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金市建國70年來高質量發展綜述:順口溜裡說變化

順口溜裡說變化

——江西省瑞金市建國70年來高質量發展綜述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70年彈指一瞬,神州鉅變,經濟繁榮。在江西省瑞金市,前後流傳著多個不同版本的順口溜,見證了當地市場從蕭條到繁榮,經濟從落後到發展的歷史變遷。

“封建專制,昏天黑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改革開放,歡天喜地......”這首順口溜折射出該市70多年來所發生的巨大變化。資料顯示,瑞金建國初期的持照經營戶只有741戶,年營業總額不足160萬元;而如今,該市非公經濟市場主體突破3萬戶,去年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高達168億元。

從“憑票購買”到“智能終端”

和全國其他地方一樣,瑞金在建國初期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吃飯憑糧票,穿衣憑布票,點燈憑油票。”那時,經濟落後,商品匱乏。作為“家用電器”,電筒也成為姑娘們結婚時的必備嫁妝之一。“電筒手錶收音機,尼龍襪子羊毛衣,要是少一件,不會嫁給你。”這首順口溜曾在瑞金農村傳唱一時。

改革開放初期,個體經濟開始出現,集貿市場日漸繁榮。“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時代結束,人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至1986年,瑞金城鄉個體工商戶達5030戶。當時,市場統計成為衡量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一些走街串巷的賣貨郎來到農村兜售“刷鍋把子、針線釦子、洗臉盆子、撥浪鼓子”。清脆的鈴聲、悠長的吆喝聲吸引了不少農村姑娘。因為嚮往城鎮生活,有的姑娘發誓:“寧嫁城裡的鼻涕糊,不嫁鄉里的村幹部”。城鄉差別由此可見一斑。

城鄉個體經濟迅猛發展,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適時引導,一些個體戶紛紛轉為企業。企業做大做強成為時代要求,獨資、合夥,公司制、股份制等企業如雨後春筍。至2013年底,瑞金各類企業3000多戶,其中私營企業佔90%。瑞金群眾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他們“吃的是雞魚肉蛋,穿的是綾羅綢緞。”姑娘們的婚戀觀也逐漸發生變化,開始追求“有車子,有房子,有票子,還會搖搖筆桿子”。

近年來,瑞金落實國家商事制度改革措施,著力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市場主體呈“井噴式”發展勢頭。至目前,瑞金各類企業達6000多戶,個體戶達25000多戶。 電商平臺、 微信支付、網絡監管成為時代印記,“指尖經濟”得到迅猛發展。如今在瑞金,“鍵盤一按,鼠標一點;家家搞經營,戶戶開網店”。儘管有些誇張,但也反映出瑞金營商環境的改善。有了錢,姑娘們的追求也不一樣了,她們乾脆“不看房子不戀錢,相親首選黨團員。”

從“外出務工”到“回鄉創業”

“在家貧窮討人嫌,外出務工賺點錢;賺錢回家娶媳婦,娶了媳婦不種田。”這是上世紀80年代瑞金農村的真實寫照。外出務工潮湧瑞金,當地農村只剩下“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大部分村莊成了“空殼村”。“農田拋荒隨處可見,經濟落後非常普遍。”

究其原因,是當地涉農龍頭企業少,農副產品價格低,銷路窄,賣不出去,僅靠幾畝薄地難以維持生計。於是,就有了“農民窮,農民累,農民一生都遭罪”的說法。

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轉作風、提效益,大力整治“一杯茶,一支菸,一張報紙看半天”的作風頑疾,深入企業調研,大力扶持涉農龍頭企業發展。他們積極引導綠野軒茶油、鼎盛農業、宏盛食品、萬田米果等一批重點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擴大加工規模。目前,瑞金有涉農龍頭企業200多家,“啟豐食品”產業園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如今,瑞金農民農閒之時,還可以實現“家門口”就業。“農忙種田,農閒忙錢”、“捲起褲腿下田,穿上皮鞋賺錢”已成為現實。

瑞金“外出務工潮”漸成“回鄉創業潮”。2007年,國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開始實施。當地農民抱團取暖闖市場,土地流轉、山林承包成為新趨勢,外出務工的農民紛紛回鄉創業,加入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至今年3月,瑞金已組建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800多家,農民的市場競爭能力得到加強。臍橙、油茶、蔬菜、白蓮成為贛南主產區,設施農業規模穩居贛州前列。

商標興農,品牌富農,是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助農增收的重要手段。過去,瑞金農民“一無商標二無牌,農副產品本地賣”。去年,“瑞金鹹鴨蛋”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後,價格飆升還供不應求,鴨蛋變成了“金蛋”。“瑞金茶油”註冊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其價格由每公斤200元飆升至每公斤最高600元,銷路由國內拓展到國外,訂單農業得到進一步發展。農副產品銷售實現“手持訂單,價格翻番,共闖市場,不再孤單”。

在瑞金農村,經濟發展,鄉村振興。村村通公路,戶戶建樓房。於是,當地農民唱起了“農村的山,農村的樹,農村也有樓房住;農村的地,農村的土,農村公路修到組”。

從“高速度”到“高質量”

市場繁榮,假冒偽劣隨之而來。假煙、假酒、假虎骨曾在瑞金囂張一時。“高山出平湖,平地出老虎,農忙拉犁走,農閒闖江湖”。這是瑞金不法奸商行騙江湖的說詞,一根“虎鬚”竟能騙到200多元。路邊店攔車宰客現象也時有發生,以致過往司機口口相傳:“吃飽飯,加足油,到了瑞金不停留”。

上世紀80年代,市場監管的主要對象是城鄉集貿市場。因為法制的不配套,以致出現“一放就活,一活就亂,一亂就管,一管就死,一死就放”惡性循環。至2008年,國家取消市場管理費和個體管理費,市場監管對象也從集貿市場向社會主義大市場轉變,“經濟戶口制”與市場巡查制在瑞金得到進一步落實。

體制改革後,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實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嚴厲打擊製假售假、商業欺詐等行為,並出臺信用監管措施,鼓勵誠信經營。去年,瑞金查辦各類違法經營案件200多起,評選出“重合同守信用”企業30多家。一時間,“大超市,小商店,貨真價實看得見;大公司,小廠家,人人講誠信,決不搞欺詐”的宣傳歌謠深入人心,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前幾年,受蘇丹紅鴨蛋、三鹿奶粉、鎘大米等事件影響,瑞金消費者“吃動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飲料怕色素”的擔憂較為普遍。保健市場亂象開始抬頭,人們感嘆“保健品,不保健,不如天天去鍛鍊”。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成為當務之急。2015年,當地工商、質監、食藥監“三合一”,組建市場監管局,體制改革實現“三塊牌子一樘門,三枚公章一個人”。從“農田”到“餐桌”實行一條龍監管,“九龍治水”局面得到徹底扭轉。目前,瑞金1000多家食品經營戶和400多家餐飲服務單位納入有效監管。今年一季度,瑞金食用農產品、食品的質量抽檢合格率分別達到97.8%和98.6%。

工業發展,環境汙染也相伴而生。過去,“石材加工,粉塵飛揚;油煙排放,無遮無擋;水土流失,河水變黃”。瑞金市場監管部門配合環保、礦管等部門,大力開展環境治理。一批高耗能高汙染企業被關停,100多家“小散亂汙”企業得到有效整治,500多家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被拆除。這些企業轉產從事農業、林業和果業開發。2018年,瑞金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2萬多畝,新建大棚蔬菜8000多畝,新增高產油茶一萬多畝。瑞金“開闢綠色通道,鼓勵綠色產業,加工綠色食品,發展綠色經濟”,效果顯著。

70年物轉星移,70年如歌歲月。瑞金的經濟發展,與改革同行,與時代同步。在其背後,有市場變遷的影子,有監管機制的完善,更有市場監管人堅實的腳印。(劉志捷 鍾小平 謝瑞林)

相關推薦

推薦中...