落葉喬木,葉嫩的時候是紅色,葉子老了以後就只有葉柄是紅色的。戴楸葉,其實是為了“應葉落而寓報秋意”。

據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中記載,唐朝時,立秋之日,長安城裡就有賣楸葉的,供婦女兒童剪花插戴。

宋代的《東京夢華錄》中也有記載,在立秋之日,都城內外,到處都是賣楸葉的,用來給婦女和兒童剪成花樣,插於鬢邊,以應時序。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直到現在,東北和山東的一些地區還在盛行立秋之日男女戴楸葉的習俗。

03 宋人的時尚生活:愛花、賞花、戴花

唐代的時候,那些達官貴人就有“鬥花”的習慣。“鬥花”也稱“鬬(音同“鬥”)花”。在《開元天寶遺事》中就說:長安“王士安”,春時鬥花,戴插以奇花多者為勝,皆用千金市名花植於庭苑中,以備春時之鬥也。

到了宋代,又開始流行一種“一年景”。所謂“一年景”,陸游在《老學庵筆記》裡有一段詳細的描述:北宋靖康初年(1126年),京師婦女喜愛用四季景緻為紋樣,從絲綢絹錦到首飾、鞋襪,“皆備四時”;把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等更多的四季花朵圖案,併為一景,京城人就把這種展示一年四季景物的穿戴,稱之為“一年景”。

這正是宋人的聰明,為了把應季的鮮花留到冬天來戴,他們學會了把鮮花夾在書冊的中間,讓它自然幹化,宋人也稱之為“花臘”。又因為乾花容易碎,顏色又不夠鮮亮,所以,他們又有了“象生花”即“假花”。

"

在魏晉和隋唐時期的敦煌壁畫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頭戴“花鬘”的菩薩、飛天、伎樂、舞伎等人物形象。

“花鬘”又稱“華蔓”,不僅可以戴在頭上,也可以戴在身上。在《佛學大辭典》裡對“華蔓”的解釋是:印度風俗男女多以花結貫飾首或身,謂之俱蘇摩摩羅,因而以為莊嚴華前之具。

由於佛教的廣泛傳播,“簪花”便流行了起來。“簪花”,就是指把花插在頭上做裝飾,尤其是女人時常以簪花為美。到唐朝,已經開始有男子簪花的現象,而到了宋代,男女都喜歡簪花已經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了。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01 宋代的御宴簪花

宋朝簪花的盛行是在宋真宗時期,自真宗以後,簪花的習俗變成了宮廷宴會的禮儀,也正式地成為了一種禮儀制度。這些大宴包括春秋大宴、聞喜宴、曲宴、飲福宴以及皇壽宴等。

對於“御宴簪花”,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說:宋代遇喜慶大典、佳節良辰、帝王出行、公卿百官騎從衛士無不簪花,帝王本人亦不例外。花朵式樣和使用材料均有記載,區別明確。圖像反映更可相互取證。

在宴會中,皇帝賞賜給出席的官員花朵,官員將花簪戴於頭上以示榮寵,所簪之花被稱為“御花”或“宮花”。

到了宋徽宗時期,御宴簪花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推廣,每次宋徽宗出去巡遊之時,“衛士皆戴花”。賜宴以後,回宮途中所有的親從官都是“頂球頭大帽,簪花。”

宋代宮廷宴會中所簪的花分為“鮮花”和“人工花”兩種。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四相簪花

百花之中,宋代時期的人們最喜歡的是牡丹花,其中又以“千葉牡丹”最為珍貴,只有皇帝和大臣才能簪戴。

由於鮮花在簪戴時容易受損,因此宮廷賜花又有了人工製作的假花,也稱“象生花”。蔡絛在《鐵圍山叢談》中記載著宋徽宗時期的三種人工花:最華麗是“滴粉縷金花”,以金絲鑲嵌製作而成,極其珍貴。其次就是“羅帛花”,通常用於春秋大宴。第三種就是“絹帛花”,是材質最為普通的花,當時只是用在接待遼朝使者身上,目的是為了“示之以禮儉”。

到了南宋,御宴簪花有了兩個最明顯的變化:

第一,皇帝在宴會中不再簪花,以突出皇權的特別性和顯示朝廷的皇恩浩蕩。

如嘉定四年(1211年),宋寧宗下旨:遇大朝會、聖節、大宴及恭謝迴鑾,主上不簪花。

第二,就是將簪花禮儀更制度化,增加了等級。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比如,紹興十三年(1143年),宋高宗明確規定“臣僚花朵各依官序賜之”。親王和宰臣簪大花一十八朵、欒枝十朵,然後,以下的官員再依照品級逐漸遞減,品級最低的只簪兩朵。同時還規定,百官用羅花,禁衛、內待官只能用絹花。

正是由於宋代御宴簪花的盛行,併成為了朝廷中一項重要的禮儀制度,使得宋朝的男女老少都愛上了簪花。只要一遇到節日喜慶,都是“愛把閒花插滿頭”。

簪花,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宋代的民間簪花是如何流行的。

02 民間過節“簪四季花”以應時序

民間過節,簪四季花“以應時序”。“上元夜戴鬧蛾、玉梅、雪柳;端午戴茉莉;立秋戴楸葉;重九簪菊。”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鬧蛾”也稱為“夜蛾”、“蛾兒”,是用絲綢或者烏金紙做成花或者草蟲的樣子,然後用顏色畫上鬚子、翅紋,做成頭飾,取“蛾兒戲火”的意喻。宋代正月十五元夕夜,婦女們都會戴上,以應時節。

《武林舊事·元夕》中寫道: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珠翠、鬧蛾、玉梅、雪柳、菩提葉、燈球、銷金臺、蟬貂袖、項帕,而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

宋元時期也稱“幡勝”為“鬧蛾兒”、“鬧嚷嚷”等。“勝”,自古以來就是指人們的一種頭飾,分為人勝、華勝、幡勝等,立春時節,婦女們都喜歡戴上各種漂亮的“綵勝”做裝飾。宋代的民間男女都有戴春幡的習俗。

宋代的“高承”在《事物紀原中》記有:《後漢書》曰:立春皆青幡幘,今世或剪綵錯緝為幡勝,雖朝廷之制,亦鏤金銀或繒絹為之,戴於首。

又有宋代的“辛棄疾”的《漢宮春·立春日》: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至於“端午戴茉莉,重九簪菊插茱萸”大家都知道這個習俗,無論男女都會“簪菊配茱萸”。唐宋時期許多的詩人也寫了很多的相關詩句,來描述了當時節日的場景。

比如,宋人楊巽齋有《茉莉》吟誦:誰家浴罷臨妝女,愛把閒花插滿頭。

再有晉朝的“周處”《風土記》裡有:以重陽相會,登山飲菊酒,謂之登高會,又去茱萸會。

“立秋戴楸葉”,早在唐代就已經很流行。楸是一種落葉喬木,葉嫩的時候是紅色,葉子老了以後就只有葉柄是紅色的。戴楸葉,其實是為了“應葉落而寓報秋意”。

據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中記載,唐朝時,立秋之日,長安城裡就有賣楸葉的,供婦女兒童剪花插戴。

宋代的《東京夢華錄》中也有記載,在立秋之日,都城內外,到處都是賣楸葉的,用來給婦女和兒童剪成花樣,插於鬢邊,以應時序。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直到現在,東北和山東的一些地區還在盛行立秋之日男女戴楸葉的習俗。

03 宋人的時尚生活:愛花、賞花、戴花

唐代的時候,那些達官貴人就有“鬥花”的習慣。“鬥花”也稱“鬬(音同“鬥”)花”。在《開元天寶遺事》中就說:長安“王士安”,春時鬥花,戴插以奇花多者為勝,皆用千金市名花植於庭苑中,以備春時之鬥也。

到了宋代,又開始流行一種“一年景”。所謂“一年景”,陸游在《老學庵筆記》裡有一段詳細的描述:北宋靖康初年(1126年),京師婦女喜愛用四季景緻為紋樣,從絲綢絹錦到首飾、鞋襪,“皆備四時”;把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等更多的四季花朵圖案,併為一景,京城人就把這種展示一年四季景物的穿戴,稱之為“一年景”。

這正是宋人的聰明,為了把應季的鮮花留到冬天來戴,他們學會了把鮮花夾在書冊的中間,讓它自然幹化,宋人也稱之為“花臘”。又因為乾花容易碎,顏色又不夠鮮亮,所以,他們又有了“象生花”即“假花”。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就這樣,時尚造就了宋代“一年景”最美的花冠,也給宋人帶了啟示:一年都是好景緻!

在泉州有一個叫“蟳埔村”的地方,那裡的女人就有“戴簪花圈,插象牙筷的習俗”。蟳埔村”是泉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港口。大部分的商船都是從蟳埔起航的。

直到現在,那裡的女人們還仍然傳承著祖輩們的生活方式,她們喜歡戴著鮮花,做漂亮的簪花圍,據說這一習俗就是從宋朝時期傳到這的。

因宋人的愛花,尤愛牡丹。每年的四月份,牡丹綻放,洛陽便萬人空巷,人們爭相賞花。北宋“周師厚”說:“姚黃……洛陽人貴之,號為花王。城中每歲不過開三數朵,都人士女,必傾城往觀,鄉人扶老攜幼,不遠千里。”

宋代洛陽留守“錢惟演”,極愛牡丹。他下令新建一座驛館——“臨闤館”,又名“臨闤驛”。臨闤館建成以後,錢惟演便在這裡舉辦了一場首個“萬花會”。在舉辦會展的地方,以花為屏,目到之處全都是花。從此,“萬花會”便成為了士大夫們聚會賞花的正式名稱了。

"

在魏晉和隋唐時期的敦煌壁畫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頭戴“花鬘”的菩薩、飛天、伎樂、舞伎等人物形象。

“花鬘”又稱“華蔓”,不僅可以戴在頭上,也可以戴在身上。在《佛學大辭典》裡對“華蔓”的解釋是:印度風俗男女多以花結貫飾首或身,謂之俱蘇摩摩羅,因而以為莊嚴華前之具。

由於佛教的廣泛傳播,“簪花”便流行了起來。“簪花”,就是指把花插在頭上做裝飾,尤其是女人時常以簪花為美。到唐朝,已經開始有男子簪花的現象,而到了宋代,男女都喜歡簪花已經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了。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01 宋代的御宴簪花

宋朝簪花的盛行是在宋真宗時期,自真宗以後,簪花的習俗變成了宮廷宴會的禮儀,也正式地成為了一種禮儀制度。這些大宴包括春秋大宴、聞喜宴、曲宴、飲福宴以及皇壽宴等。

對於“御宴簪花”,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說:宋代遇喜慶大典、佳節良辰、帝王出行、公卿百官騎從衛士無不簪花,帝王本人亦不例外。花朵式樣和使用材料均有記載,區別明確。圖像反映更可相互取證。

在宴會中,皇帝賞賜給出席的官員花朵,官員將花簪戴於頭上以示榮寵,所簪之花被稱為“御花”或“宮花”。

到了宋徽宗時期,御宴簪花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推廣,每次宋徽宗出去巡遊之時,“衛士皆戴花”。賜宴以後,回宮途中所有的親從官都是“頂球頭大帽,簪花。”

宋代宮廷宴會中所簪的花分為“鮮花”和“人工花”兩種。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四相簪花

百花之中,宋代時期的人們最喜歡的是牡丹花,其中又以“千葉牡丹”最為珍貴,只有皇帝和大臣才能簪戴。

由於鮮花在簪戴時容易受損,因此宮廷賜花又有了人工製作的假花,也稱“象生花”。蔡絛在《鐵圍山叢談》中記載著宋徽宗時期的三種人工花:最華麗是“滴粉縷金花”,以金絲鑲嵌製作而成,極其珍貴。其次就是“羅帛花”,通常用於春秋大宴。第三種就是“絹帛花”,是材質最為普通的花,當時只是用在接待遼朝使者身上,目的是為了“示之以禮儉”。

到了南宋,御宴簪花有了兩個最明顯的變化:

第一,皇帝在宴會中不再簪花,以突出皇權的特別性和顯示朝廷的皇恩浩蕩。

如嘉定四年(1211年),宋寧宗下旨:遇大朝會、聖節、大宴及恭謝迴鑾,主上不簪花。

第二,就是將簪花禮儀更制度化,增加了等級。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比如,紹興十三年(1143年),宋高宗明確規定“臣僚花朵各依官序賜之”。親王和宰臣簪大花一十八朵、欒枝十朵,然後,以下的官員再依照品級逐漸遞減,品級最低的只簪兩朵。同時還規定,百官用羅花,禁衛、內待官只能用絹花。

正是由於宋代御宴簪花的盛行,併成為了朝廷中一項重要的禮儀制度,使得宋朝的男女老少都愛上了簪花。只要一遇到節日喜慶,都是“愛把閒花插滿頭”。

簪花,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宋代的民間簪花是如何流行的。

02 民間過節“簪四季花”以應時序

民間過節,簪四季花“以應時序”。“上元夜戴鬧蛾、玉梅、雪柳;端午戴茉莉;立秋戴楸葉;重九簪菊。”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鬧蛾”也稱為“夜蛾”、“蛾兒”,是用絲綢或者烏金紙做成花或者草蟲的樣子,然後用顏色畫上鬚子、翅紋,做成頭飾,取“蛾兒戲火”的意喻。宋代正月十五元夕夜,婦女們都會戴上,以應時節。

《武林舊事·元夕》中寫道: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珠翠、鬧蛾、玉梅、雪柳、菩提葉、燈球、銷金臺、蟬貂袖、項帕,而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

宋元時期也稱“幡勝”為“鬧蛾兒”、“鬧嚷嚷”等。“勝”,自古以來就是指人們的一種頭飾,分為人勝、華勝、幡勝等,立春時節,婦女們都喜歡戴上各種漂亮的“綵勝”做裝飾。宋代的民間男女都有戴春幡的習俗。

宋代的“高承”在《事物紀原中》記有:《後漢書》曰:立春皆青幡幘,今世或剪綵錯緝為幡勝,雖朝廷之制,亦鏤金銀或繒絹為之,戴於首。

又有宋代的“辛棄疾”的《漢宮春·立春日》: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至於“端午戴茉莉,重九簪菊插茱萸”大家都知道這個習俗,無論男女都會“簪菊配茱萸”。唐宋時期許多的詩人也寫了很多的相關詩句,來描述了當時節日的場景。

比如,宋人楊巽齋有《茉莉》吟誦:誰家浴罷臨妝女,愛把閒花插滿頭。

再有晉朝的“周處”《風土記》裡有:以重陽相會,登山飲菊酒,謂之登高會,又去茱萸會。

“立秋戴楸葉”,早在唐代就已經很流行。楸是一種落葉喬木,葉嫩的時候是紅色,葉子老了以後就只有葉柄是紅色的。戴楸葉,其實是為了“應葉落而寓報秋意”。

據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中記載,唐朝時,立秋之日,長安城裡就有賣楸葉的,供婦女兒童剪花插戴。

宋代的《東京夢華錄》中也有記載,在立秋之日,都城內外,到處都是賣楸葉的,用來給婦女和兒童剪成花樣,插於鬢邊,以應時序。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直到現在,東北和山東的一些地區還在盛行立秋之日男女戴楸葉的習俗。

03 宋人的時尚生活:愛花、賞花、戴花

唐代的時候,那些達官貴人就有“鬥花”的習慣。“鬥花”也稱“鬬(音同“鬥”)花”。在《開元天寶遺事》中就說:長安“王士安”,春時鬥花,戴插以奇花多者為勝,皆用千金市名花植於庭苑中,以備春時之鬥也。

到了宋代,又開始流行一種“一年景”。所謂“一年景”,陸游在《老學庵筆記》裡有一段詳細的描述:北宋靖康初年(1126年),京師婦女喜愛用四季景緻為紋樣,從絲綢絹錦到首飾、鞋襪,“皆備四時”;把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等更多的四季花朵圖案,併為一景,京城人就把這種展示一年四季景物的穿戴,稱之為“一年景”。

這正是宋人的聰明,為了把應季的鮮花留到冬天來戴,他們學會了把鮮花夾在書冊的中間,讓它自然幹化,宋人也稱之為“花臘”。又因為乾花容易碎,顏色又不夠鮮亮,所以,他們又有了“象生花”即“假花”。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就這樣,時尚造就了宋代“一年景”最美的花冠,也給宋人帶了啟示:一年都是好景緻!

在泉州有一個叫“蟳埔村”的地方,那裡的女人就有“戴簪花圈,插象牙筷的習俗”。蟳埔村”是泉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港口。大部分的商船都是從蟳埔起航的。

直到現在,那裡的女人們還仍然傳承著祖輩們的生活方式,她們喜歡戴著鮮花,做漂亮的簪花圍,據說這一習俗就是從宋朝時期傳到這的。

因宋人的愛花,尤愛牡丹。每年的四月份,牡丹綻放,洛陽便萬人空巷,人們爭相賞花。北宋“周師厚”說:“姚黃……洛陽人貴之,號為花王。城中每歲不過開三數朵,都人士女,必傾城往觀,鄉人扶老攜幼,不遠千里。”

宋代洛陽留守“錢惟演”,極愛牡丹。他下令新建一座驛館——“臨闤館”,又名“臨闤驛”。臨闤館建成以後,錢惟演便在這裡舉辦了一場首個“萬花會”。在舉辦會展的地方,以花為屏,目到之處全都是花。從此,“萬花會”便成為了士大夫們聚會賞花的正式名稱了。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錢惟演萬花會圖

當時的士大夫們,紛紛舉行各自的牡丹會,以花會友,賽花吟詩。像邵雍、司馬光等宋代的西京名流,他們在洛陽都有“安樂窩”、“獨樂園”等園林。

北宋的韓琦在任揚州太守時,恰好官府的後花園開了四朵“金纏腰”的芍藥。這種花,因開放後中間有一圈黃蕊,形似腰繫金色腰帶的官員,所以被稱為“金纏腰”,傳說此花一開為升官吉兆。

韓琦便邀請了好友王珪、王安石、陳昇之一起來賞花。在飲酒賞花中,韓琦剪下了四朵花,每人頭上插了一朵,沒想到這四個人後來都成為了宰相,這就有了後人“四相簪花”的典故。

04 三教九流的簪花奇事

在宋代,簪花並不只是女人和達官貴人們的權利,而是在全國上下,男女老少,三教九流都十分流行的,是全民流行的一種時尚。

"

在魏晉和隋唐時期的敦煌壁畫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頭戴“花鬘”的菩薩、飛天、伎樂、舞伎等人物形象。

“花鬘”又稱“華蔓”,不僅可以戴在頭上,也可以戴在身上。在《佛學大辭典》裡對“華蔓”的解釋是:印度風俗男女多以花結貫飾首或身,謂之俱蘇摩摩羅,因而以為莊嚴華前之具。

由於佛教的廣泛傳播,“簪花”便流行了起來。“簪花”,就是指把花插在頭上做裝飾,尤其是女人時常以簪花為美。到唐朝,已經開始有男子簪花的現象,而到了宋代,男女都喜歡簪花已經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了。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01 宋代的御宴簪花

宋朝簪花的盛行是在宋真宗時期,自真宗以後,簪花的習俗變成了宮廷宴會的禮儀,也正式地成為了一種禮儀制度。這些大宴包括春秋大宴、聞喜宴、曲宴、飲福宴以及皇壽宴等。

對於“御宴簪花”,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說:宋代遇喜慶大典、佳節良辰、帝王出行、公卿百官騎從衛士無不簪花,帝王本人亦不例外。花朵式樣和使用材料均有記載,區別明確。圖像反映更可相互取證。

在宴會中,皇帝賞賜給出席的官員花朵,官員將花簪戴於頭上以示榮寵,所簪之花被稱為“御花”或“宮花”。

到了宋徽宗時期,御宴簪花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推廣,每次宋徽宗出去巡遊之時,“衛士皆戴花”。賜宴以後,回宮途中所有的親從官都是“頂球頭大帽,簪花。”

宋代宮廷宴會中所簪的花分為“鮮花”和“人工花”兩種。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四相簪花

百花之中,宋代時期的人們最喜歡的是牡丹花,其中又以“千葉牡丹”最為珍貴,只有皇帝和大臣才能簪戴。

由於鮮花在簪戴時容易受損,因此宮廷賜花又有了人工製作的假花,也稱“象生花”。蔡絛在《鐵圍山叢談》中記載著宋徽宗時期的三種人工花:最華麗是“滴粉縷金花”,以金絲鑲嵌製作而成,極其珍貴。其次就是“羅帛花”,通常用於春秋大宴。第三種就是“絹帛花”,是材質最為普通的花,當時只是用在接待遼朝使者身上,目的是為了“示之以禮儉”。

到了南宋,御宴簪花有了兩個最明顯的變化:

第一,皇帝在宴會中不再簪花,以突出皇權的特別性和顯示朝廷的皇恩浩蕩。

如嘉定四年(1211年),宋寧宗下旨:遇大朝會、聖節、大宴及恭謝迴鑾,主上不簪花。

第二,就是將簪花禮儀更制度化,增加了等級。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比如,紹興十三年(1143年),宋高宗明確規定“臣僚花朵各依官序賜之”。親王和宰臣簪大花一十八朵、欒枝十朵,然後,以下的官員再依照品級逐漸遞減,品級最低的只簪兩朵。同時還規定,百官用羅花,禁衛、內待官只能用絹花。

正是由於宋代御宴簪花的盛行,併成為了朝廷中一項重要的禮儀制度,使得宋朝的男女老少都愛上了簪花。只要一遇到節日喜慶,都是“愛把閒花插滿頭”。

簪花,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宋代的民間簪花是如何流行的。

02 民間過節“簪四季花”以應時序

民間過節,簪四季花“以應時序”。“上元夜戴鬧蛾、玉梅、雪柳;端午戴茉莉;立秋戴楸葉;重九簪菊。”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鬧蛾”也稱為“夜蛾”、“蛾兒”,是用絲綢或者烏金紙做成花或者草蟲的樣子,然後用顏色畫上鬚子、翅紋,做成頭飾,取“蛾兒戲火”的意喻。宋代正月十五元夕夜,婦女們都會戴上,以應時節。

《武林舊事·元夕》中寫道: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珠翠、鬧蛾、玉梅、雪柳、菩提葉、燈球、銷金臺、蟬貂袖、項帕,而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

宋元時期也稱“幡勝”為“鬧蛾兒”、“鬧嚷嚷”等。“勝”,自古以來就是指人們的一種頭飾,分為人勝、華勝、幡勝等,立春時節,婦女們都喜歡戴上各種漂亮的“綵勝”做裝飾。宋代的民間男女都有戴春幡的習俗。

宋代的“高承”在《事物紀原中》記有:《後漢書》曰:立春皆青幡幘,今世或剪綵錯緝為幡勝,雖朝廷之制,亦鏤金銀或繒絹為之,戴於首。

又有宋代的“辛棄疾”的《漢宮春·立春日》: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至於“端午戴茉莉,重九簪菊插茱萸”大家都知道這個習俗,無論男女都會“簪菊配茱萸”。唐宋時期許多的詩人也寫了很多的相關詩句,來描述了當時節日的場景。

比如,宋人楊巽齋有《茉莉》吟誦:誰家浴罷臨妝女,愛把閒花插滿頭。

再有晉朝的“周處”《風土記》裡有:以重陽相會,登山飲菊酒,謂之登高會,又去茱萸會。

“立秋戴楸葉”,早在唐代就已經很流行。楸是一種落葉喬木,葉嫩的時候是紅色,葉子老了以後就只有葉柄是紅色的。戴楸葉,其實是為了“應葉落而寓報秋意”。

據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中記載,唐朝時,立秋之日,長安城裡就有賣楸葉的,供婦女兒童剪花插戴。

宋代的《東京夢華錄》中也有記載,在立秋之日,都城內外,到處都是賣楸葉的,用來給婦女和兒童剪成花樣,插於鬢邊,以應時序。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直到現在,東北和山東的一些地區還在盛行立秋之日男女戴楸葉的習俗。

03 宋人的時尚生活:愛花、賞花、戴花

唐代的時候,那些達官貴人就有“鬥花”的習慣。“鬥花”也稱“鬬(音同“鬥”)花”。在《開元天寶遺事》中就說:長安“王士安”,春時鬥花,戴插以奇花多者為勝,皆用千金市名花植於庭苑中,以備春時之鬥也。

到了宋代,又開始流行一種“一年景”。所謂“一年景”,陸游在《老學庵筆記》裡有一段詳細的描述:北宋靖康初年(1126年),京師婦女喜愛用四季景緻為紋樣,從絲綢絹錦到首飾、鞋襪,“皆備四時”;把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等更多的四季花朵圖案,併為一景,京城人就把這種展示一年四季景物的穿戴,稱之為“一年景”。

這正是宋人的聰明,為了把應季的鮮花留到冬天來戴,他們學會了把鮮花夾在書冊的中間,讓它自然幹化,宋人也稱之為“花臘”。又因為乾花容易碎,顏色又不夠鮮亮,所以,他們又有了“象生花”即“假花”。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就這樣,時尚造就了宋代“一年景”最美的花冠,也給宋人帶了啟示:一年都是好景緻!

在泉州有一個叫“蟳埔村”的地方,那裡的女人就有“戴簪花圈,插象牙筷的習俗”。蟳埔村”是泉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港口。大部分的商船都是從蟳埔起航的。

直到現在,那裡的女人們還仍然傳承著祖輩們的生活方式,她們喜歡戴著鮮花,做漂亮的簪花圍,據說這一習俗就是從宋朝時期傳到這的。

因宋人的愛花,尤愛牡丹。每年的四月份,牡丹綻放,洛陽便萬人空巷,人們爭相賞花。北宋“周師厚”說:“姚黃……洛陽人貴之,號為花王。城中每歲不過開三數朵,都人士女,必傾城往觀,鄉人扶老攜幼,不遠千里。”

宋代洛陽留守“錢惟演”,極愛牡丹。他下令新建一座驛館——“臨闤館”,又名“臨闤驛”。臨闤館建成以後,錢惟演便在這裡舉辦了一場首個“萬花會”。在舉辦會展的地方,以花為屏,目到之處全都是花。從此,“萬花會”便成為了士大夫們聚會賞花的正式名稱了。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錢惟演萬花會圖

當時的士大夫們,紛紛舉行各自的牡丹會,以花會友,賽花吟詩。像邵雍、司馬光等宋代的西京名流,他們在洛陽都有“安樂窩”、“獨樂園”等園林。

北宋的韓琦在任揚州太守時,恰好官府的後花園開了四朵“金纏腰”的芍藥。這種花,因開放後中間有一圈黃蕊,形似腰繫金色腰帶的官員,所以被稱為“金纏腰”,傳說此花一開為升官吉兆。

韓琦便邀請了好友王珪、王安石、陳昇之一起來賞花。在飲酒賞花中,韓琦剪下了四朵花,每人頭上插了一朵,沒想到這四個人後來都成為了宰相,這就有了後人“四相簪花”的典故。

04 三教九流的簪花奇事

在宋代,簪花並不只是女人和達官貴人們的權利,而是在全國上下,男女老少,三教九流都十分流行的,是全民流行的一種時尚。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自不說新科狀元簪花走馬遊街,就連死囚都有“髻上華”的受斬妝束,所簪之花為“石榴花”。

現在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公園內有一座六角塔,名叫“石榴花塔”,裡面銘記著一則傳奇故事:

南宋時期,漢陽有一寡婦,丈夫雖去世多年,但對婆婆一直盡心照顧,是有名的孝婦。有一天,這名孝婦見婆婆身體虛弱,便殺了家裡的只老母雞給婆婆補身體。沒想到婆婆喝了雞湯以後卻暴病身亡。孝婦有口難辨,最後被判死罪。

臨刑前,孝婦身穿孝服,頭戴白色的石榴花。行刑前她把頭上戴的石榴花取下來,插入了石縫當中。行刑者問緣由,孝婦向天禱告:“若是我毒死婆婆,石榴花即枯死,若是我被冤枉,石榴花復生驗我冤。”

孝婦死後,這朵石榴花卻奇蹟般地復活了,長成了一棵石榴樹,花朵竟然鮮紅似血。時人認為這是天彰其冤,於是在這株石榴樹旁立一座石塔,稱為“石榴花塔”。

除了平常的男女結婚嫁娶要“簪花掛紅”之外,還有一種“緇素簪花”,就是為僧人制作的新婚簪花帽。

"

在魏晉和隋唐時期的敦煌壁畫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頭戴“花鬘”的菩薩、飛天、伎樂、舞伎等人物形象。

“花鬘”又稱“華蔓”,不僅可以戴在頭上,也可以戴在身上。在《佛學大辭典》裡對“華蔓”的解釋是:印度風俗男女多以花結貫飾首或身,謂之俱蘇摩摩羅,因而以為莊嚴華前之具。

由於佛教的廣泛傳播,“簪花”便流行了起來。“簪花”,就是指把花插在頭上做裝飾,尤其是女人時常以簪花為美。到唐朝,已經開始有男子簪花的現象,而到了宋代,男女都喜歡簪花已經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了。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01 宋代的御宴簪花

宋朝簪花的盛行是在宋真宗時期,自真宗以後,簪花的習俗變成了宮廷宴會的禮儀,也正式地成為了一種禮儀制度。這些大宴包括春秋大宴、聞喜宴、曲宴、飲福宴以及皇壽宴等。

對於“御宴簪花”,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說:宋代遇喜慶大典、佳節良辰、帝王出行、公卿百官騎從衛士無不簪花,帝王本人亦不例外。花朵式樣和使用材料均有記載,區別明確。圖像反映更可相互取證。

在宴會中,皇帝賞賜給出席的官員花朵,官員將花簪戴於頭上以示榮寵,所簪之花被稱為“御花”或“宮花”。

到了宋徽宗時期,御宴簪花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推廣,每次宋徽宗出去巡遊之時,“衛士皆戴花”。賜宴以後,回宮途中所有的親從官都是“頂球頭大帽,簪花。”

宋代宮廷宴會中所簪的花分為“鮮花”和“人工花”兩種。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四相簪花

百花之中,宋代時期的人們最喜歡的是牡丹花,其中又以“千葉牡丹”最為珍貴,只有皇帝和大臣才能簪戴。

由於鮮花在簪戴時容易受損,因此宮廷賜花又有了人工製作的假花,也稱“象生花”。蔡絛在《鐵圍山叢談》中記載著宋徽宗時期的三種人工花:最華麗是“滴粉縷金花”,以金絲鑲嵌製作而成,極其珍貴。其次就是“羅帛花”,通常用於春秋大宴。第三種就是“絹帛花”,是材質最為普通的花,當時只是用在接待遼朝使者身上,目的是為了“示之以禮儉”。

到了南宋,御宴簪花有了兩個最明顯的變化:

第一,皇帝在宴會中不再簪花,以突出皇權的特別性和顯示朝廷的皇恩浩蕩。

如嘉定四年(1211年),宋寧宗下旨:遇大朝會、聖節、大宴及恭謝迴鑾,主上不簪花。

第二,就是將簪花禮儀更制度化,增加了等級。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比如,紹興十三年(1143年),宋高宗明確規定“臣僚花朵各依官序賜之”。親王和宰臣簪大花一十八朵、欒枝十朵,然後,以下的官員再依照品級逐漸遞減,品級最低的只簪兩朵。同時還規定,百官用羅花,禁衛、內待官只能用絹花。

正是由於宋代御宴簪花的盛行,併成為了朝廷中一項重要的禮儀制度,使得宋朝的男女老少都愛上了簪花。只要一遇到節日喜慶,都是“愛把閒花插滿頭”。

簪花,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宋代的民間簪花是如何流行的。

02 民間過節“簪四季花”以應時序

民間過節,簪四季花“以應時序”。“上元夜戴鬧蛾、玉梅、雪柳;端午戴茉莉;立秋戴楸葉;重九簪菊。”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鬧蛾”也稱為“夜蛾”、“蛾兒”,是用絲綢或者烏金紙做成花或者草蟲的樣子,然後用顏色畫上鬚子、翅紋,做成頭飾,取“蛾兒戲火”的意喻。宋代正月十五元夕夜,婦女們都會戴上,以應時節。

《武林舊事·元夕》中寫道: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珠翠、鬧蛾、玉梅、雪柳、菩提葉、燈球、銷金臺、蟬貂袖、項帕,而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

宋元時期也稱“幡勝”為“鬧蛾兒”、“鬧嚷嚷”等。“勝”,自古以來就是指人們的一種頭飾,分為人勝、華勝、幡勝等,立春時節,婦女們都喜歡戴上各種漂亮的“綵勝”做裝飾。宋代的民間男女都有戴春幡的習俗。

宋代的“高承”在《事物紀原中》記有:《後漢書》曰:立春皆青幡幘,今世或剪綵錯緝為幡勝,雖朝廷之制,亦鏤金銀或繒絹為之,戴於首。

又有宋代的“辛棄疾”的《漢宮春·立春日》: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至於“端午戴茉莉,重九簪菊插茱萸”大家都知道這個習俗,無論男女都會“簪菊配茱萸”。唐宋時期許多的詩人也寫了很多的相關詩句,來描述了當時節日的場景。

比如,宋人楊巽齋有《茉莉》吟誦:誰家浴罷臨妝女,愛把閒花插滿頭。

再有晉朝的“周處”《風土記》裡有:以重陽相會,登山飲菊酒,謂之登高會,又去茱萸會。

“立秋戴楸葉”,早在唐代就已經很流行。楸是一種落葉喬木,葉嫩的時候是紅色,葉子老了以後就只有葉柄是紅色的。戴楸葉,其實是為了“應葉落而寓報秋意”。

據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中記載,唐朝時,立秋之日,長安城裡就有賣楸葉的,供婦女兒童剪花插戴。

宋代的《東京夢華錄》中也有記載,在立秋之日,都城內外,到處都是賣楸葉的,用來給婦女和兒童剪成花樣,插於鬢邊,以應時序。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直到現在,東北和山東的一些地區還在盛行立秋之日男女戴楸葉的習俗。

03 宋人的時尚生活:愛花、賞花、戴花

唐代的時候,那些達官貴人就有“鬥花”的習慣。“鬥花”也稱“鬬(音同“鬥”)花”。在《開元天寶遺事》中就說:長安“王士安”,春時鬥花,戴插以奇花多者為勝,皆用千金市名花植於庭苑中,以備春時之鬥也。

到了宋代,又開始流行一種“一年景”。所謂“一年景”,陸游在《老學庵筆記》裡有一段詳細的描述:北宋靖康初年(1126年),京師婦女喜愛用四季景緻為紋樣,從絲綢絹錦到首飾、鞋襪,“皆備四時”;把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等更多的四季花朵圖案,併為一景,京城人就把這種展示一年四季景物的穿戴,稱之為“一年景”。

這正是宋人的聰明,為了把應季的鮮花留到冬天來戴,他們學會了把鮮花夾在書冊的中間,讓它自然幹化,宋人也稱之為“花臘”。又因為乾花容易碎,顏色又不夠鮮亮,所以,他們又有了“象生花”即“假花”。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就這樣,時尚造就了宋代“一年景”最美的花冠,也給宋人帶了啟示:一年都是好景緻!

在泉州有一個叫“蟳埔村”的地方,那裡的女人就有“戴簪花圈,插象牙筷的習俗”。蟳埔村”是泉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港口。大部分的商船都是從蟳埔起航的。

直到現在,那裡的女人們還仍然傳承著祖輩們的生活方式,她們喜歡戴著鮮花,做漂亮的簪花圍,據說這一習俗就是從宋朝時期傳到這的。

因宋人的愛花,尤愛牡丹。每年的四月份,牡丹綻放,洛陽便萬人空巷,人們爭相賞花。北宋“周師厚”說:“姚黃……洛陽人貴之,號為花王。城中每歲不過開三數朵,都人士女,必傾城往觀,鄉人扶老攜幼,不遠千里。”

宋代洛陽留守“錢惟演”,極愛牡丹。他下令新建一座驛館——“臨闤館”,又名“臨闤驛”。臨闤館建成以後,錢惟演便在這裡舉辦了一場首個“萬花會”。在舉辦會展的地方,以花為屏,目到之處全都是花。從此,“萬花會”便成為了士大夫們聚會賞花的正式名稱了。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錢惟演萬花會圖

當時的士大夫們,紛紛舉行各自的牡丹會,以花會友,賽花吟詩。像邵雍、司馬光等宋代的西京名流,他們在洛陽都有“安樂窩”、“獨樂園”等園林。

北宋的韓琦在任揚州太守時,恰好官府的後花園開了四朵“金纏腰”的芍藥。這種花,因開放後中間有一圈黃蕊,形似腰繫金色腰帶的官員,所以被稱為“金纏腰”,傳說此花一開為升官吉兆。

韓琦便邀請了好友王珪、王安石、陳昇之一起來賞花。在飲酒賞花中,韓琦剪下了四朵花,每人頭上插了一朵,沒想到這四個人後來都成為了宰相,這就有了後人“四相簪花”的典故。

04 三教九流的簪花奇事

在宋代,簪花並不只是女人和達官貴人們的權利,而是在全國上下,男女老少,三教九流都十分流行的,是全民流行的一種時尚。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自不說新科狀元簪花走馬遊街,就連死囚都有“髻上華”的受斬妝束,所簪之花為“石榴花”。

現在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公園內有一座六角塔,名叫“石榴花塔”,裡面銘記著一則傳奇故事:

南宋時期,漢陽有一寡婦,丈夫雖去世多年,但對婆婆一直盡心照顧,是有名的孝婦。有一天,這名孝婦見婆婆身體虛弱,便殺了家裡的只老母雞給婆婆補身體。沒想到婆婆喝了雞湯以後卻暴病身亡。孝婦有口難辨,最後被判死罪。

臨刑前,孝婦身穿孝服,頭戴白色的石榴花。行刑前她把頭上戴的石榴花取下來,插入了石縫當中。行刑者問緣由,孝婦向天禱告:“若是我毒死婆婆,石榴花即枯死,若是我被冤枉,石榴花復生驗我冤。”

孝婦死後,這朵石榴花卻奇蹟般地復活了,長成了一棵石榴樹,花朵竟然鮮紅似血。時人認為這是天彰其冤,於是在這株石榴樹旁立一座石塔,稱為“石榴花塔”。

除了平常的男女結婚嫁娶要“簪花掛紅”之外,還有一種“緇素簪花”,就是為僧人制作的新婚簪花帽。

自古鮮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卻不是女人們的專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蟳埔女簪花圍

宋朝時期,嶺南地區的僧人都因為做生意而十分富裕,於是便有許多僧人娶妻。雍熙二年(985年),宋太宗要求嶺南地區的地方官員嚴格推行“僧置妻孥”之禁,規定:諸僧道輒娶妻,並嫁之者,各以奸論,加一等,僧道送五百里編管。

但是,這條法令難以嚴格執行,僧人娶妻的情況還是很多。在《雞肋編》裡記載:廣南風俗,市井坐估,多僧人為之,率皆致富,以致婦女多嫁於僧……。

這些僧人結婚之時,“制僧帽,止一圈而無屋”,這就形成了當地所特有的僧帽製作工藝,帽不封頂,以備僧人新婚“簪花”之需。

宋代的簪花從宮廷的禮制到民間的娛玩,是宋代所特有的一種社會風尚。當時無論男女,不論身份的高低貴賤,都崇尚在頭上簪一朵真花或者假花。這也體現了宋代全民的精神文化和審美觀念都得到了一致的認同。

宋代的“簪花”,不僅帶有休閒的文化現象,同時也體現了當時身份等級榮寵的高低。直到明清以後,簪花的習俗便漸漸沒那麼流行了,尤其是男子簪花,更是少之又少了。


參考資料:作者:謝雨《“男子簪花”話宋朝》

作者;楊旭紅《宋代男子簪花禮俗研究》

作者:鄭貞富《萬花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